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火炬計劃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5-02-02

二戰中的"火炬計劃”具體的計劃是什麼??

突尼斯會戰——火炬行動

1942年7月,英美首腦決定實施進攻北非的“火炬”行動計劃,並任命艾森豪威爾將軍為“火炬”行動的盟國遠征軍總司令。9月下旬,美英兩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在倫敦確定了實施“火炬”作戰計劃的細節,決定兩國軍隊於11月8日在法屬北非的阿爾及爾、奧蘭和卡薩布蘭卡實施登陸,佔領沿海主要港口,然後由阿爾及爾登陸部隊向東搶佔突尼斯,再待機與北非的英軍協同作戰,消滅在北非的德意部隊。

參加“火炬”作戰的美英軍隊共13個師,分別編成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個特譴隊。西部特譴隊由美軍巴頓少將指揮,從美國本土出發,橫渡大西洋,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登陸;中部特譴隊和東部特譴隊分別由美軍弗雷登道爾少將和賴德少將指揮,從英國出發,在阿爾及利亞的奧蘭和阿爾及爾實施登陸。

1943年5月13日,德意聯軍阿尼姆上將和琺塞元帥相繼向盟軍投降,約10萬德軍、15萬意軍被俘,只有633人從海上逃走。突尼斯會戰以盟軍的勝利而結束了。

經過2年零8個月的拉鋸戰,北非戰爭至此終告結束。盟軍在北非的勝利,使地中海航道從此暢通,為下一步通過西西里島重返歐洲創造了條件。

二戰中的"火炬計劃”具體的計劃是什麼??

北非登陸戰役(又稱火炬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在1942年11月8日至11月10日間登陸法屬北非的軍事行動。

北非登陸戰役發生在1942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英盟軍在法屬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實施的登陸作戰。此役是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登陸艦艇“由艦到岸”的大規模渡海登陸戰役,在戰役組織、裝備使用等方面為爾後的西西里和諾曼底登陸戰役提供了經驗。

1942年7月,英美首腦決定實施進攻北非的“火炬”行動計劃,並任命艾森豪威爾將軍為“火炬”行動的盟國遠征軍總司令。9月下旬,美英兩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在倫敦確定了實施“火炬”作戰計劃的細節,決定兩國軍隊於11月8日在法屬北非的阿爾及爾、奧蘭和卡薩布蘭卡實施登陸,佔領沿海主要港口,然後由阿爾及爾登陸部隊向東搶佔突尼斯,再待機與北非的英軍協同作戰,消滅在北非的德意部隊。

參加“火炬”作戰的美英軍隊共13個師,分別編成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個特譴隊。西部特譴隊由美軍巴頓少將指揮,從美國本土出發,橫渡大西洋,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登陸;中部特譴隊和東部特譴隊分別由美軍弗雷登道爾少將和賴德少將指揮,從英國出發,在阿爾及利亞的奧蘭和阿爾及爾實施登陸。

1943年5月13日,德意聯軍阿尼姆上將和梅塞元帥相繼向盟軍投降,約10萬德軍、15萬意軍被俘,只有633人從海上逃走。突尼斯會戰以盟軍的勝利而結束了。

經過2年零8個月的拉鋸戰,北非戰爭至此終告結束。盟軍在北非的勝利,使地中海航道從此暢通,為下一步通過西西里島重返歐洲創造了條件。

“美英聯軍在北非的空降作戰是第一次由聯合編成的空降部隊實施的。由於準備比較倉促,缺乏協同,美英傘兵在此次戰鬥中損失較大,對地面部隊的進攻也沒起到很大的配合作用。但通過這次戰鬥,美英傘兵經受了鍛鍊,摸索了一些聯合作戰的協同方法,從而為以後的盟軍傘兵聯合作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北非登陸戰役的有益的經驗是:對登陸編隊的海上航渡進行了巧妙的戰役偽裝,從而保證了登陸的突然性;在登陸地域造成兵力的壓倒優勢。英美盟軍的登陸是在沒有敵方有組織的抵抗的情況下實施的,因為法西斯統帥部的主要注意力當時集中於正在蘇德戰場進行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的東線和在阿拉曼戰役戰敗的德軍集團的命運之上。

863計劃和火炬計劃的區別

863計劃1986年3月建立,又名“高新技術研究計劃”火炬計劃1988年8月建立,又名“高新技術成果推廣計劃”

一個研究,一個推廣

二戰中的作戰計劃有哪些?

有很多很多 撿著著名的說吧……

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的綠色方案 入侵波蘭的白色方案 入侵西歐諸國的黃色方案 入侵法國的鐮刀計劃 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 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颱風計劃、藍色計劃、堡壘計劃 萊茵河衛兵計劃 橡樹計劃等

美國:火炬計劃 衛士計劃(欺詐行動) 霸王計劃 眼鏡蛇行動 瞭望樓計劃(進攻所羅門群島)

蘇聯:天王星計劃 指環計劃 庫儲佐夫計劃 巴格拉季昂計劃

英國:發電機計劃 捷足計劃 鵝卵石計劃 市場花園行動 食人者行動

日本:渾號計劃 亞號計劃 捷1號 計劃 等等 好些計劃的名字是日本字 我打不出來

如上 是著名的一些 希望您能滿意!

二戰中有些什麼著名的計劃

白色計劃-進攻波蘭 曼施坦因計劃-進攻法國 巴巴羅薩計劃-進攻蘇聯 海獅計劃-進攻英國 火炬計劃-登陸西西里 颱風計劃-進攻莫斯科 天王星計劃-蘇聯紅軍反攻斯大林格勒 巴格拉基昂計劃-收復白俄羅斯,粉碎德國中央集團軍群 人猿泰山計劃-中國遠征軍反攻緬北 霸王計劃-D-Day諾曼底登陸

二戰英軍大規模登陸非洲開始進行反擊的那個計劃叫什麼!?

“火炬行動”

1942年11月,美、英軍在北非發動了一次大的攻勢行動,代號“火炬作戰”。參加作戰的部隊共13個師,約11萬人,組成了西路、中路、東路3支特遣隊。西路特遣隊從美國本土出發,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登陸;中路、東路特遣隊從英國出發,在阿爾及利亞的奧蘭和阿爾及爾登陸。3支特遣隊登陸後向東發展進攻,協同由西向東追擊德軍的英第8集團軍合擊敵人,以佔領整個北非地區。在這次登陸戰役中,美、英軍第一次使用了聯合編成的空降部隊,連續進行了6次空降作戰。

當時,盟軍能提供作戰的空降部隊只有英軍第1空降師的第1旅(3個營)和美軍第502傘兵團的第2營。這4個營都集中在英國的康沃爾半島進行訓練。對空降兵的使用計劃是,首先以1個營在中路特遣隊登陸時奪取奧蘭附近的機場,支援中路特遣隊行動,其餘傘兵在登陸後根據作戰形勢的發展情況臨時確定使用。

一、奪取奧蘭機場

阿爾及利亞的奧蘭,附近有2個重要機場。一是拉西尼亞機場,在城南8公里處;二是塔發拉沃伊海軍機場,在城南32公里處。這兩個機場都是盟軍飛機從英格蘭和直布羅陀飛到非洲的終點站。佔領了這兩個機場,盟軍飛機在非洲才有立足點,才有可能掌握制空權,因此,它是中路特遣隊奪取的主要目標。當時,這兩個機場均由法國維希政府佔領軍控制。空降奪取機場的兵力為美第502傘兵團的第2營,530人,有39架C—47型運輸機擔任空中輸送,英格蘭西南康沃爾半島上的聖伊瓦爾和普雷登納克機場為空降出發機場,空降距離2413公里。計劃11月8日晨於中路特遣隊登陸的同時,在塔發拉沃伊機場傘降,佔領機場,摧毀那裡的全部飛機,爾後派出一部兵力佔領拉西尼亞機場。假如空降前獲得法軍不進行抵抗的情報,則在拉西尼亞機場機降。在制訂計劃過程中,英軍空軍中將魏爾詩持反對意見,認為這樣遙遠的飛行距離,領航員是難以勝任的,但還是決定實施這次空降作戰。

傘兵營於11月7日21時起飛。起飛前接到命令在拉西尼亞機場機降。運輸機每10架為一個編隊。開始有少數戰鬥機護航,到達法國西部的比斯開灣後,戰鬥機返航,運輸機單獨飛往北非。由於這次空降是倉促發起的,準備時間很短,空降兵對目標區域的情況不熟悉,飛行員缺乏夜間編隊飛行經驗,同時每10架飛機中只有領隊長機才有完整的航空地圖,給航行帶來很大困難。當時在奧蘭設置了2個祕密無線電信標,但由於時間和頻率上的差錯,都沒有發揮作用,飛機在著陸之前什麼情況也不知道。

8日晨,機群進入阿爾及利亞上空。大多數飛機彼此失去聯繫,僅依靠各自的推測進行飛行,航向都發生偏差,有的離開航線很遠。由於找不到目標位置,飛行大隊長指示機群在空中盤旋,自己的飛機降落在沙漠小道上問路。當得知奧蘭在北邊160公里後,指揮機群向北飛行。有10架飛機飛到拉西尼亞機場上空,在準備著陸時,遭到地面高炮射擊,不得已離開機場。上午9時,大多數飛機都聚集在目標以西數十公里的西布克雷鹽湖上空盤旋。此時飛機已航行9—11個小時,油料耗盡,飛機紛紛在乾涸的湖上著陸。著陸後傘兵營長拉弗**到250人,正遇上登陸上岸的英先頭部隊,傘兵營即從西布克雷向自己的奪取目標塔發拉沃伊機場前進。途中從電臺中得知該機場已為英登陸部隊佔領,遂返回改乘運輸機前往。當飛機飛臨機場時,遭到法戰鬥機攻擊,有3架被擊落,空降兵只得仍從地面前往塔發拉沃伊。到達機場時,駐機場的法軍已經投降,攻佔機場的英登陸部隊接受了其他任務,空降兵被留下擔任機場守衛。此時空降兵只有200餘人。

二、奪取安納巴機場

盟軍東路特遣隊在阿爾及爾登陸後,11月11日,英傘兵第1旅......

在二戰以前,世界都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

1922.10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權

1929.10.24 紐約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崩潰,股價狂跌

1931.9.18日本軍部法西斯分子發動侵略,侵佔中國東北三省

1933.1月 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大戰歐洲策源地形成

1935 德國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 ;

10月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

1936

3月 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

10月 德意簽訂柏林協定,形成柏林—羅馬軸心

11月 德日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

3.9日本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大戰亞太策源地形成

5.9 意大利吞併埃塞俄比亞

1937

11.6 意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形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

7.7 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

*8.13 日本進攻上海,淞滬會戰 太原會戰,平型關大捷

*12月 南京淪陷,“南京大屠殺”

1938

3.15德國吞併奧地利

9月 英、法、德、意簽訂《慕尼黑協定》

10月 德國吞併蘇臺德地區

*春 徐州會戰,臺兒莊戰役,徐州淪陷

*10月 廣州、武漢淪陷,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1939

3.15 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

3.28 西班牙建立以佛朗哥為首法西斯政權,宣佈中立

8.23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莫斯科簽訂

9.1 德國突襲波蘭 9.3 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9.17 蘇軍開進波蘭,建立東方戰線

11.4 美國通過《中立法》修正案

4.7 意大利侵佔阿爾巴尼亞

1940

4-5月 德軍閃擊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

5月 德國進攻法國

中日百團大戰

日本佔領印度支那

7.19 意軍入侵東非和北非

8.3 意軍進攻英屬索馬里

5.26敦刻爾克大撤退

6.22 法國戰敗

7-10月 不列顛空戰,德軍首次受挫

9月 徳意日簽訂三國軍事同盟

10.12 德軍進攻羅馬尼亞

1941

2.9德國吞併盧森堡 *4.17 南斯拉夫投降 *4.21 希臘投降

6.22 德國向蘇聯發動突襲,蘇德戰爭爆發,標誌第二次世界大戰擴大

9-12月 蘇德莫斯科戰役,宣告“閃電戰”破產

3月 美國通過《租借法案》

7月 日本提出“大東亞共榮圈”

8.14 羅斯福和丘吉爾發表《大西洋憲章》 12.7 日本突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標誌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2月 隆美爾支援意軍,雙方拉鋸戰

*5.5 埃塞俄比亞復國

1942

年初,26國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7月 蘇德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使蘇德戰場局勢發生轉變,二戰重要轉折點

5.5 日本佔領菲律賓、瓜達爾卡納群島

6月 美日中途島戰役,太平洋戰場出現轉折 下半年 美軍逐島戰役

10.23 英軍和德意軍隊阿拉曼戰役,北非戰場轉折點

11月 美英聯軍在北非兩棲登陸,“火炬計劃”

1943

7月 蘇德庫爾斯克戰役,德軍失去蘇德戰場主動權

7.10 美英聯軍西西里島登陸 9月 意大利投降,軸心國開始瓦解

11.28-12.01 美、英、蘇德黑蘭會議

5月 德意軍隊投降,北非戰場結束

11.22-26 美、英、中 開羅會議

1944

6.6 英美盟軍諾曼底登陸,成功開闢第二戰場

*8月 盟軍進入巴黎,法國光復 *10.24 美日菲律賓海戰

1945......

二戰的詳細過程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德國總理。

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繼任了總統,成為了第三帝國唯一的真正擁有實權的最高領袖,在德語中稱為“元首”。

1937年7月7日,七 七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全面侵華。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宣佈德國軍隊將重整軍備,並實行徵兵制,公開挑戰《凡爾賽和約》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隨後將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併入第三帝國,捷克其餘地區也在不久後被德國佔領。

1939年8月23日,德國與蘇聯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9月5日,美國發表《中立宣言》。

1940年,德國發動“閃電”攻勢。(4月9日攻佔丹麥互挪威,5月10日攻佔荷蘭、比利時、羅森堡、隨後進攻法國。)

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採用"曼斯坦因計劃"完成了對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波蘭、法國等西歐國家的侵略。

為了接著征服蘇聯,希特勒策劃了《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1940年9月7日柏林簽定完畢。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戰,戰 火燒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發出了關於入侵英國的訓令(海獅計劃)。1940年8月,德國航空兵開始對英國城市進行密集突擊。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條約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形成。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無條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26日,蘇聯對日宣戰。

1945年8月6日,美國投擲原 子彈轟炸日本廣島。

1945年8月9日,美國投擲原 子彈轟炸日本長崎。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二戰中為什麼要開第二戰場 謝謝

第二戰場是指二戰時期,新開闢除蘇聯戰場外,以西歐為主要區域的戰場,它的開闢以諾曼底登陸為標誌。

諾曼底登陸戰成功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這同時也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開始了大反攻,加速了法西斯德國的滅亡。但是,在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的問題上,反法西斯同盟內部卻經歷了數年的爭論。

早在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爾提出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對德國實施戰略夾攻的要求,以緩解數百萬德國軍隊給蘇聯帶來的巨大壓力。但當時美國尚未參戰,英國也沒有從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挫折中緩過來,根本無力在西歐實施大規模登陸戰。

進入1942年,形勢繼續惡化,蘇聯紅軍在凶猛的德軍面前且戰且退,經受著巨大的人員傷亡;英國軍隊在北非被隆美爾擊敗;太平洋戰場上,剛剛投入戰爭的美國無法應對日本的強大攻勢,東南亞各國相繼淪陷。在這種情況下,蘇聯再次提出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牽制德軍的要求。美國的羅斯福總統也認為有這個必要。

英國首相丘吉爾認為應該首先集中英美的力量進攻北非,防止德國奪取連接歐亞大陸的中東地區。1942年7月,在英國的堅持下,英美決定首先在北非實施登陸。8月,丘吉爾親自飛抵莫斯科,向斯大林通報了這個決定。斯大林當然對英美的決定感到憤怒,但這次英蘇首腦會晤卻促進了兩國的相互理解,對兩國攜手對法西斯作戰具有重要意義。

丘吉爾訪蘇期間,蘇聯紅軍正在南部的斯大林格勒與德軍進行生死大決戰。在這場歷時七個月的戰役中,蘇聯紅軍消滅了大約150萬軸心國軍隊,扭轉了蘇德戰爭,乃至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局面。

斯大林格勒戰役牽制了德國的力量,幫助英美盟軍成功在北非登陸,扭轉了北非戰局。

另一方面,美國在中途島海戰勝利後掌握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日本從海上進攻印度的危險被消除。

1942年下半年見證了全球戰爭形勢的迅速逆轉。

1943年1月,英美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會議上商討西歐登陸計劃,但英國堅持首先從北非進攻意大利的西西里島,之後再開闢歐洲第二戰場。

1943年11月底,英美蘇三國首腦在伊朗召開了歷史性的德黑蘭會議,決定在1944年5月底實施歐洲登陸計劃,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後來,由於登陸規模擴大,實際登陸日期就推遲到了1944年6月6號。

諾曼底登陸的最終實施,不但緩解了蘇聯的壓力,而且對德國形成戰略夾攻,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

二戰大小戰役

歐洲

德國西面的戰役

綠色方案(捷克斯洛伐克,但沒打起來)

白色方案(閃擊波蘭)

威賽計劃(打挪威的)

黃色方案(洩露後加了鐮刀計劃)閃擊西歐

發電機計劃(敦刻爾克)

海獅計劃鷹計劃(不列顛空戰)

海王(諾曼底登陸)

獅鷲計劃(德國最後一次攻勢,其中由著名的美國101空降師的巴斯托尼戰鬥)

德國東面的戰役

白色方案(閃擊波蘭)

巴巴羅薩(閃擊蘇聯)

颱風計劃(進攻莫斯科)

基輔戰役(斯大林的兒子被俘)

哈爾科夫戰役

列寧格勒保衛戰(持續了幾年)

天王星計劃(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堡壘計劃(庫爾斯克戰役)

巴格拉季昂(白俄羅斯戰役)

維斯瓦河-奧德河戰役

柏林戰役

另外還有蘇軍解放東普魯士和南歐的戰役,其在蘇軍術語中叫斯大林突擊(具體第幾次記不清了)

北非

阿拉曼戰役(盟軍第一次完整的戰役勝利)

火炬計劃(盟軍北非登陸計劃)

南歐

鵝卵石計劃,罐頭貨計劃(分別是進攻西西里島和亞平寧半島的計劃{意大利})

亞洲

偷襲珍珠港

中途島戰役

萊特灣戰役

瓜島戰役

硫磺島戰役

菲律賓戰役

沖繩戰役

以上是太平洋上的

中國的就不寫了

馬來戰役

密支那戰役(中國遠征軍和盟軍打日本的)

大西洋海戰

圍攻德國格拉芙斯比號袖珍戰列艦的戰役

圍攻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和歐根親王號的戰役

德國的狼群作戰

此外在戰爭全面爆發前還有影響日本北上和南進戰略的蘇軍哈勒欣河戰役

相關問題答案
二戰火炬計劃是什麼?
騰訊星火計劃是什麼?
第三個五年計劃是什麼?
候鳥計劃是什麼?
藍天計劃是什麼?
二戰通訊密碼是什麼?
重慶千人計劃是什麼?
博雅計劃是什麼?
河南省雨露計劃是什麼?
光伏領跑者計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