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鼎和圓鼎的風水意義?
圓鼎和方鼎哪種適合鎮宅,兩者的區別是什麼?有什麼講究嗎
心田福地 是福人居福地而不是福地養福人 人是決定風水的第一要素
我想問一下,古代的圓鼎和方鼎有什麼區別?都是幹什麼用的?
關於“鼎”的來歷及作用: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罰文解字》裡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製的陶鼎,後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國滅則鼎遷,夏朝滅,商朝興,九鼎遷於商都亳(bó)京;商朝滅,周朝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hào)京。歷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鼎”字也被賦予“顯赫”、“ 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這種禮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響。為慶賀聯合國50華誕,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5年10月21日在聯合國總部,向聯合國贈送一尊青銅巨鼎——世紀寶鼎。西藏和平解放50週年慶典之際,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矗立於拉薩人民會堂廣場,象徵民族團結和西藏各項事業鼎盛發展。此舉意義深遠,文化內涵豐厚。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根據禹鑄九鼎的傳說,可以推想,我國遠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從地下發掘的商代大銅鼎,確鑿證明我國商代已是高度發達的青銅時代。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銅鼎,長方、四足,高133釐米,重875公斤,是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鼎腹內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頌鼎等都是西周時期的著名青銅器。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而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後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此更加身價不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美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祕,刻鏤深重凸出”,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
現代漢字中的“鼎”字雖然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等多次變化,但仍然保留著“鼎”這一事物的風範和形體特點,其物其字幾乎融為一體,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5419688.html
方鼎和圓鼎誰古老
圓鼎最為古老,為商代中期。方鼎為商中晚期出現!
圓鼎:是流行時間最長的鼎式,基本形制是腹腔圓而深,耳小直立於口緣上,三足為錐形。商代中期以前的圓鼎,體薄口寬,小立耳呈半圓形,深腹,三錐足又短又矮,足內是空的,與腹部相通。有一耳與一足對齊,另一耳在另外兩足之間。做工較粗,有明顯的鑄痕。商代晚期的圓鼎。體厚口有方脣,立耳變大,柱足流行。足與耳的位置發生變化,有一足必與兩耳等距,另兩足在雙耳的同側;圓腹變淺,圓底;商代圓鼎約有14種基本式樣。
鬲鼎:又叫分襠鼎,是鼎和鬲的混合體,上部似鼎,下腹似鬲,但又另有一段較長的錐足或柱足。鬲是款足(即內空)器,因而袋足甚低的稱為鬲,袋形下有一段較長的錐足或柱足的稱為鼎,約有6種基本式樣。
扁足鼎:是有特殊用途的鼎式,在商中期出現的,數量不多,未形成主流的鼎式。和一般列鼎不構成必然的組合。小扁足鼎的足有時連鑄一箅形的盤,用以承炭火,以溫暖食物。大型扁足鼎(口徑在 26釐米以上)較少,多數是中型和小型的。商代晚期扁足圓鼎大多是淺腹的,這是一個明顯的特徵,大約有4種基本式樣。
方鼎:商中晚期出現,是方形槽或長方形槽的四足雙耳容器。無論大小,方鼎成偶數使用,這是常制,單件存在,多為失散之器。商代方鼎基本式樣有6種。如“司母戊鼎”、“杜嶺方鼎”。商代前期的方鼎為方形槽,壁薄,立耳外側作槽形,獸面紋以單線為主;商後期的方鼎為長方形槽,壁薄,紋飾由多層細線組成。
西周鼎
西周早期的鼎式仍為商晚期式樣,數量增多
圓鼎常見式樣是垂腹粗柱足式,特點是口斂,大耳,壁斜外張而下垂,近足外底的曲率較小,體部橫向寬大,成為壯偉的垂腹形,下承三柱足。實物見陝西岐山出土的“大盂鼎”。從西周中期起,鼎腹進一步趨淺,下腹趨於平底,下腹壁外移,柱足上端漸粗,足跟部有外延成獸蹄形的趨勢。西周後期,鼎形又發生變化,耳漸外移,口漸敞,下腹內收斂使器身呈半球形,足為獸蹄形。“大克鼎”、“毛公鼎’可為此期代表。帶扉稜也是西周的器形特點,約有23種基本式樣。
方鼎:西周早期的方鼎多沿用商代式樣,至中期有很大的變化,約有8種基本式樣。
異形鼎:是一種可加熱的食器,是在鼎的足部增設附件或稍加變形,可盛放炭火,以便給食物加溫。其形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圓鼎下有增設放置炭火的托盤,另一類是方鼎下增設封閉的爐灶。異形鼎約有8種基本式樣。
鼎 有什麼深層次的含義
基本字義
1.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鑊。 2. 鍋:~罐。~鍋。 3.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彝。九~。定~。問~。~祚(國運)。 4. 象徵三方並立、互相對峙:~峙。~足之勢。 5. 大:~族。~臣。~力支持。 6. 正當,正在:~盛(shèng )。
詳細字義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義: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 同本義 [tripod caldron]。盛行於商、周。用於煮盛物品,或置於宗廟作銘功記績的禮器。統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文》 3.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並峙,如鼎之三足);鼎鉉(指鼎);鼎鼐(鼎、鼐均為古代炊具,用來調和五味。舊時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國家) 4. 比喻帝王 [emperor]。如:問鼎;定鼎中原;鼎甲(科舉考試殿試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業(帝王的大業) 5. 指宰相 [prime minister]。如:鼎臺(宰輔大臣);鼎臣(指宰相) 6. 喻三公、宰輔、重臣之位 [high official]。如:鼎輔(三公,宰輔);鼎司(三公的職位) 7. 指國家 [state]。如:鼎祚(國祚,國運);鼎運(國運)
〈形〉
1. 顯貴 [important]。如:鼎臣(大臣,重臣) 2. 顯赫,盛大 [great]
高門鼎貴。——晉· 左思《吳都賦》 3.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門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舉世無匹);鼎族(巨族,豪門貴族) 4. 三方並立的,如鼎足分立 [tripartite]。如:鼎分(三分)
〈動〉
1. 變革 [change;reformation]
鼎新麾一舉,革故法三章。——李商隱《贈送前劉五經映》
鼎革固天啟。——徐浩《謁禹廟》
常用詞組
1. 鼎鐺玉石 dǐngchēng-yùshí
[simile of the luxury and waste] 以鼎為鐵鍋,以玉為劣石。形容揮霍浪費奢侈腐化的生活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迤邐。——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鼎鼎 dǐngdǐng
[great;be very important] 盛大
聲名鼎鼎 3. 鼎沸 dǐngfèi
[noisy and confused] 比喻吵鬧、亂糟糟的樣子。有如鍋裡的水開了一樣
義兵鼎沸,在於董卓。——《後漢書·王允傳》 4. 鼎革 dǐnggé
[change of dynasties] 建立新的,革除舊的。舊時多指改朝換代 5. 鼎力 dǐnglì
[your kind help;your kind efforts] 敬辭,大力(幫助)(表示請託或感謝時用)
多蒙鼎力協助,無任感謝 6. 鼎盛 dǐngshèng
[in a period of great prosperity;at the height of power and splendour] 正當興旺發達或強壯
天子春秋鼎盛。——《漢書·賈誼傳》 7. 鼎食 dǐngshí
[extravagant and luxurious] 列鼎而食,吃飯時排列很多鼎。形容富貴人家豪華奢侈的生活
鐘鳴鼎食之家。——唐· 王勃《滕王閣序》 8. 鼎新 dǐngxīn
[innovate] 去舊;更新、革新
方且言其主鼎新文物,教被華夷。——陸游《入蜀記》
去舊鼎新 9. 鼎峙 dǐngzhì
[tripar......
鼎在中國古代政治中的作用
老歐洲們,把王冠、權杖,視作象徵最高權力的“國之重寶”。古代中國,由“和氏璧”精雕而成的“金鑲玉璽”,則代表執掌皇權的合法性。俗話說:“私憑文書官憑印”,你說你是真命天子,憑什麼?只要一拎那顆價值連城的金鑲玉璽就得了,上面刻得清清楚楚:“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有這玩意兒墊底,泥鰍也敢當蛟龍。當然,“傳國玉璽”的權威性起於秦漢之後。那麼,戰國之前,王室、諸侯最看重的“權力信物”是什麼呢?說來好笑,居然是體態笨重的銅鍋——鼎。 東漢學者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裡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得好聽,“寶器”。幹嘛用呢?“和五味”,其實就是廚房裡東西。鼎,這種古代烹飪的廚具,就是“套鍋”,要麼燉煮,要麼盛肉。大大小小,形制不同。既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比如周鼎,大約分三大類:“鑊鼎”、“升鼎”和“羞鼎”。鑊鼎,體形碩大,很多沒有蓋,這是用來煮生肉的。升鼎,也叫“正鼎”,是盛熟肉的。羞鼎,則是盛放佐料,和升鼎配套使用,它還有個別名叫“陪鼎”。 這些銅鍋,為什麼從廚房裡跑上大殿了呢?還得從兩個大人物說起,一位是黃帝,另一位是大禹。傳說,黃帝曾取首山之金,鑄造了三尊大鼎,三尊大鼎分別鑄了“天、地、人”紋飾。大禹也曾收九牧之金,在荊山腳下鑄造了九尊大鼎,希望這九口造型奇特的“銅鍋”象徵天下九州。據《春秋左傳》記載:夏朝初年,大禹把天下版圖劃分為“九州”,分別是:冀州(河北、山西、遼寧)、袞州(河北、河南、山東交界處)、青州(山東、遼寧一部分)、徐州(山東南部、江蘇北部)、揚州(淮河以南,東南至大海)、荊州(湖北南部、貴州、廣西)、豫州(河南、湖北北部)、梁州(陝西南部、四川、雲南、貴州北部)、雍州(陝西、甘肅、新疆、青海、西藏)等。這九個州的長官紛紛向中央進獻青銅,大禹用這些青銅鑄造了九尊大鼎,工匠們將天下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在銅鼎身上。為了讓人們小心翼翼、踏踏實實地生活,九鼎表面,還刻意鑄造了“魑魅魍魎”的猙獰形象。其中的潛臺詞很明顯:惟有對這些神祕的圖騰提防、敬畏,才可順風順水,遠禍全身。 大禹“九鼎”,名氣很大,這套青銅器,標誌著中國結束了荒蠻時代,步入了文明時代。鼎,由此從廚房裡跳出來,登堂入室,變成了極具象徵意義的“傳國重器”。九鼎鑄成,立刻被集中到夏朝都城。從夏朝,到商朝;從商朝,到周朝……每逢王權興替,“天子九鼎”都追隨最大的“政治贏家”,這就是“定鼎”一詞的由來。(下圖:商朝鑄造的“司母戊大方鼎”、“父戊方鼎”、“史鼎”和“劉鼎”) 《墨子·耕注》說:“九鼎既成,遷於三國。”這裡的“三國”,指夏、商、週三朝。寶鼎多情:國在鼎在,國滅鼎遷。夏滅商興,九鼎遷於商朝的第一個首都——亳京;商滅周興,又遷鼎周朝國都——鎬京。周代禮制森嚴,對於“鼎”的使用,也有嚴格規定。所謂“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這些神祕的銅器隨即成為象徵社會地位、政治身份和尊卑長幼的標誌。當然,規格最高的銅鼎,還是大禹鑄造的“天子九鼎”——一套九件銅器,代表著神聖不可侵犯的最高王權。誰趕窺伺這些國之重寶,天下諸侯勢必群起而攻。 不過,也有野心家賊眉鼠眼地打量“九鼎”,《左傳》記載了一則有趣的故事:公元前606年,號稱“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羽翼豐滿,為了討伐外族入侵,他帶兵跑到洛陽,在周朝天子直轄的領地檢閱軍隊。周朝王室隨即派王孫滿親往犒勞,想不到,口無遮攔的楚莊王居然問起九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又生氣又害怕,他非常藝術地回答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顯然,“天子九鼎”是犯忌諱的話題,楚莊王“問鼎......
說說鼎有什麼象徵意義,在材料中
鼎象徵著君王至高無上的權利,象徵著中華民族的神聖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