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語言現象?
什麼叫語言現象?舉例分析
語言的本質是人們相互溝通的工具。語言的發展、新的語言現象的出現,正是適應人們在實踐中的這種需求。可以說,語言現象就是一種特殊的人類活動的現象。新的語言現象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這種特殊的人類活動的現象也隨著發展變化的必然現象。社會已經和正在發生許多變化,而且還將有更多的變化。因此,新的語言現象無時而不存在。如果有一種語言長期沒有“新的語言現象”出現,那麼這種語言一定是極少被使用、正在日趨消失的語種。 這是新的語言現象出現的原因。 但是,並非所有“新的語言現象”都具有積極意義。目前某些新的語言現象,譬如說網話、廣告語,有許多不符合語言規範,是對傳統語言文化的一種挑戰,說嚴重些是對我國源遠流長的語言文化的褻瀆。對此,有人主張一味推崇以“促進”語言的發展;有人主張不予理睬,“順其自然”;有人主張堵塞、遏制。我認為,一味積極甚至狂熱地推崇只能助長某些“語言垃圾”隨著新語言現象的出現而“滿天飛”,非但不能促進語言的發展,反而造成更加嚴重的語言汙染,阻止了健康語言的發展;“順其自然”是一種消極措施,也不可取;堵塞、遏制手段卻恐怕無濟於事。正確的積極的措施是疏導——通過所有媒體總結、推薦、宣傳那些新鮮的、正面的、形象的、生動的語言,包括外來語和群眾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語言,同時分析、批判、抵制新出現的“語言垃圾”。這種疏導工作的導向作用不可低估。
漢語中有哪些有趣的語言現象
聲調也不是漢語獨有,東亞不少語言都有。事實上,應該具體稱之為字調。聲調幾乎是所有語言都有的現象,因為聲調包括了句調,而句調是人類語言普遍存在的。例如英語中疑問句在沒有使用疑問詞的時候,需要用升調,例如“Are you a student?”必須用...
現在有哪些比較新的語言現象呢
網絡詞彙 古月:港漫用語語助詞,一般輸入法無此字,類似用法還有口桀等。 蘿莉:16歲以下的"可愛"小女孩,源於“LOLITA”一書。 正太:16歲以下的"可愛"小男孩,源於“鐵人28號”中的金田正太郎。 歐巴:30歲以上的女性。 兄貴:全身肌肉的強壯男子。 姐貴:全身肌肉的大姐姐。 大姐姐:16~30歲的女性(又稱御姐)。 控:對上述的人種有愛好的人,如蘿莉控。 BL:BOYS LOVE的縮寫,意指男性間的戀情。 GL:GIRLS LOVE的縮寫,意指女性間的戀情。 未夠班:不夠資格。 逆天:做出一些違反常理的事。 強者:做出逆天行為的人。 XD:要橫著看它,是種漫畫式誇張笑臉,另一種說法是X滴。 顏文字:即表情符號,常見的有^_^或@_@。 怒羅(銅鑼)衛門:"小叮噹"的日文直譯。 開刀:拿各版主來惡搞。 解剖:對某人的解析。 小白:白目。 小黑:黑名單。 浸小黑:被登記進黑名單。 小強:蟑螂,也可稱做有不死之身的人。 食神:堪稱一大千古佳作!大部份KUSO的句型都出自其中。 少林足球:跟食神一樣,大部份KUSO的句型都出自其中。 回鍋:重新PO的文章。 謎之聲:隱藏人格!有時候會換成版眾ID或路人。 泡菜:韓國人的稱呼。 廢柴:沒用的人。 北斗神拳:很常被拿來惡搞的名作。 僕:即“倒”。 仆街:倒在大街上,祖仁恭版大的得意技。 折凳:七武器之首,被譽為史上最強的兵器。 王道:指最為正確或常出現的人事物, 通常只是個人偏執的認定。 怨念:對某人事物的執念,據說有怨念就能成為NT。 孟獲孟獲:就是“不知道”的意思。 天鷹戰士:“福音戰士”的翻譯。 魔人:某方面功力深厚的人,通常會隱藏在各版中,比如說轉貼魔人,灌水魔人等。 潛水:指暫時不會到某站發表主題或留言的行為。 浮上:潛水完後當然就是浮上囉。 菜鳥:指新手 沙發:第一個發表文章的人
文言文中的特殊語言現象指的是什麼
“兼詞”是一種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所謂兼詞,就是一個單音節詞由兩個字快讀而合成,同時兼有兩個字的字義,。見的有“諸”、“盍”、“叵”、“耳”等。
【諸】用在句中,有時是“之於”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詞,“於”是介詞。
例如: 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愚公移山》 投諸 = 投之於
【諸】用在句末,是“之乎”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疑問語氣詞。
例如: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莊暴見孟子》) 有諸 = 有之乎?
【盍】“盍”是“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問代詞,“為什麼”、“怎麼”;“不”是否定副詞。例如:“伍奢有二子,不殺者,為楚國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記·楚世家》)
【叵】“叵”(pǒ)是“不可”的合音詞,表示否定,多用於貶義。
例如:“吾門人多矣,尹子叵測也.”(《新唐書·尹情傳》)
【耳】“耳”是“而已”的合音詞,意為“罷了”,表限制語氣.。
例如:“蓋向來不過籠絡耳.”(《譚嗣同》)
【焉】相當於“於之”、“於此”、“於彼”。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焉:在其中)
有趣的語言現象
一、有趣的搭配。
漢語中,有些短語看似動賓關係,認真細辨,卻發現動詞和賓語並沒有支配與被支配關係,揣摩其義,發現挺有意思的。明明是“在食堂吃”卻說成“吃食堂”,明明是“被太陽晒”卻說成“晒太陽”,明明是“自己哭”,卻說是“哭鼻子”,明明是“讓醫生看”卻說是“看醫生”,明明是“滅火”卻說成是“救火”,明明是“下館子”卻說成“炒盤子”。另外,還有“吃香”“吃棒”等詞細細揣摩也挺有意思的。
二、有趣的反義。
有些句子關鍵成分用含義相反的詞,但整個句子表達出的意思卻可能相同。請看下面幾個例子。
“你真不是個東西!”這句話蘊含著戲謔或咒罵對方的意思,但是如果反過來說:“你真是個東西!”也同樣不見得是好話。
某次比賽,中國女排3:0戰勝美國女排,報紙上卻赫然出現兩個用詞相反的標題——“中國隊大勝美國隊”,“中國隊大敗美國隊”。一“勝”一“敗”,語義兩反,在句中卻都表明中國隊贏了!
三、有趣的語序。
有位信徒在做禱告時煙癮大發,他問牧師:“請問我祈禱時可以嗎?”牧師告訴他不可以,因為這是對神的大不敬。下次做禱告信徒煙癮大發時,他這樣問:“牧師先生,請問我時可以祈禱嗎?”牧師不假思索:“當然可以。”時時刻刻都念著神,這是對神極盡虔誠啊。兩句話語序不一樣,意義也各有側重,但目的和結果可能卻是一樣的。
四、有趣的錯用。
許多成語流傳悠久,意蘊豐富,意義用法也約定俗成,不能“望文生義”。但是對許多成語人們卻喜歡“望文生義”,錯用的句子屢屢見諸報端,甚至許多錯誤用法有取代正確用法之勢。
如“炙手可熱”這個成語,原是貶義詞,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但許多人把它作中性詞用,而且當成“很盛行,受熱捧”的含義使用。
又如“對簿公堂”原指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沒有“打官司”之義,但大家習慣把它當成“打官司”的含義來使用。
五、有趣的拆詞。
漢語中有些詞比較穩定,不能把它們拆分插入其它的詞,比如“動員”不能拆成“動××的員”,比如“舒服”一詞,只能說“舒服一下”而不能說“舒一下服”。(另有關懷、領導、推行、包庇等)
而另外有些句子要把意思表達完整,可能就要求某些詞要拆分並加入其它的詞,如“打架”,一般會說成“打了架”,“打了一架”,又如“洗澡”,可能說成“洗了個澡”,“洗完了澡”。(另有睡覺,借力,退休,施恩)
年輕人就是年輕人語言現象
沒什麼意思。
可能能比較委婉地化解年輕人血氣方剛引發的尷尬吧。
歇後語是中國一種特有的語言現象
歇後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後一部分起“後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後語。漢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曆史滄桑的沉澱、淬鍊、凝聚成絕妙的漢語言藝術。其中歇後語以其獨特的表現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