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是滿族嗎?
滿族是女真族的後裔嗎?
女真人和滿族人先後從東北興起,立國南下,逐鹿中原。滿族人多自稱是女真後人,那麼這兩個相距三百年的民族究竟是否同源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先探究女真的來源,而探究女真來源又須從華夏族的形成說起。
大約五千年前,中國這片土地上有兩大部落聯盟,西面的領袖是黃帝,東面的領袖是炎帝。黃帝部落聯盟向東擴散,炎帝部落聯盟向西擴散,雙方碰頭不可避免地有些爭鬥衝突。雖然炎帝部落聯盟規模更大人口更多,但黃帝部落聯盟打架更利害些,為了避免兩敗俱傷,炎黃二帝決意拋棄矛盾,結成一體,以黃河為紐帶,形成了炎黃聯盟,這就是華夏族的由來,也是今天我們自稱為炎黃子孫的原因。
炎帝部落聯盟中有一九黎部落,人口眾多,首領蚩尤得知炎黃聯合後,不滿自身地位下降,憤而舉叛,與黃帝大戰於涿鹿,兵敗被殺。九黎部落散落四方,除了隨炎黃定居中原的部落以外,
多數留在今山東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地區,在炎黃聯盟中處於半遊離狀態,稱為東夷;
有的南下,成為今天南方個少數民族包括中南半島部分民族的祖先,後也成為華夏一員;
有的遠渡大海,飄向高麗、日本、琉球、臺灣,最遠的可能到了美洲;
還有的向北向東北遷移,與當地土著融合,逐步形成了穢貊、肅慎、東胡族系,其中肅慎與後來的女真的淵源最深,這三大族系加上不斷擴張的華夏(漢)族,活躍在東北大地上。肅慎在商周時期已向商周進貢。
.
華夏族形成後,人口和地域都不斷擴張,東夷各部落越來越趨華夏化,東夷為主導的商朝建立,表明東夷已經結束了半遊離狀態,成為華夏核心一員。
周代商後,因商的東夷淵源,幾次用兵一些不肯臣服的東夷部落,在周的擠壓下,這些東夷部落或徹底臣服於周,後繼續四向遷移,其中部分繼續融入穢貊、肅慎、東胡等部,特別是前兩者,不論是血緣上還是文化上,都與東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穢貊、肅慎、東胡不但有東夷之源,也有來自西方北方不斷向東遷移的種族,其中就有西伯利亞通古斯人。
秦漢之後,華夏漢人擴張至遼河流域,與穢貊、肅慎、東胡三族系在東北相爭相融。穢貊先後演化出扶余、高句麗、沃沮等民族;東胡則先後演化出烏桓、鮮卑、契丹等民族,這裡按下不表,單說肅慎。
.
不斷接受來自南方東夷和來自西北以通古斯為主的新鮮血液,不斷受華夏文明影響,肅慎逐步發展起來。到漢時,挹婁這一新名取代了肅慎,之後又改名勿吉,唐時稱靺鞨,期間佔統治地位的部落也不斷更換。
肅慎、挹婁、勿吉、靺鞨這些名字只是中原王朝對這大片區域上的各部落的統稱,事實上從肅慎到靺鞨,從未有過一個統一的王朝統治所有部落,而且這些部落之間不論是文明程度還是血統來源都千差萬別。只因中原王朝對四夷的輕視和無知,才將他們統算在一起。
女真的名字最早出現於宋初,用於稱呼臣服於遼國的各靺鞨部落,未臣服的則繼續以靺鞨為名。遼將編入戶籍者稱熟女真,未編入者稱生女真。後來生女真完顏部興起,兼併了部分其它女真部落,才真正形成了女真一族。
此時女真靺鞨並存,所以女真是部分靺鞨部落的合成,而非靺鞨。
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顏部首領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舉兵反遼,建立金國,定都會寧城。之後先滅遼國(1125),後滅北宋(1127),奪佔了中原,都城隨之不斷南移。女真政權入主中原,原來生活在黑龍江松花江圖們江長白山的生女真以及遼和流域的熟女真紛紛南下,搶佔漢人土地家園,享受中原花花世界,拋棄了原本居住的寒北漁獵生活。不論是生女真還是熟女真,沒幾個願意留在故鄉漁獵而不去中原當主子盤剝漢人奴隸的。
蒙元興起,不斷攻金,金國只是不斷南逃,卻不曾想過要向北回故鄉,為何?故鄉......
清朝是滿族還是女真族的
其實滿族和女真族是同一民族。
滿族,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散居中國各地。源於女真。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政權。1635年皇太極改女真族為滿洲(Manju)簡稱滿族。
滿族本來有自已的語言、文字,滿文創制於16世紀末,是借用蒙古文字母創制的。17世紀四十年代,滿族大量入關後,普遍開始習用漢語文[2] 。
滿族曾信仰薩滿教,崇拜祖先,有祭天、祭祖的習俗。後來,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響,崇拜對象變得多元化。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
滿族入關之前民間文學十分豐富,以神話、傳說、歌謠的形式代代相傳。入關之後,吸收漢文化的精華,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書畫家。如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文學家老舍、端木蕻良等。
女真族和滿族是什麼關係?
女真三部滿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女真族在明初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明中葉以後,三大部女真不斷遷徙,到努爾哈赤起兵以前,按地域分作建州、長白、東海與扈倫四大部分。建州所屬有五部,即哲陳部、渾河部、蘇克素護河部、董額部、完顏部(王甲部)。長白所屬有三部,即珠舍哩部、訥殷部、鴨綠江部。此建州五部和長白三部,就是過去的建州女真,分佈在撫順以東至鴨綠江、長白山一帶。東海所屬有三部,即渥集部、瓦爾喀部、庫爾哈部。此東海三部就是過去的野人女真和其他少數民族,分佈在黑龍江流域直到東海之濱。扈倫所屬有四部,即哈達部、葉赫部、烏喇部、輝發部。此扈倫四部就是過去的海西女真,分佈在遼寧開原、鐵嶺東至吉林地區。當時女真族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互相戰殺,甚至骨肉相殘。在這種混戰的局面之下,人們逐漸產生了統一女真各部的要求,努爾哈赤就成為實現這一歷史要求的英雄人物。統一女真各部努爾哈赤是明初建州左衛都督、女真酋長猛哥帖木兒的後裔,姓愛新覺羅氏。“愛新”是滿語“金”的意思,“覺羅”是“族”的意思,所謂“愛新覺羅”即金朝的遺族。因為女真族自以為是歷史上金國之後,所以便以金為姓。努爾哈赤十歲時喪母,因不堪繼母虐待,十九歲離家,入山採參至撫順出售,由於經商關係,得以長住撫順,能通漢語,識漢字;又精於騎射,驍勇無比,深有政治謀略,長於策劃,有軍事才能,善於用兵。努爾哈赤的活動,首先是統一女真各部。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征服建州五部。從萬曆十一年(1583年)起,努爾哈赤以祖上遺甲十三副、不滿百人起兵,至萬曆十六年,即統一了五部。萬曆十七年,明朝晉升努爾哈赤為都督僉事。次年,努爾哈赤即親自入京朝貢及“謝恩”。第二階段,打敗九部聯軍及合併長白三部。努爾哈赤統一建州五部後,於萬曆十九年,又兼併長白鴨綠江部,引起其他部族不安。萬曆二十一年,以葉赫為首的扈倫四部、蒙古三部(科爾沁、錫伯、卦勒察)、長白二部(珠舍哩、訥殷)等九部聯軍,合兵三萬分三路來攻,被努爾哈赤大敗於渾河附近,努爾哈赤又乘勝消滅長白珠舍哩、訥殷二部。萬曆二十三年,明朝又加封努爾哈赤為龍虎將軍。次年,努爾哈赤再次赴京入貢及“謝恩”。第三階段,消滅扈化四部及東海諸部的大部分。努爾哈赤首先於萬曆二十七年滅掉哈達,又於萬曆三十五年滅輝發,於萬曆四十一年滅烏喇,於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滅葉赫。在兼併扈倫四部的同時,努爾哈赤又先後用兵於東海的瓦爾喀部、庫爾哈部、渥集部,統一了東海諸部的主要部分。這樣,從1583年至1619年,三十餘年之中,努爾哈赤就基本上完成了統一女真各部的事業。八旗制度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創立了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是由女真族氏族社會的一種牛錄組織演變而來的。原來女真族凡出征狩獵,每人取箭一支,十人中設一首領,統率九人行進,此首領稱為牛錄額真。(牛錄,漢語“大箭”的意思。額真,漢語“主”的意思。)這種牛錄組織不是固定的組織,只是遇到出征及行獵,才臨時編制起來,事畢即散。牛錄額真也非常設的首領,乃是臨時推選的指揮者,事畢即罷職。努爾哈赤起兵之後,征服及來歸的女真部族日多,即根據戰爭的需要和女真族的傳統習慣,把原來的牛錄組織加以擴充,逐步建立了八旗制度,用以編制女真族人民。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努爾哈赤先建立四旗,以黃、白、紅、藍四種顏色作旗幟,稱為黃旗、白旗、紅旗、藍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努爾哈赤於原有四旗外,又增設四旗,共為八旗。增設四旗是鑲邊的旗,將黃、白、藍旗幟鑲上紅邊,紅色旗幟鑲上白邊,稱為鑲黃旗(俗寫廂黃旗)、鑲白旗(廂白旗)、鑲......
滿族和女真族到底怎麼回事,什麼關係
是同源但不是同族。滿族從人種學上分類屬於通古斯人種,而女真屬於蒙古人種中的室韋族群;
女真建立的金被蒙古滅國後女真人流散各地,後來逐漸演變成二部分,即生女真和熟女真。
生女真是指回到了白山黑水之間,繼承了原來女真生活方式的女真人,也就是後來的建州三衛,滿族的前身。
熟女真是指和漢族或其他民族雜居,基本以定居為主,脫去了漁獵特色的女真族。
女真文字由於沒有歷史文化積累,完全是根據皇帝旨意的急就章。在金國尚在時就不流行,金亡後很快就和西夏文字一樣消聲覓跡了。遊牧民族可以武力征服,但必被漢族同化,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至於滿族的農奴制,剛才說過了滿族的前身是生女真。他們已經完全是遊牧民族了。農奴制正好適穿他們的社會發展度。
女真族和滿族是一個種族麼
女真族是滿族的組成部分和主體民族,1635年,皇太極棄用 “女真”的族稱,改稱“滿洲”,將居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蒙古、呼爾哈、索倫等多個民族納入八旗之下,滿族的雛形形成。
歷史悠久,據推測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肅慎新開流文化和茶啊衝文化時期。肅慎、挹婁、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現代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
建立金代的女真族和建立清朝的滿族之間的關係?
不是傳承,應該說是分支 遼朝、金朝、宋朝版圖的女真(或女貞與女直),亦作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肅慎", 漢朝-晉朝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讀音"莫吉"),隋-唐稱"黑水靺鞨",遼-金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清朝以後,"女真"稱為"滿洲",後通稱為滿族至今。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依接近漢化程度及活動區域南北:多漢化程度、南境者為"熟女真",少漢化程度、北境者為"生女真"。 同是女真族,不同的是:金國為生女真創建;清朝為熟女真創建,當時首領努爾哈赤於1616年創建後金為萌芽,皇太極於1636年定國號清
滿族和女真族到底有什麼關係
女真族本來是散居於東北松花江流域和黑龍江一帶的遊牧民族,古為肅慎氏,隋唐時稱為靺鞨,分為七部,五代時改稱為女真。宋時又分為生女真和熟女真兩部,熟女真受遼國統治,生女真卻散居東北,不受遼管。北宋末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改國號為金,是為金太祖,並起兵反遼,又與宋合作,把遼消滅,稱霸北方。後金兵南下侵宋,首都汴京淪陷,宋室南遷繼續抵抗。後來,金國不斷地向南宋作出侵略、敲詐等行為,更多次侵略南宋。但後來金國開始衰落,被漠北的蒙古人反叛。 蒙古本臣服於金,而金國一直以分化的策略,煽動草原上各部互相攻伐,加上以減丁政策,對他們三年屠殺一次。終於,蒙古在成吉思汗領導下崛起,並聯宋伐金,終至滅亡。 金國滅亡後,女真人仍是散居於東北,分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建州部到了努爾哈赤時強大,他吞併了女真各部,複用國號為金,是為後金,後皇太極又把女真族改名為滿洲族,國號改為大清,是為清太宗。皇太極先假意與袁崇煥和談,稱機攻伐朝鮮。其後南侵,並且多次攻入山海關,對明朝產生了巨大沖擊。1643年太宗崩,世祖福臨幼年繼位,由王叔多爾袞攝政。此時,大明由於天災多發,民變四起,終被李自成所滅。1644年,吳三桂與李自成的農民軍激戰于山海關。吳三桂以“材帛”、“割地”為條件向後金求援,多爾袞率後金軍入關參戰,攻入北京,征服全國,開始了大清王朝近三百年的統治。 1662年,世祖崩。聖祖玄燁繼位,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但到了乾隆晚年,盛世開始轉下。道光年間爆發鴉片戰爭,接著被列強侵害,加上內亂,滿人的統治動搖,人民不滿情緒增加,國家每況愈下,各民族起義四起。咸豐皇、光緒皇等先後圖強,可惜都失敗。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此後滿洲族改稱“滿族”,解放後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
金兀朮是滿族人嗎?金兀朮是女真族而滿族人的祖先也是女真族吧?我搞不懂了!麻煩哪位為我解答
民族這個概念是20世紀從外國傳入中國的舶來品,甚至民族這個詞都是日語漢字詞被引進中國的。所以,古代時候的東方人尚不知何為民族,古人也就談不上屬於什麼民族了。
所以,你不能用民族這個現代概念去硬套給古人,那時候的人根本沒有民族認識。你給古人硬分民族是把近現代事務帶進了還未發明它的時代,這樣就必然導致你自己的時空概念混亂,所以你就會感到搞不懂。因為這是對歷史的認識誤區造成的。
好比,你知道了古人只用烽火臺卻硬要追問古人是怎麼把烽火臺變成手機的?我只能告訴你:用烽火臺的時候手機還沒發明呢。
兀朮所在的時代是公元12世紀(距離今天900年前哦),在那個時候民族這個概念還沒有被髮明呢,不要說東方的金宋等朝,就是西方的歐洲各國也都不知道何為民族。在那個時候人們只是根據各地習俗語言的不同與所屬政治實體的不同來區分彼此、內外、遠近、種類。 漢魏以來中原史家對東北地區操滿通古斯語以漁獵為主業的各部落視為一種,但由於當時的接觸來往有限,中原王朝對東北各部的具體情況瞭解十分有限,對他們的稱呼也一直沒有固定。唐未到遼初中原史家開始把東北地區操滿通古斯語的各部落稱為“女真人”,女真這個詞的成因本來是當時東北各部落自己介紹本部成員時常說:bi aiman juSen(意思是:我部之子弟成員)juSen這個詞本意原是對自己部落中成員的自稱,由於各部首領都這麼習慣的介紹自己人,所以久而juSen成了對東北地區各部的泛稱,juSen音譯成漢語就是女真。由此可知女真只是個籠統的稱呼並非民族名,因為那時候的人還沒民族觀念。
那麼女真與後來的滿族又是什麼關係呢?這要從金朝以後說起,金朝是當時東北女真人中的完顏部降服各部後建立的王朝,到公元1234年被蒙古人所滅。金朝滅亡後東北女真各部群龍無首,雖然短暫建立過幾個小政權但最後都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吞併,有元一代女真人又分裂成各部林立的狀態,並沉浮於蒙元朝廷。元朝滅亡後,明朝對東北地區女真各部沒有太大的統治興趣,只是名譽上給各部首領封個虛銜,每年允許他們供市兩次與明朝作商業交易,平時根本不管不問。朱明一代,東北女真各部由於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分化為海西、建州、野人三部分,並陷入無王法約束各部林立群雄並起爭霸戰亂不止的狀態。直到明朝末年,遼東建州女真中蘇克蘇虎河流域的滿洲部首領努爾哈赤再次剪滅群雄建立了後金汗國(也就是清朝的前身)。到了第二代君主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在位時東北女真各部全部被統一,對於一個新王朝而言女真這個非正式的稱呼顯得太不體面,已經不再適合政治需要。因此,公元1635年皇太極下詔禁止各部人等再使用女真一詞,全部改用皇帝自家本部名稱 manju 即滿洲。從此以後人們不再稱東北各部後代女真人,而是稱他們為滿洲人。到了20世紀以後由於西方民族概念被引進中國,由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境內的民族進行了認知與區分,原先的滿洲人作為民族共同體稱為滿洲族,後來簡稱滿族。
所以,從歷史的發展來看,今天的滿族主要是由古代的女真人發展形成的,從歷史延續與文化傳承上古今有著繼承發展的關係。但是,由於在公元12世紀時還沒有manju這個稱呼,只有juSen,所以稱1635年以前的東北各部人為女真人,1635年以後才稱滿洲人。
女真族到滿族,那麼滿族人又是什麼人
出門左轉百度百科搞明白 肅慎、挹婁、勿吉、靺鞨、渤海、通古斯、女真這些名詞
“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之間的戰爭學一學
再學習下滿清發家史,搞明白八旗制度。
劉良臣、劉澤洪、孫定遼、孔有德、李永芳、祖可法、祖大壽、尚可喜、耿仲明、吳三桂、洪承疇、范文程這一大票明朝人物曉得嗎?他們都是有大把家族成員、部下、兵丁、朋友的,他們共同特點都是投效了滿清,在八旗制度下完成了漢人到滿人的轉變,明朝為什麼滅亡得這麼快?叛徒多啊,帶路黨多啊,這些人的發家史也促成了滿清的崛起
我說滿族裡有蒙古人有漢人你肯定信,我說有朝鮮人,也有俄羅斯人,你不信?那是不熟悉滿清燒殺搶掠的歷史,回去多看書。
滿清在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時代,只要任何人,任何勢力願意為大清效力,一律來者不拒,那個時代的中國各民族又是民族觀念淡薄的,在八旗制度下慢慢都成了滿洲人,清末才有滿人這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