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走過的地方有哪些?
李白一生走過哪些地方?
遠遊求仕時期(26至42歲):李白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遊歷過江陵、洞庭湖、揚州,後在湖北安陸與故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此後以安陸為中心,遊歷過樑宋、齊、魯等地。在漫遊中結交了許多友人,曾經隱逸學道,也干謁過權貴,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薦,以實現自己的政治報復。
1.蜀中學習與漫遊時期(25歲以前):李白自少年時就博涉百家,習辭賦,學劍術,好任俠,慕神仙。
2.遠遊求仕時期(26至42歲):李白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遊歷過江陵、洞庭湖、揚州,後在湖北安陸與故相許圉師的孫女結婚。此後以安陸為中心,遊歷過樑宋、齊、魯等地。在漫遊中結交了許多友人,曾經隱逸學道,也干謁過權貴,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薦,以實現自己的政治報復。
3.長安時期(42至45歲):天寶元年李白應詔進京,為翰林待詔,供奉宮廷。但李白地位和處境並不能實現他的理想,傲岸不羈的個性又難容於世,飲酒狂放,蔑視權貴,終招嫉恨讒毀,自請放還。長安的生活實踐,使他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認識。
4.再度漫遊時期(45至55歲):李白離開長安後遊歷過樑宋、齊魯、燕趙、江浙等地。其間結識了杜甫。理想的破滅、人生的失意及對現實的不滿,使其思想充斥著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5.安史之亂時期(44至62歲):安史之亂起,李白由宣城奔剡中,旋又隱於廬山。次年應聘參加永王璘幕府。永王抗命兵敗,李白以“附逆”論罪,長流夜郎,中途遇赦而還。李白身經戰亂,始終滿懷著報國靖亂的志向和憂國傷時的情懷。
李白走過那些地方,又有哪些詩
李白走過大唐的許多名山大川江河湖海,留下許多山水詩、詠史詩、友情詩、述懷詩等等
李白去過哪些地方?
一、第一次遠遊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他乘舟沿江出峽,漸行漸遠,家鄉的山巒逐漸隱沒不可辨認了,只有從三峽流出的水仍跟隨著他,推送著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個陌生而又遙遠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馬禎
李白沒有想到在江陵會有一次不平凡的會見,他居然見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馬禎。
天台道士司馬幀不僅學得一整套的道家法術,而且寫得一手好篆,詩也飄逸如仙。玄宗對其非常尊敬,曾將他召至內殿,請教經法,還為他造了陽臺觀,並派胞妹玉真公主隨其學道。
李白能見到這個備受恩寵的道士,自然十分開心,還送上了自己的詩文供其審閱。李白器宇軒昂,資質不凡,司馬禎一見己十分欣賞,及至看了他的詩文,更是驚歎不已,稱讚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因為他看到李白不僅儀表氣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於當世的榮祿仕宦,這是他幾十年來在朝在野都沒有遇見過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獎的話讚美他。這也就是說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後來賀知章讚美他是“謫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這便是李白的風度和詩文的風格給予人的總的印象。
李白為司馬禎如此高的評價歡欣鼓舞。他決心去追求“神遊八極之表”這樣一個永生的、不朽的世界。興奮之餘,他寫成大賦《大鵬遇希有鳥賦》,以大鵬自喻,誇寫大鵬的龐大迅猛。這是李白最早名揚天下的文章。
從江陵起,他開始了他鵬程萬里的飛翔。
以下便是《大鵬遇希有鳥賦》:
大鵬遇希有鳥賦並序
餘昔於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餘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此賦已傳於世,往往人間見之。悔其少作,未窮宏達之旨,中年棄之。及讀晉書,睹阮宣子大鵬贊,鄙心陋之。遂更記憶,多將舊本不同。今復存手集,豈敢傳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
其辭曰:南華仙,發天機於漆園。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徵至怪於齊諧,談北溟之有魚。吾不知其幾千裡,其名曰鯤。化成大鵬,質凝胚渾。脫鬐鬣於海島,張羽毛於天門。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憑陵乎崑崙。一鼓一舞,煙朦沙昏。五嶽為之震盪,百川為之崩奔。
爾乃蹶厚地,揭太清。亙層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徵。背嶪太山之崔嵬,翼舉長雲之縱橫。左回右旋,倏陰忽明。歷汗漫以夭矯,羾閶闔之崢嶸。簸鴻蒙,扇雷霆。鬥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怒無所搏,雄無所爭。固可想象其勢,髣髴其形。
若乃足縈虹霓,目耀日月。連軒沓拖,揮霍翕忽。噴氣則六合生雲,灑毛則千里飛雪。邈彼北荒,將窮南圖。運逸翰以傍擊,鼓奔飆而長驅。燭龍銜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啟途。塊視三山,杯觀五湖。其動也神應,其行也道俱。任公見之而罷釣,有窮不敢以彎弧。莫不投竿失鏃,仰之長吁。
爾其雄姿壯觀,坱軋河漢。上摩蒼蒼,下覆漫漫。盤古開天而直視,羲和倚日以旁嘆。繽紛乎八荒之間,掩映乎四海之半。當胸臆之掩畫,若混茫之未判。忽騰覆以迴轉,則霞廓而霧散。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經岳陽,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當泛舟洞庭時,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來的旅伴吳指南暴病身亡。李白悲痛萬分,他伏在朋友的身邊,號陶大哭,"泣盡繼之以血"。由於他哭得過於傷痛,路人聽到都為之傷心落淚。旅途上遇到這樣的不幸,真是無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吳指南暫時殯葬於洞庭湖邊,自己繼續東遊,決心在東南之遊以後再來搬運朋友的屍骨。
李白來到了廬山,在此寫下了膾......
查一查,李白走過的地方並把它們寫下來
生活的海洋並不像碧波漣漪的西子湖,隨著時間的流動,它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浪花飛濺,時而巨浪衝天……人們在經受大風大浪的考驗之後,往往會變得更加堅強。
李白一生經歷過哪些旅行,概括回答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李白深知這個道理,他一生的大部分光陰都是在路上度過的,無數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都是在行走的路上吟誦出來的。他首先是一個優秀的旅行家,其次才是一個偉大的詩人。
在中國
文學
版圖上,大概沒有哪一個人能夠像他那樣,既是寫詩的行家,也是佩劍的俠客;既是行走神州的遊俠,又是放蕩的浪子。他活在大唐盛世,可他的詩流傳千古。至今,誰也無法計算出他一生具體寫了多少首詩,更無法統計走過多少里路。他的出生地是一個謎,江中攬月終結生命又是一個謎。他就是既清晰具體、又難以琢磨的詩仙李白(701~762)!在歷史上能冠以“仙”的人實在太少了,可李白偏偏是一個幸運的傢伙,他的身世和他那排山倒海般的詩歌,在文化的長河中,翻卷出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波浪。
我讀完剛剛出版的《詩仙遊蹤》,在思想深層次中對李白與祖國的山水名勝,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全書三冊,共分為巴蜀三峽、江漢瀟湘、齊魯幽燕、江西淮南、吳越江淮、關中河東河南六個篇章。本書以李白一生的遊歷理想為經,以詩人詩歌涉及的風景名勝、重要古蹟、歷史典故為緯,既沿著詩仙李白的遊蹤介紹了風景名勝和歷史文化,也多角度地顯現了李白傳奇一生的基本歷程。《詩仙遊蹤》一書的作者李秋弟,曾多年從事科學普及工作,他用10餘年的時間,本著對李白的好奇之心,努力撰寫了這部融文學藝術、科普知識、旅遊地理為一體的作品。此外,書中呈現的李白一生遊蹤示意圖以及大量插圖,增加了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實事求是地講,我國出版李白傳記的圖書無數,但是從來沒有哪一本書,能運用田野考察的社會學方法,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從李白的遊蹤為切入點,巧妙地將詩人與名勝古蹟結合在一起。從這個角度來看,《詩仙遊蹤》是一部“接地氣”的作品,本書之出版為讀者進一步認識李白提供了另外的一種路徑。
李白生活的時代,處於中國的盛唐,那是歷史上經濟社會文化高度繁榮的時期。他出生在家境殷實的人家,生活富足,這為他後來的旅行與作詩,提供了足夠的資本。今天的學者們經過考證,認定他出生在西域,也就是今天中亞的碎葉城,幼年時隨父親取道天山,輾轉來到今天的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鎮。在天府之國度過了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有人說李白的身上有胡人的血脈,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是在漢民族的文化語境中成長起來的,李白“五歲誦六甲”、“十歲通詩書”、 “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他不僅精通文墨,還練習劍術,最後成為文武皆通的全才。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交通異常閉塞落後的古代中國,讀書人若要擴大知識眼界,增長見識,天天守著四書五經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背上行囊,四處遊歷,尋山覓水,在真實可見的山川自然中,在厚重的歷史古蹟中實地考察學習,才能真正將知識融會貫通,獲得真知。李白深知這個道理,他一生的大部分光陰,都是在路上度過的,無數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都是在行走的路上吟誦出來的。他首先是一個優秀的旅行家,其次才是一個偉大的詩人。
李白年輕時就離開家鄉,遊歷過難於上青天的蜀道,經過湍急的三峽,來到荊楚大地的安陸,結婚定居十年,然後又繼續行走,大唐的江山,處處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身影。他並非儒家傳統知識分子,他無拘無束,天馬行空,喜悅時開懷大笑,陰鬱時又開懷暢飲。可是,就是這麼一個灑脫、嚮往自由的李白,內心卻一直心向朝廷,期望得到皇家的重用,終其一生,他沒有做過大官,和後世的王安石、歐陽修等文學家相比,這又成為他人生的遺憾。
李白的豪邁性格和壯美詩篇深受歷代文人的喜愛。流傳於各地民間的諸多關於他的各種傳說,遍及全國各地的太白遺蹟,就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他有一種超越常人的氣質,這種氣質集中體現在他的山水詩中。他的山水詩意......
孟浩然走後李白在詩中寫了什麼有擔心有安慰有回憶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於寫景。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詩作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此詩雖為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⑴
故人西辭黃鶴樓⑵,煙花三月下揚州⑶。
孤帆遠影碧空盡⑷,唯見長江天際流⑸。
。。。。。。。。。。。。。。。。。。。。。。。。。。。。。。。。。。。。。。。。。。。。。。。。。。。。。。。。。。。。。。。。。。。。。。。。。。。。。。。。。。⑴黃鶴樓: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蹟,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屬於長江下游地帶,傳說三國時期的費禕於此登仙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原樓已毀,現存樓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達。廣陵:即揚州。
⑵故人:老朋友,這裡指孟浩然。其年齡比李白大,在詩壇上享有盛名。李白對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稱之為“故人”。辭:辭別。
⑶煙花:形容柳絮如煙、鮮花似錦的春天景物,指豔麗的春景。下:順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盡:消失在碧藍的天際。盡:盡頭,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見:只看見。天際流:流向天邊 天際:天邊,天邊的盡頭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遊。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出蜀壯遊期間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友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遊”,在漫遊和飄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跡遍佈中原內外,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東遊歸來,至湖北安陸,年已二十七歲。他在安陸住了有十年之久,不過很多時候都是以詩酒會友,在外遊歷,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陸期間,李白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孟浩然對李白非常讚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相會。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調。它不同於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於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這首詩,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
李白去過那麼多地方,都是怎麼去的,走還是騎馬還是坐車?
那個時候除了馬車還有什麼車啊??應該是騎馬吧……走路是沒多大可能………那麼遠。。不過那是唐朝疆土也不是很大。走路其實也是可以考慮的!!呵呵。。怎麼突然想到這個問題哦?
王者榮耀李白走那條路
李白是刺客,加攻擊和防禦,保持血量不會被敵人3招之內乾死就行
李白在歷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地位
他是偉大的詩人 在歷史上幾乎無人能與其想媲美 就連唐王都說他是個奇才
記得采納啊
李白喝酒 詩 李白街上走。提壺
解法方程:
設:壺中原有X斗酒。
一遇店和花後,壺中酒為:2X-1;
二遇店和花後,壺中酒為:2(2X-1)-1;
三遇店和花後,壺中酒為:2[2(2X-1)-1]-1;
因此,有關係式:2[2(2X-1)-1]-1=0;
解得:x=7/8
祝你學習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