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是個什麼樣的人?

General 更新 2024-11-04

呂布是個什麼樣的人啊?

驍勇無敵,兒女情長!用今天話說就是高富帥!只不過長在亂世,終被淹沒在亂世中。

歷史中的呂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三國名人當中,呂布肯定不是最壞的,但卻肯定是最叫人不 放心的。《三國志·呂布傳》評曰:“呂布 有梟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而不夷滅也”。

在當時那個翻雲覆雨的亂世,審時度勢、改投明主本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瑕疵,張遼、馬超、甘寧、太史慈都曾投效過好幾位主公,世人卻並不因此而笑他們不義;但呂布的特殊性在於,第一,他變節易慮的頻率未免太過急促,第二,他變節後出爾反爾的手段未免太過狠毒。

綜計呂布短促的一生,他起碼投靠過七位主人:丁原、董卓、王允、袁術、袁紹、張楊、劉備。他和這七位主子的關係大體上都經過了三個階段:起初是一見傾心、如膠似漆;不久便嫌隙從生、各懷鬼胎;最終是反目成仇甚至相互火拼。

呂布的第一位主子是幷州刺史丁原。正是這個丁原,將他從一介布衣提拔成了幷州主簿,對他”大加親待”,可說是恩義非淺。然而 在董卓標出了更高的價錢後,呂布立時親斬丁原的首級獻給了董卓。

董卓對呂布十分愛信,二人曾經誓為父子,狼狽為奸,一齊做了不少的壞事。然而在聽了王允的挑唆之後,輕狡反覆的呂布立時有了異心。《三國志·董卓傳》這樣描寫當時的情景:董卓進了朝門,李肅率人上前阻攔,董卓驚呼“布何在?”(呂布快來)。呂布答“有詔”,便親自下手誅殺了董卓。主簿田景前趨卓屍,呂布又親手將其殺死,共殺三人,眾莫敢動。呂布隨即調動人馬,殺盡了董卓的三族,其中也包括董卓那九十歲的老孃。

董卓作惡多端,自是百死莫贖;但呂布如此“大義滅親”(其實是大利滅親),又未免太無香火之情。縱然董卓該殺,也何必非要由自己下手;既殺首惡董卓,又何必非要將其滿門良賤,不分老幼,一個都不能少地全數殺光呢?這樣的愛憎分明,實在叫人不寒而慄。

呂布於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手刃董卓,六月初一,即撇下王允,帶著董卓的人頭,逃出長安,敗走關東。他先是去投袁術,不久又北歸袁紹。兩人共事沒幾天,袁紹便想殺了他以絕後患。呂布聞訊,急忙改投河內張楊。興平元年(193年),他與陳宮合謀,襲奪曹操的兗州。曹操回師,擊破呂軍。呂布只得帶著他的殘兵敗將去投徐州。徐州劉備見他窮蹙來歸,於心不忍,於是將他權且收留。不想沒過多久,他便趁劉備出兵討伐袁術之機襲奪了劉備的徐州。

當時佔據淮南的袁術,給他送米二十萬斛,約他一起夾擊劉備。呂布收下糧米,卻又以轅門射戟逼退了袁術的三萬大軍。既然如此,他就該好好地拉攏劉備。可是沒過多久,他卻又逼得劉備投奔了曹操。袁術這時仍想和他搞好關係,派專使前來給兒子提親。答應不答應還在兩可,呂布卻竟然愚蠢地把袁術的使者打入囚車,送往了許都。曹操一見,當然立刻把袁使梟首,斷絕了他和袁術日後合作的可能。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率大軍來打徐州。呂布雖極力向各方求救,卻幾乎沒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支援。這年的十一月,眾叛親離的呂布在白門樓被曹軍生擒。直到這時,呂布竟仍然幻想能死裡逃生。

曹呂二人相見,呂布開口獻媚“明公何瘦”(您老可瘦多了)。曹操答:我之所以瘦,全是因為不能早早將你擊破。呂布急忙表白“明公所憂不過布耳,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天下不足定也”。獻媚之態,溢於言表,然而曹操豈是肯輕易饒人的主兒,就算沒有劉備在一旁忽悠,呂布的性命也是絕難保全。一世梟雄終於落了個被縊殺的下場。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三國名將之中,單論武勇,無一人能和他呂布抗衡。可是如此一位天下無雙的悍將,在做人的原則 方面竟是那樣的幼稚愚蠢,空有蓋世武藝,怎奈毫無信義,一生朝秦暮楚,最後眾叛親離,實在令後人感嘆不已。...

真正歷史上的呂布是個什麼樣的人

簡介:

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由於《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藝術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呂布持方天畫戟,騎赤兔馬,頭戴金冠,是驍勇善戰的漢末諸侯,先後跟隨丁原、董卓作戰,並最終殺死了丁原和董卓。成為獨立勢力後,呂布與曹操為敵,和劉備、袁術等諸侯時敵時友,最終不敵曹操和劉備的聯軍,兵敗人亡。呂布雖然勇猛,但是少有計策,為人反覆無常,唯利是圖。在演義中,呂布是天下無雙的超一流武將,曾在虎牢關大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聯手,曾一人獨鬥曹操軍六員大將,武藝可謂公認的演義第一。著名的美女貂蟬上演連環計後,成為呂布的妾室。

三國演義中呂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讀《三國演義》者,大多看完之後,對呂布的最深的印象恐怕就是燕人張翼德的那一句“三姓家奴”,他的形象,大約就是好勇鬥狠純粹是個一介武夫,還奴顏卑膝,不講道義善變又無主見那麼一個樣子。只是如果去看看《三國志》,這些惡行恐怕是要略微翻一下才是。不管演義小說中把他寫成怎麼樣,但是在歷史記載中的呂布,按我的看法卻是個由於個人性格而導致最後身死 名滅的悲劇豪雄,即使不算是英傑,也當可算得是一時豪雄,絕對不是象演義上描寫得那樣不堪的一個小人。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先以“驍武給幷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1)。從這一段話,可以知道兩件事情,一個是呂布“驍武”,這個自不待言,恐怕是人皆盡知的事情,第二個卻是被人忽略以及小說家們故意抹殺了的,但是極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以布為主簿”一節,主薄,在漢代是掌管軍中所有錢糧政務、公文書信來往等一應事體的官吏,是個純粹的文職,而且所掌事務很瑣碎,而呂布在任主薄後被丁原“大見親待”,那應該說呂布在這個職位上是做得很不錯的。由此可見,呂布絕對不是個卑魯少文之人,按現在的說法,怎麼也算得上是個知識分子,而不是象演義中所描寫的那樣,是個只知道仗蠻勇的莽夫。   靈帝崩後,大將軍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謀誅宦官,何進召董卓帶兵赴京師,而丁原和呂布也“將兵詣洛陽。與何進謀誅諸黃門,(丁原)拜執金吾”,執金吾相當於現在的衛戍司令一職,結果事不成何進身死,洛陽大亂,“中常侍段珪等劫帝走小平津,卓遂將其眾迎帝於北芒,還宮”,董卓開始掌權。董卓為了專權,便“欲殺原,並其兵眾。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2),演義上說到這一段的時候,說呂布是丁原的義子,然後又因為貪圖金珠寶馬殺丁原而投董卓,其實歷史上根本沒有呂布和丁原為父子的說法,寫二人關係只有“大見親待”一句,也沒有說董卓用金珠寶馬去收買呂布,而且當時董卓官拜前將軍,封斄鄉侯兼併州牧,要論官位,董卓的前將軍遠在丁原的執金吾之上,對呂布以上令下,呂布當沒有迴旋的餘地,因為呂布並不是丁原的私人武裝——部曲將領,而是漢官吏,再其時甚至連“(何)進、苗部曲無所屬,皆詣卓”(3),又加董卓有救駕大功,皇帝在他手上,生死予奪,只要說一句聖旨如此,由不得你不從,所以這一段,當是小說家的曲筆。   另外被絕大多數人忽略的、但是相當重要的一點是,董卓在其進京的初期,名聲是相當不錯的。   《後漢書》《董卓列傳》雲,董卓初時“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書漢陽周毖、侍中汝南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顒等。以處士荀爽為司空。其染黨錮者陳紀、韓融之徒,皆為列卿。幽滯之士,多所顯拔。以尚書韓馥為冀州刺史,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陳留孔宙為豫州刺史,潁川張諮為南陽太守。卓所親愛,並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他所選拔的這些人,基本都是名士和名門之後,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過人之處,也都頗有人望,而他自己的部屬卻都只被任命為低級職位。   《資治通鑑》又曰:“董卓率諸公上書,追理陳蕃、竇武及諸黨人,悉復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孫”,陳蕃、竇武乃天下名士,聲望極為崇高,在靈帝時為宦官所枉殺,當時天下士人百姓皆冤之,此等天下大冤而今在董卓手上一朝得雪;大儒蔡邕,先前因為得罪宦官“徙朔方,會赦得還。五原太守王智,……奏蔡邕謗訕朝廷;邕遂亡命江海,積十二年”,董卓進京後,又馬上闢之,“(蔡邕)到,署祭酒,甚見敬重。舉高第,補侍御史,又轉持書御史,遷尚書。三日之間,周曆三臺。遷巴郡太守,復留為侍中”(4),“卓重邕才學,厚相遇待,每集宴,輒令邕鼓琴贊事,邕......

呂布是一個怎樣的人

呂布善弓馬騎射,臂力過人,被喻為堪比西漢名將李廣,同樣有“飛將”的美譽。在民間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一說。

不過呂布雖驍勇善戰,但勢利多變,為人無謀,知高順言忠而不用,明陳宮智而不信,故其勇武為人所忌,性卻並不為人所喜。

所以陳壽亦認為:“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鼎,未有若此不夷滅也。”(《三國志——呂布臧洪傳第七評》)

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曹瞞傳》

范曄:“焉作庸牧,以希後福。曷雲負荷?地墮身逐。術既叨貪,布亦翻覆。”(《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評》)

陳宮:“君,驍勇無敵,善戰無前,然勇而少計,暴而少仁。恐眾叛旦夕之間。” 高順:“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三國演義》描寫他持方天畫戟,騎赤兔馬,頭戴金冠;“三英戰呂布”時關羽、張飛、劉備三人圍攻呂布,亦未能將其戰倒;又直接寫他成為丁原、董卓的義子,加上自己姓呂,所以張飛罵他是“三姓家奴”;加插了王允使計,以美女貂蟬離間他與董卓的“連環計”。

呂布因其勇武被幷州刺史丁原任為主簿,大見親待。漢靈帝死後,丁原進京與大將軍何進密謀誅,殺,宦,官,丁原受朝廷任命為執金吾。董卓入京之後,誘呂布殺丁原,並任命他為騎都尉,非常信任、喜愛他,不久再任他為中郎將,封都亭侯。

關東軍起兵討董時,呂布亦曾參戰,卻與將領胡軫不和而被孫堅所敗,最後董卓挾天子遷都長安。董卓自知自己凶暴,為人所惡,所以時常要呂布作自己的侍衛及守中閣;不過,董卓性格又十分猜疑,曾因小許失意而向呂布擲出手戟,又呂布與董卓的婢女有染,恐怕事情被董卓發覺,所以心中十分不安。

當時,王允、士孫瑞、楊瓚等密謀暗殺董卓,於是拉攏呂布,呂布答應,成功刺,殺董卓,任職奮威、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

董卓死後兩月,其舊部屬李傕和郭汜等本想解,散,部,隊,逃,亡,途中遇賈詡獻計,李傕召集董卓舊部,攻入京城,呂布戰,敗,後倉皇出逃。

《英雄記》曰:“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呂布被李傕擊敗後,先投靠袁術,但因自恃有誅董卓之功而十分驕恣,恣兵鈔掠,袁術不滿,於是呂布改投張揚,張揚手下向他建議擒拿呂布,交給李傕,呂布便轉投袁紹。在袁紹處,呂布助其大戰黑山軍,但呂布恃著功勞向袁紹請兵,袁紹不應許,呂布將士又多暴橫,呂布自覺不宜再留,於是向袁紹告辭,袁紹假意派三十壯士送行,實際要殺呂布,呂布識破其詭計,讓人在帳中彈琴,自己趁機離開。袁紹下令關閉城門,呂布與張揚會合後,袁紹因畏懼呂布而不敢追擊,呂布因而逃脫。

張邈受陳宮之言,決定請呂布入主本為曹操所有的兗州,當時曹操東征徐州陶謙,聽到消息後立即回師,與呂布數次征戰,最終,呂布不敵,東投劉備,劉備讓他屯兵小沛。後劉備與袁術相爭,呂布乘機奪取了徐州,自稱徐州州牧。劉備只好投於呂布,呂布反讓他屯兵小沛。

後袁術攻打劉備,呂布為免袁術北連泰山寇,圍堵自己,於是出面相助,以轅門射戟解決事件,袁術麾下紀靈大讚“將軍天威也”。而後,在陳圭挑釁下,呂布與袁術終斷盟好,改與曹操短暫議和,卻讓陳圭之子陳登成功與曹操連絡,作為曹操內應以討伐呂布。而因呂布與袁術終斷盟好,袁術於發兵攻打徐州,陳圭以反間計令呂布大,敗袁術軍。雖然如此,劉備在小沛再次聚集了萬人兵力,呂布感到備受威脅,於是再連絡袁術,出兵攻打劉備,劉備只好西投曹操,決定聯手對付呂布。

東漢建安三年夏天,依......

呂布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呂布他雖然勇猛過人,可惜有勇無謀,優柔寡斷,好色之徒,對人又多猜忌!不會駕馭同夥,又容易受不同意見影響,五時花六時變!三國武將品格差的他能排個第二!第一是關羽!

呂布是怎樣的一個人

在《三國演義》中被描寫成一個忘恩負義、有勇無謀和貪迷酒色的典型,其實呂布其人並非如此。其一,殺董卓並非無義。董卓原為幷州牧,公元189年率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專斷朝政。後他挾獻帝西遷長安,自為太師,殘暴專橫,縱火焚燒洛陽周圍數百里,使生產受到嚴重破壞。因此呂布殺董卓“俱立功名,當垂竹帛“(《後漢書·劉袁呂傳》卷105)。《三國演義》中將呂布說成反覆無常完全是出於封建正統思想。同樣,劉備先後投靠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反而沒人說他反覆無常。問題不在呂布是董卓義子,而在於董卓該殺不該殺,董卓該殺就不是忘恩負義。

真正的呂布是一個怎樣的人

上面說的是呂布的才能,再說呂布的性格。呂布有高順、張遼這樣的屬下,有張楊、龐舒這樣的好友,說明他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當然在之中也有同鄉的因素,張遼、張楊還有王允等人都與呂布都是幷州人)但是,他的性格缺陷也是相當嚴重的,是怎麼樣的性格缺陷呢?便是急功近利,而且貪小利而忘大義。如丁原董卓兩人之死,給了呂布相當大的好處,但是也給了他極大的罵名。古人重視氣節忠義,尤其是弒主,最不能為人所容。你不想在原來主公麾下,離去就可以了,所謂臣可以擇君,對此古人還是相當寬容的。但是你不但叛變,還殺了原來的主公邀賞,這就是極大的過錯了。而呂布不單做了,還一連做了兩次,(假如細說起來呂布偷襲收留自己的劉備也可以說是一次背叛,只是他一來未殺劉備,二來劉備並非他的主公,這就不算了。)這使得他日後到了關東各諸侯處便難以生存。比如他殺了董卓,為袁術袁紹報了大仇,但是袁術不齒其為人,惡其反覆,拒而不受;袁紹一度收留之後卻擔心呂布為自己的禍害而要殺之。正是因為有如此的劣跡,曹操才會在聽到劉備說丁原、董卓的名字時殺掉呂布,否則即便劉備說再多的壞話,曹操也未必不收留呂布。 呂布再有一個極大的缺點,便是一朝得志就目中無人,和同僚關係搞的很糟糕。之前說過,誅殺董卓的一大因素很可能就是呂布是幷州人,和董卓的涼州派系搞不好關係。而殺了董卓後,呂布得掌大權,卻和涼州人的關係越來越差,甚至要誅盡涼州人。等到了袁紹處,也是因為呂布認為自己有功於袁家,看不起袁紹手下眾將,終於和袁紹決裂。 事實上任何一個主公都不希望會有呂布這樣的下屬。有了他,其他的下屬都要被排斥;若是隻重用他,卻要提防被他取了腦袋。 問題是呂布並沒有認識到這點,到劉備處他哭訴說:“我與卿同邊地人也。布見關東起兵,欲誅董卓。布殺卓東出,關東諸將無安布者,皆欲殺布爾。”

呂布的身世,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姓名:呂布 字 奉先 終屬 呂布 籍貫[幷州]五原郡九原 [今內蒙古包頭] 容貌 暫無相關記載 官至 左將軍 溫侯 生卒151 — 198(48歲) 配偶 嚴氏 曹氏 (貂蟬) 曾效力過的勢力 東漢 董卓 呂布 袁紹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擅長騎射,膂力過人,號為飛將,聞名於幷州;刺史丁原用布為主簿。董卓入京後,誘使呂布殺死丁原,率其眾來投。董卓大見親侍,令布為騎都尉,隨侍左右。布亦父事董卓。然董卓常因小忿而欲殺布,布懼,在司徒王允的教唆下殺掉了董卓。卓黨李傕等嘯聚為賊,攻打長安,布不能拒,逃走,先後投靠袁術、袁紹、張楊,最後在張邈、陳宮的策劃下入主兗州,與曹操展開數度激烈的爭奪戰,先勝後敗,投靠徐州的劉備,屯兵小沛。呂布趁劉備攻袁術之機奪取了徐州,後在曹操的調解下與備和解。袁術攻打劉備,呂布以轅門射戟為賭注,使袁軍退卻。袁術起兵伐呂布,呂布大敗。但後曹操和劉備聯軍攻打,困守下邳。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又信妻言,不納群下之言。曹操塹圍三月,呂布軍上下離心,其將侯成、宋憲、魏續縛陳宮,將其眾降;呂布亦就縛,與陳宮、高順被戮於白門樓。呂布性情輕狡反覆,唯利是圖,註定了其能稱雄一時而不能成大業的命運。

歷史上的呂布是個什麼人物

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呂布有萬夫不擋之勇,看"三英戰呂布",像關羽、張飛這樣的頂尖的搏殺高手,再加上劉備,對他也是奈何不得,這就不能不讓人佩服其勇猛了。按說,這樣一位大英雄,可以開創一番事業的,可呂布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他最終成為一個流星,還落得了一個無情無義的惡名。人常說,讀三國流眼淚,替古人擔憂,呂布被殺,確實令一些人大流眼淚的。 呂布是亂世英傑。西漢末年,群雄並起,大家各有各的旗號,割據一方。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只不過多了一個漢獻帝牌子而已,以此想充正宗,但是很多人還是不買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諸英雄想跟誰打天下,那就得憑自己的判斷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跟著感覺走。那時,時興"良禽擇木而棲,良將擇主而事",其實就是說,你看準了誰是好主子就可以去投靠誰,不滿意時可以背棄原來的主子投靠新的主子。所以在當時,很多英雄豪傑都是背叛了原來的主子,投靠新主子才得到了重用。曹操最擅長吸納英雄豪傑,所以,他的手下,很多人都是投誠過來的人才,有文臣有武將。按說,人都想擁有一個美好的前程,誰都想獲得榮華富貴,在當時,要想實現自己的願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各軍事集團的興衰很難判斷。所以,呂布經過幾次換主子,是當時很時髦的做法,並不是只有他才這樣做。 問題是,呂布走了極端,違背了做人的基本遊戲規則。他嗜殺成性,心狠手辣,不停地對他的主子製造血案,這就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了。當時刺使、騎尉丁原任用呂布為主簿,對他十分信任,也厚待了他。因為呂布武藝高超,董卓想收買他當助手,於是董卓以高官厚祿引誘呂布殺死丁原,呂布見利忘義,幾乎沒有做什麼思想鬥爭就一下子砍掉了丁原的腦袋,丁原死得莫名其妙。就是這樣一個此見利忘義之人,董卓竟然奉為寶貝,還認他為義子。他沒有想到,丁原對呂布也不錯,最後讓呂布一刀結果了性命,你董卓有什麼可以例外的。認為義子就保險了,這不是掩耳盜鈴嗎?果然,呂布想換主子的時候,董卓落得了和丁原同樣的下場。董卓死後,呂布受到了董卓手下人的報復。呂布兵敗長安後,想投奔袁紹,這時袁紹還是清醒的,他知道呂布的反覆無常的性格,所以沒有接納他。 呂布後來投靠了劉備又背叛了劉備,投靠了曹操又背叛了曹操。呂布變成了一點信義也不講的人。其實,他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一種禍害,沒有人敢把他當朋友。呂布的手下陳登曾這樣比喻呂布,他說:"待將軍如同養虎,應當讓他吃飽了肉,若不吃飽了就要吃人。"呂布就是這樣的一隻虎,所以沒有人再肯相信他。曹操極其愛惜將才,他捉到呂布後,有心想收降他,為自己所用。當時,大將張遼也是被俘的將領,曹操還是重用了他。可是,對於呂布,曹操雖然對他的不義有所警覺,但曹操對待戰將是比較大度的,往往不計前嫌,他有心把呂布收到自己麾下,於是他便徵求劉備的意見。 呂布心直,他以為劉備會幫自己,;因為他們曾以兄弟相稱,劉備在被紀靈包圍的關鍵時刻,呂布曾幫了劉備一把,使劉備化險為夷。可是,當曹操徵求劉備的意見時,劉備說一句:"明公你不見呂布如何對待丁建陽董太師的嗎?"嚇得曹操打個冷戰。就這樣,呂布便必死無疑了。其實,在這個關鍵時刻,劉備的話一字千鈞,他說一句好話,就會救呂布一命,說一句壞話就會使呂布身首異處。劉備表面上賢德仁厚,可內心卻極為狡詐。他知道,這時要讓呂布幫了曹操,那麼曹操的力量就更難以對抗了。為此,他內心早就想好了借刀殺人的辦法。他決不能讓呂布歸了曹操,於是,他提到了丁建陽和董太師,可謂捅到了要害之處。呂布臨死時,大罵劉備是大耳賊,不講信義。事實上正是如此,......

相關問題答案
呂布是個什麼樣的人?
梅蘭芳是個什麼樣的人?
季羨林是個什麼樣的人?
徐悲鴻是個什麼樣的人?
藺相如是個什麼樣的人?
金庸是個什麼樣的人?
后稷是個什麼樣的人?
王思聰是個什麼樣的人?
孟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加利略是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