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渴掘井的主人公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5-01-08

臨渴掘井的主人公是誰?

晏嬰

臨渴掘井的出處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勿臨渴掘井,宜未雨綢繆。這句話的作者是誰?

老子

臨渴掘井是什麼意思?

臨渴掘井(lín kě jué jǐng)

—臨:到,接近;感到渴了才掘井,比喻平時沒有準備,事到臨頭才想辦法。

類似的詞語有:臨時抱佛腳;臨陣磨槍。

出處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勿臨渴掘井,宜未雨綢繆!出自哪裡?

1. 武王滅紂後,封管叔、蔡叔及霍叔於商都近郊,以監視殷遺民,號三監。武王薨,成王年幼繼位,由叔父周公輔政,致三監不滿。管叔等散佈流言,謂周公將不利於成王。周公為避嫌疑,遠離京城,遷居洛邑。不久,管叔等人與殷紂王之子武庚勾結行叛。周公乃奉成王命,興師東伐,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收殷餘民。周公平亂後,遂寫一首《鴟鴞》詩與成王。其詩曰: “趁天未下雨,急剝桑皮,拌以泥灰,以縛撫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周公詩有諷諫之意,望成王及時制定措施,以止叛亂陰謀。成王雖心中不滿,然未敢責之。

2. 《詩經 幽風 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綢繆”:緊密纏縛,引申為修補。 描寫一隻失去了自己小孩的母鳥,仍然在辛勤的築巢,其中有幾句詩:意思是說:趁著天還沒有下雨的時候,趕快用桑根的皮把鳥巢的空隙纏緊,只有把巢堅固了,才不怕人的侵害。   後來,大家把這幾句詩引伸為“未雨綢繆”,意思是說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事先準備,以免臨時手忙腳亂。

3. 清代朱用純《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加懸賞啊

臨渴掘井的故事

臨渴掘井

春秋時,魯昭公被逐出國,逃亡到齊國。齊景公對他說:“你正是年輕有為的時候,怎麼就把國君的位置丟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魯昭公說:“早些時候,人們都對我很好,有很多人經常鼓勵我,而我沒有親近他們,也有很多人經常勸誡我,而我也沒有聽信他們。因此,逐漸地內無心腹、外無群眾,真正愛護我的人一個也沒有,奉承我、欺騙我的人反倒很多。這樣,我就好比秋天的蓬,表面枝葉似乎還很好看,其實根莖都已枯萎,秋風一起,於是連根拔掉了。”

齊景公聽了,認為頗有道理,便把這番話轉告晏子(齊大夫晏嬰),並且說:“要是現在有可能讓昭公回魯國去,大概他可以成為一個賢明的國君了吧?”晏子說:“不會。蹚水過河而溺水的人,多半因為事先不探明河水的情況,迷路的人也多半因事先沒有問清路徑,等到他溺水以後才去探水,迷路以後才來問路,不是已經晚了嗎?這好比‘臨難而遽鑄兵,臨噎而遽掘井’一樣,雖然非常急切,可是怎麼來得及呢?”

這段故事,載《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臨難而遽鑄兵,臨噎而遽掘井”(臨到戰亂已經爆發時才急著鑄造兵器;遇到吃東西幹噎得想喝水時才急著去挖井),後來略加改變而成“臨難鑄兵,臨渴掘井”。我國一部古代的醫書《素問》的《四氣調神大論》說:“病已成而後藥之,譬猶渴而掘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墨子·公孟篇》說:“亂則治之,猶噎而穿井、死而求醫也。”意思相同。

“臨難鑄兵”,後一般作“臨陣磨槍”,和“臨渴掘井”都是比喻事先不準備,臨時才動手。明朝人朱柏廬《治家格言》說:“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參考資料:lyh.wlnw.gov.cn/asp/Book_G.asp?lyhid=1172,

相關問題答案
臨渴掘井的主人公是誰?
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誰? ?
巧奪天工的主人公是誰?
西遊記的主人公是誰?
自慚形穢的主人公是誰?
死而後已的主人公是誰?
祝福的主人公是誰?
繁星的主人公是誰?
敗走麥城的主人公是誰?
煮豆燃的主人公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