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的意思?
“致知於行”是什麼意思
致:求得;知:知識。即“獲得知識”之意。
致知:達到完善的理解。
我覺得應該與“格物致知”以及明代王陽明所提出的“知行合一”有關,”行“意為行動,那麼再結合“致知”的意思,“致知於行”便是指:僅僅知識豐富,達到完善的理解還不夠,要能夠付諸於行動,在行動中體現出來
資料參考:
知行合一:baike.baidu.com/...Hipiq_
致知:baike.baidu.com/...TJx_5a
滿意請採納~
學而致知是什麼意思
學習了從而獲得知識
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是什麼意思? 5分
、《近思錄》:“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譯文】《近思錄》:“涵養德行需要用敬禮,沒事的時候需要用敬將心存養在這裡,提高警覺,不使放肆。要是學問有所進境就要致知窮理。涵養與致知不可偏廢,《中庸》談到‘尊德行而道問學',也是這個道理。雖然說自幼教育都是先誠敬涵養其德性,其次再教以讀書,認識義理。但是如果要等到涵養好了德行,才去理會致知,那就遙遙無期了。需是涵養和致知同時用功方才好。”
致知力行是什麼意思
致知:出自《大學》,"致知在格物"
力行:出自 <朱子語錄>,"論先後,當以致知為先;論輕重,當以力行為重"< p>朱子語錄>,"論先後,當以致知為先;論輕重,當以力行為重"<>
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是最主要的,其次是知識學問,再就是努力去做的問題了。
致知力行的意思大概就是,人要有豐富的學識,並要努力去行動、實踐。
繼往開來 ( jì wǎng kāi lái )
繼:繼承;往:過去;開:開闢;來:未來。繼承前人的事業,開闢未來的道路。
出 處
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文公精神氣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繼往開來,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
宋·朱熹《隆興府學濂溪先生祠記》:“此先生之教,所以繼往聖,開來學,有功於斯世也。”
致知力行 繼往開來:用我們豐富的學識,積極實踐行動,繼承前人的事業,開闢未來的道路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發行的第五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以下引自知乎:
作者:輕舒猿臂
朱熹是北宋五子的集大成者,也是北宋理學的大成。他十分重視《大學》。按照現代新儒家大宗師牟宗三的說法,北宋以來的理學家們各自秉承經典來做學問,周敦頤秉承《中庸》《易傳》,張載也是。二程兄弟不同,明道宗主《論語》《孟子》,伊川尊崇《中庸》《易傳》《大學》,朱熹是伊川一脈四傳弟子,也是以《大學》為主,後世所說的“程朱理學”,狹義上說的主要就是他們的學問。朱熹很有規模,魄力很大,一生致力於四書,臨死還在修訂,可見他對四書用力之深。他認為《大學》是錯亂了的,順序需要重新調整,並且“格物致知”有斷缺,於是憑著自己的理解,就補充了一段:“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也就是說,要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來認識瞭解萬事萬物,探尋其中的道理,主客觀合一。然後根據已知探求未知,知道得多了,互相關聯,一旦豁然貫通,就好像是漸悟之後的頓悟,豁然開朗,脫胎換骨。這就是格物致知。當然也可以做簡單平實的理解,就是認識事物,探索道理。但題主既然問出這個問題,想必是骨骼驚奇,是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那我多說兩句好了。格物致知是中國哲學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論題,出了朱熹,還有王陽明的回答更加別具一格。王陽明是誰我不說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也就有兩個半,他是其一,世稱”真三不朽“。他的格物說是這樣的:“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慢慢來,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他所說的物,指的是念頭,是事情,是事物。孟子說每個人都具有道德的心,是本來善良的,這是生來就有的,不是外邊得來的。這就是”心“,純粹的,至善的,光輝輝的,沒有私慾雜念。心要有所活動,就有了”意“,也就是意識活動,開始有善的念頭,惡的念頭。而這些念頭所投注的事物,也就是”物“,就是自己心裡的念頭。當然也指平時我們遇到的事情,接觸的事物,但王陽明的特色就在這裡,物只要指的是念頭。格物指的就是正自己的念頭,自己有念頭,把不正的歸於正,就是格物,其實就是誠意,就是正心。致知就是獲得本來光明純粹的本心,這個心是良知,也就是致良知。問題回答到這裡就該結束了。但我還是多句嘴好了,有個”淮南格物“說,就是王陽明的弟子王艮提出的,他......
“欲成其意者,是先致其知.”是什麼意思
意者平天下之志也,知者學習而提高境界也。 所以境界能決定志向,比如說:原始人無知,他希望不餓肚子,就是他的志向;他要是偉大一點,會希望親近的人也不餓肚子;他要是再偉大一點,希望整個部落群體都不餓肚子。但也就到此為止了。 再換種環境,拿今天說:一個人有吃有睡有穿,還過得快樂,可以算是最基本的志向。如果他還有能力,應該讓一家人也這樣。甚至讓天下人都過上這樣的日子。我認為這樣就非常偉大了。 但是,原始人的知識肯定是沒有辦法完成今天的人的志向的。因為他幾乎一無所知,一個原始人能在今天的社會裡生存下來應該都很難。但是他如果可以學習或許也就可以了。 所以知道的東西多了,才能改變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度,認知度高了,他才會產生新的慾望,而慾望有時候就是一個人志向。這樣他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要什麼。現實中則是人在地位不同之後,想法也會不同;知識學問多了之後,對事物的看法也會隨之改變。即庸俗的人本來追求庸俗的東西,但是學習之後,變得高雅,那麼也就可能追求高雅的東西去了。那麼他一開始追求庸俗的東西的堅持心就變得不“誠”。 要想讓一個人明白自己到底要達到什麼狀態或什麼東西,那麼先應該讓他多學學東西。 所謂的修身時以確定平天下為目標,具體則是修身合格才能治理好家,之後才有可能治理好國家,之後連天都可以搞得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