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出律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4-12-25

誰知道出律是什麼?關於對聯的!

對聯的格律,比起詩詞來,更復雜一點。因此,要想說清楚對聯的格律,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從古今對聯的實踐來看,對聯的格律可以分為三種形式:正格聯,變格聯和無格聯。

一、正格聯正格聯的基本定義是以對聯尾字的平仄作為基準,凡上聯尾字為仄,下聯尾字為平的,都稱之為正格聯。在正格聯中,又分為三種形式。

1.律聯律聯的上下聯一般均為五字和七字,其所遵循的格律與律詩基本相同。律詩的基本格律規則為:(1),二四六位置的平仄相錯,即(仄)仄(平)平(平)仄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聯的的平仄與上聯相對,平對仄,仄對平。平仄的相對是針對二四六位置和尾字而言,一三五位置的平仄可以不論。(2)由於下聯以平收,因此,聯律也得避免律詩中的禁忌。A,忌三連平。即在尾三字中,必須有一個仄聲。B,忌犯孤平,即在整句句子中,除了尾字外,必須有兩個以上的平聲字。注意這兩點,就能避免律句中的禁忌。(3)忌詩中的變格: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倒數第三字與倒數第二字,在律詩中常常可以互換,即尾三字變為“仄平仄”的格式。例:“無為在歧路”,其中的“在”和“歧”的平仄對換了一下,看上去是不符合平仄相錯的規則的。但古人常喜歡在尾聯中用這樣格式。由於律詩中的尾聯是不對仗的,因此,這樣的規則就不能借用到聯律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幅對聯:“新年納餘慶,嘉節浩長春”其中的納與餘換了位置,因此,雖合詩律,卻是不合聯律的。(4)關於平仄的古今音問題,在律詩中當按古音取,一般以《平水韻》作藍本。而在對聯中,除了可以按古音外,也完全可以按現在普通話的平仄取音。

2.組合律對聯與律詩不同,對聯的句式比較隨意,除了五字和七字外,對聯的句式不拘一格。有兩字,三字,四字,六字,八字甚至幾百字的。因此,在平仄的協調上就產生了取捨的困難。後人總結了一種馬蹄韻的規則。所謂馬蹄韻,是一種形象的表達的方式。馬在奔跑的時候,前兩蹄提起,後兩蹄落地,在聲音上呈一輕一重的形態。對聯的馬蹄韻規則有三種說法:(1)上聯尾二字必須為仄。下聯尾二字必須為平。呈馬蹄起落之勢。如:XXXX仄仄,XXXX平平;(2)如果在一幅對聯中,有兩句以上的句子組成,則每句的尾二字也須平仄相對。如,上聯:XX仄仄(或平平),XXXX仄仄,下聯:XX平平(或仄仄),XXXX平平;(3),不管一句句子有多少個字,上下聯中的尾二字和所有中心詞的平仄相對,這種說法比較複雜,而且關於中心詞的界定又有一定的隨意性,因此,如果不是作一幅很長的聯,就不必考慮這種形式。在以上三種說法中,以第二種最常用。

3.寬律寬律在清代以前是很少存在的,清代以後,由於小說文體的普及以及白話文的興起,對於聯律要求也就越來越寬鬆。寬律的規則很簡單,即上聯尾字為仄,下聯尾字為平。僅此而已。從現代對聯的發展上看,這種形式的對聯越來越體現出其優越性。由於現代人對古漢語的掌握達不到古人的程度,詞彙量又不夠豐富,因此。如果也要求象律聯或組合律聯一樣非常考究每句句子中好幾個字的平仄,容易產生因律害意的後果,至少在詞意的表達上會出現不準確的現象。有鑑於此,放寬除尾字以外的所有字的平仄,對現代人來說是一種格律的解放。

必須深究得是,對聯習慣於以仄收作上,平收作下,並不是從其產生之日前就已經約定好的。這種現象是受了當時的律詩中的對仗句的影響。因為絕大部分律詩都是押平聲韻,因此,在對仗的頜頸聯中,上句都以仄收,下句都以平聲。對聯本身就是律詩對仗句的一種演變,長期以來,就難以脫離律句的規定。然後,眾所周知,律詩也可以押仄韻,而在詞中,押仄的詞牌更是數不勝數。這樣也就決定了對仗句中......

有關對聯的問題,對聯中“出律”是什麼意思

TOP4.陽神:

是誰,能在起點人氣第一西紅柿出書的時候同時出書;是誰,能力壓西紅柿,8各月奪得月票第一

4次連續第一?沒錯,是陽神!陽神,一部影響極深的修真小說,他既延續了飄渺和其他修真小說的傳統,也獨具創新,令人眼前為之一亮!作為第五,實力是毫不差,你說呢?

TOP3.飄渺之旅:

作為網絡三大奇文,修真小說的鼻祖,我想,他進前五,沒有任何疑問吧?

縹緲之旅是蕭潛給出的一個“江湖”,就像金庸曾經的那樣。蕭潛的“江湖”與我們的現實那麼的大不同,又那麼的息息相關。在他的筆下,我們會看到古代中華的延續,會看到先進的文明,會看到誘人的法寶,會看到仙人的遺蹟,會看到各種稀奇古怪的生物,會看到驚險的打鬥,會看到精彩的人生,因為這是縹緲之旅,縹緲,就可以漫天飛舞的幻想,就可以無所謂禁忌。

李強、傅山、花媚娘、趙豪、霧星上人、赤明……好多各具特色的形象躍然紙上,我欣賞這種對人物性格的捕捉。

不過,我更推崇作者對李強性格的設定:源於深沉的輕浮,無知無畏的張狂。他可以為了凡人的生計跳入危險的湖底,也可以視凡人為無物,動輒扔進元界任他們自生自滅;他可以輕易送出別人視為珍寶的靈丹去救一個陌生的性命,也可以如踩死螻蟻般對待生物;他可以為一句話毀掉一個星球,也可以為一句話建立一個天堂。

在這個沒有完全的對與錯的小說裡,輕浮和張狂是我喜歡的主旋律。

詩詞中 出律是什麼意思

出律:詩詞格律術語,多用作詩詞對聯的平仄上。對仗工整,不得出律犯拗。

詩詞格律一般有四大要素:用韻、平仄、對仗、字數。其中律詩最為嚴格,必須滿足全部要素。

漢語雖有四聲,但在近體詩中,並不需要象詞、曲那樣分辨四聲,只要粗分成平仄兩聲即可。要造成聲調上的抑揚頓挫,就要交替使用平聲和仄聲,才不單調。漢語基本上是以兩個音節為一個節奏單位的,重音落在後面的音節上。以兩個音節為單位讓平仄交錯,就構成了近體詩的基本句型,稱為律句。對於五言來說,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這兩種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謂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們若要製造點變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後一字移到前面去,變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後面會講到的特例,五言近體詩無論怎麼變化,都不出這四種基本句型。

七言詩只是在五言詩的前面再加一個節奏單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體詩無論怎麼變化,也都不出這四種基本句型。

馬蹄韻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句腳規則,一是句中規則;對聯每邊最後兩句的句腳平仄不相同者,稱為正格,相同者稱為變格;句中平仄沒有正格與變格之分。

知道了什麼是律,那“出律”就不難理解了,不符合聯律的句子就叫“出律”

出律是什麼意思

兩層意思

1:文言文用語,意思是軍隊紀律嚴明

2:詩詞術語,超出格律範圍。

對聯怎麼才不出律

對聯有義律和音律,一般出律是指音律,粗糙一點說就是平仄沒有對好

想學對聯的話看看《對聯修辭學》,蒼舒的,在卓越亞馬遜上可以買到,二十多塊錢

在學對聯時常常有網友說“綠了”,請問“綠了”是什麼意思

“綠”就是“律”,對聯講究平仄對稱,不對稱就是出律了,所以“綠了”就是說你的對聯出律了,不合規範。

什麼是出律

第一節 韻

韻是詩詞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詩人在詩詞中用韻,叫做押韻。從《詩經》到後代的詩詞,差不多沒有不押韻的。民歌也沒有不押韻的。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轍。押韻叫合轍。

一首詩有沒有韻,是一般人都覺察得出來的。至於要說明甚麼是韻,那卻不太簡單。但是。今天我們有了漢語拚音字母,對於韻的概念還是容易說明的。

詩詞中所謂韻,大致等於漢語拚音中所謂韻母。大家知道,一個漢字用拚音字母拚起來,一般都有聲母,有韻母。例如"公"字拚成gōng,其中g是聲母,ōng是韻母。聲母總是在前面的,韻母總是在後面的。我們再看&quo弗;東"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聰"cōng等,它們的韻母都是ong,所以它們是同韻字。

凡是同韻的字都可以押韻。所謂押韻,就是把同韻的兩個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總是把韻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韻腳"。試看下面的一個例子:

書湖陰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掃淨無苔(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護田將綠遶,

兩山排闥送青來(lái)。

這裡"苔"、"栽"和"來"押韻,因為它們的韻母都是ai。"遶"(繞)字不押韻,因為"遶"字拚起來是rào,它的韻母是ao,跟"苔"、"栽"、"來"不是同韻字。依照詩律,像這樣的四句詩,第三句是不押韻的。

在拚音中,a、e、o的前面可能還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這種i,u,ü叫做韻頭,不同韻頭的字也算是同韻字,也可以押韻。例如: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má),

村莊兒女各當家(jiā)。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guā)。

"麻"、"家"、"瓜"的韻母是,韻母雖不完全相同,但它們是同韻字,押起韻來是同樣諧和的。

押韻的目的是為了聲韻的諧和。同類的樂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複,這就構成了聲音迴環的美。

但是,為甚麼當我們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常常覺得它們的韻並不十分諧和,甚至很不諧和呢?這是因為時代不同的緣故。語言發展了,語音起了變化,我們拿現代的語音去讀它們,自然不能完全適合了,例如: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

白雲深處有人家(jiā)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韻字,但是,唐代"斜"字讀siá(s讀濁音),和現代上海"斜"字的讀音一樣。因此,在當時是諧和的。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賈,

朝朝誤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

嫁與弄潮兒(ér)。

在這首詩裡,"期"和"兒"是押韻的;按今天普通話去讀,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韻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話音念"兒"字,念像ní音(這個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

對聯出句是不是不失替 不三仄尾 不孤平仄 就合律了?

要注意的很多

對聯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1、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3、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

楹聯創作的基本要求是:平仄合律,對仗工整,文意切題。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廢。平仄合律是基礎,不合律的對聯就是不合格的對聯。對仗工整是關鍵,對仗不工整,即使平仄合律,也只能濫竽充數。文意切題是目的,平仄合律、對仗工整而文意不切題,就是無的放矢,甚至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平仄運用複雜

八禁忌

1.忌同聲落腳

這是就上聯或下聯各分句句腳之間的關係而言。由多個分句組成的對聯,各分句句腳的平仄安排,嚴格說,可以馬蹄韻為規則。所謂馬蹄韻,指的是句腳平仄安排如馬之走步,後腳踏著前腳印走。其平仄格式為: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但是,作者認為,從對聯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出發,考慮到對聯"聯無定句,句無定字"的特點,以及對聯句式的複雜性等因素,其句腳平仄安排的格律要求亦可以"忌同聲落腳"為規則。準確一點說,此規則有兩點要求:(1)、每邊二至三個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全是同聲落腳。(2)、每邊四個以上分句者,要求各分句不能連續三句(上下聯起句及中間分語段時可以例外)或三句以上同聲落腳。這種規則理論上簡潔明瞭,運用上靈活多變,既體現了原則性和理論性相結合,又能包容在句腳平仄問題上的幾種主要不同意見。以每邊五分句長聯之上聯為例,按"馬蹄韻"的規則,只有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間分語段時)兩種正格,另有仄平平仄仄一種變格,共三種格式。按"忌同聲落腳"的規則,那麼,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間分語段時)、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等十一種格式皆為合格,且無須分正格與變格。

2.忌同聲收尾

這是就上聯聯腳與下聯聯腳之間的關係而言。準確一點說,此規則也有兩點要求:(1)一副對聯不管長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聯仄聲收尾,即上聯最後一字應是仄聲;下聯則要求平聲收尾。一般不能上聯平聲收尾,下聯仄聲收尾。(2)上下聯不能同聲收尾,即上下聯最後一字不能同是仄聲或同是平聲。

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指的是在一個句子的最末三個字,應儘可能避免都是平聲或都是仄聲。如"緣深因厚坐蓮臺",若將"坐"改為"登",就成了三平尾。又如"依法修行能入道",若將"能"改為"可"就成了三仄尾。三平尾或三仄尾,在平仄單調上並無二致,為體現理論上的一致性,應將二者都作為禁忌,不能只忌三平尾而不忌三仄尾。

4.忌孤平或孤仄

指的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應儘可能避免全句只有一個平聲字,或只有一個仄聲字。如:"萬事皆如意",若改為"萬事俱如意",即是孤平;又如:"......

相關問題答案
對聯出律是什麼意思?
室早三聯律是什麼意思?
對自己狠是什麼意思?
出砂是什麼意思?
歌手出道是什麼意思?
部隊出具是什麼意思?
新鮮出爐是什麼意思?
六爻出伏是什麼意思?
突出獎是什麼意思?
帶槍出巡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