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格物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1-08

格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

儒家明明德,格物和至善是什麼意思

一、解詞:

1、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後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2、格物: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3、至善:最好的最高的境界。

二、解析:

《大學》指出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是從屬於修身的目的的,所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末。以這四者為方法的修身是對“明明德”的實踐,屬於“修己以敬”的修養工夫。由修身到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先修己,後及人,由個人推廣到社會。“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樣說來修己就是為了治人因此從修身、齊家發展到治國、平天下,後者是修身的終極。因而子夏說:“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子張》)這也是在“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到矣”的理論前提下提出來的。這個“本末”,我認為就象樹一樣有了根,充分吸收營養,才能長大,枝繁頁茂,所以這個本末之說,是由自然之理上升到社會理性的。這樣就可以說,事物本來就有先有後,有始有終,你不開始,那有結束,只有找住了根本,實質的東西,有主有從,先後有序,由始到終地去做,這樣就離“道”不遠了。

三、詳解:

【原文】

大學之道(1),在明明德(2),在親民(3),在止於至善。知止(4)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6);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為本(11)。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經)

【註釋】

(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大學"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博學"的意思;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人小學,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人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所以,後一種含義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道"的本義是道路,引申為規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學裡,也指宇宙萬物的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境裡有不同的意思。(2)明明德:前一個"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思。後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3)親民:根據後面的"傳"文,"親"應為"新",即革新、棄舊圖新。親民,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4)知止:知道目標所在。(5)得:收穫。(6)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興旺發達。(7)修其身:修養自身的品性。(8)致其知:使自己獲得知識。(9)格物:認識、研究萬事萬物。。(10)庶人:指平民百姓。(11)壹是:都是。本:根本。(12)末:相對於本而言,指枝末、枝節。(13)厚者薄:該重視的不重視。薄者厚:不該......

儒家思想所講的格物是什麼意思

您好。

格物主要是認知世界萬物,瞭解自然百態,世事倫常,

由外及內,認知度完善了,正心的境界才會有所不同,

格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意為探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之意。《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之理”的學科,後失傳。格物為儒家認識論方法論的重要問題,三綱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格物在儒家學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格物是為了致知,如何才能格物呢,首先就得博覽群書,胸有點墨,只有博學多識的人才能進行真正的格物,而格物格到可以因此致知的程度,那邊是賢人了,再因此知行合一立下拯救國家民族蒼生的功勞,而且又德行舉世傳頌,再擁有自己的學說,那便是聖人了。而每個儒者追求不是功名利祿便是格物致知的真諦了。成為聖賢是每個讀書人最崇高的理想。

格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意為窮究事物的道理或糾正人的行為,“格”在這裡有“窮究”的意思。

格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意為窮究事物的道理或糾正人的行為,“格”在這裡有“窮究”的意思。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最早出自於 《禮記‧大學》,後來成稜認識論的重要問題。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格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格物致知”出自於儒家的經典《大學》。大學被後世儒者認為是儒家的入門篇。但這個“入門”不是從初級到高級的過程,而是說《大學》是儒家學問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學問的基點。因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對這個問題討論不己。因此,也就產生了多種解釋,有說“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說;有說“格物致知”是客觀唯心主義,方法上是唯物,本體上是唯心;當然也有說,格物致知是唯物主義觀點。其實這些論辯,都涉及到一個根本的問題,“格物致知”的出發點是什麼?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發點,就得先了解《大學》的宗旨是什麼。縱觀《大學》,它是對儒家的概括,但是,這個概括也是某種角度的概括,《大學》強調的重點,是“仁”的推廣,“大學”就是太學,太學就是“極致”之學的意思,極致什麼呢,是“天道化度於天下”,這就是大學的極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於天下),關健要了解天道的體是明德,所以,講格物致知,它的體是明德,這是《大學》一篇重點。也就是說,通過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個方法。到了明儒王明陽那裡,格物致知就不是一個方法了,他經過“格竹子”,認為格外物根本不對,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論斷。說,格物就是了達自心,性德本具。這是他的證悟。此說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為異端。事實上,二者辯諍是沒有什麼必要的。就本體論而言,二者所說是一事。不過在邏輯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陽明對於“格物”的理解與前人不同。他認為格物是追究具體事物自身的道理,這個觀點就是一切物有自性,這是他思維的起點。按照這樣的理解,當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體來的。所以他最終得出的結論,雖然是以批評朱熹的觀點為依止,而事實上與程朱理學並沒有本質的不同。程朱理學的觀點是通過格物而顯映心體。因此,王陽明講出的“知行合一”,由於不把“格物致知”作為方法,而作為事實上的本體了,那麼,目之為異端也不為過。因為按照王陽明的邏輯,要明明德於天下,則先要悟道,然後推仁於世。可是如果是這樣,那還格什麼物啊,這豈不是一悟即了嗎?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這種先後順序了。所以王陽明實際是推翻了《大學》的邏輯,也就是說,他的意思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釋解經文是錯誤的。這實際也是他自相矛盾之處。後來講學,經常遇到這個問題,比如說講孝道,過去的儒士認為,要格孝道這法,然後明心,《論語》也說這是君子之本,就是說這裡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陽明的說法,只要“明心見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為解釋道理,他就說人性本善。這裡面的邏輯就不清楚了,有一點硬撐的感覺。同時,也有人問他,如......

《大學》裡的格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  géwù

1:窮究事物的道理

例:格物致知

2:糾正人的行為

---------------------------------------------------------------

格”,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格,長條兒”,樹木的長枝條,所以,從“木”,“各”聲,由此派生出多義:1)“到”、“至”之意;2)因“到”、“至”而“感通”;3)“糾正”;4)“窮究”,此義即是“格物”之本義,也就是“推就事物的原理”之義。

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個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於 《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當時的“格物致知”與誠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養方法有關。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水平,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從宋代 理學家程頤開始,“格物致知”便作為認識論的重要問題討論。他認為“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窮其理,格物的途徑主要是讀書討論,應事接物之類。做法“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在這個從逐漸積累到豁然貫通的過程中,含有關於人類認識的一些合理觀點。

朱熹在程頤思想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認識論及其方法。他說,知在我,理在物,這我、物之別,就是其“主賓之辨”,認為連結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訓格為至、為盡,至:謂究至事物之理;盡:有窮盡之意。他訓物為事,其範圍極廣,既包括一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亦包括心理現象和道德行為規範,“格物”就是窮盡事物之理。他認為格物的途徑有多端,上至無極、太極,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蟲,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窮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廣。由格物到致知,有一個從積累有漸到豁然貫通的過程。朱熹認為,“要貫通,必須花工夫,格一物、理會一事都要窮盡,由近及遠,由淺而深,由粗到精。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節次第,重重而入,層層而進”,“窮理須窮究得盡,得其皮膚是表也,見得深奧是裡也”。人們必須經過這樣由表及裡的認識過程,才能達到對理的體認

相關問題答案
儒家的格物是什麼意思?
家的傳承是什麼意思?
道家的無相是什麼意思?
家的領域是什麼意思?
絕種的動物是什麼意思?
佛家的三空是什麼意思?
道家的無為是什麼意思?
如家的內賓是什麼意思?
格物是什麼意思?
各種情緒在身體裡遊走衝撞 像是找不到出口而焦躁的怪物是什麼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