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瓊林講的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12-24

《幼學瓊林》主要說的是什麼內容啊?

《幼學瓊林》是中國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幼學瓊林》最初叫《幼學須知》,又稱《成語考》、《故事尋源》。一般認為,最初的編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見認為是明景泰年間的進士邱睿。在清朝的嘉靖年間由鄒聖脈作了一些補充,並且更名為《幼學故事瓊林》。後來民國時人費有容、葉浦蓀和蔡東藩等又進行了增補。全書共分四卷。

幼學瓊林讀後感

《幼學瓊林》是中國古代兒童的啟蒙讀物,原著是明代的程登吉,清人鄒聖脈做了增補,後改名為《幼學瓊林》,也叫《幼學故事瓊林》。這本書囊括了當時的自然知識、歷史傳說、生活常識,可以稱得上一部微型的百科全書。

五年級新學期開始,我發下了一本新書名字叫《幼學瓊林》,我迫不及得地翻開這本書看,發現它既不是寓言故事也不是童話故事,充滿了陌生感,好多字不知道其讀音,好多句不知道其意思,挫敗感油然而生,我就把書放在了一邊,便失去了讀它的興趣。

直到有一天,我參加學校的一個班會活動,要在全校師生面前朗讀幼學瓊林,老師對我提出了高要求,為了完成任務我做了充足準備,先把不認識的字,查字典後註上拼音,再把原文、註釋、譯文相互對照著仔細地閱讀著、理解著,我慢慢地發現我如同置身於中華古國悠悠的文明長廊中,舉凡天文地理、衣食住行、製作技藝、神仙傳說,在幼學瓊林中無不涉及,的確不愧有“瓊林”之美譽。

通過閱讀《幼學瓊林》使我掌握了書中許多成語故事,而且還知道其出處,以後運用這些成語時一定是輕車熟路。班門弄斧,不知分量;小過必察,謂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謂之落井下石;將進好處,曰漸入佳境;無端倨傲,曰旁若無人,書中上千個成語典故,令人眼界大開,極具吸引力。

書中勾勒出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寓意深刻。有的代表著偉大的母愛、有的代表著忠孝、有的代表著英雄氣節、有的代表著勇敢,這些精神鼓舞著我、激勵著我、指引著我的學習與成長,一股向上的正能量終生與我相伴,讓我受益終生。慈母望子,倚門倚閭,我彷彿看見一位慈祥的母親倚在門前,盼望著兒子平安歸來;韓信受跨下之辱,張良有進履之謙,我彷彿看到了兩位忍辱負重終成大將的兩位志士;無面見江東,項羽羞歸故里,我被項羽的英雄氣概所折服,至若緹縈上書而救父,盧氏冒刃而衛姑,我被她們的勇敢孝順而感動

或者

寒假裡我讀了《幼學瓊林》。小的時候這本書是我的睡前小故事,媽媽講,我聽,朦朦朧朧地知道了一些歷史故事。現在我認識字了,自己讀起這本書,另有一番收穫,懂得了一些做人處事的道理,理解了傳統文化的精髓。

《幼學瓊林》初為明人程登吉編著,全書分為四卷,涉及天文地理、歲月時辰、朝廷內務、文臣武職、家庭婚姻、親眷有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內容,如一幅長長的畫卷,集中展示了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與文化的各個側面。中國一直流傳一句話: 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 連一代偉人毛澤東也能熟背《幼學瓊林》,足見《幼學瓊林》的影響力之大。

讀完這本書,我首先了解了許多歷史人物和他們的故事。“無面見江東,項羽羞歸故里”,我為項羽壯懷激烈的英雄氣概所折服;“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我知道了做人要有傲骨,要做品德高尚的人;“韶華不再,吾輩須當惜陰”,我為匡衡珍惜時間的行為所感動,體會到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真正含義……

其次書裡對許多的成語出處作了介紹,可以讓我們掌握了不少的成語典故和四字詞語,對我們今後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其中有杞人憂天、少見多怪、精衛填海、朝三暮四、前倨後恭、鑿壁偷光、毛遂自薦、言過其實、破釜沉舟、盲人摸象、刻舟求劍、前車之鑑、飲水思源、才高八斗等等。另外我還了解了一些民俗,如牛郎織女、正月十五畫門神、端午節的傳說、重陽登高等。

最後書裡展示的處事哲學讓我受益匪淺。“精衛填海”告訴我們做事要有不畏艱難、堅韌不拔、不達目的是不罷休的執著精神;“朱熹拜師求學”告訴我們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只有虛心好學,向人請教,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狀元可丟,朋友不能棄”告訴我們在世界上最值得珍惜擁有的不是官祿,而是情義。“唾面自乾”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一顆寬......

幼學瓊林 其中師生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相傳為孔子聚徒授業講學之處。後泛指授徒講學之處。賢人七十,弟子三千: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有七十二人,這裡七十取其約數。

幼學瓊林兄弟這篇文章主要採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坑爹的語文啊

幼學瓊林寫什麼

老一輩人說: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知天下。

讀過這本書的人都認為這話不無道理。

這本書過去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蒙學課本,雖說只有幾萬個字,但卻分成四卷,三十三篇。內容涉及天文地叮。倫理道德,

文學藝術,衣食住行,風俗禮儀,婚姻家庭,等等。

可稱作是一本濃縮的中國古代百科全書。

不過,這本產生和流傳於封建社會的蒙學課本,還是屬於封建文化讀物,書中的解釋偏向於想象,現代人讀起來覺得荒誕。

希望,已上對你瞭解幼學瓊林都些幫助。

弟子規何人所著?主要講的是什麼?

《弟子規》是人們的生活規範,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範,做到與經典同行為友。《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餘力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瞋痴慢,人心墮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須從根本著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根本為枝末,認枝末為根本。為求解決問題,反倒製造問題。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   俗雲:「教兒初孩,教婦初來」,兒童天性未染汙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曉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若幼小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為力矣!   三字經曰:「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之道,貴以專。」,而非博與雜;故一部經典,宜讀誦百至千遍,蘇東坡雲:「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現在教學,壞在博與雜,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學生讀經、定力之培養,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賢明父母師長,深體斯旨;此乃中華文化之命脈所繫,中華子孫能否長享太平之關鍵,有慧眼者,當見於此。   幾百年來,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一直堅信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時(0~13歲),記憶力非常好,應該把前輩的人生經驗、生活智慧記憶下來,牢牢地背記,並爛熟於心中。儘管此時他還不理解其深刻含義,但是先記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時機再反芻一樣,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理解能力也在成長,到了一定年齡自然醞釀發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領悟。如果在孩子該記憶、記憶力強的時候,不給他一些經典的東西儲存到腦子裡,沒有“厚積”,怎麼能“薄發”呢?怎麼能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呢?   《弟子規》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弟子”是指一切聖賢人的弟子,“規”“夫見”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解。所以是每個人,每一個學習聖賢經典,效仿聖賢的人都應該學的。《弟子規》沒做到,學習別的經典就很難得到真智慧。《弟子規》共360句(1080字),概述簡介,以精練的語言對兒童進行早期啟蒙教育,灌輸儒家文化的精髓。

圍繞幼學瓊林寫一 篇關於師生的 作文

有一種職業最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道風景最雋永,那就是師魂;有一種情感最動人,那就是師生情.我們擁有同一顆熾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闊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播撒著希望……

——題記

她,有著一雙明亮的眼睛,雙眸不時的放射出天真與活潑,三十多歲的她還有著一顆與我們一樣年輕的心.她有著優雅的氣質,是一位讓人一見就很難忘掉的老師.而深厚的文學底蘊,又將她渲染的更加出色.無論遇見誰,她都會對他甜甜的一笑,笑得人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她的聲音很好聽,柔美、清爽,一串串的語言從她嘴裡滑出來,宛如美味的果凍滑過喉嚨時那麼輕盈、潤澤.一句句看似平凡的話,經她那巧嘴一修飾,就變得優美動聽起來.聽她講課,真是一種享受,很愜意.

她做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要麼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這是我對她的評價.她總能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繁忙的工作,去把握每一個機會,在展示自己的大舞臺上充分的張揚自己的個性.

其實她的生活中也不僅僅只有鮮花和掌聲,有時她也會遇到困難.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在我們面前她一直都表現的那麼堅強,蠟黃的臉上笑容依舊.也許歲月的風雨會洗掉她的記憶,歷史的車輪會碾掉許多她與我們在一起的往事.但有一種溫情,卻永遠不會被歲月的流水沖淡——那就是師生情!

關於幼學瓊林的燈謎

例如:從小模仿秦叔寶和靠山王(四字古籍)幼學瓊林

背景(《幼學瓊林》二句)日月其除,金臺是其異號

每(《幼學瓊林》句)海不揚波

《幼學瓊林》句

牛女相會

《幼學瓊林》一句

惟七夕一相逢

陳誠

《幼學瓊林》句

不欺之語

從禽

幼學瓊林一句

不離飛鳥

歸雁

幼學瓊林一句

不離飛鳥

回拜

《幼學瓊林》句

謝人過往

毀約

《幼學瓊林》句

人失信

雷鳴

《幼學瓊林》句

聲聞於天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補充:《幼學瓊林》全文及解釋:

天文

【原文】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

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夭,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

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氣;月裡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風欲起而石燕飛,天將雨而商羊舞。

旋風名為羊角,閃電號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號。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車之女回阿香。

雲師系是豐隆,雪神乃是滕六。

歘火、謝仙,俱掌雷火;飛廉、箕伯,悉是風神。

列缺乃電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甘霖、甘澍,僅指時雨;玄穹、彼蒼,悉稱上天。

雪花飛六出,先兆豐年;日上已三竿,乃雲時晏。

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

望切者,若雲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參商二星,其出沒不相見;牛女兩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羿妻,奔月宮而為嫦娥;傅說死,其精神託於箕尾。

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

事非有意,譬如雲出無心;恩可遍施,乃曰陽春有腳。

饋物致敬,曰敢效獻曝之忱;託人轉移,曰全賴回天之力。

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誦再生之德,曰二天。

勢易盡者若冰山,事相懸者如天壤。

晨星謂賢人廖落,雷同謂言語相符。

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回。

如夏日之可畏,是謂趙盾;如冬日之可愛,是謂趙衰。

齊婦含冤,三年不雨;鄒衍下獄,六月飛霜。

父仇不共戴夭,子道須當愛日。

盛世黎民,嬉遊於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慶雲之祥。

夏時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經既成,赤虹化玉。

箕好風,畢好雨,比庶人願欲不同;風從虎,雲從龍,比君臣會合不偶。

雨暘時若,系是休徵;天地交泰,稱斯盛世。

【註釋】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混沌: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元氣狀態。

氣之較清上浮者為夭,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氣:指元氣。凝:結也。

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三才:三種有能力的事物。古人認為,天能覆物,地能載物,而人是萬物之靈。

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宗:宗主,主宰。象:儀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氣;月裡蟾蜍,是月魄之精光。螮蝀:音地東。蟾蜍:傳說后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其妻嫦娥竊而食之,奔月宮,遂化為蟾蜍。

風欲起而石燕飛,天將雨而商羊舞。石燕:零陵山之石燕,遇風雨即飛,雨止復變為石頭。商羊:鳥名,傳說只有一隻。

旋風名為羊角,閃電號曰雷鞭。羊角:《莊子》“有鳥名鵬,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雷鞭:《淮南子》“雷以電為鞭,電光照處,謂之裂缺”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號。素娥:即嫦娥。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車之女曰阿香。律令:《搜神記》“律令,周穆王時人,善走,死為雷部之鬼”。阿香:雷部推車之鬼。

雲師系是豐隆,雪神乃是滕六......

相關問題答案
幼學瓊林講的是什麼?
奇幻森林講的是什麼?
紀昌學射講的是什麼?
儒林外史講的是什麼?
背影林宥嘉講的是什麼?
童話鎮美劇講的是什麼?
前度講的是什麼?
一雙繡花鞋講的是什麼?
童年講的是什麼意思?
莫斯科陷落講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