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參與具有哪些功能?
政治參與有什麼功能
政治參與的功能一方面表現在社會大系統的各個領域,即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子系統有不可低估的功能,另一方面對社會組織的基本單元——社會成員,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政治參與對文化、社會子系統和社會成員的功能,是政治參與對政治、經濟子系統發生功能後的副產品,具有間接性。並且文化和社會子系統與政治參與的關係之間,前者多以條件的形式出現,而非後者運作的結果。
所以本文僅就政治參與對政治、經濟子系統的功能進行論述。根據政治參與對政治、經濟子系統的發展方向和績效所產生的影響,將其功能分為正功能和負功能。
(一)政治參與的正功能
政治參與的正功能就是促進價值、程序在動態中循序漸進式的或突發式的向前運作。
首先, 政治參與之於政治民主的正功能。 政治民主(Political Democracy)意即多數人的統治。 這是自古希臘以來就已形成的經典信念。自西歐啟蒙運動以來,論及政治民主的著作浩如煙海,汗牛充棟。但歸根結底也沒有完全超出於以下三個方面之外。一是國體民主,即國家政權由哪一個社會集團掌握。這是民主的質。二是政體民主,即政治體系的權力來源、分配和機構設置。三是操作性民主,即為實現政體民主和公民權而制定的具體規則,提供的參與孔道,給予公民的參政機會和條件等。後兩者為民主的量。這三個方面,即存在相互聯繫的一面,也存在相互獨立的一面。政治參與對政治民主的功能也體現於上述三方面之中。
在國體民主方面,迄今為止,公民政治參與導致由個人專斷統治變為階級統治的具有世界性意義飛躍的政治民主只有兩次。一次是17世紀從西歐開始的對封建專制主義進行猛烈攻擊的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一次是20世紀初開始的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指導的工人階級革命,將工人階級推上了政治舞臺的中心。總的說來,這兩次規模宏大的波濤壯闊的政治參與都將政治民主在該國原有基礎上推向了更高層次。
在政體民主方面,公民政治參與中哪個社會勢力充當其主角直接決定了國家的政體形式。這是由於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價值觀、理想目標等之不同所致。
從農民集團為主角的政治參與往往導致君主專制政體的產生,如前工業社會的改朝換代。而以資產者集團或工人集團為主角的政治參與一般就會導致共和制政體(民主政體)的降世。但是政體是否民主並非完全是政治參與中哪個集團為主角的函數。不過,令人欣慰的是,從人類長河的政治史實看,從共和制轉向君主制的例子極為罕見,而從君主制向共和制的轉變則是大勢所趨。過去,我們區分民主與專制、民主程度的高低,總是陷入以哪個集團的民主和政治體系的機構設置、權力劃分等靜態標準的窠臼。基於這種認識基礎上的政治實踐便是說得多,做得少。以為建立了政體民主,政治民主之花就會四季常開。
但是,當我們走出理論的小屋,邁出國門,放眼世界就會驚奇地發現:為什麼相似的機構設置和集團掌權,會形成民主程度不可同日而語的落差?相反,不同的權力劃分和機構設置為什麼又出現了近似的民主化水平呢?其實,非人格化的機構屬於人的意識物化後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靜態的社會存在特質,而民主化水平只能在公民權的動態顯現中尋找答案。一個社會的政治體制確立後,作為統治集團的領導者不能沉醉於機構設置的滿足上,必須從理想狀態回到現實中,著手建立非理想化的切實可行的非形式主義的參與孔道,積極有效地真誠的而非虛偽地落實公民權。因此,民主與否以及民主程度集中體現在操作性民主方面。
公民政治參與在操作性民主方面的功能,關鍵體現在政策過程和人事過程兩方......
政治參與具有哪些意義
現代民主理論認為,政治參與是公民溝通政治意願、制約政府行為,從而實現公民政治權利的重要手段。而政治參與的有效性及其規模、程度也成為學者們判斷一種政體是否民主的重要指標。隨著現代國家在社會生活中的影響不斷增強,民眾通過政治參與表達自己的政治意願,使直接或間接影響自身利益的政府政策更多的以民意為基礎,日益成為一個政治系統穩定運行的重要保證。在現代政治系統中,政治參與的功能和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作為政治參與主體的公民來說 政治參與發揮著重要的政治學習功能。如果說現代民主政治是一種公民政治,那麼培養具有獨立的理性判斷能力的權利和義務主體、具有民主意識的公民則是建立現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前提。通過政治參與,公民可以“學習如何發揮自己的政治作用,變得關心政治,增強對政治的信賴感,並感到自己是社會的一員,正在發揮著正確的政治作用,從而得到一種滿足感”。而且,在政治參與過程中,民眾可以逐步養成寬容和妥協精神,後者正是現代民主制度賴以建立的政治文化基礎。
其次,政治參與是合法性的重要途徑 所謂合法性,就是一個政治系統內成員對系統的心理認同和群體忠誠。它是政治系統賴以存續並維持長久生命力的基石。政治系統可以通過各種政治參與渠道吸收各種社會利益訴求、民眾意願,然後做出政治選擇,從而使政策輸出以民意為基礎。一個參與渠道暢通、能夠以系統內大多數民眾的利益和意願為依歸的政治系統必然增強民眾對該系統的信任感和歸屬感,其統治能力也會得到增強。而對一個長期壓制公民參政要求的政治系統來說,其政府政策必然無法反映民眾意願,因雞該系統的合法性也會遭到削弱。
最後,政治參與是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槓桿 最後,政治參與是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槓桿現代政治社會學研究表明,國家權力有著不斷擴張的強大慣性,如果缺乏足夠的制約手段,最終將會吞噬整個社會機體內部的自組織系統和自治能力。對國家權力的制約不僅要求在體制內以權力制約權力,而且要以社會權力對國家權力構成外在的平衡力量,而“民主的政治參與可以在國家和社會之間穩妥的矯正政府的行動與公民的意願和選擇之間的矛盾”。
現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問題是:公民如何能夠控制政府的行為?通過充分而有效的政治參與實現民眾對政府的有效控制不僅是現代民主應有之義,而且是在國家與社會之間建立權力平衡機制的關鍵所在。馬克思就曾對公民的選舉權在制約國家權力方面的重要意義給予過高度評價,他說“選舉是市民社會對政治國家的直接的、不是單純想象的而是實際存在的關係。因為顯而易見:選舉構成了真正市民社會最重要的政治利益。由於有了無限制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市民社會才……上升到最為自己真正的、普遍的、本質的存在的政治存在”。
公民的政治參與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當前公民政治參與存在的問題
1.公民政治參與流於形式,缺乏實質作用
在我國,雖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制度,都為公民政治參與、實現自己的政治權利提供了各種保障和途徑。此外,村民自治、政治上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廠務公開以及“準組織化參與”即通過工青婦等群眾性組織參與、社區化參與等,都為公民政治參與提供了條件。
但是,如此多的公民政治參與形式與渠道在公民政治生活中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作用,大多流於形式。例如,我國工青婦的組織網絡是比較健全的,是黨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樑,也是公民政治參與的基本通道。通過工青婦等群眾性組織帶來動“準組織化參與”,應該是中國民主政治建設和公民政治參與的特色之一。但是目前工青婦組織這方面的功能相當孱弱,發揮的作用相當有限。在整體上看,它們的行政化、機關化傾向比較嚴重,親和力不夠,社會公眾對其依賴感不強。難以作為黨聯繫人民群眾的“橋樑”“紐帶”。再如,村務公開制度,本應是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時也可以監督村幹部行為。而實際上,根據2004、2005年筆者對河南農村的大量調查,大多數行政村的村務公開流於形式,根本起不到對村幹部的監督作用,村民也很難參與村務活動。正是由於制度化參與機制尚不健全,公民的正當利益無法通過正常渠道訴求時,非制度化的參與(如利用一些節點或“敏感期”鬧訪、集訪等)時有發生,以致影響社會穩定。
2.公民政治參與不足且不平衡
從一個國家的政治發展的內在要求看,參與過度與參與不足都是有害的。參與不足的直接後果是民主政治基礎的弱化與消解,而參與過度的後果,則是無序,給政治體系形成過強壓力 。而我國正處在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總的看,目前整體態勢是“參與不足”。 政治參與不足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公民在政治上極為冷漠,沒有參與熱情。例如選舉時投票率偏低,關心公益事業的人不多,政策對話和政策討論不熱烈,公民對政治腐敗或官員違法熟視無睹。
我國政治參與也存在著不平衡性。首先是文化層次的不平衡性。由於受教育程度不同,公民對政治關心的程度、獲取政治資訊的數量以及能力存在著極大的差異。一般來說,受教育程度高的公民參與政治的程度也高。其次是地域不同的公民間的政治參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一般來說,城鎮和經濟發達地區公民的政治參與的能力和機會要多於農村和不發達地區的公民。再次,不同階層、群體和從業者的政治參與要求存在差別。公民的身份有時候也會成為政治參與的限制。農民、農民工、流浪人員等弱勢群體政治參與較低,主要是受到了自身文化的限制以及法律的制約。最後,政治參與的主觀願望與參與能力存在差距。在現實政治生活中,許多公民有強烈的參與熱情與願望,但是由於自身對政治生活不了解,不知道怎樣運用自己的民主權利來實現自己的政治參與願望。
公民政治參與不足和參與存在嚴重不平衡,會導致弱勢群體的利益難以得到維護,不但影響到社會穩定,阻礙政治民主進程,長久來看,還會影響到執政黨的權威。
3.政治參與渠道不順暢、機制不健全
政治參與旨在影響政府決策的行為,目標指向是影響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政治參與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自願性,二是選擇性。公民政治參與的程度,一般取決於現實的政治系統是否提供了充分、有效、平等的參與通道(秦德君,2001)。要為公民提供暢多又達的政治參與通道,就要不斷提高政治系統的民主化程度。
而在我國,參與渠道不暢已經對政治參與形成嚴重的制約。我國的基本社會制度為政治參與提供了制度保障。在這種情況下,政治參與的有效程度就主要取決於各種參與渠......
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意義
當然能提高了。
但是~~
政治文化具有哪些功能
我記不住,以前背過。
推薦兩本書,上面比較權威
1.王惠巖 《政治學原理》
2.曹沛霖 《比較政治制度》
權力和政治在利益相關者參與中有什麼作用
權力和政治在利益相關者參與中有【優勢】作用。
具有權力和政治地位的人蔘與相關利益,由於人們都知道的原因,具有絕對優勢。因為權力和政治地位的人具有強大的操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