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原理的社會學意義?
從物理學到社會學,有共通否
有。
比如熵增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描述一個系統,如果跟外界無能量交換,總是趨於混亂程度(熵)最大。這表明,一個社會若疏於管理,就會越來越混亂的。
上面不過是一個例子,物理學用於社會,很多很多。
社會歷史領域,是不是也同樣遵循著自然界的熵增定律
比如說,中國有句古話叫“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這豈不是和那條熱力學定律很像嗎?也許中國古人就已經發現這條規律了也說不定呢。從惡就是熵增,從善就是逆熵的過程。
朝代興亡週期律,似乎也可以用熵增來解釋。農民起義,血酬定律,重構社會秩序,就是一個逆熵的過程。然後一個新的朝代又開始慢慢積累熵值了,直到達到爆發農民起義的臨界點。
社會秩序的維護,也符合熵的定律。因為要維護社會秩序,就要有軍隊、武警、民兵、警察、法庭、檢察院等國家強制性暴力機關,這就需要耗費一定的社會資源的,才有了社會秩序的穩定這一逆熵的過程。否則,一旦沒有國家強制性暴力機關,社會秩序總是不會自動變好的,總是會自動地趨向於混亂無序,無法無天。這就好比,總要有一個大人看著一群小孩子們排隊,否則這些小孩子們的隊伍就會被喧鬧打亂一樣。也符合自然界的熱力學定律呀。再比如一個樂隊需要指揮才能有序地演奏,否則也會變得混亂一樣。樂隊演奏的指揮,就是一個逆熵的過程。
如何理解熵的概念?其統計物理意義又為何?熱力學第三定律能說明什麼問題?
熵指的是體系的混亂的程度。
物理學上指熱能除以溫度所得的商,標誌熱量轉化為功的程度。
熱力學第三定律可表述為“在熱力學溫度零度(即T=0開)時,一切完美晶體的熵值盯於零。”所謂“完美晶體”是指沒有任何缺陷的規則晶體。據此,利用量熱數據,就可計算出任意物質在各種狀態(物態、溫度、壓力)的熵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