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是哪個民族?
孫中山的五族共和指的是那五個民族
五族共和中華民國成立初期政治口號。這一原則強調了在中國的五大族群和諧相處。以五色旗作為國旗,分別代表漢族(紅);滿族(黃);蒙古族(藍);信仰伊斯蘭的諸多民族(白);藏族(黑)。其中回族泛指穆斯林民族,包括新疆維吾爾族等。清朝曾將新疆稱為回疆。五族共和源自清末立憲運動的“五族大同”。
孫中山提出的民族革命的含義是什麼他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族
中華民族,推翻封建主義
孫中山是漢族嗎?
當然是漢族。他的成就我就不復制了。按你說的,廣東是古代少數民族棲息的地方,但是從西漢武帝開始,廣東納入版圖,當然最早還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去。東漢末年的戰亂開始,漢族就大量南遷了,經過隋唐、南宋時期開放,中國經濟中心南移,人口也在南移,這包括了漢族的遷徙。
至於你說樣貌差異,其實你仔細看,各個地區的漢族樣貌都會有差異,那是因為在歷史長河中,漢族融合了許多民族的血液。北方的漢族高大威猛,南方的漢族文弱秀氣。
再多說一句,民族成分中,血緣固然重要,文化認同才是最根本的東西。比如我們的粟裕大將,按照今天的血緣劃分他應該是土家族,但他一直就認為自己是漢族,這就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認同,有時候與血緣無關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什麼?
三民主義是由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的創始人孫中山所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政治理論與政治綱領,包含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為中國國民黨的基本理論,在中華民國憲法前言以“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稱呼,並被納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內容。
基本原理主要來自中國文化傳統、西方政治學與社會主義,再加上孫中山個人的理解與想像。此綱領在歷年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多次對三民主義所作的表述,皆有所改變和發展。而中國國民黨領導人與黨員、學者,對三民主義也有不同的解讀。
三民主義主要要點如下:
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民族自決,民族精神,民族獨立,民族平等與統一,反對殖民壓迫,大亞洲主義,世界大同;
民權主義:民權時代,主權在民,民主政體,全民政治,革命程序論,政黨政治,權能區分,五權憲法,地方自治,民權機器;
民生主義:平均地權,節制資本,興辦實業,民生主義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集產主義的包容關係;
除此之外孫中山還有其他思想主張,這些主張可以說是對三民主義的補充。
宇宙進化觀:宇宙進化三時期,生元說;
心物合一論:物質與精神合一論,心為本源,兩個文明相待論;
知難行易: 知行發展三時期,“知必能行”與“不知亦能行”,知行新路徑, “三種人”;
宗教觀: 政治與宗教相提挈,政教分立,宗教有主義,以基督教作新文化基礎論;
心性文明論:固有道德基礎論,互助原則,博愛原則,天下為公;
文化開放主義:文化服務民族振興論,兼收眾長與益以創新論,復我國粹與學習西方;
經濟思想:三大港建設,區域協調發展,交通為實業之母論,鐵路建設,公路與河運建設,民以食為天論, 移民墾荒,興農新法,工業化之路,輕工業建設,礦業建設,對外經濟開放,錢幣革命;
戰爭觀與軍事思想:戰爭與政治、經濟、人民與和平的關係,武裝鬥爭,建立革命根據地,建立軍隊,國防建設;
婦女解放思想:女子教育,男女平權;
宣傳主義:宣傳攻心論,宣傳注射論,宣傳勸人論,感化宣傳論,宣傳的重要性,革命宣傳,宣傳的原則;
教育思想:教育功能,國民教育,義務教育,德智體教育,教育改革;
孫中山是少數民族嗎?我觀察其相貌覺得不象漢人? 5分
當然是漢族。他的成就我就不復制了。按你說的,廣東是古代少數民族棲息的地方,但是從西漢武帝開始,廣東納入版圖,當然最早還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去。東漢末年的戰亂開始,漢族就大量南遷了,經過隋唐、南宋時期開放,中國經濟中心南移,人口也在南移,這包括了漢族的遷徙。
至於你說樣貌差異,其實你仔細看,各個地區的漢族樣貌都會有差異,那是因為在歷史長河中,漢族融合了許多民族的血液。北方的漢族高大威猛,南方的漢族文弱秀氣。
再多說一句,民族成分中,血緣固然重要,文化認同才是最根本的東西。比如我們的粟裕大將,按照今天的血緣劃分他應該是土家族,但他一直就認為自己是漢族,這就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認同,有時候與血緣無關孫中山祖籍在廣東省東莞縣上沙村(今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上沙社區上沙村),其祖先常德公,在元朝末期(約公元1350年)受到張士誠、朱元璋等民族革命思想的影響,因而與東莞的何真交往很好,所以也就由南雄珠璣巷遷來上沙村定居,到了第五世房禮讚公搬遷至香山(今中山市)。根據孫中山故居“孫氏家譜”所載的“始祖、二世、三、四世祖,都在東莞上沙鄉居住,五世禮讚公才從上沙遷走,先輩的族譜仍以上沙作為“故鄉”。
右圖為孫中山於1912年就任臨時大總統時與東莞孫氏宗親的合影。
(家系歷史圖冊圖片來源於)
上圖:2012年5月26日,孫中山孫女孫穗芳博士與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後裔在廣州曹崇恩雕塑公園共同栽下一株博愛、希望之樹——白玉蘭。
為什麼稱孫中山是民族英雄?
孫中山(1866.11.12~1925.3.12),孫中山 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丹幼名帝象,學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後改號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廣東香山(中山)人,革命家,中國國民黨締造者之一。1892年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赴檀香山成立興中會,誓推翻清朝。1905年在日本聯合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成立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孫中山第一個領導推翻封建社會,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統治。
比較材料2,3,談談孫中山在民族觀念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原因:吸納世界近代民族國家的思想;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五四愛國運動的影響。(6分)
影響: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改組國民黨,推動國共合作。(4分)
孫中山是一位堅定的愛國主義者,他一生奮鬥的目標是“使中國成為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但統一國家內民族融合與相互認同又是其存在的前提,其思想基礎就是一種新的中華民族的共和精神。這種民族的共和精神應當拋棄過去華夏民族狹隘的家族、宗法團體與小血緣思想,以國家和大民族精神為重。他說:“中國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團體,沒有民族精神,所以雖有四萬萬人結合成一箇中國,實在是一片散沙,弄到今日,是世界最貧弱的國家,處國際中最低下的地位。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的地位在此時最為危險。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義,結合四萬萬人成一個堅固的民族,中國便有亡國滅種之憂。我們要挽救這種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義,用民族精神救國。”所以,高揚中華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振興國家,並強化對民族、國家認同性的認識,是解除亡國滅種之憂的最佳途徑,也是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