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給學生上課?

General 更新 2024-11-29

學生課堂上應該怎麼做

應該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不開小差,坐端正,心思隨著老師走。

怎樣讓學生喜歡老師上課

做學生喜歡的老師,上學生喜歡的課,是每個教師都追求的目標,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標,在教學中,我嘗試著努力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老師。 常聽見有的老師在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好教,有時候簡直就是無法教。”還有的說:“現在當教師的真難,要每天想辦法適應學生。”而學生們在一起談論的時候則說起:“我不喜歡哪門課,我更不喜歡哪個老師,因為他上的課我感覺很累,他一點也不幽默,從來沒有看見他上課對我們笑過。”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係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教師。那怎樣是學生喜歡你呢? 一、 要善於發現美 羅曼·羅蘭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學生“行”與“不行”,教師起著關鍵作用。孩子有時稍遇挫折,就會認為自己不行。而教師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從“不行”中發現“行”,幫助學生找回自己,發現自己最值得驕傲的長處。 教師要正確評價學生,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快樂,給學生成功的體驗,讓學生髮現自己的價值。 二、 要有一顆寬容的心 儘管“年輕人犯錯誤,連上帝也會原諒”,但令人遺憾的是,面對學生的錯誤為人師表者卻往往沒有了寬容的風度,更不用說寬恕的風範了。從中小學教師教育學生所使用方法的現狀來看,對問題學生進行直言不諱的批評指責乃至訓斥、嘲諷仍是部分教師的常用方式。這種“反教育”的教育行為嚴重摧損著學生的自尊、身心健康。多一份寬容,多一份信任,多一份鼓勵,是孩子對老師的殷切期望。 教師要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每當想起葉聖陶先生的話:你這糊塗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裡有牛頓,在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身為教師,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職責的神聖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三、要理解學生 很多時候孩子會做一些讓人生氣的事情,這時候要冷靜處理,千萬不能出口傷人。有時孩子的叛逆行為其實是他們內心深處的焦慮或需求的表現,如果教師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就不難發現原因。比如一個孩子上課愛接下茬兒,還會說些與課堂無關的話來吸引其他同學發笑,這其實是他希望別人重視他的存在,用這種方法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這時簡單粗暴的批評是起不到作用的,要試圖讓學生了解老師理解他內心的苦悶,並且願意幫助他,和他共同努力來正確實現他的願望。喜愛同樣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的,學生喜歡真正理解自己的老師。 四、要反思自己的言行 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中,我時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時說過的話,過後想起來會覺得有些不妥,也許在不經意間就傷害了學生的自尊,這時一定不能礙於老師的尊嚴,要敢於放下架子誠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反而有利於以身作則教育孩子知錯就改。其實孩子都是很寬容的,對於這樣的老師他們只會和你越來越親近。關心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的溫暖;自覺接受學生的評價,努力做學生喜歡的教師。 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教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

怎麼更好的讓學生上課認真聽講?

學生認真聽講是學好知識,提高能力的基本保證。所以我主要從培養學生專心聽講入手培養學生聽的能力。

一是認真聽教師講課並注意觀察教師的教具演示過程、板書內容、講課的動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師講課的內容。二是注意聽同學的發言,同學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時,要注意聽,邊聽邊想,同學回答得對或不對,如果不對,錯在什麼地方,如果讓自己回答,該怎樣說好。此外,還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這是學生“聽懂”課的關鍵。

教學語言力求趣味性,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的興奮點。我們的學生都有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壞毛病,為了使學生的注意力保持相對的穩定,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靈活巧妙地講課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數學教學內容本身比較抽象、枯燥,如果教學語言生澀、呆板,學生學起來就乏味、疲倦,很難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學語言在精煉、準確的同時,更要生動活潑,增加形象思維的色彩。

讓學生有儘可能多的回答問題的機會,促使他們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課堂教學中如果過多地讓學生被動地聽教師講授,這種聽講勢必缺乏一種“我要學”的參與意識。缺乏內在的學習動因,對於培養專心聽講的習慣是極為不利的。只有處於積極主動學習狀態下的聽講,才能真正做到專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讓每一個學生有儘可能多的回答問題的機會,以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為了學生認真聽講,有時還利用表揚、鼓勵樹榜樣的方法讓學生去認真聽。

要注意動靜搭配,調整學生聽講情緒。數學課教學的主體結構是講與練的結合。講授要通過練習消化理解、鞏固運用,為了使學生始終保持專心聽講的學習情緒,就必須講究課堂練習的設計。單調、機械的練習形式也會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下降,從而渙散注意力。在練習過程中有機地採用一些小遊戲、小競賽,有調節情緒的有益效果。

在課堂上要上學生認真聽老師講課、除了很多的方法措施之外,我覺得重要的是教師自身的修養。不防從我們自己的切身體驗說起,當我們在聽一些名師講課時。常常會顧不上做筆記更不會交頭接耳講小話,而是全部的注意力都深深的吸引在課堂上,教師聲情並茂地語言,充滿了智慧、精典的評價無不吸引著我的眼球和身心,還有時間去聊天,去走神嗎?因此,我們不難看出,教師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素質,做一名富有魅力的老師。我們的課堂才會更精彩,學生才會樂而忘返。

總之,對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的培養,實際上是對學生注意力的培養,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在如何集中學生注意力上去做文章,一定回成為一名倍受學生喜愛的老師

參考資料:teach.suqian.gov.cn/?8247/viewspace-65409

怎麼給小學生講課啊?

我上第一節課的時候,沒說一句完整的話,那個緊張、激動就別說了,唉!現在想想真可愛啊。

剛開始,你要跟小學生們打招呼,簡單介紹一下自己,要幽默點,學生才會喜歡你,讓學生覺得你是他們的朋友,而且知識很多,他們自然很尊重你,就算尷尬了也不要緊的,提前找兩三個小學生座談一下。唱歌的話,要選擇學生會的,而且很有活力的歌曲。呵呵如果遇到學生提問你不會的話,千萬別緊張,可以這樣做:

1、這個問題非常好,那麼我們班有沒有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學生呢?如果有學生會,自然幫你解決了,如果不會,那麼你會很神祕的告訴他們:呵呵,這個問題咱們現在暫時不說,給大家留點神祕感,算一個作業,回家後各自找找答案,下節課我要看看哪組手記到的答案最全面。

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會說,說精彩

學生說話能力在語文能力結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語文教學中,說話教學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尤其是現代社會,處處需要與人溝通交流,語言表達更為重要,重視說話訓練也是社會發展向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說”的能力,成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研究內容。在學校教育中培養學生“說”的能力,語文教師無疑擔負著非常重大的責任,這篇文章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語文教師如何培養學生“說”的能力問題闡述了自己的一些觀點。“說”、“

想說” 、“敢說”、 “會說”應用能力:

一、激發學生“說”的興趣,使他們“想說”

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識的動力。要想使學生說出來,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觀上有“說”的願望。興趣能使學生的學習自覺性達到較高水平。這就需要老師努力在課堂上培養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論的精神,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體驗到口語交際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要讓“厭說”的學生看到“愛說”的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逐漸提高,在逐漸贏得別人的讚揚和肯定。自然而然地,他們也想加入到“說”的隊伍中來,也想品嚐到成功的喜悅。這時候老師的肯定和鼓勵是對學生最好的鞭策,是促使他們肯說並說好的最大動力。

實習的時候,我跟隨的老師是一位很有經驗的老班主任,在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教學藝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選班幹部的方式——先自薦後民主,就是想當幹部的同學必須得大膽地在講臺前說出自己想擔任的職務和擔任此職務的原因。在自薦的過程當中,我發現有些本來不善言談的同學,看到通過這種方式“推銷”自己,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的風采,另一方面有可能當上班幹部鍛鍊自己的能力,便都有種躍躍欲試的心理,結果大家表現非常積極。所以我覺得學生有了這種“想說”的願望,就是“說好”的最堅實的基礎。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就會使他們逐漸地由“想說”變成“敢說”直到“會說”。

二、培養學生“說”的膽量,使他們“敢說”

很大程度在於學生想說而不敢說。那又是為了什麼呢?其原因主要是由於中國傳統社會文化意識的影響,“師道尊嚴”、“大人說話小孩聽”,反映在課堂上便是“我講你聽”的教師“一言堂”。另外,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的生理變化,導致了學生自我封閉心理的產生,因而,學生不敢也不願多說話。高中生較初中生和小學生來說,在心理上成熟了很多,同時顧慮也會比較多,有時顧及到面子問題,說出來怕出錯,怕別人笑話。有的同學怕自己語言表達得不夠好,乾脆不出聲,別人也就無從評判,這種心理長期持續下去就會造成學生從“不敢說”到“不說”最終到“不會說”。

據此,為鼓勵學生敢說,我們必須創造良好的“語境”,使學生在課堂上敢於發言。作為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說”的膽量,鼓勵學生去“說”。

首先,教師要實行民主教學,注意調動和保護學生髮言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擺架子,要充分利用“身體語言”和“副語言”,鼓勵學生,允許學生平等地與自己討論。

其次,要引導學生打破自我封閉的心理狀態,自覺“對外開放”,訓練學生適應“語境”的變化,大膽發言。有些學生在小“語場”敢說,大“語場”不敢說;熟悉“語場”敢說,生疏的“語場”不敢說……。所有這些,都要求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使“語場”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內外結合,反覆訓練,使學生“敢說”。這是從外因入手,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所以在課堂上當學生被叫到回答問題想說又不敢說的時候,我總會加上一句“不要怕,錯了也沒關係” 。看似平常的一句話,我感覺每次我話音剛落,學生都會放鬆很多,從而說出自己的看法。另外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後,教師再及時地加以肯定,一定能起......

學生上課吵怎麼辦

給“亂班”課堂教學支招我們有時不得不面對一個亂班,學生上課說話、做小動作多,任憑老師軟硬兼施,學生不吃那一套。自己的付出學生不買賬,教師難免出現急躁和厭煩情緒。久而久之,和學生越來越對立,課堂教學只能勉強維持。這樣的班,語、數、外老師都頭疼,更別說上“副課”了。教師如何變換招數,讓亂班不亂? 現象:學生對教師不感興趣,總是和老師對著幹,師生關係緊張。 招數:出奇制勝,讓他們感覺你和其他教師不一樣。亂班的學生認為所有的教師對他們都有看法,處理問題有偏差。但當他們看到你和其他教師處理問題不一樣,自己以前對付老師的那一套不靈時,會有新鮮感和敬畏感。我在上第一節課時,一進教室,假裝環顧四周,檢查有無“機關”。然後說:“首先我要表揚大家。”學生覺得很納悶,互相看看,我接著說:“我以為會像港臺電影那樣,從門上掉下個水盆,或講桌裡藏有機關,我都穿了防彈衣(拍拍胸脯),看來沒有,所以要表揚大家。”學生覺得有趣,拉近了和我的距離,也察覺出我作為教師的自信。在一節課上,學生大聲說話,吵鬧,於是我頓了頓說:“給你一分鐘,把你非常想對誰表白的話說完,一分鐘後不許再說話。”然後做出一個很酷地等的樣子,學生都安靜了下來。 現象:上課鈴響了,學生無法安靜,教師發火,沒有心情上課。 招數:控制自己的情緒,把握課前五分鐘。讓教師感到頭疼的是,亂班的學生在上課鈴響後,坐不下來,坐下後也是嘰嘰喳喳,安靜不下來,把老師不當回事。教師在制止學生無效的情況下,終於爆發了,大發雷霆。學生看似老實了,可教師帶著情緒上課,教學效果就談不上了。我認為課前五分鐘非常關鍵,主要是教師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先不說話,環顧四周。如無效果,再抓典型,“張三,你快點說,我等著上課呢”,“李四,這麼高興,有什麼喜事給大夥講講,讓大家一起分享”。此時點名要比大聲制止效果好。如果以上辦法對你的學生無效,那你就說:“現在把書合住,提問上節課的內容。”你會看到他們一個個老老實實地坐好了,因為沒有一個孩子對老師的提問有把握,尤其是調皮的孩子,你只用提醒一些學生不要偷看課本就可以了。 現象:學生上課發呆、走神,玩東西或做小動作,大聲爭論等。 招數:以幽默和機智化解矛盾。在這樣的班上,有一些不良習慣的學生不足為怪,我一般以幽默化解。如學生髮呆,我用方言高調說:“有些娃年齡大了,想法多了,不好管了。”也不點名,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哪有學生還敢發呆。有學生上課和別的學生爭論起來,我走過去,很誇張地拍拍肩膀:“不要激動!不要激動!”他會在其他學生的笑聲中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有學生玩硬幣,我很誇張地把硬幣裝在自己的口袋裡,說:“下次你玩點大的,那個紅顏色的(100元)我最喜歡了(用兩個指頭比劃)。”學生哈哈大笑,為老師和學生都留了臺階。當然,別忘了把硬幣還給學生。 現象:課堂亂哄哄,教師無處下手,或學生上課不配合,不思考。 招數:不留空閒時間,讓他們總處於緊張的思考狀態。學生亂,更多的是沒有事做,要讓學生忙起來,不僅能維持課堂秩序,而且能提高教學質量。我常用的是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策略,課前提問複習舊知識,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交流總結,做練習回答問題,總是讓學生處在緊張的不斷思考回答問題的狀態。每節課安排的閱讀也讓學生逐漸學會靜心閱讀,培養了自學能力。這樣的教學策略,學生因為怕回答不了問題難堪,不敢搗亂,想搗亂,也沒有空閒時間。最“狠”的一招是讓學生閱讀後上講臺講課,那一個個老實得大氣都不敢出。 現象:學生屢教不改,對批評和懲罰不屑一顧。 招數:獎懲以理服人,讓學生心服口服。一個亂班,對教師的批評、懲罰、獎勵不屑一顧,從心理角度分析,是因為......

課堂上如何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答: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我認為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學習,形成內在、持久的學習動力,矛盾親身體驗,方法自主尋找,思路自主選擇,規律自主發現,促使學生樂於學習、參與學習、善於學習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會得到提高,這樣就會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新課程理念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核心問題是學生自主學習。如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學生擁有課堂學習的主動權。我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充分明確“教師的責任不在於教,而在教學生學”的觀念,採取適當的方式和策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促進學生自主性發展。下面我談談幾點做法:一、合理創設情境,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二、提供探究時空,體驗自主學習的成功。三、提倡合作交流,感受自主學習的快樂。四、結合實際應用,增強自主學習的信心。五、素質化評價,培養自主學習的持久能力。 回答者: yxayyangshiyong - 三級 2011-05-17 11:03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很好!謝謝!

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

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如果不能體現這一本質性的特徵,課改只是一種形式上的課改,就沒有抓住根本,也就不能說已成功實現了新課程的改革。變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這是所有老師都努力去探索的。有的教師的實踐是成功的,效果是顯著的,這是主流,必須給予充分的肯定。但是,我們同時還必須承認,成功者不是很多。即使是成功的教師也還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問題,還不能達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的程度。歸結起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從課堂的時間分配上,仍存在著教師佔用的時間偏多,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偏少的現象。(二)在課堂的活動空間裡,教師活動仍侷限在講臺上,還沒有真正走到學生中間,而學生大多仍侷限在自己的座位上,很難有表現自我的活動空間。(三)當堂的教學效果,全班學生是否大多數都已理解、掌握?有多少人還沒有真正瞭解,把握?是否體現面向大多數?教師心中無數。課堂裡只滿足於對學習小組中的一員進行檢查、評價。而其餘的學生到底理解多少,掌握多少?沒有人知道。(四)讓學生圍繞教材的重點,發散式的思維與發問,還沒有落到實處,很多的問題還是老師預設,學生機械地思考回答,學生的思維永遠不能處於主動狀態。(五)把課堂還給學生,流於形式,做表面文章。一進入課堂,看到的只是學生課桌椅排列形式的變化。授課的形式“濤聲依舊”,這隻體現了模式,而忽略了內涵。這種變化對課改沒有任何意義,甚至給學生造成一個聊天的機會,學生不在注意老師的表情,不在注意老師的板書。課堂教學存在著上述的等等問題,說明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主人翁地位還遠沒有到位。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到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如何進行角色的轉化?實實在在把課堂讓位於學生,讓學生在課堂的天地裡,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成為要學,會學的主人翁?下面就我個人對課改的理解,及工作的經驗,談幾點看法。2、要提高自學的興趣,特別要注重知識點與現實的社會現象和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受到我現在學的這些知識將來是有用的。避免學生為學而學,學無目標,枯燥無味。3、把課堂還給學生,就是要讓學生在課堂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時間與空間。這樣,要求每位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科學地安排時間,教師的授課與解釋,與學生自學、討論、發言、實踐、操作的比例要適當,要儘量把有限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思考,解惑,實際操作。嚴防教師包辦代替,滿堂灌。4、把課堂還給學生,老師在駕馭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按自己的愛好,對學生實行有偏向性的教學。比如課堂裡總是提問那幾個自己認為較好的學生。而應該面向全班學生。重點是要關注那些學習較差的深長。要讓他們也有發言的機會。在這些發生在身邊、摸得著、看得見的實例,覺察到意志力的重要性、實用性,而產生學習的極大興趣。5、為了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成為學生求獲知識的最佳場所,一定要努力改革過去那種刻板式的,你教我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知識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課堂與室外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盤活課堂教學形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究知識的大舞臺。把課堂還給學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度相當大,還有許多的問題困惑著廣大教師,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究,做好這篇新課改的大文章。

如何在上課時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無論對人還是對事,人們總是傾向於追求更美而不是要求最美。同樣在教學過程中也如此。一個好的教師,總是試著從各個方面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言行舉止以及如何對課程的結構進行安排等等。但不管怎樣,教師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的集中注意力,掌握所學的教學內容,以及利用所學知識舉一反三的能力。當然在這其中注意力的形成和培養又是很重要的一面,因為注意力的培養是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古人說“君子壹教,弟子壹學,亟成。”這其中壹就是專一,就是集中注意力。如果上課時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那麼何來對他們能力的培養呢?。因此,許許多多的教師都一直在問自己,“我上課時怎樣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呢?”有時教師之間的交談也總是離不開這個話題:“學生上課時,總是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有時自己採用各種手法想引起他們的注意,但效果還是不佳。”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作為一種心理活動,這就要求學生首先要在心裡上接受所學學科,只有他們主動的接受這門學科,他們才會在上課時控制自己的行為去主動的學習。當然這是當今各個學校要做的一件事也是最難的一件事。當然一個好的老師他能夠用他自己特有的魅力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即使是副科也能讓學生全神貫注的投入到學習當中。這是教師的教學藝術的運用和對學生心理的掌握。是教學中很高的境界。那麼呢?

作為一個優秀的教師,首先應該自己具有較強的注意力,把自己的注意集中在所教的學科上,用自己的“心”去對待所教的學科,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就會查找更多的資料去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比如在課中,如果教師自己都不知道課本中的許多內容,對學生的提問只是支支吾吾,或者回答的不著邊際。那麼學生本來那種較大的探究慾望在老師的不負責任下,被漸漸的淹沒了。這不僅要讓人思考到底是誰的責任。如果教師不集中注意力在教學中,那麼學生將會失去的更多,比如對周圍世界的瞭解,自己思想品德的提高。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語言。語言是人類交際的工具,人類的許多活動都是通過語言來傳達或表達的。為什麼有的人說的話悅耳動聽,有的人說的話讓人感到難受。這就是不同的人對語言的運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怎樣運用自己的語言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呢?1、我們應該根據班級特點來運用自己的語言,在教學時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取較通俗的、充滿關愛的語言,讓學生更多的感到老師和藹可親,從而願意與老師相處,形成對老師的信任,這樣他們也就會在上課時,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中。大多教師都知道這樣一句話“一個學生喜歡某個教師,那麼教師所教的學科成績也應該很好”。正所謂“愛屋及烏”。教師應該在言語中體現出對他們關愛的同時讓他們感到教師具有淵博的知識,讓他們從心裡佩服自己的老師,這樣他們就不會在學習過程中看輕老師,願意從老師這裡汲取更多的知識。2、教師應該根據所教的學科在課堂上採取一些幽默的形式或提醒的方式來吸引學生,比如故事、幽默笑話等,當然有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也經常運用,但效果卻不明顯。做為一名教師,對各種幽默的運用,要注意時機和具體的情況而定,不能“一招闖天下”,比如在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我們可以採取一個能吸引他們興趣的問題來吸引他們。在他們的注意力被外界突然出現的現象吸引時,我們可以採用一個不點名的笑話來提醒他們。在他們睏倦時講一個故事,讓他們放鬆一下。語言的方式多種多樣,重在教師如何運用,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自己摸索,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式,別人的介紹只能是一個指引,語言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就看你會不會運用。

教師的言行舉止能夠吸引學......

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

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班當中幾十個學生沒有機會發言,而個別學生卻發言多次。小組討論時,有的學生搶著發言,有的學生卻一言不發,甚至臉上連一點笑容都沒有;有時一個學生髮言,其他學生不認真傾聽,而是各說各的。實際上,在多數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缺乏實質性參與,合作學習的價值沒有體現出來。在新課程教改以來,很多教師在課堂上依然採用簡單的問答式,一問一答,學生好像忙得不亦樂乎,但實際上學生的思維仍在同一水平上重複;一些課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學生能準確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但很少有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表面上看是師生互動,實際上是用提問的方式“灌”,直到讓學生認同教師事先設計好的答案。師生、生生沒有真正地互動起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什麼是參與?每一個學生都發言就是參與嗎?專家的觀點是:“應該說,站起來發言是參與,但從表面上看,是一種行為的參與,關鍵要看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建立在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之上,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是否會引起其他學生的思考;要看參與是不是主動、積極,是不是學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學生交往的狀態,思維的狀態,不能滿足於學生都在發言,而要看學生有沒有獨立的思考。”現在,許多教師已經越來越認識到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他們正從習慣於把問題拋給學生要求學生回答,轉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個質的變化。那麼,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有專家認為,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給學生 時間和權利,讓學生充分進行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正如有的教師所說,“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相關問題答案
怎樣給學生上課?
怎樣讓學生喜歡音樂課?
學生上課吃東西怎麼辦?
小學生上課應該怎麼做?
學生上課睡覺怎麼辦?
中學生上課說話怎麼辦?
給學生講課用英文怎麼說 ?
大學生上課玩手機原因?
怎樣教學生寫段落?
怎樣當學生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