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名人有哪些?
漢朝有哪些著名人物(姓名)?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裡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年臘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漢文帝劉恆第五子,母孝文皇后竇氏(即竇太后) ,西漢第六位皇帝。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潁川城父人,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漢族,沛豐人,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蕭何採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漢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後,他輔佐漢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諡號“文終侯”。
樊噲(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沛人。西漢開國元勳,大將軍,左丞相,著名軍事統帥。為呂后妹夫,深得漢高祖劉邦和呂后信任。後隨劉邦平定臧荼、盧綰、陳豨、韓信等,為漢高祖劉邦的心腹猛將。封舞陽侯,諡武侯。四川宣漢縣有樊噲鎮。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漢族,穎川(今河南禹縣)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為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漢族,廣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縣廣川鎮大董古莊)人,漢代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學說為基礎,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採“黃老”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建立起一個具有神學傾向的新儒學思想體系.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王昭君(約前52年—約15年),名嬙,字昭君,漢族,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孝武思皇后(?-前91年),衛氏,名不詳,字子夫,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劉徹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諡號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巴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人,一說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有明顯的道家思想與神仙色彩 。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後,西漢臨邛(今四川邛崍)人,原籍邯鄲冶鐵家卓氏。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東方朔(生卒年不詳),本姓張,字曼倩,西漢平原郡厭次縣(今山東省德州市陵縣)人。 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漢武帝即位......
西漢的名人有哪些?
鮑宣 丙吉 卜式 曹參 晁錯
陳平 陳湯 鄧通 竇嬰 兒寬
樊崇 樊噲 馮唐 伏生 貢禹
谷永 灌嬰 郭解 韓信 何武
桓寬 霍光 汲黯 賈誼 孔光
李廣 李陵 婁敬 陸賈 欒布
呂雉 毛亨 枚乘 寧成 彭越
師丹 蘇武 唐蒙 田蚡 王褒
王昌 王鳳 王匡 王郎 王陵
王莽 王嬙 衛青 魏相 文翁
吳芮 蕭何 徐伯 嚴忌 揚雄
羊勝 楊惲 英布 虞初 袁盎
張蒼 張耳 張騫 張良 張湯礌
趙談 趙陀 鄭吉 終軍 周勃
周昌 鄒陽
班婕妤 車千秋 東方朔 董仲舒 段會宗 馮奉世 甘延壽 耿壽昌
公孫詭 公孫賀 公孫弘 韓安國 霍去病 金日磾 李廣利 李延年 戾太子 劉弗陵 劉盆子
路溫舒 桑弘羊 申屠嘉 叔孫通 司馬遷 司馬談 田千秋 王昭君
蕭望之 辛慶忌 於定國 翟方進 張安世 張釋之 召信臣 趙充國
趙飛燕 禇少孫 周亞夫 朱買臣 主父偃 卓文君
車犁單于 淳于緹縈 冒頓單于 司馬相如 郅支單于 呼韓邪單于
漢朝有哪些名人??????
有最著名的兩個人:王充、董仲舒。
【博學奇儒王充】
王充(27——約97),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他的祖先從魏郡元城遷徙到會稽。王充年少是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讚他孝順。後來到京城,到太學(中央最高學府)裡學習,拜扶風(地名)人班彪為師。喜歡博覽群書但是不死記章句。家裡窮沒有書,經常去逛洛陽集市上的書店,閱讀那裡所賣的書,看一邊就能夠背誦,於是精通了百家之言。後來回到鄉里,住在家裡教書。會稽郡徵聘他為功曹(官職名),因為多次和上級爭論,和上級不合而辭職離開。
王充擅長辯論,開始的話好像很詭異,最後卻又實在的結論。他認為庸俗的讀書人做學問,大多都失去儒家了本質,於是閉門思考,謝絕一切慶賀、弔喪等禮節,窗戶、牆壁都放著刀和筆。寫作了《論衡》八十五篇,二十多萬字,解釋萬物的異同,糾正了當時人們疑惑的地方。
刺史(官職名唬董勤徵聘他為從事(官職名),改任治中(官職名),自己辭職回家。他的朋友同郡人謝夷吾上書推薦王充有才學,漢肅宗特地下詔派遣公車(朝廷徵聘賢人特定的車馬)去徵聘他,因為得病沒有去。當時年近七十,體力和腦裡都衰弱了,於是寫作了《養性書》十六篇,倡導節制慾望,守住原神。永元(漢和帝年號)年間,病死在家中。
王充是東漢時期傑出的思想家。整個東漢二百年間,稱得上思想家的,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長統。王符(公元85—162年),字節信,著有《潛夫論》,對東漢前期各種社會病端進了抨擊,其議論愷切明理,溫柔敦厚;仲長統(公元180年—220年),字公理,著有《昌言》,對東漢後期的社會百病進行了剖析,其見解危言峻發,振聾發聵。王充則著《論衡》一書,對當時社會的許多學術問題,特別是社會的頹風陋俗進行了鍼砭,許多觀點鞭闢入理,石破天驚。《論衡》也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的一部“百科全書”。就物理學來說,王充對運動、力、熱、靜電、磁、雷電、聲等現象都有觀察,書中記載了他的觀點。他還解釋了人與自然的關係。王充把人的發聲,比喻為魚引起水的波動;把聲的傳播,比喻為水波的傳播。他的看法與我們今天聲學的結論是一致的:聲是物體振動產生的,聲要靠一定的物質來傳播。歐洲人波義耳認識到空氣是傳播聲音的媒介,是17世紀的事,比王充晚1600年。
范曄《後漢書》將三人立為合傳,後世學者更譽之為漢世三傑。三家中,王充的年輩最長,著作最早,在許多觀點上,王充對後二家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王充是三家中最傑出,也最有影響的思想家。
但是由於王充在書中對傳統的儒學,特別是漢代經學,進行了論難,有時甚至懷疑古經,上問孔孟,著有《儒增》《書虛》《問孔》《刺孟》等專篇,公然向神聖的經典挑戰,向孔孟聖賢發難,這就有犯天下之大不韙,因而被視為名教之罪人。清乾隆皇帝御批:王充“刺孟而問孔”,“已有非聖無法之誅!”其他學人雖然不能治其“非聖無法”之罪,但也多揮毫濡翰,口誅筆伐。素以危言危行著稱的大史學家劉知幾,因《論衡》書中記載了王充父祖橫行鄉里的不光彩行徑,不合乎子為父隱的綱常名教,說王充“實三千之罪人”!章學誠亦對王充非難儒學的作法,對他的儒家身份提出了質疑。
自《隋書•經籍志》以下,歷代目錄書都將王充《論衡》列入無所宗師的“雜家”類。近代經學大師劉師培又說王充是“南方墨者之支派”。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在中國學壇上又曾有人說王充是儒家的反對派,是反孔的急先鋒……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自然我們今天不必為這些帶有濃厚政治偏見的褒貶,去為古人的恩恩怨怨糾纏不休,但是,從學術的角度看,我們認為不能僅憑“問孔、刺孟、非儒”這些表面現象就斷定他的學術派別......
漢朝有哪些名人或科學家 5分
文官:陳平、賈誼、蕭何、張良、東方朔、司馬遷、竇嬰、曹參、上官桀、霍光、金日殫、桑弘羊、
武將:韓信、李廣、衛青、霍去病、周亞夫、李陵 等
後宮:衛子夫、陳阿嬌、李妍、呂后、竇太后、陰麗華、王皇后、鉤弋
使臣:張騫 、班超等
公主:平陽公主、劉細君、解憂公主、王昭君
附馬:曹壽
帝王: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 平帝、光武帝 、明帝、章帝、和帝、殤帝、安帝、順帝、衝帝、質帝、桓帝、靈帝、獻帝
軍閥:袁紹、曹操、劉備、孫權、劉表、馬騰、公孫度、劉璋等
謀士:諸葛亮、龐統、旬攸、陳宮等
具體事蹟,您可以去百科查一下
漢朝時期的古代名人
劉邦,蕭何,韓信。李廣,劉徹,衛青,霍去病,趙充國,李陵,司馬遷,東方朔,衛子夫,王莽,司馬相如,卓文君,揚雄,班超,劉秀,馬援,劉備,曹操,孫權,呂布,董卓,貂蟬,王昭君,周瑜,蔡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