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為什麼歸隱田園?

General 更新 2024-11-12

陶淵明為什麼要隱居田園?

陶在最後決定終身隱居的時候,他的心情實際上是複雜和矛盾的。“一方面,他擺脫了封建統治羅網,感到極大慶幸與愉快”,“另一方面,歸隱就要終身放棄政治理想,就要遭受飢寒痛苦”

如此看來,歸隱並不是陶的“心甘情願”,而是“不得已”,“陶之所以成為一個隱士,決定於他的思想見解和道德品質,更是決定於他生活的歷史時代和社會風氣”(7)。也正是由於如此,魯迅先生說,“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的十一個人”,又說:“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不為五斗米折腰

晉朝的政治太黑暗了

陶淵明看不下去了,就卷著鋪蓋捲回家了

陶淵明為什麼會歸隱山林?

公元365年,陶淵明出生在江西的一個沒落官僚地主家庭。先祖侃曾任大司馬,後因家道中落,才生活困頓。年輕的陶淵明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立下大濟蒼生的抱負。而在封建社會,想要實現抱負,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入仕為官,治國平天下。由此可以看出,為官,曾是陶淵明追求的夢想。但是,當時的士族門閥制度阻礙了非士族出身的陶淵明的進身的機會,做一個能治國平天下的大官成了他畢生無緣的夢想,所以他一直不願為官。直到29歲,他開始做一些小官,歷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官職,直到41歲,任彭澤令的80天后,因為不肯“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而辭去官職從此過著躬耕歸隱的生活,成為中國隱逸詩人之祖。

陶淵明的為官生涯一直持續了十三年,這對一個古人來說是不算短的年份,筆者如果陶淵明真的那麼討厭為官,他不可能持續那麼長的時間,他之所以堅持,幾次為官,是因為他沒有放棄自己的抱負,試圖為百姓謀福利,然而,官小權微,官場黑暗,再加上自己剛烈的性格,使他與那個黑暗的官場格格不入。在不容於官場和想要實現願望而這個願望在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的矛盾衝突中,他作了痛苦的抉擇,歸隱田園。他的歸隱,是一種悲哀的淡出,看似平淡的語句中包含的是對現實深沉的憤慨。因此,他在離開後也問自己:“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他的歸隱帶著解脫的快樂,但更多的是苦難的加劇。在陶淵明歸隱後,依然為“世與吾相違”而悲哀,還會問自己“胡為忽惶惶欲何之?”

詩人的歸隱是對“本我”“真我”的追求,也是放縱心靈(對於社會政治理想和人格價值的保存)與山水的安慰。

一 陶淵明的歸隱,不為五斗米折腰是表層原因。更深層的原因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天人合一”觀,所謂“一天人,合內外”。中國古人把人看作天地萬物之一,與宇宙是一體的。不象今天人們把人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異化於天地萬物之外。在哲學上有主體和客體之分,有自我,社會,自然幾個不同的概念。陶淵明在官場,在社會中,他感到與天地萬物的疏離,於是他要回歸故里,融於天地萬物之中。

二 陶淵明的歸隱,是道家哲學對儒家哲學的反叛。那就是脫離社會人倫,放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迴歸自然。在自然之中,他找到了真,他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對陶淵明而言,回到故鄉務農,就是迴歸自然,務農就是直接和自然打交道。

三 陶淵明的歸隱,是個體對群體的逃離。 關於群體,存在主義大師薩特作過很好的分析:我這個主體的眼裡,他人是客體;而再他人的眼裡,我又成了客體。與他人相處,就必須把自己置於客體的地位,這就是矛盾與共在。他更說了一句名言:“他人就是地獄”。陶淵明無法忍受這種矛盾,他選擇了逃離。農村居民散落為戶,他的自我主體保持了獨立,完整,自由。

在學習《歸去來兮辭》時,分析的為:

陶淵明自幼家貧,為生活所迫才出來做官,正當“程氏妹喪於武昌”(客觀),再加上自己“性剛才拙,與物多杵”與腐敗的社會風氣格格不入,而自己又愛好自然(主觀)等主客觀原因,使得陶淵明歸隱。

陶淵明辭官歸隱田園後,過著怎樣的生活?(詳細回答)

歸田初,陶淵明在家飲酒賦詩,琴書自娛,生活清閒。這時的詩人,過的是舒適的文人閒居生活。   很多人一直以為,陶淵明辭官歸隱以後,就成了貧下中農,生活質量一天不如一天,有時揭不開鍋還要去討飯。梁啟超甚至說他“不過廬山底下一位赤貧的農民”,“真是窮到徹骨,常常沒有飯吃”。  其實,陶淵明的祖輩已仕宦三世,是潯陽的名門望族,陶淵明出生後,雖家境中落,但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陶家仍不失為有家產田業的官宦門庭。歸田後,詩人的居地可考的就有上京閒居、園田居和南村等處,田莊別業則有西疇、南畝等處,遠不止“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歸田初工陶淵明在家飲酒賦詩,琴書自娛,生活清閒。這時的詩人,過的是舒適的文人閒居生活。50歲以後,由於連年遭受自然災害,再加戰禍綿延,境遇確已非昔比。然而,他仍能“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常著文章以自娛”,勞逸結合,也不是一位赤貧的農民。  陶淵明晚年的《乞食》詩被很多人看成他淪為乞丐的重要證據。但清人陶必銓指出這是借韓信乞食的故事以起興,故題曰《乞食》,不一定真有此事。而且《乞食》是詩人晚年遭災時所作,並非反映其平時生活狀況。詩人寫此詩的意旨,主要是讓子孫後代瞭解他在貧困的情況下如何勵志苦節。  陶淵明的晚年,與有“五斗米”俸祿的時期相比,生活狀況是有變化,但他除農業收入之外,另有教授生徒的酬資,還有顯貴的饋贈。至於故人延請,新知相邀,飯局一直不少,給詩人的資助也是司空見慣的了。所以,魯迅 先生就斷言:“縱使陶公不事生產,但有人送酒,亦尚未孤寂人也。”  陶淵明確實敘說過自己的清貧景況,並寫有相當多的嘆“貧”苦“寒”之句。其實他的“窮”,只是比起祖輩來要“窮”,晚年比起前半生要“窮”,比起門閥世族的鉅富來是“窮”。但是,他絕非一貧如洗,與真正的貧農相比,則要小康得多。

陶淵明是一位歸隱田園不問世事的隱士有人認為他的歸隱是

1、那時候是亂世,是朝代更迭較快的一段時間,那紛爭肯定很多,而南朝的宋又岌岌可危,他又是小官,自然看到更多的黑暗現實

2、陶淵明家裡本來比較貧窮,在那個時間段窮人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3、陶淵明曾遭大的挫折,首先他看不慣那些風氣的話應該站出來批判的,但是官官相衛,沒有他說話的地方,欲報國卻多阻撓,所以最終選擇放棄,造成了他的隱居

4、既然現實中沒有也不可能實現他心中所想,那麼他只能選擇退出,到一個從頭開始的地方,遠離這些汙濁之氣了

個人認為僅供參考

滿意記得采納,謝謝,如果還有問題請繼續追問

陶淵明為何歸隱

一.時代背景

陶淵明的時代,兩晉時代,王朝不斷更迭,政治鬥爭異常殘酷,有識之士,無論是順應環境,保全性命,還是尋求山水,安息精神,內心總是非常痛苦,許多名士常常借酒來隱蔽自己,迴避政治鬥爭,而陶淵明的迴避最徹底,他歸耕田園,做到真正的藐視功名。他真正找到生活快樂和心靈慰安的途徑,他在田園勞動中找到了歸宿和寄託。

二. 哲學背景

由於社會的大動亂,作為上層建築的哲學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儒、道失衡的時代,兩漢儒學開始是今文經學,而後是古文經學,到東漢末年,儒學系統變得“不周世用。人們對儒學的信仰發生了動搖,建功立業理想如夢,文人士大夫紛紛皈依老莊和玄學,玄學以探求理想人格的本體為中心,陶淵明就生活在這樣一種“無”的理想境界中,它是一個獨立於現實功利之外的逍遙世界。

三. 文學、美學背景

這是一個很間接的原因,從東漢到魏晉,在文學、美學上出現了一種新思潮,即人的覺醒,是對人生、生命、命運、時候的強烈的慾望和留戀,是內在人格的覺醒和追求。陶淵明追求長生,服藥練丹,飲酒任氣,高談老莊,雙修玄禮。這種風氣,是他歸隱的一種潛在的原因。

四. 自身的家世

從家世來看,世代為官,導致他不得不考慮名位問題。這也是他歸隱的原因之一。

另外,他歸隱與當時佛教的傳播也有一定關係,雖然陶淵明不信仰佛學,但佛學讓他產生了人生是虛幻的想法,他以為在短暫的有限的人生中要及時行樂,在他的詩裡,我們可以讀到很多反映這種想法的詩。

陶淵明為什麼毅然決然的選擇了一條歸隱田園的道路

陶淵明歸隱是在南北朝初期,他為實現“大濟蒼生”的理想抱負而不斷嘗試、不斷失望、終至絕望的十三年.對統治階層的失望使得詩人毅然決然的放棄官宦生活,轉而歸隱田園.在他寫的詩中可以看出他是嚮往這種田園生活的.也可以說是他為自己的另一個夢想而辭官的.

詩人一生愛菊,菊者表高尚品德也.表現了詩人與當時統治階層的黑暗格格不入,對詩人的歸隱田園表示支持.

原因是詩人本來喜愛田園生活,這就是詩人的夢想.他為夢想放棄自己原來生活的勇氣是值得外面現代人學習的,詩人歸隱後對詩歌方面有很高的造詣,表現出詩人的意志力和高超的文學功底,為後世留下的許多寶貴的文學財富.

對陶淵明歸隱的看法

有人說,陶淵明不僅是田園詩人,而且還是理想主義者。想必這位仁兄定是對陶淵明作了一番研究,才下此定論。先且不說這位仁兄對陶淵明所下定論是否正確。咱也來先研究研究陶淵明,再說這位仁兄的定論如何。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世號靖節先生。東晉詩人,文學家。潯陽柴桑人。他幼年失去父親,家道中落,少年的陶淵明生活在貧困之中。由於社會動盪,早年一直沒有出仕,二十九歲時開始出仕,後為貧窮所迫,陸續做過州祭酒、參軍、縣令等一些小官。任江州祭酒,不久歸隱。後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四十一歲再出為彭澤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

從這段有關陶淵明的文字中,可以看出陶淵明的仕途並不順達,可謂是坎坷。也許仕途的失意就是陶淵明歸隱的原因。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卻譁是他仕途失意的根源。誰不希望自己的仕途顯達,順風如意呢?陶淵明亦是如此。可是渾濁的官場的阿虞我詐,卻讓一心想要報效國家,施展抱負的陶淵明心灰意冷;不願同流合汙更是讓他心如死灰啊!無可奈何只要決意不再出仕,到荒郊野嶺中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片樂土。

可見陶淵明的歸隱充滿了些許的無奈,幾多悲痛。

當現實的社會與自己格格不入時,任何人都會對現實滋長絕望,對理想的狀態充滿渴望。然而陶淵明的“理想主義”是否是他從來就是有的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是社會的渾濁逼迫陶淵明變成“理想主義”者,逼迫他去歸隱,逼迫他去幻化出一個個似真如幻的“桃園”;而他只是想讓自己動盪的心得到絲絲的慰安而已!

所以陶淵明並不是理想主義者,而是一個追夢者;一個苦苦尋覓屬於自己的世界的追夢者。所謂“文品出於人品”。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和他對清澈的世界的追求;也使他的作品充滿了平淡,自然,清新恰與田園的景緻相和相契。所以我認為陶淵明頂多就是一個田園詩人,不是什麼理想主義者!當我們在吟誦“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時感覺到的只是悠然嗎?而在這“悠然”的背後又誰人能知陶淵明的無奈呢?!倘若世態安寧,官場清澈。陶淵明真的就願意待在田園之中,飲酒作詩,賞花寫文嗎?

有人認為陶淵明安貧樂道是無奈,歸隱田園,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陶淵明的思想是十分複雜、充滿矛盾的。儒家的“積極用世”,想幹一番事業。道家的莊子,想清高自守,不與世俗同流,所謂“少無適俗韻”。 他歸隱田居的初衷有三點:一是因為官僚世襲、門閥制度的存在,久得不到晉升,又不願逢迎長官。二是因處於亂世,朝代頻繁更替,恐誤人歧途,招來不測之禍,為保持個人名節。三是由於受傳統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道家“以自隱無名”思想的影響,不願做官。 有理有據,說明他是權衡利弊之後,才選擇歸隱田居的。

希望採納

為什麼隱居田園,迴歸自然是陶淵明對理想的最追求,陶淵明的理想不是大濟蒼生嗎

呵呵,偶像麼,還是你對他很感興趣,很多詩人和詞人,都是因為政治上,也可以說仕途失意,當然也不乏有真正想隱居的。陶淵明有這個抱負很好,但是仕途不順,就選擇了隱居了。也算是迴歸了。

像孟浩然,儲光羲這兩唐朝的,還有謝靈運,還有很多呢,

蘇軾也沒有隱居吧,但是也有仕途不順的時候,江城子那個風華絕代的詞,就是在不順中寫出來的

蔣捷的虞美人聽雨,也是充滿了對不順的感慨,那句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不知道寫出了多少人的心聲。現在人也能演繹出來雨打芭蕉之類的。

總之這些人給我們留下了經典。空空的寫一首詩,或者詞,對一個出口成章的詩人來說可能很簡單,但是要風華絕代的話,肯定中間傾注詩人自己的情感。

相關問題答案
陶淵明為什麼歸隱田園?
陶淵明為什麼要隱居山林 ?
陶淵明為什麼獨愛菊?
陶淵明為什麼喜愛菊 ?
陶淵明愛什麼花?
陶淵明字什麼意思?
陶淵明有什麼之稱?
內涵陶淵明是什麼意思?
陶淵明是什麼居士?
陶淵明是什麼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