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更的人怎麼計時?
請問:古代打更人是怎麼來計算時間?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2分
“打更”、“更夫”、“更樓”各詞全由“更”字而來。我以前談過,中國古代一晝夜分十二個時辰,亦即兩個小時一個時辰。白天人們可看太陽、日晷或計時的“銅壺滴漏”之類東西判斷時間,夜晚則不知時間了,於是由專人看著“銅壺滴漏”,按照時辰打鼓告訴民眾。古人規定,逢戌時(約合現在晚上七點至九點鐘)開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時,即合現在夜晚九點至十一點鐘;三更是子時,即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五更是最後一更,已到寅時,即黎明前的三點至五點鐘了。
在古時,打更的時間怎麼算?
關於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
1.干支計時法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時”字表示。即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每一時刻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這十二時辰與現今計時法的關係是:子時--23點至1點,丑時--1點至3點,寅時--3點至5點……以下依此類推,亥時是現時的21點至23點。
《智取生辰綱》:“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時”,古時報時時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時。辰時就是上午的7點至9點鐘;申時是下午的3點至5點(15時至17時)。
2.十二時段計時法
這種方法是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個時段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各時段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夜半”相當於“子時”,就是23點至1點;“雞鳴”就是1點至3點;“平旦”就是3點至5點;“日出”就是5點至7點……依次類推。
《孔雀東南飛》有這樣兩句詩:“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黃昏”就是19點至21點;“人定”就是21點至23點。
3.更點計時法
這種計時法出現較晚,它是專用計夜間閥間的。“更”與“點”是兩種計時單位。
先說“更”。古人把一夜分為五個時辰,夜裡的每個時辰被稱為“更”。一夜即為“五更”,每“更”為現今的兩個小時。一更是19點至21點,二更是21點至23點……依次類推。
《祝福》結尾段寫道:“我被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炸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的時候。”這“五更將近的時候”,就是將近早上5點鐘的時候。
再說“點”。“點”是比“更”小的夜計時單位。“點”本來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形狀頗似小銅鐘。中間突起,兩邊有孔,孔可以穿上繩把“點”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古時習慣是報更時敲鐘鼓,報點時則擊打“點”,“點”便成為計時單位了。古時為計時準確的需要,又把每個“更”劃分為五個“點”。經推算可知,一“點”等於現今的二十四分鐘,五個“點”的時間正好是一“更”。
4.漏刻計時法
漏刻是古代的計時方法,“漏”是盛水計時器具,一般用銅製。把一晝夜分一百份,每份即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課文中出現的“漏刻”時間詞語已非本意,只要“更點”的代名詞而已。
《譚嗣同》中“時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這裡“漏”也是“更”的意思了。現代常用的“刻不容緩”“一時三刻”等詞語中的“刻”意思就更虛了。
古代晚上打更的人是怎麼知道時間的
關於中國古代的計時方法。
1.干支計時法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時”字表示。即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每一時刻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這十二時辰與現今計時法的關係是:子時--23點至1點,丑時--1點至3點,寅時--3點至5點……以下依此類推,亥時是現時的21點至23點。
《智取生辰綱》:“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時”,古時報時時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時。辰時就是上午的7點至9點鐘;申時是下午的3點至5點(15時至17時)。
2.十二時段計時法
這種方法是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個時段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各時段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夜半”相當於“子時”,就是23點至1點;“雞鳴”就是1點至3點;“平旦”就是3點至5點;“日出”就是5點至7點……依次類推。
《孔雀東南飛》有這樣兩句詩:“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黃昏”就是19點至21點;“人定”就是21點至23點。
3.更點計時法
這種計時法出現較晚,它是專用計夜間時間的。“更”與“點”是兩種計時單位。
先說“更”。古人把一夜分為五個時辰,夜裡的每個時辰被稱為“更”。一夜即為“五更”,每“更”為現今的兩個小時。一更是19點至21點,二更是21點至23點……依次類推。
《祝福》結尾段寫道:“我被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炸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的時候。”這“五更將近的時候”,就是將近早上5點鐘的時候。
再說“點”。“點”是比“更”小的夜計時單位。“點”本來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形狀頗似小銅鐘。中間突起,兩邊有孔,孔可以穿上繩把“點”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古時習慣是報更時敲鐘鼓,報點時則擊打“點”,“點”便成為計時單位了。古時為計時準確的需要,又把每個“更”劃分為五個“點”。經推算可知,一“點”等於現今的二十四分鐘,五個“點”的時間正好是一“更”。
4.漏刻計時法
漏刻是古代的計時方法,“漏”是盛水計時器具,一般用銅製。把一晝夜分一百份,每份即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課文中出現的“漏刻”時間詞語已非本意,只要“更點”的代名詞而已。
《譚嗣同》中“時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這裡“漏”也是“更”的意思了。現代常用的“刻不容緩”“一時三刻”等詞語中的“刻”意思就更虛了。
時間在古代晚上打更的人怎樣判斷時間.根據什麼
古代計時的工具叫“銅殼滴漏”。它是靠銅壺裡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來計算時間的長短的。
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銅壺底部有個孔,壺中豎著一支帶有100個刻度的箭。壺中裝滿水後,水從孔中滴出來,一天一夜剛好滴盡。一天一夜為24個小時,這樣,箭上的一個刻度所代表的時間就是24個小時除以100,等於14分24秒。直至清初,將100刻改定為96刻,每刻時長變為15分鐘整,相傳成習,一直沿用到今天。
古代晚上打更,對應現在的時間怎麼算的
中國古代有報更(又叫打更)的計時法。把夜間分為五更:相當於現代的
晚上7點到9點為一更,9點到11點為二更,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凌晨1點到3點為四更
,凌晨3點到5點為五更。
古代的打更的幾更是幾點。幾更怎麼喊
古代的時辰是以地支來計算的,卯酉為日月之門,就是從酉時(晚上5點到7點)開始算晚上,然後戌時(晚上7點到9點)是一更天,亥時(晚上9點到11點)二更天,子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三更天,丑時(凌晨1點到3點)四更天,寅時(3點到5點)五更天,然後又到卯時就到白天了。十二地支的順序知道吧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幾更天也不是直接喊出來的,打更人會敲鑼,敲幾下就是幾更了,邊敲邊說“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古代人怎樣計算打更的時間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2分
“打更”、“更夫”、“更樓”各詞全由“更”字而來。我以前談過,中國古代一晝夜分十二個時辰,亦即兩個小時一個時辰。白天人們可看太陽、日晷或計時的“銅壺滴漏”之類東西判斷時間,夜晚則不知時間了,於是由專人看著“銅壺滴漏”,按照時辰打鼓告訴民眾。古人規定,逢戌時(約合現在晚上七點至九點鐘)開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時,即合現在夜晚九點至十一點鐘;三更是子時,即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五更是最後一更,已到寅時,即黎明前的三點至五點鐘了。
在古時,打更的時間怎麼算
中國古代有報更(又叫打更)的計時法。把夜間分為五更:相當於現代的
晚上7點到9點為一更,9點到11點為二更,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凌晨1點到3點為四更
,凌晨3點到5點為五更。
古代打更人沒鐘錶,倒底用什麼計時。
古代有最準確的 “天文鐘” :日晷。利用日晷校正 “沙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