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General 更新 2025-01-05

什麼是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何理解肯定和否定的相互關係

否定之否定規律 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著肯定和否定兩個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維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滅亡的方面,即破壞現存事物使其轉化為他物的方面.如在生物有機體中,遺傳就是維持其物種不變的肯定方面,變異則是促使其變為新物種的否定方面.正由於事物中都包含著肯定方面,所以它才存在;由於事物中包含著否定方面,所以它又不是永恆不變的,它會被新事物取代.當肯定方面處於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其原有的性質而繼續存在.當否定方面處於主導地位時,事物喪失其原有的性質而發生質的變化. 肯定和否定是對立的統一.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內部兩種相反的方面、趨勢,它們是對立的.同時,肯定與否定又是統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離開了肯定沒有否定,離開了否定也沒有肯定.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滲透.肯定中包含著否定,對一事物的肯定就包含著對與之相反的另一事物的否定,在一定意義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著肯定,在一定意義上,否定就是肯定.唯物辯證法的否定觀就是建立在對肯定和否定辨證統一的理解基礎之上的

否定方面是什麼意思

選B

事物的肯定方面指維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指促使其滅亡的方面

如何正確理解事物的否定方面和作為事物聯繫和發展

一、事物的否定方面

否定方面是促使事物滅亡的方面。例如,麥粒的胚是否定方面。

二、辯證否定

作為事物聯繫和發展環節的辯證否定是指否定方面的否定作用,即否定方面對肯定方面的否定。例如,麥胚對麥粒的否定。麥胚要在一定的條件下分化成胚根、胚芽和子葉,變成麥株。

辯證否定的特性:

第一,辯證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第二,辯證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

第三,辯證否定是事物聯繫的環節。

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揚是聯繫,棄是發展)。

什麼是事物的否定方面?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維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滅亡的方面。當肯定方面在事物的變化發展中處於優勢和主導地位時,事物保持原有的性質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轉化為自己的對立面,達到自我否定,實現質的飛躍、矛盾的轉化和解決。

事物的永恆運動不代表事物任何時候都是發展的

(一)辯證的唯物論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世界觀和哲學。哲學的基本問題及其兩個方面。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及歷史形態。唯心主義的根源、基本觀點及主要形態。舊唯物主義的成就和缺陷。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它把實踐作為考察精神和物質關係問題的基礎,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高度統一,是唯物主義發展的最高形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一的哲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和多樣性

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範疇及其意義。世界的統一性在於物質性。物質世界是多樣性的統一。自然界的物質性與人類社會的物質性。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

3.意識對物質的依賴關係和能動作用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客觀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的主觀映象,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動。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社會歷史的產物。意識與人工智能的關係。意識的能動性及其主要表現。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途徑和條件。

(二)唯物的辯證法

1.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聯繫和發展的科學。

世界是普遍聯繫的整體。聯繫的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從普遍聯繫的總體上把握事物的本質和功能。世界是永恆發展的過程。物質和運動的關係。運動和靜止的關係。事物發展的規律性。規律是客觀事物內部的本質聯繫和發展的必然趨勢。本質和現象、原因和結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現實性的的辯證關係。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唯物辯證法,防止形而上學。

2.對立統一規律

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矛盾的含義。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及其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事物發展的內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關係。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

3.量變質變規律

量變質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形式和狀態。

一切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量、度。掌握適度原則的重要意義。

量變和質變的含義及其基本形式。量變和質變的相互關係。

4.否定之否定規律

否定之否定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辯證的否定觀和形而上學的否定觀。否定之否定。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三)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1.以實踐為基礎的能動的反映論

實踐的含義和基本形式。實踐的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

認識的主體和客體的基本含義及其相互關係。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發展的動力、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以及認識的目的。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2.認識的辯證運動

認識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及其辯證關係。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理性認識到實踐。認識對實踐的能動作用。

認識運動的不斷反覆和無限發展。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認識辯證運動的原理是無產階級政黨群眾路線的重要哲學基礎。

3.辯證思維方法

辯證思維的實質和意義。

辯證思維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歸納和演繹、分析和綜合、抽象和具體、邏輯和歷史的統一。

4.認識的真理性和檢驗真理......

論事物的矛盾。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叫做矛盾。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所謂對立,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互相鬥爭。所謂統一是指如下兩種情形:第一,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它們中的一方對另一方的否定,以及在舊矛盾向新矛盾的轉化中對舊矛盾的否定,都不是單純的否定,而是辯證的否定,即否定之中有肯定,肯定之中有否定。 例如,如果沒有A與B之間的衝突,就不會轉化成武器矛,而有矛必然會有盾,矛盾之間不斷相互否定,又相互促進其發展,現在演變成導彈與導彈防禦體系的矛盾。

正確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義,還必須注意:首先,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關係,既指事物內部存在的這種關係,也指事物之間存在的這種關係。再次,不能把哲學上講辯證矛盾同邏輯矛盾混為一談。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且貫穿於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矛盾無處不在,矛盾無時不有。

學習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對於我們科學地看問題、辦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於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其次,還要善於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兩點,而不是一點,那麼我們要如實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就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對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堅持兩分法、兩點論。

矛盾是客觀與主觀的對立統一,矛盾存在於一切客觀事物中,也包括主觀思想,矛盾只有被人的主觀思想所認識,矛盾才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的考試題,急,在線等 20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背誦提綱

1,馬哲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第一章 哲學概論)★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1)恩格斯提出思維和存在的關係(何者第一,有無同一)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①是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迴避的問題;②是解決其他哲學問題的前提;③是劃分哲學基本派別的依據;④是人們生活中的基本問題。

(2)一切哲學都不能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這是哲學的黨性。

(3)唯物主義主張物質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說明世界,不附加外來成分。

(4)唯心主義主張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把握唯心主義的兩個基本形態)

①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感覺、觀念作為唯一真實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②客觀唯心主義把某種脫離個人的精神變為獨立的存在,作為世界本原和萬物創造者。

將認識過程中的感性階段誇大、絕對化,導致主觀唯心主義。將認識過程中的理性階段誇大、絕對化,導致客觀唯心主義。

(5)唯心主義產生的根源:①社會歷史根源、②階級根源、③認識論根源(感覺是屏障,不可知論)

(6)舊唯物主義的缺陷: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沒有確立科學的實踐觀。

(7)馬克思主義的特徵:(馬克思最偉大的貢獻:創立唯物史觀;) (舊唯物半截子是因為自然觀唯物,歷史觀唯心;)

①階級性---公開申明為誰服務;(一切辯證法都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繫的,發展變化的。沒有認為世界統一)

②實踐性---強調理論對實踐的依賴關係,理論反過來又指導實踐。(解決問題的出發點----實踐)

③革命性與科學性的統一。馬克思和舊唯物最主要區別:唯物史觀。

(8)馬哲與具體科學的關係:一般與個別;抽象與具體;指導與被指導;普遍與特殊。共性與個性

2,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作用(多選把握)(第一章 哲學概論)

(1)揭示人類社會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為我們理解社會提供思想武器。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2)為我們認識社會提供了辯證法原則,我們要用聯繫和發展的觀點認識社會。

(3)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三觀)

(4)提高人們對社會發展、社會管理規律的認識和運用能力。

3,馬哲和西方哲學:反對科學主義但重視科學精神,反對抽象人本主義但重視人文精神(第一章 哲學概論)

(1)科學主義否定哲學世界觀功能,推崇科學知識,放棄世界觀的研究。

(2)人本主義反對科學和理性,強調人的存在的本體論(不是以人為本),具有非理性主義的特點。

4,物質觀體現唯物自然觀和歷史觀、唯物論與辯證法、本體論與認識論的統一(第二章 唯物論)。

(1)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定義的意義:三個劃清界限---同唯心主義和二元論、同不可知論、同舊唯物主義。(正確理解物質範疇要把握自然物質的多樣性,客觀實在性。)

(物質和物質範疇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關係,物質和物質形態是共性和個性的關係。)(庸俗唯物的錯誤是抹殺了意識的主觀特徵。)

(2)客觀實在是物質的共同的一般本質,它通過運動表現出來。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之外什麼也沒有。

(3)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運動和物質不可分離,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是機械唯

物論;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是唯心論。運動和靜止都是物質的固有屬性,運動絕對,靜止相對,他們相互包含。

(4)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相對靜止使事物呈多樣性,是區分事物基礎,衡量事物運動尺度。

(5)實踐是人能動地改造物質世界的對象性活動。形式:生產、處理和變革社會關係和科學實驗。

(6)實踐有三個基本特徵:客觀現實性、......

相關問題答案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事物的根本性質是什麼?
電動機的額定功率是指?
事物的同義詞是什麼?
事物的近義詞是什麼?
什麼是事物的對應關係?
什麼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一切事物的英文是什麼?
物流包裝方面的包裝材料有哪些呢? ?
我國的消防方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