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是個什麼人物?

General 更新 2025-01-03

孫中山是什麼人物?

孫中山,原名孫文,字載之,號日新、逸仙,譜名德明,幼名帝象,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總理、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亦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孫文流亡日本時,曾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故後人慣以“中山先生”相稱;其後此稱謂便逐漸演化為“孫中山”。孫中山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共產黨則稱他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中文名: 孫中山 外文名: Sun Yat-sen 別名: 孫文(原名)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 出生日期: 1866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25年3月12日 職業: 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 畢業院校: 香港西醫書院 信仰: 三民主義 主要成就: 1905年8月20日成立中國同盟會 1911年發動武昌起義,推翻滿政府 代表作品: 《三民主義》 尊稱: 中華民國國父

採納哦

孫中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孫中山是一個,精益求精知識進取

孫中山長大後是個什麼樣的人?

孫中山[1],原名孫文(1866-1925)。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革命的旗幟,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被尊稱為國父。夫人宋慶齡女士,被尊稱為國母。   曾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中國國民黨總理、廣州革命政府大元帥。他是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首舉徹底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孫中山關於國家統一的思想,對共產黨和國民黨來說應是共識。孫中山先生對中國共產黨採取支持政策,其遺孀宋慶齡女士更是透過實際行動表達對共產黨的支持立場,一起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在中國的主流輿論中是享有崇高名望的中國國民黨革命人士之一。   幼名帝象,學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後改號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廣東香山(中山)翠亨村人,1892年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赴檀香山成立興中會,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聯合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成立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 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孫文被中國國民黨尊為“永遠的總理”;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都稱他為“革命先行者”。他是中華民族的偉大領袖,臺灣地區的民主象徵。

孫中山是什麼人,他經歷過什麼

、臨時大總統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12月20日孫中山趕赴上海,並於28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並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祕密協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民國元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孫中山即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茲後苦心孤詣協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選任、就職、組職內閣,尤特重其向國民宣誓一事,引導袁氏步入民主程階。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藉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後,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為清朝垮臺的最後關鍵。最後孫與袁達成協議: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條件,下旨遜位,中華民國終完全取代過去的帝國體制。隔日2月13日孫辭去臨時大總統,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

4、二次、三次革命

1912年8月,經宋教仁從中斡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併,改組為國民黨。25日,孫中山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為理事長,但孫中山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即委宋教仁為代理理事長。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袁世凱嫌疑為原凶。孫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稱為二次革命。由於實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敗。孫中山被通緝,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尋求援助。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向孫中山個人絕對效忠,要按手模宣誓;並且將國民按入黨時間分成等級,享有不同待遇。部份同時流亡日本的國民黨員對此反對,原同盟會中重要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等俱未有加入。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孫中山重回中國。1917年,段祺瑞在張勳復辟後“再造共和”,廢止了1913年選出的國會。身在上海的孫中山展開護法運動(亦稱三次革命),號召國會議員一起到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護法政府並就職為大元帥,誓師北伐。但廣州護法政府逐漸由桂、滇系軍人控制,孫中山實力有限,甚至出現“政令不出士敏土廠(大元帥府)”的情況。孫中山曾嘗試發動兵變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國會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孫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職。1919年10月,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陳炯明成功擊退盤踞廣州一帶的桂、滇系,請孫中山重回廣州。次年,廣州非常國會取消軍政府,選孫中山為大總統(習慣上稱為非常大總統),開始第二次護法運動。孫中山就職後力主軍事北伐,最終與主張暫緩軍事,聯省自治的陳炯明產生激烈衝突,於1922年6月爆發炮擊總統府事件,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5、聯俄聯共

第二次護法後,孫中山開始考慮與共產黨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共產黨合作......

孫中山是什麼人?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他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五權憲法》。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

孫中山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 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鬥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反清事業,自詡“洪秀全第二”。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宣統三年)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暗中聯絡,決定當天晚上起義。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孫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後多次被結集出版,有中華書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孫中山全集》,臺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國父全集》等。

孫中山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也為政治和後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

孫中山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經歷嗎?

他是個偉人

孫中山不僅期望國家富強,人民民主,而且期望民生幸福。孫中山高於他的同時代戰友的地方就在於,他在領導人民進行一般的民主革命的同時,還創造性地提出“民生”問題,要求建立一個新社會,人民普遍享有“文明之福祉”,達到“家給人足,無一夫不獲其所”的境界。

孫中山是一位與時俱進的思想家。從提出“驅逐韃虜”,到提出“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從提出“創立合眾政府”,到提出國家政權應該“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從提出“平均地權”,到提出“耕者有其田”:處處體現出,孫中山能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更新、發展自己的思想。

孫中山又是一位大公無私的愛國者。他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民國初建,他將臨時大總統的崇高地位讓給袁世凱,固有“知人不明”之憾,但同時不也反映出他以天下為公,視個人權位如敝屣的博大胸懷嗎?

孫中山還是一位勇敢無畏、不屈不撓的革命家。最初他只是一個人,然而,卻毅然、決然向清王朝這個龐然大物發起衝擊。民國建立,是孫中山理想的成功,然而,失望與挫折接踵而來。孫中山一次又一次掀起革命鬥爭。在晚年,他更改組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合作,重視和扶助工農力量,為推翻北洋軍閥、統一中國的北伐戰爭打下勝利的基礎。

這就是他的經歷,採納就謝謝

孫中山創立的什麼?手下都有什麼人!他們的名字是什麼?求詳細!

孫中山在1895年2月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會,1905年7月孫中山抵達日本東京,成立同盟會。手下有黃興、秋瑾、宋教仁、王守愚、陳天華、譚人鳳等人。

孫中山的性格特點是什麼?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乃自取“文以載道”之義),譜名德明,號日新,改號逸仙,幼名帝象,後化名為中山樵,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民主先行者,也是中華民國建國元勳,死後並在1940年被國民政府奉為國父。生平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香山縣(現改名中山市)。1878年,孫中山少年時受長兄的接濟赴夏威夷工作。後在當地英國聖公會開辦的用英語授課的小學修讀英語,英國曆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1881年,孫中山以全級英文文法第二名成績畢業,進入中學繼續學業。1883年年中被兄長送回家鄉,後世一部分人認為這是由於孫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1892年7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並獲當時之香港總督羅便臣親自頒獎,間接奠下日後以香港作為革命大後方的方便之門。之後他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1894年孫中山上書李鴻章提出多項改革建議,遭拒絕後於11月赴檀香山募款組織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次年孫中山密謀在廣州發動起義未遂後被迫流亡海外。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再組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並首次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創辦了《民報》,與梁啟超、康有為等改良派激烈論戰,此後在國內組織發動多次起義均告失敗。經歷了十次失敗之後,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義終於獲得成功,各省反應熱烈,為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畫上了句點。在南京被17省代表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 誓就職,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然而在南方各省紛紛宣佈效忠中華民國的同時,北方的省份卻還未脫離清政府,孫中山的政府事實上沒有實權。孫中山與其他革命黨人不得不屈服於北方大軍閥袁世凱,於2月13日提出辭職。8月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孫中山當選理事長。1913年3月宋教仁被袁世凱暗殺,孫中山遂籌劃起兵伐袁,旋即失敗。孫中山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尋求援助。1914年他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1915年10月25日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1917年孫中山回國並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護法政府並當選為大元帥,誓師北伐。1918年被迫去職。1919年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回到廣州,次年就任非常大總統,1922年陳炯明叛變,孫中山退居上海。1923年他回到廣州。同年12月29日孫中山接受列寧和中國共產黨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重組中國國民黨。次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佈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11月應邀北上,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1929年6月1日奉安於南京中山陵。孫中山一生為國操勞,被全球中國人尊為國父,並且是唯一一位在海峽兩岸都受到尊重的革命家。他為推翻滿清,振興中華所做的努力贏得了舉世的推崇。不過也有部分史學家認為孫中山為建立民國所做出的努力並不足以被尊為國父。亦有人根據近年發表的史料,質疑孫中山對日本的態度。找了很久.希望您滿意.

相關問題答案
孫中山是個什麼人物?
孫中山是個什麼樣的人?
成吉思汗是個什麼人物?
銀行電子結算中心 是個什麼單位 ?
孫中山是什麼國家的?
孫權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梅蘭芳是個什麼樣的人?
季羨林是個什麼樣的人?
徐悲鴻是個什麼樣的人?
藺相如是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