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之後是哪個皇帝?

General 更新 2024-12-18

唐太宗後下一個皇帝是誰?

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字為善,唐太宗李世民九子,其母為長孫皇后。貞觀五年(631年)封為晉王,為嫡三子,後因其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立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即位(650年),時年22歲。

他本來碌碌無為,但是由於諸多賢臣當政,所以才使“貞觀之治”的局面得以繼續維持。他在位期間,唐朝的領土最大。

起初,他在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身為太宗才人的武則天有染;太宗死後,武則天出家,高宗才又把她接回宮中為昭儀,最後終於成為皇后。但是武后並不被高宗母舅的長孫一族所容,武后遂設法除去她的敵人。高宗一度有廢后的打算,沒想到這件計劃被武后得知,事情遂作罷,但是幫高宗擬詔的上官儀卻遭到滅門命運。這件事情過伐,高宗再也沒有辦法壓制武后,後來又因眼疾問題,使得主政權完全操縱在武后手中。唐高宗曾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后武則天並稱二聖。

李治本身慈祥、低調,卻無大志,與哥哥李泰爭奪太子位時,也曾流淚哭泣。高宗盛世,全靠其妻武氏(武則天)指揮。李治原皇后不是武則天,而是王氏,後因為與蕭淑妃爭寵,引入武氏,沒想到兩人皆被武氏反食,最後斬去四肢,泡入酒內,武則天稱之“骨醉”。

根據史書記載,李治長期有頭痛與眼睛毛病,時常無法下判斷,到晚年,眼睛全盲,曾請御醫秦鳴鶴醫治,秦鳴鶴主張對腦鍼灸,武則天坐在幕簾後面大怒,認為要刺殺皇帝,李治認為不妨一試,沒想到真的有效。但最後仍無持續醫治,死亡。(有人懷疑,李治長期患病,可能是武則天所為;包括他與武則天所生的長子突然暴斃,都可能是武則天下毒)

高宗在位三十四年,683年過世,葬於乾陵,諡號為天皇大帝。

李世民是哪個朝代的皇帝

李世民,唐代皇帝。唐高祖李淵次子。隋末,李淵先後任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太原留守,負責鎮壓今山西地區的農民起義和防備突厥,李世民隨父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當時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力量日益壯大。李淵、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將亡,乃於大業十三年(617)在晉陽起兵,接著南攻霍邑(今山西霍縣),西渡黃河,攻取長安(今陝西西安)。太原起兵之初,李淵以長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左三軍;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都督,統右三軍。

攻克長安後,李淵立隋煬帝孫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是為恭帝。恭帝進封李淵為唐王,以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國公;封李元吉為齊國公。義寧二年(618)李世耿徙封趙國公。三月,隋煬帝被殺。五月,李淵即位,國號唐,建元武德,是為唐高祖。李淵以李世民為尚書令。不久,又立李建成為皇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在唐朝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李世民軍功甚多。他首先打敗了據有金城(今甘肅蘭州)一帶的薛舉,迫使舉子薛仁杲降唐;接著又打退了倚仗突厥勢力南攻河東的劉武周、宋金剛;武德四年(621)又打敗竇建德,消滅夏政權;同時迫使盤踞洛陽的王世充出降,鄭隨之滅亡,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李世民在統一全國的過程中功業超過李建成和李元吉,但身為次子,不能繼承皇位;太子李建成亦知李世民終不肯為人下,於是以李世民為一方,以李建成、李元吉為另一方,展開了爭皇位繼承權的鬥爭。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淵退位,自己稱帝,是為唐太宗。次年(627)改元貞觀。唐太宗即位後,居安思危,任用賢良,虛懷納諫,實行輕徭薄賦、疏緩刑罰的政策,並且進行了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終於促成了社會安定、生產發展的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中國封建時代最著名的“治世”。貞觀四年(630),唐太宗遣李靖平定東突厥,俘虜頡利可汗,解除了北邊的威脅;九年,平定吐谷渾,俘其王慕容伏允;十四年,又派侯君集平定高昌氏,於其地置西州,並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置安西都護府。唐太宗對東突厥降眾及依附於突厥的各族執行比較開明的政策,受到他們的擁戴,因而被尊為“天可汗”。十五年以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和親於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發展了漢、藏兩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但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的戰爭給兩國人民帶來了災難,最後無功而還。唐太宗最初立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後來又愛重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承乾由此產生了奪嗣之懼,企圖發動政變刺殺李泰,沒有成功,被廢為庶人。唐太宗為防止身後發生兄弟仇殺的悲劇,貶魏王李泰,改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即以後的唐高宗。

太宗晚年著《帝範》一書以教戒太子,其中總結了他一生的政治經驗,也對自己的功過進行了評述。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病危,令長孫無忌、褚遂良在其身後輔佐李治。去世後,葬於昭陵。

李世民的下一個皇帝是誰?

1穿唐高祖李淵唐高祖李淵(566年出生於長安,635年逝世於長安)是唐朝的開國皇帝。

2.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濟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廟號。他還是唐朝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他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將中國封建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3.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為善。貞觀五年(631)封晉王。十七年立為太子。二十三年即位。

4.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為武周聖神皇帝。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將武則天算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時間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6.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為韋后所生,前身為溫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後,韋后立時年僅16歲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7.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為睿宗李旦第三兒子,廟號「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後封元聖文神武皇帝。

8.唐肅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757年——762年在位)

9.唐代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肅宗長子。初名俶,封廣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歲。

10.唐德宗李適(742年-805年)(適發音為Kuò),唐代宗長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享年64歲。

11.唐順宗李誦(761年-806年),唐德宗長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805年在位)。大曆十四年(779年)立為皇太子。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貞。

12.唐憲宗李純(出生於778年,逝世於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他的統治時期是從805年到他逝世。

13.唐穆宗李恆(795年-824年),原名宥。元和七年(812年)被立為皇太子,改名恆。他是唐朝第12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820年-824年在位),在位4年,享年30歲。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朝皇帝。唐穆宗長子。他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824年-826年在位),在位3年,享年19歲。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敬宗寶曆二年(826年),被宦官王守澄等擁立為帝。他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827年-840年在位),在位14年,享年32歲。

16. 唐宣宗李忱(810年 ——859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除去武則天以外),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在位13年。

17.唐懿宗李漼(833年11月14日~873年),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則天以外,860年——873年在位),在位14年,終年41歲。

18. 唐僖宗李儇(862年——888年)(儇發音為喧Xuān),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唐懿宗第五子,初名儼。873年-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歲,死後諡號為惠聖恭定孝皇帝。

19.唐昭宗李曄(867年-904年),原名傑,又名敏,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去武則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歲。

20. 唐哀帝李拀(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去武則天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廢。......

李世民下一位皇帝

唐高宗李治:

母親長孫皇后,是唐太宗最為溺愛的兒子,也是唐太宗唯一親自撫養長大的兒子。

李治一出生,唐太宗就下令只要是這一天出生的人都能得到糧食,隨後又大宴五品以上的大臣。甚至據說就在李治出生三天後的“洗三朝”時,長孫皇后將當年丈夫從晉陽宮中得來的玉龍子與綴滿珍珠的襁褓一併賜給了這個小兒子。從此,這枚“廣不數寸,而溫潤精巧,非人間所有”的玉龍子就成為了唐朝的吉祥物,由皇帝們代代相傳。

貞觀5年李治被封為晉王,貞觀7年,唐太宗將李唐王朝的龍興之地幷州太原府封給了這個小兒子。而李治也很不辜負父親的厚愛,從小就很聰慧,對父母也十分孝順,唐太宗曾經考察他對《孝經》的理解,李治是對答如流,唐太宗聞言更是高興萬分。

貞觀十年六月己卯,長孫皇后崩於立政殿,年僅七歲的李治自此失去了自己的母親,不過幸運的是,唐太宗以加倍的父愛彌補了這個最疼愛的小兒子,他沒有因為妻子的去世而讓李治出宮或在皇宮某處單獨居住,而是將李治兄妹留在自己的寢殿一同照料,於是《唐會要》上便留下了這樣一筆記載:“晉王及晉陽公主,幼而偏孤,上親加鞠養。”褚遂良也親口說過:“然晉王,陛下親自撫養,至於成立,上聖深慈,偏所鍾愛。”而放眼整個大唐王朝,被皇帝親自撫養長大的皇子唯有李治一人,這是怎樣的一種深情鍾愛與殊榮!

不過唐太宗對這個小兒子的偏愛並不止於此。在李治已經遙領幷州都督的情況下,唐太宗又加封他為右武候大將軍。貞觀16年,李治更是連自己的封地都沒去就直接上朝參與政事了。對此,史書上特別用了“特深寵異”這四個字來形容唐太宗對李治的溺愛之情。

貞觀17年太子李成乾被廢,為了同時保住承乾、李泰、李治這三個心愛的兒子,唐太宗果斷立了李治為太子。李治被立為太子後,唐太宗對李治的寵愛一如既往,甚至可以說是更甚以往。李治的長子李忠出生,雖然只是庶出,但唐太宗仍十分高興,不僅在宴會上“酒酣起舞”“盡日而罷”,還一反皇孫只能封郡王的制度,破例將李忠冊封為了親王。

而唐太宗先前一直將寶貝兒子安置在自己寢殿的一側,儘管李治在宮外有一座“盡一坊之地”的晉王宅,但即便是李治被立為太子後,唐太宗也沒有讓他按製出宮居住或住到東宮去。直到貞觀18年劉洎上書,唐太宗這才令劉洎和岑文本同馬周按日輪流前往東宮,與皇太子談論。結果維持了沒多久,唐太宗又讓兒子回到了身邊,貞觀20年褚遂良也忍不住上書,唐太宗這才答應了讓李治每個月一半的時間住到東宮,一半的時間仍留在自己身邊。

貞觀19年唐太宗親征高麗,李治身為太子留守後方。自幼與父親朝夕相伴的李治非常不捨,連日哭泣,唐太宗便對他說道:“你自幼在我身邊,像嬰兒一樣,我此番出征,你正好可以藉機鍛鍊一下,為什麼要哭呢?”李治則回答道:“我7歲時母親便去世了,父親你一直把我帶在身邊,朝夕相處,從來沒有分開過,一想到我們要分開,我就忍不住傷心。”唐太宗聞言也淚流滿面。於是唐太宗為了彼此能夠及時瞭解對方的狀況,首創了飛表奏事制度,李治還要求父親在收到他的信後要立即回信。

而且就在唐太宗親征高麗之前,李治是一路送到了定州。直到不能再送了,面對依依不捨的愛子,唐太宗就指著自己身上的衣服說:“不到我們父子二人再相見的時候,我絕不會換下這身衣服。” 所以唐太宗的這件衣服是穿髒了又穿破了,連大臣都看不下去了勸他換一件,他卻死活不肯答應。後來唐太宗聽說李治正在趕來迎接自己的路上,於是迫不及待地帶領三千護衛率先飛奔進入了臨渝關,途中正好與李治相遇,直到此時李治進獻了新衣服,唐太宗這才換下了身上這件已經穿爛了的袍子。

等到唐太宗徵遼回來後又準備巡幸靈州,本打算帶著李治一起前去,結果張行成上疏說......

唐朝皇帝列表 李世民之後的皇帝是誰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是嫡三子。

貞觀五年(631年)封為晉王,後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位於長安太極殿,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後面誰當的皇帝哇?

高祖李淵(566-635)618年稱帝,在位9年,626年讓位於李世民

高祖李淵,陝西人,世襲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農民起義時,他乘機起兵攻入長安,建立唐朝。李淵是一個酒色之徒,並無雄才大略。退位後死於635年,時年70歲。

太宗李世民(598-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

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統一全國的一系列戰爭中,他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軍隊統帥,在即位後,又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實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649年即位,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無所作為,後期被武則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時年56歲。

中宗李顯(656-710)(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顯,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後即位,但僅僅2月,被武后所廢。705年武后讓位與李顯,無所作為,被皇后韋氏毒死,時年55歲。

睿宗李旦(662-716)(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擁立為帝,690年被廢。710年其子李隆基剿滅韋后,擁李旦為帝,712年讓位與李隆基,死於716年,時年55歲。

玄宗李隆基(685-761)(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為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使國庫豐盈,百姓安樂。但後期,卻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致使政治腐敗,“安史之亂”險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讓位與其子李亨,761年死,時年77歲。

肅宗李亨(711-762)756年即位,在位7年

肅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亂”時被擁立為帝。死於762年,時年52歲。

代宗李豫(726-779)762年即位,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肅宗長子。762年被宦官擁立為帝。平亂守成,中才之主。死於779年,時年54歲。

德宗李適(742-805)779年即位,在位25年

德宗李適,代宗長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為唐朝滅亡埋下了禍根。死於805年,時年64歲。

順宗李誦(761-806)805年即位,在位八個月

順宗李誦,德宗長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給李純,806年死,時年46歲。

憲宗李純(778-820)805年即位,在位15年

李純,順宗長子。憲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統一戰爭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亂以來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在憲宗時,基本結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終被宦官所殺。時年43歲。

穆宗李恆(795-824)820年即位,在位25年

穆宗李恆,憲宗第三子。穆宗是一個荒淫的皇帝,剛登位就縱情聲色。他企求長生不老,服藥過量而死,時年30歲。

敬宗李湛(809-826)824年即位,在位3年

敬宗李湛,穆宗長子。826年12月被宦官殺死。時年18歲。

文宗李昂(809-840)827年即位,在位14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當政時宦官專權,文宗成為宦官的傀儡。死於840年時年32歲。

武宗李炎(814-846)840年即位,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時,社會矛盾有一定的緩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藥而亡,時年33歲。

宣宗李忱(810-859)846年即位,在位13年

宣宗李忱,憲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藥毒死,時年50歲。

懿宗李溫(833-873)859年即位,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長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死於873年時年41歲。

僖宗李儇(86......

李世民之後是誰做的皇帝

唐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為善。貞觀五年(631)封晉王。十七年立為太子。二十三年即位。高宗即位,貶房遺愛(房玄齡子)為房州刺史。永徽四年(653),房遺愛、荊王李元景及吳王李恪等謀反。事發,房遺愛被殺,李元景、李恪及高陽公主(太宗之女,房遺愛之妻)等均賜死,高宗帝位由此得到鞏固。朝鮮半島高句麗和百濟攻新羅,應新羅之請,高宗曾先後派兵出擊高句麗和百濟。並派兵大敗援助百濟的倭國軍,破百濟。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賀魯自號沙鉢羅可汗。永徽六年,唐西擊沙鉢羅可汗,從此連年用兵西域。顯慶二年(657),唐大將蘇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亡。次年,徙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今新疆庫車)。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高宗即位後納武則天入宮為昭儀,不久欲廢王皇后,改立武氏為後。對此,長孫無忌及褚遂良等元老重臣表示反對。高宗在李義府等人的支持下,終於在永徽六年立武氏為皇后。長孫無忌及褚遂良等均遭貶斥。顯慶末年,高宗患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難於操持政務,皇后武則天得以逐漸掌握朝政。從此武則天成為掌握實權的統治者,高宗處於大權旁落的地位。高宗去世後,葬於乾陵。

唐太宗李世民哪個兒子當的皇帝,叫什麼

唐太宗在封建帝王中很有作為,卻拿自己的兒子們沒有辦法。他為他們操心勞神、灑淚頓足,甚至下過殺子詔,史家記下這類宮廷軼聞,我們不妨利用它來認識一下封建社會。

李世民有14個兒子。按慣例,立太子以長,餘為王,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礎,可是非嫡長子立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李世民自己便非長子。因而,皇帝的所有兒子總是處於一種極為特殊的地位。而結果呢,這些天潢貴胄絕大多數不成器,下場也很可悲:其中3個被殺,3個自殺,3個早夭。1個被“幽閉”,兩個被廢為“庶人”——這等於被開除出李家戶籍——爾後又被流放。

第13子李福雖得善終,卻平庸無能;第9子李治,就是後來的高宗,雖貴為天子,卻把大權拱手交給武則天。後來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殺戮,不能不說是高宗的昏聵所致。這樣一算,李世民這14個兒子,竟是不肖子居多。

《舊唐書》的作者談及太宗諸子,感嘆道:“子弟作藩,盤石維城。驕侈取敗,身無令名!”李世民的繼承者,只有這14個“候選人”,封建專制制度的腐朽,也就於此可見了。

唐太宗的大兒子生於承乾殿,取名“承乾”,隱含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

承乾秉性聰明,8歲即封為皇太子。不想成年後喜好聲色,漫遊無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兩面派,當著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宮,便與群小褻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廢,深嫉受太宗喜愛的魏王李泰。第4子李泰也確有野心,心懷奪嫡之計。

於是雙方各樹朋黨,想下毒手。後來,承乾甚至想謀老子的反,被人告密,下獄後廢為庶人,徙往黔州,兩年後死在那裡。李泰也被“幽閉”起來,35歲就死了。

唐太宗有鑑於此,曾下了一道詔書:“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窺望者,兩棄之,著為令.”(《新唐書·太宗諸子》)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紙空文。

第3子吳王李恪,是隋煬帝女兒陰妃所生。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肖己,欲立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長孫無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對。長孫無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個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後來,無忌輔立李治後,就藉口“謀反案”殺李恪“以絕眾望,海內冤之”。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數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卻死於冤獄。

第5子李 ,先封楚王。他整天與小流氓鬼混,尤其愛好打獵。長史屢諫不聽。太宗怪長史輔導無方,換了敢於犯顏直諫的權萬紀任長史。貞觀十七年,李派刺客殺了權萬紀,發動叛亂。結果李 事敗亦被殺。

第6子李 是個浪蕩公子,被廢為庶人,死於流配地巴州。第7子李惲,縱情享樂,使州縣不堪其勞。肅宗上元元年自殺。第8子越王李貞,“頗涉文史,兼有吏幹”,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後來反武(則天)失敗,服毒自盡。

第10子紀王李慎,雖然聰明好學,可惜是個懦弱無能的膽小鬼。李貞勸其反武,他不肯“同謀”——可武則天還是殺了他。

第14子曹王李明,在太宗晚年,與庶人串通謀反,貶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殺。這顯然是得到太宗暗示或認可的。

第2、11、12子皆“早夭”。

總計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於非命”!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是李世民之過?是保傅失教之錯?都不全是。太宗即位之初,曾在宮中親自盤馬彎弓教育諸子,頗有不忘傳統的味兒。可見是重視教育子女的。他還親自為太子擇飽學如於志寧、孔穎達等人為師,但一切措施都無濟於事。他為此深感苦惱。 在頒佈殺李 詔時,他承認自己沒有管好兒子,“上慚皇天,下愧后土,嘆惋之甚,知復何雲”,禁不住“為之灑泣”,算是嚐到了這些苦果的味道。

李世民當然認識不到,導致他的兒子們一個個腐化墮落的滅亡之咎,蓋在於腐朽的封建制度。

封......

李世民之後誰是皇帝?

李治,武則天是李治的皇后,與李治並稱“二聖”,逐漸掌握朝政。李治死後,武則天先是以太后掌權(類似慈禧),後自己上馬當皇帝

相關問題答案
唐太宗之後是哪個皇帝?
乾隆之後是哪個皇帝?
順治之後是哪個皇帝?
絲綢之路是哪個皇帝?
唐伯虎時期是哪個皇帝?
文景之治是哪個皇帝?
西晉朝之後是哪個朝代?
魏國之後是哪個朝代?
周朝之後是哪個朝代?
南北朝之後是哪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