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櫪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5-01-28

伏櫪是什麼意思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出自曹操詩 :意思是 老馬 臥槽 仍然 志向在千里之外。

伏櫪千里是什麼意思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語出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老驥伏櫪意思是什麼

老驥伏櫪 ( lǎo jì fú lì )

解 釋 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出 處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示 例 用飛龍在天,對~。(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

近義詞 老當益壯、壯志凌雲

反義詞 老氣橫秋、老態龍鍾

故 事 東漢末年,曹操率軍先後消滅董卓、黃巾軍、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地方勢力,控制北方領土。袁紹的兒子投奔北方的烏桓,53歲的曹操親率大軍徹底征服20萬烏桓人,凱旋後作《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歷史故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此後軍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這年七月,曹操胸懷統一北方之志,統領大軍出盧龍寨,日夜抄道疾進,遠征烏桓。大軍一到柳城,即大敗烏桓騎兵,殺死了單于蹋頓。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從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孫康處。曹操手下的大將知道了這件事後,勸曹操乘勝出擊,拿下平州,剿滅袁氏兄弟。曹操深知公孫康與二袁不和,如果急著去進攻平州,那麼他們肯定會合夥抵抗;如果再等一段時間,他們一定會自相殘殺。於是不顧眾大將的建議,下令收兵。沒幾天,公孫康果然把袁氏兄弟的頭顱送了過來。這樣曹操北征烏桓、統一北方的大業算是完成了。

中秋剛過,曹操便令班師回朝。大軍經過十多天的艱難跋涉,終於走出了滿目荒涼的柳城,來到了河北昌黎。這裡東臨碣石,西鄰滄海。曹操屹立山巔,眺望大海。這時夕陽西下,碧海金光;遠處的島嶼若隱若現,近處的海浪又滾滾向前……

眼見如此壯麗的景色,曹操不禁又詩興大發,脫口吟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

返回軍營之後,曹操仍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他想:北方的袁紹、蹋頓雖然已討平,南方的孫權、劉備卻仍然各雄踞一方。祖國的統一大業尚未實現。這時的曹操已是五十三歲的人了,但歷史的重任肩負在身,統一祖國大業的使命仍在召喚著他。想著想著他激情難耐,豪情又起,大踏步跨至案前,揮筆寫下: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這兩首詩表現了曹操熱愛自然、蔑視天命、老當益壯、志在千里的積極進取精神,抒發了他那變革現實、統一國的豪情壯志。

伏櫪遠望什麼意思

伏櫪遠望想要理解這個成語就先要理解:老驥伏櫪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伏櫪亦作“ 伏歷 ”。馬伏在槽上。指受人馴養。《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歷,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不可以重國。” 唐 杜甫 《高都護驄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氣猶思戰場利。”

伏櫪就羈什麼意思?????

野馬被馴服了,表明歸順了的意思。

老雞伏櫪這個成語什麼意思?

成語“老驥伏櫪”, 出自於曹操的《步出夏門行》。詩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意思是說,年老力衰的千里馬雖臥躺在馬槽邊,卻仍激盪著馳騁千里的雄心壯志。後人常以這句“老驥伏櫪”來比喻有志之士,年紀雖老而仍有雄心壯志。

小驥伏櫪是什麼意思

老驥伏櫪 ( lǎo jì fú lì )

解 釋 驥:良馬,千里馬;櫪:馬槽,養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

出 處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示 例 用飛龍在天,對~。(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

近義詞 老當益壯、壯志凌雲

反義詞 老氣橫秋、老態龍鍾

故 事 東漢末年,曹操率軍先後消滅董卓、黃巾軍、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地方勢力,控制北方領土。袁紹的兒子投奔北方的烏桓,53歲的曹操親率大軍徹底征服20萬烏桓人,凱旋後作《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歷史故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袁紹;此後軍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這年七月,曹操胸懷統一北方之志,統領大軍出盧龍寨,日夜抄道疾進,遠征烏桓。大軍一到柳城,即大敗烏桓騎兵,殺死了單于蹋頓。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從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孫康處。曹操手下的大將知道了這件事後,勸曹操乘勝出擊,拿下平州,剿滅袁氏兄弟。曹操深知公孫康與二袁不和,如果急著去進攻平州,那麼他們肯定會合夥抵抗;如果再等一段時間,他們一定會自相殘殺。於是不顧眾大將的建議,下令收兵。沒幾天,公孫康果然把袁氏兄弟的頭顱送了過來。這樣曹操北征烏桓、統一北方的大業算是完成了。

中秋剛過,曹操便令班師回朝。大軍經過十多天的艱難跋涉,終於走出了滿目荒涼的柳城,來到了河北昌黎。這裡東臨碣石,西鄰滄海。曹操屹立山巔,眺望大海。這時夕陽西下,碧海金光;遠處的島嶼若隱若現,近處的海浪又滾滾向前……

眼見如此壯麗的景色,曹操不禁又詩興大發,脫口吟道: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

相關問題答案
伏櫪是什麼意思?
蟄伏期是什麼意思?
伏屍是什麼意思?
效法伏熊是什麼意思?
伏兵是什麼意思?
潛伏者是什麼意思?
光伏孔是什麼意思?
伏吟是什麼意思?
時柱伏吟是什麼意思?
算命伏屍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