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尊重學生?
怎樣做到尊重學生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不難發現,有的時候對學生劈頭蓋臉的一通訓斥所帶來的效果遠不如和風細雨的談話。我們還發現每次在訓斥學生時,他們總有這樣活那樣的我們所謂的狡辯。其實,我們粗暴的訓斥就是對學生自尊的忽視,而學生的狡辯就是因為他們的自尊。學生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需要幫助的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在有些老師和家長眼裡,是不爭氣的孩子,他們自己也深感自卑和壓抑,渴望改變環境,獲得理解和尊重。如果教師在思想上輕視他們,教學上忽略他們,會使他們的自尊心一次又一次受到傷害。因此,尊重這些孩子的人格,就成為激活他們心靈的甘霖。老師要尊重學生。教師究竟怎樣做才算得上是尊重學生呢?以下是我的幾點認識:
一、尊重學生的人格。我們必須把學生作為一個有思想、有看法、有需求、有情感的獨立的人來看待,要正視他的存在,理解他的願望,看到他的努力,讚賞他的成就,並鼓勵他敢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不去做有損於自己尊嚴的事。另外,批評學生不能說髒話,不汙辱學生;有脾氣不能對學生亂髮。
二、尊重隱私權。學生對教師講的心理話,教師不能輕易外傳。學生有心理或身體的疾患,教師不經學生允許不能告訴別人。尊重學生的隱私權,教師將獲取的是一份信任。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我們常說十個指頭也有長短。學生無論是思想表現還是學習成績肯定存在著差異,做教師的往往對學習好的學生刮目相看,總喜歡給他們開小灶,既使他們有過錯,也比較寬容;對學習或思想品行不良的學生總愛計較,諸如上課遲到,學生解釋原因教師總是半信半疑;學生犯了錯誤,教師總愛讓站到外面,長此以往,學生越上不上課,越聽不懂,成績越差。學生的性格、性情、愛好有著很大不同,教師不能憑自己的好惡來斷定他們誰優誰劣,要揚長避短,盡最大能力發揮他們的潛能。
四、尊重學生的說話權。當教師久了,總喜歡居高臨下,用固有的思維定勢來評判學生的行為。學生犯了錯誤,本來是叫來了解情況,還未等學生說完,就劈頭蓋臉地陳述自己的定論,很難將事情的真相搞清。
五、尊重學生的需求。學生的需求表現在許多方面,學習上需要你的輔導,和同學發生矛盾希望你幫助解決,他的努力希望老師能夠看到,特別是學生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注與愛有很多時候,學習吃力的學生由於害怕老師而不敢問問題。我們應該千方百計營造一種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沒有顧忌地提出問題。
六、尊重學生的情感。學生的情感有時在我們成年人看來是不可理解的,但對於學生卻是合理的。學生的情感本採就和大人不同,我們不能違背客觀規律地強求學生和我們想的一樣。做教師,就是要能夠變換角色,瞭解學生的喜怒哀樂,摸到學生情感變化的脈搏。
七、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對學生的尊重,還表現在肯定、賞識學生的學習成果上。教者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讚賞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從成功中增強自信,享受成功的快樂。我曾聽一位名教師上課,在課上他請一位學生讀書,這位學生的閱讀能力特差,一段文字讀得咯咯噔噔顯得非常吃力。他非常耐心地聽學生讀完後,不但沒有指責學生,反而用溫和的語氣說:這位同學讀得很認真,很辛苦,他能堅持把文章讀完,大家給點掌聲鼓勵一下。這評價既不傷害學生,又給了學生自信,多可貴啊!換了其他教師可能會很不滿意地指責學生:回家為什麼不好好讀書?讀得這麼差勁,下次要好好努力啊!
綜合上述,我認為尊重學生不是空洞的口號,也不是對學生的行為事事遷就,而是相互間的一種信任,是一種愛,是一種心靈與心靈的溝通。對學生的尊重就是對學生最好的愛。不尊重孩子,就談不上教育,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孩子,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問題,也是樹立教師威信的關鍵......
教師應當如何尊重學生
一、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基礎教育課改要求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師生關係。教師和學生只是責任和義務的不同,在人格上則是完全等同的。教師必須熱愛學生,但只是愛是遠遠不夠的。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自主、獨立的意識日益加強,他們越來越強烈地要求教師給予自己理解和尊重。這種被尊重的需要是與學生心理上和生理上所具有的特殊敏感性聯繫在一起的。教師只有做到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才能保證師生關係的良好發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就要注意教育學生的藝術。因為對於正處於敏感階段的兒童,往往會因為老師一句不經意的話語或一個無意識的動作而令他們的自尊心受到莫大的傷害。例如:一個平日學習不太好的小學生劉某經過努力在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另一個好學生卻沒考好,他們的老師在班上表揚了劉某後,轉頭批評那個考砸了的孩子說:你看你,驕傲得尾巴翹到天上去了吧?連劉某這次都考了那麼高的分數,你卻考成這樣!結果,兩個孩子的自尊心都受到了傷害,這點當然是這位老師所沒有想到的。可見,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必須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免鑄成無心之錯。當然在批評學生時對其進行諷刺、斥責、辱罵甚至體罰就更不應該了,這與教師的職業道德是完全相悖的。作為教師,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為瀉自己的一時之憤而做出有損學生人格、傷害其自尊的行為。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一個著名的口號:讓每一個學生都擡起頭走路!而要實現這點,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人格。二、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有人說:黃沙如海,找不到絕對相似的兩顆沙粒;綠葉如雲,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雙葉片。同樣,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我們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正是由於差異的存在,我們每個人才成為獨特的個體,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豐富多彩。但遺憾的是:老師們卻往往認識不到這點。通常,最讓教師頭疼的莫過於班上學生的差異太大。轉化差生體現了教育者的責任,對個體而言差生可以轉化,但對群體而言是不可轉化的。一個班上總會有排名最後的學生,老師轉化了他,必然會有另一個學生去填補他的位置,教師在轉化差生的同時也在製造著差生。更何況,我們稱之為差生的人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差。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人的智能有七種相對的獨立模式: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視覺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理解智能。這七種智能在每個人身上都不是平衡發展的,每個人都有自己較為得心應手的智能表現途徑。如果無視這一事實,在學生髮展上一味求同、求全,就是對學生個性差異的不尊重。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就應該做到:教學中不是要求學生在各方面平均發展、成為同一模式的人,而是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比較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於他能夠從似乎都差不多的學生中,發現每個人特有的興趣和愛好、特長和志趣,大膽地讓每個人的才能得到發展。這正是我們教師需要努力去做到的,同時也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一種最好的表現。三、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精神這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非常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眾所周知:學習活動是個體自身的認識活動,任何人都無法替代。同樣,教師也不能代替學生去學習,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頭腦之外的、不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教師不應該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強加的結果不但會加不進去,更嚴重的是會挫傷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扼殺他們的學習興趣、窒息他們的思想,甚至他們的抵制和反抗。所以教......
教師應如何尊重學生
關注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注重對學生個體生命的理解、尊重和關愛,培養適應社會進步的具有主體人格的人,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新時期師德要求。因此,在學生成長曆程中擔任重要角色的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維護學生的人格尊嚴。用愛心去感染和影響他們。 一、尊重學生首先要對學生有愛心
愛心,是燃燒的火,會讓絕望的心靈重新點燃。作為教師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熱愛學生。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應事事注意,時時留心,觀察每一個學生。當學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難,學習中失去信心時,教師應給予慈母般的溫暖和幫助,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當學生體驗到你的愛心,他們就會直視困難,努力克服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揚起理想的風帆,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工作中我是這樣做的。
二、尊重學生最重要的是對學生要寬容
著名作家雨果說過:"世界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當然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學生。不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只要有人類存在,人的個體差異,個性差異與價值取向的多樣性就存在。所以作為教師對學生要寬容,豁達,教師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賦,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績差,或者犯了錯誤的學生,用同情心去喚醒兒童的上進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幫助他們清除自卑感,排除他們的煩惱和悲傷,用熱情和溫暖鼓勵學生充滿信心地學習和生活。當遇到學生"頂牛""越軌"時,教師應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三思而後行,尤其需要有自我批評的勇氣和精神,也許學生的"頂牛""越軌"正是學生創新思維火花的萌發,作為教師要小心呵護,這樣才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工作中我是以寬容的心態善待每一位學生,善待每一位學生犯錯。
三、尊重學生最根本的是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
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就應該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差異,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齊劃一的標準來評價要求每個學生。這種差異要求教師創造適合不同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而不是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分層施教,幫助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水平,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歧視學生的現象,也才能讓優生"吃飽",培養出更多有創新能力的尖子生,讓"優、中、差"都取得更大的進步。現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則就是要求教師尊重學生,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師才可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最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師們放下你的架子,彎下你的腰,學生就會向你微笑。細心呵護幼苗用心培養參天大樹。所以,我班裡的每一位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進步。 作為在教育一線的一名普通教師,我會更多地思考如何從教育教學實踐的點點滴滴中做到細心呵護孩子們的幼小心靈,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用心培養將來的棟樑之材,以回報家長對孩子、對教師、對教育的期望,尊重家長們最迫切希望子女成才的願望。
教師如何尊重學生
過去認為師恩似海,因此,學生永遠應當感謝老師,學生對老師的尊重是老師天經地義的享受。有的老師為了讓學生聽話,總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命令式的語氣對待學生,結果造成學生與老師的隔閡,對老師的恐懼和敷衍,對老師的不信任。這種現象在我們的教育中廣泛存在。其實,我們應該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學生是獨立的、與教師平等的個體,學生同樣應當受到老師的尊重。下面就這一話題簡單談談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曾經使用過的兩種方法,我覺得我收穫的不僅是體驗與感受,甚至有所震撼。一、與學生來握握手請你仔細看我上面的三句話,你看到了什麼?也許,你明白了什麼,也許你讀懂了三句話的意思。這是我模仿了一位老師後,在我的課堂上對一位學生說的。我只是想送給學生一件小禮物,以表揚他積極思考,有創意地回答了問題,並以次激勵更多的學生積極思考,投入到課堂中來。這樣的設計,相信我們很多老師都想到過,也送過學生小禮物。但是,我們通常,只是說一句:你說的真好,老師獎給你一個禮物,然後請學生上來,把禮物給他就完事了。而我這次送給學生小禮物過程中的三句話,我們可以細細品位一下。握手,是一種平等、親切的交流,通過握手這樣一種行為,允許學生這樣地與我們親近,與老師平等地站在一起。在課堂上我們與學生不應僅僅是師生關係,老師也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我們還可以是學生的朋友、是探討者,我們的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來與你握手,並且主動地來與你握手,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懂得參與也是自己價值的一種體現。當學生與老師握手的同時,老師把禮物傳遞到了學生的手中,我認為這是一種成功的傳遞,一件小禮物的傳遞有趣而又寓意深刻。知識的傳遞又何嘗不可以如此呢?我們要讓傳遞的過程成為一種平等的交流,成為一種愉快的互動。留一點神祕的面紗,讓學生自己去開啟,去收穫一份驚喜,當學生與你鬆開手的時候,學生得到的不僅僅是一份禮物,他走出了束縛,收穫了信心,感受了友誼,體會了平等,獲得了一份成功的驚喜。而這一切,都需要老師精心設計,這每一句話都蘊涵著老師對學生髮展的深切關愛,這是我們做老師所應當深切領悟的。二、請學生坐下來說話我在教學中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天,我得知本班的一個學生在校園內偷偷吸菸,我便火冒三丈。平時我管理學生還是比較嚴厲的,心想這還了得,決定嚴加管教。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嚴厲地說:你給我站好!手往哪兒放!劈頭蓋臉地訓了他一頓,決定請家長並給予處分。我本以為這個學生沒脾氣了,沒曾想這個學生非但不服,還挑戰式地說:你能讓我解釋嗎?我一聽便火冒三丈,大聲說不能!你解釋什麼?你公開違紀還讓我聽你解釋,可笑!我始終沒讓他說一句話。事後我瞭解到:前幾天,他的父母離異,把他推給了奶奶。他是個要強的孩子,失去了父疼母愛,情緒低落,心情苦悶,這才偷偷吸菸的。學生都會犯錯,因為他們還未成年,就是成年的我們也難免犯錯,學生更有改正錯誤的權利。教師的急躁和武斷只會打擊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的信心,甚至因為老師的態度又對犯錯的行為推波助瀾。學生的行為,不管他的做法在旁人看來是否合理,是對是錯,都有他的原因。同樣是吸菸,可前者是因為苦悶,後者是因為想有派頭。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請學生坐下來談話,理解和尊重他們。尊重無處不在,尊重體現在平時一點一滴的細微工作中。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細緻入微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教育是智慧的、尊重的、互動的。我們要用智慧的方式,塑造智慧的老師,培養智慧的學生。學生會從我們的真誠教育中,感受到對自身價值的認同。當學生真正認識到自身存在的意義,就會學會自尊。有自尊的學生才會尊重別人,所以我們的教育應當滿含尊重與關愛。
教師如何尊重學生的人格
學生在
人格上與教師是平等的,學生的人格不容教師的任意侵犯和踐踏。在班主任工作中,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班主任要特別善於聽取學生對自己工作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甚至批評,因為學生是善意的。不要隨意的否定一個學生,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扼殺了學生的童真和對求知世界的探求。師愛,是學生接受教師教育的橋樑。
其實,當老師的,總是想當個好老師,都知道要對學生付出愛心。但如何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貫徹老師的愛呢?
1.嚴格要求學生。古人云:教不嚴,師之惰,嚴是愛,鬆是害,學生是有思想的個體,懂得什麼是對他們好,怎樣對他們是不好。老師的愛,不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當然,老師的嚴格不是一種苛求,一種容不得學生犯任何錯的苛求,老師的嚴格是體現在對學生思想品質,行為規範,組織紀律的正確引導,體現在教會學生為人處世,培養創新精神的真誠付出。
2.尊重理解學生。講臺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線,學生有他們自己的人格。他們也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讚許。老師若放開架子,走進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尊重他們的建議和意見,理解他們的思想。這樣,就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明白、理解和接受老師的教育思想,在尊重學生的言行舉止中,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給學生留下自由的空間和時間,獲得發展的主動權,讓他們用自己的雙手來描繪他們的未來。這就是理解和尊重,這就是師愛。
當然,理解和尊重他們的人格,不是讓他們自由地形成和發展他們的人格,而是在老師的愛心引導下,使學生自覺地形成和發展健康的人格。
3.寬容學生。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是一種人格完善的過程。老師不僅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給他們怎樣做人。學生是個鮮活而又有豐富內涵的個體。學生犯了錯,老師要懷有寬容的心。該批評的就善意批評,該規勸的好言相勸,該諒解的就誠心諒解。慈祥的面孔,溫柔的笑容,親切的言語,文雅的舉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聲色俱厲的嚴格,更能貼近學生的心理,更能取得教育的實效。教師,應以寬容、博大的胸懷,誨人不倦的精神,用人格的力量,來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照亮學生的心靈。寬容,是一種博大無私的愛。
當然,寬容不是一種無原則的縱容,不是漠視學生的缺點和過失,寬容是要求我們將心比心去包容、去化解、去引導他們,教育他們。
4.關心學生。學生在一天天長大,理解能力、辨別能力正逐步形成。成長有成長的煩惱,為學習,為生活,為朋友,為家庭,甚至為一件小物品、某人一句話等等,學生都會出現困惑,甚至困擾。老師年長於學生,老師有著比學生更多的生活經歷和經驗,有著更強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不妨多留心,多觀察,多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惑、困擾,指導他們如何學會學習、學會休息、學會自強自立、學會處理人際關係,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如何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對待學生
(一) 尊重學生,要平等地對待學生。
在教育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身份雖然不同,但在人格上卻是完全平等的。陶行知先生說:“唯有平等,才能將‘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完全消除,才會發生人格的互相感化。’”教師和學生既是師生,也是合作伙伴。因此,教師應該放下師道尊嚴,拋棄權威和“金口玉言”,承認當今學生的個性特徵及其每一個學生的內在潛能,重視與學生的交流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
平等地對待學生,教師還需要注意“小節”。比如:當我們需要學生幫助時,我們教師就應用徵詢的口吻,或“請”、“勞駕”開頭。對學生的支持和敬意,我們也應該給予回報,要適時地對學生道一聲“謝謝”,或及時表達我們的感動。比如:有位老師為了使班上一個上課常隨便說話的學生改掉這個毛病,課後曾找那學生談過幾次話。而那位學生為了改掉壞習慣,竟然在課堂上用膠條封住了自己的嘴巴。那位老師撫摸他的頭,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感動地說:“你決心改變自己的精神讓老師感動,謝謝你與老師合作!不過,你這樣做讓老師很心疼,老師相信,你靠自己的毅力一定年改掉毛病。”隨即,老師又小心翼翼地撕下膠條。我想,這為老師能這樣肯定他、鼓勵他,那位學生即使偶爾出現問題,只要老師給他一個眼神,他就會立刻領悟。也許有人會認為:學生協助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是理所應當的,不值一提。但是,如果我們的教師能夠平等地、有禮貌地對待學生,就可以增強教師的親和力,密切師生關係,為教育教學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 尊重學生,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種自己尊重自己、愛護自己,並期望受到他人的尊重與愛護的心理。自尊心人皆有之,並與自信心、進取心等密切相關。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特別是對有問題的學生,切忌當眾羞辱或體罰,迫使他們服從自己的意志。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好老師,就是在他責備學生、表現對學生的不滿、發洩自己的憤怒的時候,也要時刻記住:不能讓兒童‘成為好人’的願望的火花熄滅。”我們教師要做個有心人。比如:上學期開學初,我發現班級有個姓劉的女同學,上課好象很拘謹,從來沒有笑容,叫她回答問題也站著不說,課後觀察見她每天早上來學校最遲。我沒有在班級中批評她。一天早上,我見她遲遲來到學校想問問情況,可當我剛說:“你家遠嗎?沒人送你上學啊?”她的眼淚唰的落下來了,我連忙握住她的說:“什麼原因?”她哭的更加傷心了說:“媽媽要送弟弟,爸爸的腿前陣子被車子撞了。”“原來是這樣,對不起老師錯怪你了!”連忙跟她道歉並讓她趕快去早自修。後來,我又和她談話,我問她:是否見我怕,所以上課從不見你笑。她告訴我自從爸爸發生車禍家裡人都很傷心,家裡沒有一點笑聲。幾次的談話,她開始在我的數學課上露出了笑臉,還給我寫過好幾次信,我的數學課她也慢慢喜歡了,從原先的不及格到現在能考八、九十分。前不久,她媽媽主動找到學校說要認識我,十分感謝我一學年來對她女兒的引導和開發,以前在家裡從來不和父母主動溝通,現在已經好多了,也經常說起我這個老師。是啊,在我所任教的一年裡,她給我寫過許多的信,有高興時的、有過節時的問候,也有失敗時的感慨。每次我都能及時給她指點和回信。我想,有學生家長的肯定是對我的教學工作的最大的鼓勵。
(三) 尊重學生,要理解關愛每一個學生。
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很大。但是,每個學生都渴望成功,都想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認可,這是他們共同的心理需要。學習困難的學生,往往缺乏自信,學習態度消極,在學習上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對待這樣的學生,教師更要給予更多的關注,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大力加以表揚,以激發他們的自尊心和上進心。例如: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那些......
教學中怎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教學中怎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素質教育的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的個性、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為了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個性是很 有必要的。尊重學生個性,就是要以學生主動發展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充分認識個體價值,樹立自信心。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 的個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教師要及時轉變角色,轉變態度,轉變方式。
教 師過去總是被許多美麗光環包圍著,如“紅燭”、“園丁”“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等等,戴著這些光環。教師的地位崇高了,教師的威嚴神聖不可侵犯了。而學 生的主體地位是被淡化了,他們不敢冒犯教師,不管越雷池半步,只能正襟危坐、俯首靜聽,唯唯諾諾,對教師敬而畏之,任憑教師擺佈。在這種氣氛裡,學生思維 的火花被壓制了,想象的翅膀被折斷了,創新意識沒有了,特長得不到發揮,個性得不到張揚,這是多麼悲哀的事情。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儘可能做到及時 轉變自己的角色,並隨時注意摒棄自己的陳規陋習,解除學生的束縛,與學生積極互動,以平等的身份面對所有的學生,以對話的形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自覺尊 重學生的人格努力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鬆、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體驗性、探究性不斷髮展和提升。
因為教師本身的優 良品質容易喚起學生的共鳴,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隨時加強自身的修養,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這樣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有利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學習目標的實現,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儘可能做到精神飽滿、樂觀豁達、熱情,使學生在教師感染下可感到不慌亂、樂 觀,從而自信地對待學習。我做到利用各個教學環節,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培養學生具有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感,並注意與學生進行感情交流,及時溝通,建立良好 師生關係,為教學打下良好基礎。語言是信息傳播主要工具,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注意做到講話明白、簡練、清晰,儘量使用幽默語言,注意觀察 學生流露表情,觀察學生心理活動,控制教學節奏,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儘可能得到最大的提高。
二、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施以恰當的教學方法。
我們教師要對自己所教的每一個學生的性格、氣質、意志、興趣等個性加以瞭解,然後再根據其個性特點,施以恰當的教育方法。
如果學生具有堅強的意志,就會在學習上苦下功夫,鍥而不捨,從而取得好的學習成果。
因 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在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探究過程中注意設置一定的困難,有意識地磨練學生的意志,使設計的提問或練習,並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並且鼓勵 學生不畏困難,知難而進,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讓學生學會用意志的制止功能排除不良情緒(如恐懼慌張、挫折感、悲觀失望和狂喜等)的干擾,強迫自己保 持平靜的心境面對數學學習。
在課堂教學的提問過程中,我還注意實行鼓勵性教學,注意知識的深入淺出,設計問題時力求簡單明瞭,把容易的問題留給中 下學生,當回答正確時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如果答錯也不加以指責,而是幫助他們分析,鼓勵他們再找出答案。在進行提問時,我還注意做到因人而異,如對性格 內向、認真吃苦的學生,我則想方設法教給他們活學活用、融會貫通的方法,使他們變苦為巧學;對性情活潑、興趣廣泛的學生。在教學形式上我組織學生開展課堂 搶答、分組比賽、學生講課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中有光榮感、成就感,使他們獲得學習的樂趣。在教學中,我儘可能做到教給學生深化知識、夯實基礎 的方法,使其變淺學為深學;對......
如何尊重學生
跟他們保持合情理的交流,詢問他們學懂了沒,讓他們能開心愉快的在您的教育下學會做人和知識。
如何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人都是不同的, 每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特殊個體,他們都有不同的生活環境,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智能因素,而當前教育則不太重視個體發展,以分數論高低,以考試定成敗,扼殺了多少人才!因此,應該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注意個別對待,及時發現每位學生的閃光點,不失時機的進行培養,才會出現更多優秀人才。再則,由於學生的生活環境等諸多條件的不同,必須尊重每位學生,關注學生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差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才能讓每位學生學有所獲。
對個體智能劃分,無論就此八種還是更多,姑且不談,但我認為多元智能理論特別關注學習者個體智能的差異性,作為現代教育者,如何把既是教學內容,又是教學內容溝通手段或媒體的個體智能通過教育活動得以有機發展,這必將成為學校實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源頭活水。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個體差異
班主任應該如何尊重學生
“人受到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強烈的、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尊嚴上。”(約翰·高爾斯華俀)激勵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對班級的奮鬥目標有一種強烈的認同感和主人翁的使命感,從而使班集體產生強大的凝聚力,這首先就需要班主任尊重學生。
一、瞭解並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
在班集體的共同學習生活中,由於學生的性別、性格、愛好和心理等因素的差異,他們的需要也不可能是單調劃一。男學生具有較強烈的競爭心理和參與意識;女學生更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取得進步的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遇到挫折困難的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的安慰和幫助……在這些需要中,既有正當合理的,又有不那麼正當合理的,這就要求班主任要深入調查瞭解,善於體察,並認真分析學生各種需要的合理與否。對學生合理的需要,應儘可能予以適當的滿足;對那些因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而暫時難以滿足的需要,班主任應實事求是地向他們說明原因,講清道理,表示對他們的關心,爭取得到他們的理解。學生情感需要的滿足是推動其進步的基本動力源泉,它會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求知慾。當學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在和諧的學習環境裡,就會感到自身的價值、人格得到承認與尊重,就會輕鬆地、愉快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
二、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不患寡,只患不均”,這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積澱起來的一種民族心理。這種心理體現在班集體中具體的師生情感關係上,就是老師對學生的態度應該是公正的,在任何事情的處理上都應一視同仁。“十個指頭伸出來總會有長短”,一個班中的學生也總會有差異,作為班主任,我們不能選擇受教育者,必須面對現實,我們所有教育的基礎是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真誠地熱愛每一個生命,以尊重與愛去構築學生健康的人格,為他們一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生命基石。作為班主任,我們還應當懂得欣賞,欣賞每一個不同的個性,欣賞豐富多彩的生活,善於發現孩子們的每一點進步與成功,為他們真誠喝彩,激發他們的生活熱情,支持他們充滿信心地走向下一個人生驛站。這樣一來,就縮短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信任你,喜歡你,也敬佩你。“要尊重每一個人,不論他是何等的卑微與可笑。要記住活在每個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靈。”(叔本華)有了信任,就有了師生間真摯的愛,信任是開啟心扉的鑰匙,誠摯是架通心靈的橋樑。
三、讓每位學生參與班級管理
管理心理學研究表明,讓每一位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參與班級各項工作、活動的決策,對於樹立學生的主人翁精神,使班集體產生巨大的凝聚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應通過各種方式、各種渠道,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如開展某個活動時,我們可以讓他們參加討論計劃、制定方案、提出建議和修改意見,班主任則應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對別人的意見要表示尊重,千萬別說你錯了”(卡耐基),對學生提出的合理的意見或建議則更應予以採納。當班集體取得成績時,班主任應把成績歸功於全體同學的共同努力,從而使學生體會到班級是自己的班級,班集體的一切活動都與自己息息相關,自己是班級的真正主人。如果班主任獨斷專行,不能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學生就會產生一種被冷落、被輕視的感覺,長此以往,班主任與學生導必然形成一種隔閡,甚至產生對立情緒,這對於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是十分不利的。
四、班主任必須“言必行,行必果”
我們的先哲孔夫子告誡我們:一個人要言行一致,說了就要去做,只說不做是不講信用的人,是缺乏高素質的表現。班主任要想得到學生的信任,就必須“言必行,行必果”。班主任不要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輕許諾言,對於說出的話,必須付諸行動,並要讓學生看到一定的結果。對確實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