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是什麼官職?
漢朝的司馬是什麼官職?
漢武帝定製,司馬,主武也,掌管軍事之職。大將軍所屬軍隊分為五部,各置司馬一人領之。
如《漢書·食貨志》所說古者“賦共車馬、甲兵、士徒之役,充實府庫賜予之用”,這裡的“士徒”指服兵役的將士和徒兵,“車馬、甲兵”則為軍需物資。司馬管理軍賦,並不是只掌管其使用,而是從制定軍賦標準到徵收運送,直至調配使用均由其負責。其能有效的管理軍賦或者說保證軍賦的徵收和合理使用的前提,是他必須對土地、人民及收成情況有一個清楚的瞭解,以此為依據,制定符合實際的徵收標準;同時又要做到對軍隊的數量和配備情況心中有數,從而保證賦有所出和賦以足兵。
西周司馬是什麼官職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因為這些官職在各個朝代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權利的大小也都不一樣。我只能給你一個大概的解釋。
【司馬】西周開始設置,春秋、戰國時沿用,掌管軍政和軍賦。漢武帝時廢除太尉設置大司馬,後世用作兵部尚書的別稱,侍郎則稱少司馬。漢代大將軍營五部,部各設置軍司馬一人。魏晉至宋代,司馬均為軍府之官,在將軍之下,綜理一府事務,參與軍事計劃。隋、唐兩代州、郡、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明、清兩代稱府同知為司馬。《琵琶行(並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九江郡,隋代設置,唐代叫江州或潯陽郡,治所在現在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是州刺史的別稱,當時實際上是閒職。
古代司馬是什麼官職
司馬:古代職官名稱。馬在中國古代的戰爭中佔據重要地位,春秋以前的職業化軍隊主要由貴族出身的子弟組成,戰爭方式主要是戰車的列陣對陣衝鋒,而古代的戰車是由馬拉的,所以馬的地位極其重要。形容哪個國家軍力強盛,就稱呼它為什麼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之類,由於這層關係,司馬其實是專門負責管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軍職。殷商時代始置,位列三公,與六卿相當,與司徒、司空、司士、司寇並稱五官,掌軍政和軍賦;春秋、戰國沿置;漢武帝時置大司馬,作為大將軍的加號;後亦加於驃騎將軍;後漢單獨設置,皆開府;隋唐以後,為兵部尚書的別稱。
請採納
唐代司馬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司馬肯定是軍事上的領導,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一句,江州司馬青衫溼。從字面上,江州司馬,也就是一郡的軍事長官,其也就相當現在一個市、縣的警備司令。
司馬、司徒、司空在古代是什麼官職
司空主管建設,相當於後世的工部尚書,後來轉變為監察官。相當於現在檢察院的總檢察長
司徒管理民政,相當於宰相。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
司馬負責軍事 。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
司馬是什麼官職?
先秦司徒、司馬、司空三種官職。這類官名在甲骨文卜辭或商代銘刻中均不見,似為周人特有。據《詩·大雅·緜》記載,周人在歧山初創基業時即已有司空、司徒之類的官職。《尚書》的《牧誓》、《梓材》等篇,都提到司徒、司馬、司空。“三事”則出現於《立政》,在《詩·小雅·十月之交》中作“三有事”。據《毛傳》解釋,三有事即三有司,三有司指三卿。三有司在銅器銘文中頗為常見。西周銅器銘文中司徒多作司土,司空皆作司工。司徒之職掌是管理徒眾和土地,司馬主管軍事,司空主水土。因“吏”與“事”古相通,三事在有的古書中也作“三吏”,加《逸周書·大匡》有“三吏大夫”,《左傳》記周定王派“三吏”去優禮晉使。三事是周王室中的三個主要官職,總管內服(即王畿,四方諸侯稱外服)庶政。此外,當時在軍中或貴族家中都沒有司徒等三官,銅器銘文中常可見到此類例證。春秋時,侯國的官制中仍有司徒等三官,但不復見“三事”之名,當和官制變化有關,即朝中重臣已不止這三種。另外,司徒等官在各國的地位也不一樣。魯國的執政三卿中,季孫為司徒,叔孫為司馬,孟孫為司空,其他各國很少與此相似。宋國有時以大司馬為六卿之首,有時以司城(即司空,避武公諱改)為執政。與宋為鄰的曹國也有司城聽政之例。晉國因僖侯名司徒,故無司徒之官。楚國的官制與中原諸國尤為相異,以令尹、司馬為執政。春秋時司徒等官名之前也有加一大字者,如宋、楚有大司馬,宋、魯有大司徒,晉、鄭有大司空。宋的司馬與大司馬並列於六卿,可知兩官雖有差異,但俱屬顯職。楚、曾兩國在司馬或大司馬以外,又有左司馬、右司馬,兩者當為司馬之屬官。在軍隊中也設有這一類的官,如晉軍中有司馬、司空,是較軍尉為低的官職。齊有銳司徒、闢司徒,是專管銳利兵器和堡壘的官吏。貴族家中之家臣也有司馬之名,如魯國叔孫氏有司馬鬷戾。戰國時司徒等官仍為諸國朝中重臣。《周禮》的六官,即包括三官在內。《禮記·曲禮》所說的五官,則於三官之外再加上司士、司寇。在《荀子·王制》所列朝中諸要職中,有司徒等三官。戰國之制,設相以總攬朝中百事,而司徒、司馬居其下,已不能專攝國政。《商君書·境內》有國司空,而秦律中有邦司空。則國司空本作邦司空,當是丞相之下主管一國水土等事務之高官。戰國時常稱軍將或軍師為司馬,如《戰國策》言齊田單“禽燕之司馬而收千里之齊”,燕司馬指燕將騎劫。《管子》說大司馬為三軍之帥。在軍隊的將帥之下還設有擔負不同任務的司馬之官,如《墨子·號令》中有役司馬,銀雀山本《孫子兵法》的《見吳王》曾雲軍中有司馬、司空、輿司空。地方的縣、都也設有司馬、司空等官,如秦律中縣有縣司馬,《墨子·雜守》有都司空、次司空。春秋戰國的銅官璽中也有不少縣、都的司徒、司馬、司空之璽。漢代中央職官曾一度取消司徒、司馬、司空三官。漢武帝時,改太尉為大司馬。漢成帝時,曾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旋復舊名。哀帝時,又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丞相為大司徒,與大司馬並稱三公。東漢時,大司空、大司徒去“大”字,改大司馬為太尉,為三公。魏晉以後,司徒、司空、司馬歷代或並置,或單設,或皆廢,但即使設置,一般皆為榮銜,無實際職務。
唐朝時的司馬是什麼官職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因為這些官職在各個朝代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權利的大小也都不一樣。我只能給你一個大概的解釋。
【司馬】西周開始設置,春秋、戰國時沿用,掌管軍政和軍賦。漢武帝時廢除太尉設置大司馬,後世用作兵部尚書的別稱,侍郎則稱少司馬。漢代大將軍營五部,部各設搐軍司馬一人。魏晉至宋代,司馬均為軍府之官,在將軍之下,綜理一府事務,參與軍事計劃。隋、唐兩代州、郡、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明、清兩代稱府同知為司馬。《琵琶行(並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九江郡,隋代設置,唐代叫江州或潯陽郡,治所在現在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是州刺史的別稱,當時實際上是閒職。
清朝司馬是什麼官職
明清士大夫雅稱同知為司馬。
同知為中國明清的文官官職名,雅稱司馬、分府,在清朝之位階約為正五品,而職能通常為佐理知府之鹽政,緝捕盜匪,海防等行政事宜。通常此官職會因地制宜而設立,也會視專業加以增置。若外出駐派者,其派駐辦事處稱為“廳”。
在唐代司馬是什麼官職?地位高不高?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因為這些官職在各個朝代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權利的大小也都不一樣。我只能給你一個大概的解釋。 【司馬】西周開始設置,春秋、戰國時沿用,掌管軍政和軍賦。 漢武帝時廢除太尉設置大司馬,後世用作兵部尚書的別稱, 侍郎則稱少司馬。漢代大將軍營五部,部各設置軍司馬一人。 魏晉至宋代,司馬均為軍府之官,在將軍之下,綜理一府事務, 參與軍事計劃。隋、唐兩代州、郡、府佐吏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 長史之下。明、清兩代稱府同知為司馬。《琵琶行(並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九江郡,隋代設置, 唐代叫江州或潯陽郡,治所在現在江西省九江市。“司馬” 是州刺史的別稱,當時實際上是閒職。 【司空】 西周始置。金文都作司工。現存《周禮》已失去“冬官司空”部分, 僅存《考工記》一篇,故司空之職守未詳。《後漢書·百官志》在“ 司空”條下,原注說:“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 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課, 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之事,掌掃除樂器…… 凡國有大造大疑、諫爭,與太尉同。”這雖是東漢的制度, 但也可大體瞭解司空之職掌。春秋戰國時各國亦多置之, 用以掌管工程。宋國因武公名司空,曾改名為“司城”, 西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 性質已與前司空不同。哀帝恢復御史大夫之名,不久又復為大司空。 東漢光武帝置大司空,旋去“大”字稱司空。獻帝建安十三年( 公元208年)罷司空,改設御史大夫,其職掌一如司空。 晉有司空,為“八公”之一,地位特高,但往往作為權臣之加官。 南北朝沿設。隋唐雖設司空,為三公之一,但僅是一種崇高的虛銜。 宋代亦以司空為大官之加銜。遼、金相沿,元以後廢。 又習慣常以大司空之銜尊稱工部尚書。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