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酸怎麼緩解?
如何緩解膝蓋疼痛
膝關節在反覆屈伸、扭轉時,關節面在不斷地撞擊、摩擦,時間長了就會形成磨損性損傷。髕骨,就是俗稱的膝蓋骨。有研究說,膝關節在半屈時,髕骨面上受的力可以達到體重的7倍。頻繁地步行上下樓梯和下蹲時,膝關節的過度負荷會引起臏骨軟化症。調查顯示,膝關節疼痛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一是由臏骨軟化症引起的,而30歲至40歲的女性發病率高達50%。 臏骨軟化症的症狀主要出現在半蹲位時,以步行上下樓梯特別是下樓時疼痛更厲害。隨著病情發展,軟骨出現纖維化及滑膜發生炎症時,會因髕骨面的不平整,使膝關節突然不能屈伸(即交鎖症狀)。如出現關節積液等炎性反應,會使膝關節腫脹疼痛。病程後期,會形成骨性關節炎。 處方 少讓膝關節下蹲 臏骨軟化症患者,應儘量減少步行上下樓梯的活動,避免做下蹲的鍛鍊動作。疼痛嚴重或伴有腫脹時,除了注意休息,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消炎鎮痛和保護軟骨的藥物。 平時應避免對髕骨面的過度擠壓、摩擦,這是預防臏骨軟化症的關鍵。比如蹲馬步的動作,負重的膝關節屈伸活動等,都不宜多做。臏骨軟化症還與老年動脈硬化、局部供血不足等有關. 臨床證實,日常生活中的不慎,也是關節病的誘因。 下蹲姿勢造成膝蓋損傷美國的一項研究稱,美國人比中國人肥胖,超重易使膝蓋出現關節炎。調查數據還顯示,中國的老年人發生膝關節炎的機率比美國老年人高,這是因為中國人有經常下蹲的習慣,經年累月蹲的姿勢易使膝蓋損傷,到老年時則引發膝關節炎。 高跟鞋引發膝關節炎有關研究表明,穿高跟鞋的女性,膝關節負重壓力是常人的3倍,特別是穿高跟鞋下樓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達到正常人的7至9倍。這種額外的壓力會造成人體膝部骨關節的退行性改變,引起膝部骨關節炎。哈佛醫學院的研究還稱,無論穿尖細高跟鞋還是寬跟高跟鞋,在行走時對膝關節產生的壓力是相同的。所以女性應多穿低跟鞋或平跟鞋。 過度負重導致骨關節炎荷蘭科學家的研究表明,重體力勞動會使單側或雙側髖關節患骨關節炎的危險性增加。這是因為,關節的長期負重,軟骨的退化現象使其變薄或消失,導致關節吸收衝撞的能力減低,只要關節受力較大或使用較多,便會感覺疼痛,這種變化在全身關節都會出現。 另外,關節痛與居室的陰暗、潮溼、氣候寒冷和陰雨連綿有明顯的關係。因此,患者要隨時留意氣象預報,在寒潮襲來和天氣變化時要加強防寒保暖。在飲食方面,要控制高脂肪膳食,因為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酮體,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刺激作用,甚至引發關節腫脹、強直、活動障礙等
怎樣緩解運動後膝蓋疼
運動後膝蓋疼的緩解方法:
1.運動後膝蓋疼,要及時休息,放鬆骨關節.用熱水對膝蓋進行熱敷.
2.運動前要充分的作好準備活動,提高人體體溫,消除肌肉、韌帶的粘滯性,使肌肉柔順,韌帶伸展性加強,從而減少膝蓋在運動中受到的壓力。增強關節活動幅度,分泌更多的關節滑液,減少膝蓋的磨損。使得練習者在運動時易於伸展和收縮,也使運動時的協調性明顯提高。
3.改善膝關節的運動方式,增加提高膝關節穩定性的運動.例如,平躺在床上,膝關節伸直,在非負重條件下,直腿擡高。在膝關節無明顯疼痛反應的情況下,可以用廢舊衣物做成沙袋,放在腳背上,做直腿負重擡高練習。
4.增加鍛鍊腿部肌肉力量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例如,手扶著椅子背,站立做騎馬蹲襠式。剛開始鍛鍊時,膝蓋要保持一定的高度,不要隨意彎曲,當膝蓋沒有不良反應後,再逐步加深膝蓋彎曲的程度。這可以有效地加快肌肉的血液循環。
5.減少容易引起膝蓋疼痛的不合理運動,如:膝蓋不適者進行深蹲等需要膝蓋進行反覆的運動,只會使關節磨損更厲害。要避免長時間跑、跳、蹲,減少或避免爬樓梯。
6.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要經常蹲下或跪下取物,也儘量不要坐低凳子、睡低床,避免增加關節的摩擦和負重。
7、加強腿部肌肉力量的運動,尤其是大腿肌肉的強壯能夠對膝關節提供相應的保護。大腿正面的股四頭肌和擴筋膜張肌,股四頭肌強壯,能夠減少運動時對髕骨和半月板的衝擊,很多膝蓋正面痛都是由此引起的。而擴筋膜張肌與髂脛束有關,很多膝蓋外緣疼痛也是髂脛束問題。練習大腿肌肉有很多種方式,比如箭步蹲,深蹲,爬樓梯,靠牆靜蹲等。
如何緩解膝關節炎疼痛??
1. 冰敷:冰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縮、減少血液循環,從而降低組織新陳代謝,抑制發炎現象。這種治療方法對於運動損傷來說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療方式之一,能有效緩解腫脹和疼痛。如果膝蓋受傷或患有關節炎,每小時用冰塊在患處冷敷20分鐘,即可減輕炎症。
2. 抗炎藥物: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效果更佳。可連續10至14天服用布洛芬等抗炎藥,但要留意的是,如果服藥後半小時內就進行劇烈運動,會使胃腸內血流量減少,藥物吸收緩慢或不徹底,使藥效變差。同時布洛芬會引起腸胃道不良反應,胃炎、胃潰瘍患者應謹慎服用。
3.適量運動:運動可強化支持膝關節的肌肉,因此不要停止適度運動。但在膝關節疼痛時應避免兩件事:跑步及在健身器材上做腿部擴展運動,兩者都會對關節產生嚴重傷害。走路、騎自行車以及閉鎖鏈運動對關節損傷小,又能消耗熱量,更適合於患者。
4.食療:研究發現,低脂牛奶能緩解膝關節炎。牛奶中的鈣質遠比鈣片中的鈣有活性,基本可以被人體吸收,是很好的補鈣方法,因此可以通過常喝牛奶來預防膝關節疼痛。另一項研究則顯示經常吃富含維他命C水果的人較少發生關節疼痛,因為維生素C能防治因缺乏膠原蛋白引起的骨質疏鬆、關節炎等疾病。
5.減輕體重:肥胖的人如能減輕體重,可大大緩解膝蓋疼痛。研究顯示,人體每減去1磅體重,對膝蓋來說相當於減去了5磅。運動和健康飲食均能減輕體重,可有效防止膝關節疼痛並恢復關節功能。《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患者在體重減輕10%後,關節疼痛更少、功能更好、活動能力也有所提高。
膝蓋痠痛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
膝蓋痠痛的緩解方法:
一、適當的休息:休息不一定要躺下來,只要膝關節能放鬆不承重,避免蹲、 跪、跑、跳及上下樓梯,必要時可使用柺杖或護膝。
二、合宜的運動:選擇踩腳踏車或游泳等運動,可以讓關節充分活動,並強化大腿肌力,提升心肺功能又沒有關節負重的顧慮。每週三到五次,每次三十至六十分鐘即可達到效果。爬山、跑步或站立過久的運動最好能避免。
緩解膝蓋痠痛,運動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很多人認為運動越多,運動量越大,對膝蓋痠痛越好,這是完全錯誤的理解,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一定要選擇合適的運動,適量運動才行。想了解更多緩解膝蓋痠痛的運動方法,就點擊進去了解一下吧!
三、減輕體重:可以減輕下肢關節的負擔,避免關節炎惡化。
四、物理治療:服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能降低關節發炎的程度。
五、復健治療:提供各種熱療、水療及電刺激,能局部消腫止痛,促進血液循環,而且復健師會提供各種關節運動指導,可以強化肌肉並穩定關節。
“運動”不應造成關節的過度疼痛,若運動後超過二小時仍會疼痛,表示運動過量,應減少運動量。“急性期”以休息為主,每日做數次主動性的關節活動即可,等到“慢性緩解期”再進行肌力的訓練。
有些“退化性關節炎”病人為求立刻止痛,喜歡在關節內注射類固醇以求"一針見效〃,並以此來判斷醫術醫師的優劣。事實上類固醇會加速破壞軟骨,病人本身又因為不覺得痛,自以為好了,而在日常生活中使關節活動過度,反而使得症狀益發嚴重,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