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是哪一邊的?
三國時期王允是哪國的
王允是公元192年死去的,那時是東漢時期,三國還沒有形成。
王允是什麼人物
三國裡面 貂蟬的義父,跟董卓對著幹,最後自殺
歷史上的王允是個什麼樣的人
王允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起初,董老頭子要廢掉少帝立獻帝的時候,請大家喝了一次酒,酒席上發生了衝突,甚至要拔刀相向,此時,王允說:廢立之事,不可酒後相商,容改日再議。
這句話,說的恰到好處,
1. 不表明態度,自己就有權衡的餘地,可以先看清形式, 再見機而動,順勢而趨。
2. 化解了矛盾,平息了糾紛,雙方都對他存有感激之心。
3. 雙方都會私下拉攏他, 都會對他抱有希望。左右逢源。
後來袁紹一跑, 王允自然就站在了董老頭子這一邊, 廢立之事通過了。
董老頭子大權在握, 王允又屢勸他稱帝,一日, 王允對董老頭子說:我頗通天文星象,如今漢家氣數已盡,太師功德振於天下,若舜之受堯,禹之繼舜,正合天心人意。
卓曰:“安敢望此!”
允曰:“自古有道伐無道,無德讓有德,豈過分乎!”
卓笑曰:“若果天命歸我,司徒當為元勳。”
而王允又對呂布說:方今天下別無英雄,惟有將軍耳。
如果說王允的左右挑撥兩面三刀是出於計謀的需要, 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並且做的很正確,很成功。
但是, 王允上臺之後, 其實和董卓也沒有什麼兩樣, 居功自傲, 把誰都不放在眼裡, 以致群下不甚附之。僅僅只是換了個把持朝政的人而已。
參與殺董卓, 也有皇帝的一份功勞, 漢獻帝選擇殺董卓, 是因為可以從中獲得利益, 即恢復部分損失的皇權, 如果不殺董卓, 漢獻帝的權利將永遠被董卓霸著不放。
所以, 漢獻帝殺董卓是有利可圖的, 但是, 在殺了董卓之後, 王允並沒有分一根一毫給漢獻帝。
在皇帝與眾官員的博弈中, 皇帝的本錢早就玩完了, 自從大將軍與太監同時被消滅後, 劉家皇帝已經再沒有實力控制局面了, 從那個時候起,就可以看作: 漢已滅亡,(僅剩一個名號)。準確的說, 是劉家皇帝喪失了對朝廷的控制權。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誰上臺, 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利益白送給劉家皇帝, 即使有個體行為發生, 也絕不可能有群體行為發生。
董卓如此, 王允也如此, 後面的人也同樣都是如此! 因為皇帝已經變成了弱者, 無論你是否忠於皇帝, 站在弱者一方總是很難鬥過強者的。
如果王允把董卓霸佔的權利全部交還給皇帝, 再開歷史倒車,復辟到前期內朝外朝的秩序上去, 那麼, 可以肯定地說, 王允馬上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死的會更快, 更慘。如果王允把董卓霸佔的權利拿出來給大家分了, 那麼, 大家就都沒有意見。
因為人的行為總是沿著阻力最小的路線在走。所以在對待皇帝的問題上,奸臣董卓和忠臣王允的看法是一致的,都不讓皇帝掌握實權。
在對待其他人的問題上, 王允和董卓有區別,奸臣董卓好屠殺愚民百姓,而忠臣王允則好濫殺知識份子。相同點是:都喜歡對弱勢群體下毒手。
當朝知識份子大名人蔡邕,名氣很大,王允上臺後第一天的第一件事就是整他。把蔡邕關牢裡了還不放過,最後在牢房裡把蔡邕迫害致死。
因此, 王允和董卓相比, 其實水平還大不如董卓。在大的方面, 他分不清輕重, 所用之人和所殺之人全部與優選策略背道而弛, 差勁的很。無論他說他有多麼忠心, 只要是做出了劣選的決策, 那等待他的就是被淘汰。
董卓、王允是哪個朝代人物
東漢末年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涼州軍閥。官至太師,封郿侯。原本屯兵涼州,於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權。其為人殘忍嗜殺,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聯合討伐,但聯軍在董卓遷都長安不久後瓦解。後被其親信呂布所殺,餘部由李傕等人率領。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師,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據《後漢書》)。東漢末年大臣。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因為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爭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隱居,在中平六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掌權時,他已經代替楊彪成為了司徒兼尚書令。身為地方官勤政愛民,由於朝廷腐敗而被迫在此為官,從而密謀刺殺董卓。董卓死後,王允與呂布共執朝政,但是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呂布出逃,王允被處死,時年56歲。
王允在三國中是什麼人物?
王允,字子師。根據《後漢書》記載,他是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漢獻帝初年任司徒、尚書令。當時皇帝只是一個傀儡,董卓大權在握。王允成功策劃了對董卓的刺殺,但是沒有逃過董卓餘黨的反撲,和他的家族一起被處死了。
根據後漢書記載,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因為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爭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隱居,在中平六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掌權時,他已經代替楊彪成為了司徒兼尚書令。他反對董卓的暴政,和董卓義子呂布結為密友,利用呂布和董卓的矛盾,於初平三年,在呂布的幫助下刺殺了董卓。董卓死後,王允與呂布共執朝政,但是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呂布出逃,王允被處死,時年56歲。
根據《三國志》和《資治通鑑》的記載,王允侄子王凌被曹操賞識,在魏國官至太尉,但是在討伐司馬懿時兵敗被殺。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他是貂蟬的義父,貂蟬是造成呂布和董卓反目,以致於呂布最終刺殺了董卓的主要原因。在討論三十六計中的美人計和連環計時經常引用此事件。
王郎是王司徒,那王允嗎
王朗是魏國司徒,王允是東漢司徒
王允是唐朝哪個皇帝時的宰相?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師,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據《後漢書》)。東漢末年大臣。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因為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爭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隱居,在中平六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掌權時,他已經代替楊彪成為了司徒兼尚書令。身為地方官勤政愛民,由於朝廷腐敗而被迫在此為官,從而密謀刺殺董卓。董卓死後,王允與呂布共執朝政,但是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呂布出逃,王允被處死,時年56歲。
歷史上的王允是個什麼樣的人
根據後漢書記載,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因為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爭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隱居,在中平六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掌權時,他已經代替楊彪成為了司徒兼尚書令。他反對董卓的暴政,和董卓義子呂布結為密友,利用呂布和董卓的矛盾,於初平三年,在呂布的幫助下刺殺了董卓。董卓死後,王允與呂布共執朝政,但是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呂布出逃,王允被處死,時年55歲。 根據《三國志》和《資治通鑑》的記載,王允侄子王淩被曹操賞識,在魏國官至太尉,但是在討伐司馬懿時兵敗被殺。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他是貂蟬的義父,貂蟬是造成呂布和董卓反目,以致於呂布最終刺殺了董卓的主要原因。在討論三十六計中的美人計和連環計時經常引用此事件。
曹操與王允在哪裡見面
王允家裡啊,王允以做壽為幌子,
瞞著董卓把百官請到家裡祕密集會,討論反董。
曹操也在其中,然後,兩人又私下商討刺董。
也只有自己家裡才能保證安全,其他地方隔牆有耳。
王允結局死得有多悲壯 王允墓建在哪裡
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師,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據《後漢書》)。東漢末年大臣。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因為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爭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隱居,在中平六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掌權時,他已經代替楊彪成為了司徒兼尚書令。身為地方官勤政愛民,由於朝廷腐敗而被迫在此為官,從而密謀刺殺董卓。董卓死後,王允與呂布共執朝政,但是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呂布出逃,王允被處死,時年5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