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訓練計算能力?

General 更新 2025-01-22

如何培養數學計算能力.?

一、基礎性訓練

從小學生不同的年齡心理特點上看,口算的基礎要求不同。低中年級主要在一二位數的加法。高年級把一 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作為基礎訓練效果較好。具體口算要求是,先將一位數與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相乘,得到 的三位數立即加上一位數與兩位數的個位上的數相乘的積,迅速說出結果。這項口算訓練,有數的空間概念的 練習,也有數位的比較,又有記憶訓練,在小學階段可以說是一項數的抽象思維的昇華訓練,對於促進思維及 智力的發展是很有益的。這項練習可以安排在兩段的時間裡進行。一是早讀課,一是在家庭作業的最後安排一 組。每組是這樣劃分的:一位數任選一個,對應兩位數中個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個數的。每組有18道,讓學生 先寫出算式,口算幾遍後再直接寫出得數。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一般為2~3個月),其口算的速度、正確率 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針對性訓練

小學高年級數的主體形式已從整數轉到了分數。在數的運算中,異分母分數加法是學生費時多又最容易出 差錯的地方,也是教與學的重點與難點。這個重點和難點如何攻破呢?經研究比較和教學實踐證明,把分數運 算的口算有針對地放在異分母分數加法上是正確的。通過分析歸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只有三種情況,每 種情況中都有它的口算規律,學生只要掌握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1.兩個分數,分母中大數是小數倍數的。

如“1/12+1/3”,這種情況,口算相對容易些,方法是:大的分母就是兩個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 母擴大倍數,直到與大數相同為止,分母擴大幾倍,分子也擴大相同的倍數,即可按同分母分數相加進行口算:1/12+1/3=1/12+4/12=5/12

2.兩個分數,分母是互質數的。這種情況從形式上看較難,學生也是最感頭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難為易: 它通分後公分母就是兩個分母的積,分子是每個分數的分子與另一個分母的積的和(如果是減法就是這兩個積的差),如2/7+3/13,口算過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結果是47/91。

如果兩個分數的分子都是1,則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兩個分母的積(63),分子是兩個分母 的和(16)。

3.兩個分數,兩個分母既不是互質數,大數又不是小數的倍數的情況。這種情況通常用短除法來求得公分 母,其實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結果。可用分母中大數擴大倍數的方法來求得公分母。具體 方法是:把大的分母(大數)一倍一倍地擴大,直到是另一個分母小數的倍數為止。如1/8+3/10把大數10,2 倍、3倍、4倍地擴大,每擴大一次就與小數8比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數了,當擴大到4倍是40時,是8的倍數 (5倍),則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別擴大相應的倍數後再相加(5+12=17),得數為17/40。

以上三種情況在帶分數加減法中口算方法同樣適用。

三、記憶性訓練

高年級計算內容具有廣泛性、全面性、綜合性。一些常見的運算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些運算有的 無特定的口算規律,必須通過強化記憶訓練來解決。主要內容有:

1.在自然數中10~24每個數的平方結果;

2.圓周率近似值3.14與一位數的積及與12、15、16、25幾個常見數的積;

3.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簡分數的小數值,也就是這些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以上這些數的結果不管是平時作業,還是現實生活,使用的頻......

怎麼訓練數學的計算能力

一、基礎性訓練

從小學生不同的年齡心理特點上看,口算的基礎要求不同。低中年級主要在一二位數的加法。高年級把一 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作為基礎訓練效果較好。具體口算要求是,先將一位數與兩位數的十位上的數相乘,得到 的三位數立即加上一位數與兩位數的個位上的數相乘的積,迅速說出結果。這項口算訓練,有數的空間概念的 練習,也有數位的比較,又有記憶訓練,在小學階段可以說是一項數的抽象思維的昇華訓練,對於促進思維及 智力的發展是很有益的。這項練習可以安排在兩段的時間裡進行。一是早讀課,一是在家庭作業的最後安排一 組。每組是這樣劃分的:一位數任選一個,對應兩位數中個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個數的。每組有18道,讓學生 先寫出算式,口算幾遍後再直接寫出得數。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一般為2~3個月),其口算的速度、正確率 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針對性訓練

小學高年級數的主體形式已從整數轉到了分數。在數的運算中,異分母分數加法是學生費時多又最容易出 差錯的地方,也是教與學的重點與難點。這個重點和難點如何攻破呢?經研究比較和教學實踐證明,把分數運 算的口算有針對地放在異分母分數加法上是正確的。通過分析歸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只有三種情況,每 種情況中都有它的口算規律,學生只要掌握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1.兩個分數,分母中大數是小數倍數的。

如“1/12+1/3”,這種情況,口算相對容易些,方法是:大的分母就是兩個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 母擴大倍數,直到與大數相同為止,分母擴大幾倍,分子也擴大相同的倍數,即可按同分母分數相加進行口算:1/12+1/3=1/12+4/12=5/12

2.兩個分數,分母是互質數的。這種情況從形式上看較難,學生也是最感頭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難為易: 它通分後公分母就是兩個分母的積,分子是每個分數的分子與另一個分母的積的和(如果是減法就是這兩個積的差),如2/7+3/13,口算過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結果是47/91。

如果兩個分數的分子都是1,則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兩個分母的積(63),分子是兩個分母 的和(16)。

3.兩個分數,兩個分母既不是互質數,大數又不是小數的倍數的情況。這種情況通常用短除法來求得公分 母,其實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結果。可用分母中大數擴大倍數的方法來求得公分母。具體 方法是:把大的分母(大數)一倍一倍地擴大,直到是另一個分母小數的倍數為止。如1/8+3/10把大數10,2 倍、3倍、4倍地擴大,每擴大一次就與小數8比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數了,當擴大到4倍是40時,是8的倍數 (5倍),則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別擴大相應的倍數後再相加(5+12=17),得數為17/40。

以上三種情況在帶分數加減法中口算方法同樣適用。

三、記憶性訓練

高年級計算內容具有廣泛性、全面性、綜合性。一些常見的運算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些運算有的 無特定的口算規律,必須通過強化記憶訓練來解決。主要內容有:

1.在自然數中10~24每個數的平方結果;

2.圓周率近似值3.14與一位數的積及與12、15、16、25幾個常見數的積;

3.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簡分數的小數值,也就是這些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以上這些數的結果不管是平時作業,還是現實生活,使用的頻......

如何訓練數學的計算能力

還能怎麼訓練誒,多算,然後細緻一點,最後再驗算下。

如何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因為學生“計算錯誤”而困惑。題做了不少,錯誤率卻居高不下,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的質量。那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原因分析

1、不看清楚題目下筆。

小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級學生感知事物比較籠統,不具體,往往只注意到一些感覺上的、孤立的現象,不去仔細觀察事物之間的特徵和聯繫。所以在抄寫數字、符號的時候,沒有看清楚就下筆,抄寫的數字就會出現牛頭不對馬嘴的情況,比如:把“3”寫成“8”,將“26”寫成“62”;把“+”寫成“×”等。在很多時候,脫式計算中上一行的數字到下一行就寫錯了,或者將不同的數字寫成同一個數字。

2、容易被假想迷惑。

有些運算順序尤其是簡便運算方法的錯誤,除上述的原因外,還非常容易出現被假想迷惑的情況,以為能夠進行簡便計算,將運算順序搞錯。比如在進行小數簡算的過程中,32.78-(8.9+2.78)可以變成分別減去後兩個數,而類似的32.78-(8.9-2.78)就不能簡算,去括號後要變成32.78-8.9+2.78。

3、多受負遷移的影響。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已學知識的影響,即學習中的遷移。如果已學的知識促進知識的掌握,就是正遷移,反之即負遷移。計算學習過程中,學生容易受到負遷移的干擾,影響計算的準確性。比如:計算乘法的時候,不少的孩子就經常出現加法的計算情況。

二、措施方法

1、教師要做好示範和表率。教師的板演,批改作業的字跡、符號,一定要規範、整潔,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本冊中學習小數的加減法,就要求對題目中的數字、小數點、運算符號的書寫必須符合規範,清楚。數字間的間隔要適宜,草稿上排豎式也要條理清楚,數位要對齊。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學生打草稿的習慣。學生在計算時,不喜歡打草稿,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教師佈置了計算題,有的同學直接口算,有的在書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寫上一兩個豎式,算是打草稿,這些都是不良的計算習慣。大多數的計算題,除了少數學生確實能夠直接口算出結果以外,大多數學生恐怕沒有這個能力。針對這一情況,我要求學生準備專門的草稿本,認認真真地打草稿,同時我在課堂上經常要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嚴格督促學生落實,久而久之學生慢慢地會養成這一良好習慣。

(2) 培養學生檢查、驗算的習慣。我教給學生計算的檢查方法是:一對抄題,二對豎式,三對答案,審題的方法是兩看兩想。即:先看一看整個算式,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應如何計算;再看一看有沒有某些特別的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不要盲目地進行簡便運算,避免將 15+5 ×(1 -0.5),錯誤地算成20×(1 -0.5)。

3、分步入手,提高綜合計算能力。

(1)、從口算訓練入手,利用競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

學生做計算題的速度及正確率與每個學生自身的口算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因此,在我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我每天利用課堂三分鐘時間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每天十道口算題,這些口算題我經常以卡片、聽算、做口算練習冊等形式出示,然後任意抽一組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答,然後由我計時,看該組學生答完十道題一共用了多少時間。一個星期進行一次評比,看哪組學生答對的人數最多,並且答十道題用的時間最少,哪組就為本星期的口算優勝組,並給予優勝組獎勵。這樣以競賽的形式進行口算訓練,學生們的積極性相當高,口算的興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2)、筆......

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由於計算工具的逐步普及,社會生活對計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小學教材對計算能力要求也有所調低了。但計算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培養學生思維的過程,計算能力的提高,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那麼我們應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加強學生對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要使學生會算就必須使學生明確怎樣算,也就是加強法則和算理的掌握。《課標》指:“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增進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因此,在教學時,應結合實際問題理解算理,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是實踐的一個難點。算法多樣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思維多樣化,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決問題,追求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是以學生的發展和提高為基本目標的。只有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中探索算法,逐步優化算法。如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電影院》時讓學生分析題目列出式子26×21。兩位數的乘法已經學過,本題只是多了進位,為此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並在小組中交流計算方法。

二、加強學生口算訓練

在四則運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筆算。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準確和熟練程度的制約。因此,要加強口算的教學和訓練,切實打牢計算基礎。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堅持訓練。為此,我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

1、利用課前兩分鐘進行口算訓練。我在教學時讓學生課前輪流出12題口算題,出得好的評為“口算明星”。由於學生的程度不一樣,出題的類型也各式各樣,又因為題目是學生自己出的,學生做題的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活躍。最後用開火車進行反饋。

2、利用“口算遊戲”加強口算訓練。三個學生一組,一個學生出題、一個學生說出得數、還有一個學生當裁判並用自己喜歡的統計方法進行統計比賽的勝負情況。這樣的遊戲不僅使學生樂學、愛學,還把遊戲帶到課外與同學一起做,帶到家裡與爸爸、媽媽一起做。

三、重視培養學生估算能力

估算是保證計算準確的重要環節,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重要手段。系統計算前進行估算,可估計出的數的大致取值範圍,為計算的準確性創造條件。如:教學《整理書包》先出示主題圖一個書架有12層,每層14本,150本書放得下嗎?先讓學生獨立估算,集體反饋。①、14×10=140(本)②、15×10=150(本)當然估算只能發現計算中的明顯錯誤,並不能代替計算和驗算,只有把估算、計算、檢驗相結合,才能保證計算的正確、迅速、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和能力。所以接著讓學生求出這個書架能放多少本書?並與估算結果進行對比、驗證。

又如: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體育場》時,出示教學掛圖讓學生估計一下有多少觀眾?多數學生看到題目覺得十分困難,“老師,密密麻麻的人我們怎麼估計呀?”學生顯得無從下手。為此,我在教學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後,充分發揮有升的帶動作用,讓他們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估算方法,估算的結果數據,再由小組派代表反饋交流結果。

生1:從圖中看出每小塊看臺大約有50個座位,這個體育場可能有30個看臺,大約有1500個座位。

生2:體育場的每一排座位數大約是200人,估計這個體育場有20排,大約共4000個座位。

生3:把體育場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每個方位大約坐1000人,4個方為大約坐4000人。……

這些估算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所在教學適應予以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在這樣估算方法的學習探究眾位學生檢驗三位數乘兩位數及進一步學習三......

相關問題答案
如何訓練計算能力?
如何訓練記憶能力?
小學如何提高運算能力?
如何提高心算能力?
如何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如何教學提高計算能力?
如何訓練孩子閱讀能力?
長跑如何訓練耐力?
六級聽力如何訓練?
如何訓練幼兒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