學生獨立思考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5-01-27

什麼是獨立思考?

獨立思維是一項很重要的能力,我們也都知道獨立思考很重要,但是,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中,好像也沒有什麼手段、方法來幫助我們學習、訓練獨立思考,歸根到底我們對獨立思考缺乏認識。

有的人說了,學生都獨立思考了老師幹嘛?還有的人說了,被領導的都獨立思考了領導幹嘛?記得有個山東客戶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我們山東人都不長腦子的,腦子都長領導頭上了,怪不得以前聽人說山東兵好帶,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這個原因。

感覺國外對獨立思考好像是很重要的,記得很久以前有一次北大校長和不記得是耶魯的還是哈佛的校長對話,我們北大的校長說,老師的責任就是生產知識,再把知識教給學生,此外還要為人師表……,人家老外校長明確,老師的責任就是,教會學生獨立思考、幫助學生獨立思考、監督學生獨立思考……,如果做深的研究我們能分析出中外教育的本質差別在哪裡,我們今天不做這方面的探討,而是想從最為簡單的概念上來探討一下,什麼是獨立思考,因為只有知道了什麼是獨立思考,你才能獨立思考。

從簡單的層面來說,獨立思考就是遇到問題你要自己找答案,不要找別人要答案。

從深的層面來說,獨立思考指的是一種洞察力思維,什麼意思呢?就是遇到問題,你既不能找別人去要答案,比如老師、書、同學、資料……,也不能從你大腦中已有的知識庫、認識庫、偏見庫中找答案,而是要用一種全新的、理性的、洞察的視角去發現問題。

因為只有當你是拋開了外在已有答案,同時也拋開你內在的已有答案的時候,你才是真正意義的獨立思考,這種思考就是一種洞察力的思考,是一種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考。

那麼獨立思考需要老師嗎?當然是很需要老師的,獨立思考就好比我們用慣了右手現在讓你一下子用左手一樣,你會不習慣,你會很不習慣,即使你拋開了外部的答案,你也會不自覺的受到你記憶中內在已有知識、認識、偏見的影響而失去思考的獨立性,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有老師來給你幫助,及時發現你思考上存在問題,發現你是不是真正的獨立思考,當然這就需要老師也是獨立思考的高手,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逐步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

有空大家可以去看看“大家”欄目,那裡面一些“大家”談到自己留學時最大的收穫,不是知識上的,而是TA們導師教會TA們獨立思考的思維方式。其實,知識到了創造知識的層面的時候,知識本身已經不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你的洞察力,而洞察力就存在於獨立思考中……

所以,一個人想要有所成就,一定要獨立思考,學會用洞察力來思考

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啥啥啥,培養學生的什麼什麼,

都是用來忽悠領導的,這種教研都屬於“偽教研”,

用來評評職稱,獲取先進稱號,加加工資,還是可以的,

至於用於教育教學實踐,

只能用流行於網絡上的三個字來形容:然並卵。

你見過哪個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通過老師培養出來的?

一個人常常獨立思考有什麼好處?

(一)內涵

獨立思考就是利用個人經驗進行的思考。所謂“個人經驗”即指完全隸屬於個人的經歷和體驗,一個人的所見所聞,完完全全依託於生活所得到的知識。廁所分男女衣著分男女這些知識都屬於經驗,火會把人燒傷入水太深會被淹死這也屬於經驗,正是這些知識形成了我們對於世界最初的理解,並編織成了人與世界這個框架的整體,只有在這個人——世界的關係網中,只有在這個框架中我們才能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在這裡有的人也許會舉出諸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類定理來反駁認為獨立思考並不是單純的個人經驗的思考,而需要其它科學內容的支持。然而事實上對於科學定理的理解粗略得可以分為兩種層次,一種我稱之為是教條式的一種則是經驗式的。

不妨舉個例子:對於很多人而言當他們看到眼前的一堵牆時他絕對不會懷疑這堵牆的客觀存在,然而在同時他也學過最基礎的物理學知道我們眼中的一切都是由物體反射太陽光形成的虛像。這就是“教條式”的理解方式,因為顯而易見既然我們承認我們眼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某物體反射太陽光進入我們眼中形成的虛像那自然而然就會想到我眼前的這堵牆並不是這堵牆本身而僅僅是光的信號,也許在確實存在某個向我反射光信號的“牆”但同時也有可能是某個魔鬼對我的大腦做出的惡作劇。但他根本不會考慮後者因為對於他而言他的經驗即他對世界的理解告訴他這堵牆就是客觀存在的,科學知識僅僅是作為一種被自己束之高閣的教條,永遠不會融入自己的經驗之中,他承認科學對於現象的有效性但絕不會允許或者從根本上就排斥科學進入並質疑自己的經驗。

同樣是f=ma,有的人看到的只是一個公式,有的人看到的卻是一個世界。所以科學知識一旦被真正理解那就變成了我們的經驗被編織進了我們對於世界的整體框架之中。而那些將科學作為教條束之高閣的人他們的思考雖說確實是獨立的利用個人經驗的,但由於缺乏普遍性知識的支撐,最終他們的思考只會演變為個人意志的推動。當然如何把知識轉變為經驗這不是本文關心的內容所以就不再提了。

(二)意義

與把科學教條化的人類似的怎是崇拜權威的人,孩子對於家長無條件的依賴;學生對於老師無條件的信任;下屬對於領導無條件的崇拜這都是現在社會非常普遍的現象,他們擁有自己的感受也擁有自己的經驗但卻不斷得否認自己拒絕自己,只有通過依附他人依附自己眼中的強者才能獲得安全,總是想著去依靠些什麼,對於外面的世界害怕恐懼不敢過問, 他們的內心本質上都是沒長大的孩子,可悲的是這種人是現在社會的主流,俗稱群盲。其實所謂成人只是一群戴了面具的小孩罷了。他們從小被人灌輸各種規矩各種觀念潛移默化的形成了這樣一種信仰:只有聽從大人(即權威)的才能做對事情才能得到別人的愛戴,所以說為什麼大部分人總是認為“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他們心中始終供奉著某個神聖絕對的“真理”一樣的東西,或許是自己父親的影子或許是其它,為了保證能夠得到“真理”的庇護不斷強迫著自己也強迫著別人去信仰他,卻在遭到他人強有力的抵抗後長期徘徊在不安和焦慮之中,這又加重了他們對於安全的渴求,於是更加想要依靠那個“真理”的庇護由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最後崩壞的內心使他們畏懼強者卻又試圖模仿強者最後再去打壓弱者,甚至於有些斗膽包天的老師在自己根本不會獨立思考的時候卻信誓旦旦的灌輸學生“你們要學會獨立思考”這種自以為是的智慧,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獲得自己的存在感。

所以一旦一個人開始用自己的經驗進行思考, 那他就已經高出其餘人太多太多,俗稱獨立思考。這種能力可以孩提時代通過閱讀獲得,也可以在成人中通過某種經歷的契機獲得,總之只要使他們獲得敢於運用自己經驗的勇氣。這種能力並不一定......

XP會不會比98更加充分的發揮硬件的性能,從而使遊戲運行更順暢?

作為服役十餘年的系統,它已經迎來了自己的歸宿。現在,全世界的網友不禁為這一頑強存在於microsoft十餘載的系統肅然起敬。只有不斷地探索、嘗試、創新,才能使系統運行更人性化。這一點,是XP無法與7和8.1相媲美的。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方法一:不要直接告訴孩子問題的答案

孩子年齡小,遇到疑難問題時,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幫助,想直接得到答案.這時父母一定不要助長孩子的這種習慣,不要當時就給孩子一個直接的或確定的答案.否則時間長了,孩子會對父母產生依賴心理,不會自己動腦思考,也就難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了,這對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思考能力都是沒有好處的.

聰明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時,不是告訴孩子答案,而是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從中學會獨立思考.比如,當家裡的電視突然沒有影像和聲音時,爸爸可以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看看是電源的問題,還是電視機自身的問題.孩子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鍛鍊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積累了經驗,當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時,會充滿成就感,思維能力也相應得到提高.

如果孩子暫時無法獨立解決問題,父母可以示範,通過查閱資料、反覆思考等方法,讓孩子學習思考的方法,這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非常有益.

方法二:主動提出問題和孩子一起討論

問題是思考的起點.孩子小時候,腦子裡會有很多問題,當孩子向父母提出問題時,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討論,耐心地向孩子解釋,父母積極地幫孩子解決問題,孩子就會提出更多的問題.

父母也可以經常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的大腦經常處於活躍狀態,通過這種方式來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父母要讓孩子學會主動思考,就要從為孩子提出問題入手,父母的問題可以激發起孩子的興趣,孩子會為了找到問題的答案不斷思考.

理查德·菲利普·費曼是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獲得了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能取得這麼輝煌的成績,和他爸爸從小對他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他的爸爸非常善於引導孩子思考.他將自己扮演成外星人,“外星人”遇到費曼,會問很多地球上的問題,比如:“為什麼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別啊?”“為什麼會有氣候和天氣的變化啊?”在這樣的提問情境中,費曼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學會了思考.

後來,爸爸帶費曼去博物館,為了引導孩子對博物館產生興趣,爸爸還是通過提問的方式.他先讓孩子自己閱讀某些相關書籍,然後再向他提問,對於孩子沒有理解的問題,他用易懂的話為孩子解釋.

費曼對於爸爸的教育非但沒有感到厭煩,相反,爸爸的提問和討論激發了他的學習熱情,他對百科全書上的科學和數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24歲時獲得了博士學位,28歲時擔任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47歲時獲得了諾貝爾獎.

孩子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父母要善於提出開放性的題目,比如茶杯的不同用途等,還可以用如何解決突發事件,如:“你如果在大街上走丟了怎麼辦”等類似問題來引導孩子思考.

父母利用這樣的方法,讓孩子從全面和新穎的角度思考,讓孩子勇於突破常規的想法,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方法三: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

父母要給孩子創設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才會有活躍的思維,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壓抑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不容易有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思想會受到父母的左右,只會盲從附和父母的意見,這樣會影響孩子思考能力的發展.

父母應鼓勵孩子有自己的見解,在孩子發表意見時,即使是錯誤的,也要讓孩子說完,然後再給予適當的指導.對於孩子的正確意見,父母應該積極肯定和表揚,增加孩子主動表達的自信心.

青青的爸爸是個很民主的人,在家裡,他允許青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她說得沒有道理,爸爸也不會批評她.

週末,爸爸帶青青去參觀一個書畫展,事先爸爸沒有告訴青青裡面的畫全部是一個人的作品.青青在仔細地看完每幅畫後,對爸爸說:“爸爸,這個畫家的畫真好.”

爸爸覺得很納悶,孩子怎麼會知道是一個人的作......

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完成作業的能力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小學讓學生學好數學,培養起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當前的學習,而且對今後的學習乃至工作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小學生應如何養成獨立思考、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一、學會審題

審題是正確解題的關鍵。學生在解題中出現的許多錯誤,往往並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識,而是缺乏必要的審題習慣和審題技能。要提高作業正確率,必須下功夫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看清題目要求再解題的習慣。例如:我在每教一新課例題是時,都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堅持不懈地引導學生練審題,這樣在學新課的同時學會審題的方法,養成審題的習慣。

二、學會改錯題

能對自己的作業做出評價,是一種高水平的學習。善於從錯誤中學習也是一種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判斷正誤,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價的習慣和能力。如:我在一年級教學中,很重視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每天都有口算作業,由學生自己先做好口算卡片,自己計時,自己口算,自己用筆算訂正,並讓學生說出做錯的原因,然後,認真改錯題。這樣培養學生自我檢查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同時為了提高作業的有效率,我要求學生每次拿到作業時,首先查看自己是否有錯題,如有錯題馬上找出錯的原因,然後再改錯題。通過改錯題,既促使同學們課下互相研究,又使同學們以後做題時細心多了,錯題率大大降低了。

還有一種形式------“我來當小老師。”就是老師先估計到學生在作業中易出現哪些錯誤,然後把錯題一一板書在黑板上,讓同學當老師去改作業。

然後,讓學生去思考對錯,再小組交流,並糾正。這樣在以後的作業中,學生出錯的地方就較少。

三、學會檢查

做題時要邊做邊檢查,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會驗算,養成解題時必有驗算的習慣。驗算首先是驗算理、驗方法;其次是驗計算。提倡邊查邊驗,一步一“回頭”,爭取一次做對,防止無效勞動。

另外,在做作業時要求學生認真書寫,書寫要整潔,格式要規範。特別是低年級,使學生養成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主要靠課內教學的指導和訓練。作業題要認真設計,數量要少,質量要好,解題的要求要高。由於題量少,學生不感到負擔,就樂於開動腦筋認真完成。這樣安排作業,學生負擔輕,積極性高。不僅有利於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有利於思維能力的提高。

總之,學習的習慣只能在學習中形成和發展,因此,教師要更新觀念,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在教學中教師要持之以恆地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不但學會知識而且會學知識,做學習的主人。

相關問題答案
學生獨立思考的意義?
獨立思考的意義?
大學生人文教育的意義?
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意義?
大學生素質拓展的意義?
大學生公益活動的意義?
獨立宣言的意義英文版?
大學生關注時事的意義?
大學生圖書漂流的意義?
大學生廢物利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