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公開課怎麼上?

General 更新 2024-12-18

小學音樂課怎麼上

如何上好小學音樂課

傳統的音樂課教學以唱歌為主,學生則經常圍繞著教師的指揮棒轉,教學缺乏靈活性,學生較為被動。因此,顯得枯燥、乏味,沒有符合音樂課“寓教於樂”的特點。那麼,怎樣才能使一堂音樂課真正具有活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因此,就應該營造一種民主、和諧、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氛圍,讓學生變觀眾為演員,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掌握並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一、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性,調整教學方式

音樂課本身就是要做到“寓教於樂”。如果只是提提問題,唱唱歌,那麼課堂氣氛就顯得單調、枯燥,這顯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和興趣,發揮積極主動性更是難上加難了。相反,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中學習,心情舒暢,思維始終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敢想、敢說、敢問,敢於大膽創新,樂於發表意見。在教學中適當加入了遊戲、歌表演等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有益於學生淋漓盡致地發揮其主動性。

例如:在歌曲《春來了》的教學中,由於單調的歌譜教學激不起學生的興趣,我就設計了“找朋友”這一遊戲,讓同學們充當“鳥”的角色,老師彈旋律,請“小鳥”來找到這條旋律作為自己的朋友來唱一唱,同學們全神貫注地投入了學習,並且每個人都能踴躍發言,手都舉的高高的,氣氛活躍極了,歌譜也很快就掌握了。 另外,用器樂來充實課堂內容也能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氣氛。如:在《春天在哪裡》的教學中,先請同學們互相討論春天到底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和美妙的聲音呢?請同學自願上臺隨意拿取能表達春天美妙聲音的打擊樂器給歌曲伴奏,在坐的每個學生都很積極地思考,很投入地伴奏,有的用沙球表現雨聲,有的用三角鐵表現雷聲等。熱鬧極了。不僅每個學生都動了起來,都參與了活動,也培養了學生的節奏感。

再者,注重個性發展,鼓勵音樂創造。沒有創造就沒有發現與突破,沒有創造就沒有進步和發展。音樂實踐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具有創造性的特徵,為鼓勵音樂創造這一理念的貫徹提供了可能性。小組合作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在一起學習協作的教學方式。他不僅能改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的效率,而且能培養同學之間的合作與創造精神。如,在《小雨沙沙》的節奏教學中,採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幾個人在一起自由練習出示在黑板上的難點節奏。開始時,同學們有的打正確,有的打錯。但經過幾分鐘的討論、各抒己見,組內的同學就會相互糾正並練習,達到正確的打法。等到老師提問個別學生時,一般都能準確的打出節奏。有的學生可能存在著一些小的節奏錯誤,但加上老師示範點撥,然後再次分組練習,第二次學生反饋給老師的節奏都是正確的了。它比起先教師教後學生學的教學方法來更顯得靈活、集中學生注意力,學生主體貫穿於節奏教學之中,有利於個性充分發展,學生也從中思維得到了一定的訓練。 音樂有內容,但沒有固定的內容。因此,音樂實踐過程上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可避免地帶有實踐者的個性特徵。如欣賞《動物狂歡節》中的表現大象的這段音樂時,教師提出了這樣的一個教學問題:“同學們,這段音樂描寫的是什麼動物呢?”學生聽後,有的認為是獅子,有的認為是野豬,有的認為是大熊貓,有的認為是狗熊。初聽,學生的這種感覺都是正確的,如果教師非得說只有大象才是對的那是不科學的。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現個人的情智。因此,對於某一音樂作品如何理解,

如何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音樂課已不再是單一的教會學生認識“哆唻咪”,會唱一二首歌曲了。現在的音樂課更加重視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欣賞能力和樂器的演奏能力。欣賞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欣賞教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開闊音樂視野,從音樂中獲得情感的體驗和理性的認識。由於學生的年齡、閱歷、知識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音樂欣賞課比起其它的課更為難上,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失去欣賞的情趣。如何使音樂欣賞課生動、活潑有趣起來呢?現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談談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幾點做法。1.巧設問題,幫助學生感知樂曲高爾基說過:“在聽音樂時,要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去補充……”學生的年齡小,閱歷淺、知識少,這些都給他們欣賞樂曲帶來了困難。教師為豐富學生的知識,常常會在欣賞樂曲時給學生介紹與樂曲有關的如作者、創作背景等知識。但如果教師一味地把自己所瞭解的東西像背書一樣灌輸給學生,那麼學生會覺得乏味枯燥,對教師介紹的知識也不會留下深刻印象。在欣賞樂曲時,遇到粗淺的知識可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廣為人知的樂曲可讓學生向大家介紹,也可用提問的方式使學生自己動腦,拓寬思路,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如在欣賞器樂合奏《瑤族舞曲》時,先讓學生說一些聽到的或看到的關於瑤族的知識,在學生敘述的基礎上,教師加以補充介紹瑤族風土人情,並出示相關的2.視聽動結合,激發學生欣賞興趣在欣賞歌曲時,學生還能借助歌詞基本理解,但欣賞樂曲就比較吃力了。有時樂曲已經結束,學生還是一頭霧水,只能用“好聽”或“不好聽”、“活潑”或“優美”來評價樂曲。這是因為音樂比較抽象,不像美術那樣直觀。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直觀的事物如錄像、投影片、學生作畫、實物等,幫助學生感知音樂,激發興趣。如在欣賞笛子獨奏《揚鞭催馬運糧忙》時,我先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自己家裡在售公糧時的情景,然後讓學生欣賞第一遍音樂,聽完再讓學生談樂曲中描寫了一個怎麼樣的場面?學生們講得繪聲繪色,有的說糧食豐收了,農民心裡很高興,在把多餘的糧食出售給國家。也有的同學說是把自己家的糧食運到災區,去救災。甚至連運糧路上怎樣走,回來又是怎麼做也講得有聲有色,生動逼真;我再讓他們講出各自的理由。於是,我進行第二遍邊欣賞邊出示有關圖片:樂曲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一張。學生通過圖片,在音樂聲音中彷彿進入了當時情緒,感受那種熱烈歡騰的情景。在第三遍欣賞時,我讓學生帶著課後思考題,然後用自己的話來把樂曲編成一個配樂故事。最後還請學生用豎笛吹奏了這首樂曲的重點樂段,從中體驗到了樂曲中所描繪的三個不同的場景。由此可見,通過利用與教學相關的事物,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樂。3.對比欣賞,指導學生分析理解在對比欣賞中,找些可比性強,富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可以從旋律、節奏、體裁、力度和音色上進行對比欣賞,同時要明確對比的目的和意義,更應突出重點、難點,以便獲得好的教學效果。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欣賞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還可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概括地說,用對比欣賞教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1、培養學生分析的能力,提高審美素質;2、降低聽辯難度,易解決重難點;3、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和記憶。如:在欣賞《小白菜》與《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裡》兩首歌時,前一首描寫的是生長在黑暗的舊社會,窮人過著十分貧困的日子,它的情緒是充滿嘆息和悲傷。而第二首描寫的是生長在新社會的兒童感到非常幸福和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基本情緒是親切、優美、抒情。我先讓他們聽第一首歌曲,聽完後,根......

小學音樂課怎麼上

音樂課是一門具有開發價值的課程,它對兒童思想品德及人格塑造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當前農村音樂課教學現狀,往往是以教學生一唱歌為主,顯得枯燥,沒有符合音樂課“寓教於樂”的特點。音樂課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營造民主、和諧、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氛圍,學習音樂知識與技能,並提高音樂審美能力。但在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實踐過程中還未被充分合理利用。為了傳承地方文化,合理開發農村小學音樂校本課程資源,提高農村孩子們學習音樂的興趣,現談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一、課程資源的充分利用

我們農村音樂老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採用農村豐富的音樂教學資源,才能促進音樂課的發展。地方和學校應結合當地環境和民族傳統文化,開發具有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學校的廣播站是音樂教育的重要資源,學校領導不僅應該加強管理,還應要求學校的有關部門配合音樂教育活動及音樂課堂教學,經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樂,拓寬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學生本身是一種很好的資源,教師應該及時發現他們,讓他們在音樂課堂中呈現自我,在展示自我的過程中與音樂課一同成長。

二,應重視家庭和社會環境

對學生音樂愛好、審美情趣的影響,在教學中要善於運用民族民間音樂資源,使學生受到民族音樂文化的薰陶;可組織學生聽民間藝人表演等。課時,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將傳統的以唱為主的形式改變為唱、跳、奏、說、畫、演等合為一體,增加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由於每個同學對角色的理解不同,在演繹的過程中會存在著差異。因此,在開展各種活動時應要求全體同學都要參與,以小組為單位,將他們分為導演組、舞蹈組、伴唱組、伴奏組、美術組等,每個小組都有具體的任務。在任務的驅動下,每個組表現都很積極,常常用課餘時間在班裡或借用音樂室排練他們自己編寫的話劇、小品,編排舞蹈和時裝表演等節目,然後他們利用週末或班對會等時間,展現他們的作品,從主持到編排節目以及拍攝都由同學們自己完成,他們如願以償的開展了別開生面的“班級音樂會”活動。由於整個活動是每個學生主動參與,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和審美能力。通過這次的活動,我深深的感覺到,有時,教師和學生適當的進行一下角色變換,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不僅能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能讓學生成為學習音樂的主人,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音樂課給他們帶來地快樂。

在民主平等的環境中,學生用自己的能力擔任不同的角色,發揮自主的作用,盡情享受音樂的樂趣,張揚自己的個性,展示自己的才華。

三、音樂課堂中,鼓勵音樂創造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設計生動有趣、富有創造性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盡情想象、盡情釋放感情的平臺。教師通過挖掘教材內容,營造愉快輕鬆的教學環境,利用各種途徑和手段,讓學生在感受音樂之美的同時創造美,通過動手、動腦、動肢體,激勵其創新的精神、勇氣和能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思維無拘無束的空間。課中可開設“音樂大擂臺”、“藝術大比拼”等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力,自由創作,如:彈琴、打鼓、跳舞、吹笛子、拉二胡等。學生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搖籃,他們通過參加表演,對音樂作品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從而激發了學生創新的潛力。

四、音樂課中的情感教育

音樂是一門藝術課程,課堂中教師利用各種手段,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對歌曲的熱愛。課堂中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盡情想象、盡情釋放感情的平臺。音樂作品有它們各自的獨特的表達方式,它可以把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思念、悲痛、憂傷以及最刻骨銘心的回憶等等變成旋律。音樂教師在教......

如何上好小學五年級的音樂公開課

不要緊張,盡心盡力,發揮出最好水平

怎麼上好一節小學音樂課

一次在網上看到一篇調查文章,看到一個個學生都那麼討厭音樂課,對音樂課是想愛不能愛,看到他們那麼幼小天真的的心靈裡充滿了對音樂課的無奈……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音樂課作為一種審美教育課,應該是給學生更多的樂趣和更多的美的享受,怎麼就變成無聊的、令人討厭痛恨的課呢?是學生對音樂課的的要求高嗎?學生又需要怎樣的音樂課呢?放眼看一下我們音樂教師的音樂課,在上公開課時,可以說各個都是很不錯的、好樣的,那都是精心準備了好久,花了好多時間和精力去反覆修改、試教換來的,這樣的課當然是好的。可是再看看音樂教師平時的音樂課,與公開課相比,真的是相形見拙,相差很遠,不敢說別人,就說我自己,平時上課也不會像上公開課一樣的引起重視而精心準備,也當然不會受學生們的喜歡。年來,我在不斷探索的實踐當中,構建了“主動唱演”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形式,變過去由教師指導下的被動學習活動為主動學習的自主活動,搭成讓學生自主表演的旋轉舞臺和夢想劇場,讓音樂課真正地“活”起來。 一情境的導入 情境的導入最為重要,良好的課前導入不但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更能提高學生對本節課的求知慾望。二、引唱——欣賞美 引唱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就好比是早餐中的牛奶、豐盛宴席的第一道菜,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低年級的同學可以唱在幼兒園裡學過的歌曲。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也積極參與,範唱新歌,引出新歌的學習目標。二、 唱——感受美 低年級同學由於還沒有識譜能力,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書上的插圖理解歌曲的內容、情感,通過教師彈琴、範唱或者放錄音、VCD來,整首歌曲中最美、最好唱的是哪幾句,讓他們自己發現難點,在全班張榜招賢,請會唱的同學做小老師教唱,對他們通過努力依然無法解決的問題,老師再通過彈琴、範唱或放錄音進行點撥。這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複習舊知獲取新知識的學習實踐,自己發現難點、解決難點,不斷提高音樂素養。三、評唱——表現美 在會唱歌曲的基礎上,做到唱準、唱美歌曲,滿足自我表現的需要。 四、演唱——創造美 演唱和評唱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通過評唱,在充分挖掘歌曲內涵已獲得一定表現力的基礎上,趁熱打鐵,發揮歌曲效應,讓學生在演唱中感悟歌曲的旋律和內涵,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

如何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

音樂欣賞教學是音樂教學大綱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開發兒童智力、陶冶兒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養兒童良好氣質修養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能夠欣賞、懂得音樂,是審美修養的標誌之一,離開這一點就談不上完美的音樂教育”。然而,傳統的欣賞課教學只是“講講”(簡介作者生平及作品內容)、“聽聽”(單純的聽音樂)而已,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當然,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有相當的難度。首先,音樂是表現情感的藝術,欣賞者必須用自己曾經歷過的生活知識和感情去感知、體驗所聽到的音樂音響,可是小學生生活閱歷淺,感情積累少,這是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的一大難題。其次,音樂欣賞不僅需要生動、具體的感性體驗,而且還需要準確、深刻的理性認識。也就是說,欣賞音樂,不僅需要形象思維能力,同時也需要抽象思維能力。可是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尚處於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抽象思維能力較差,這是上好小學音樂欣賞課的又一難題。認識困難是為了克服困難。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採用一些適合小學生掌握的方法,音樂欣賞課是完全可以上好的,是可以達到喚起學生的美感共鳴,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高音樂素養的目的的。筆者在多年的音樂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從具體到抽象音樂作品可分為聲樂和器樂兩類。聲樂作品有歌詞,其音樂形象比較具體、明確,欣賞時教師稍加點撥,學生便可領會。因此低年級欣賞教學中,應從歌曲入手,如《勞動最光榮》、《鈴兒響叮噹》等。器樂作品由於沒有文字的參與,音樂內容就比較抽象。在兒童初次欣賞器樂作品階段,可以《龜兔賽跑》、《彼得與狼》等帶解釋詞的音樂童話故事開始,以解釋詞作柺棍,幫助兒童理解;然後再欣賞直接模仿或近似模仿自然音響的作品,例如模仿鐘聲的《在鐘錶店裡》、模仿鳥叫聲的《百鳥朝鳳》等。這兩種直觀性的聽覺形象,兒童容易理解和接受。通過上述過渡,再逐步引導兒童欣賞純音樂作品,就水到渠成,不為其難了。 二、由近及遠 由於兒童的生活接觸面小,脫離兒童生活實際的作品,兒童往往不易理解。欣賞時應從兒童的日常生活和他們所喜愛的、感興趣的內容開始,逐步由近及遠地擴展他們的視野。教學中,常以兒童歌曲入手,逐漸過渡到其他歌曲;由富於兒童情趣的器樂曲擴展到其他方面的器樂曲;由中國的音樂作品擴展到外國的音樂作品,使欣賞教學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看聽動結合 藉助視覺的直觀來幫助聽覺感知,有利於兒童對音樂形象的理解。例如欣賞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鵝舞曲》時,可播放芭蕾舞劇《天鵝湖》讓學生邊聽邊看。這種視聽結合的方法,對兒童感知舞曲的形象及情緒頗有裨益。 音樂的旋律和節奏都體現了一定的流動性。讓兒童跟音樂邊聽邊動,有利於兒童對音樂情緒的感受。例如在欣賞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鳳》、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時,應鼓勵學生根據各自的理解自由地律動,允許他們搖頭晃腦,模仿吹奏等動作,並隨樂曲情緒變化作時大時小的擺動,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樂曲的理解。 四、藉助聯想法創造意境誘發美感 貝多芬說:“當我作曲時,總是心理描著一幅圖畫,順著那個輪廓前行。”可見,音樂作品是與一定的現實形態聯繫在一起,與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聯繫在一起的。在音樂欣賞中讓學生投身其中,誘導他們通過心理活動設身處地地構思,以獲得鮮明生動的意象聯覺,這就是聯想法。關鍵是讓學生體驗音樂作品所抒發的感情,並對作曲家描繪的“音畫”展開想象和聯想。例如在欣賞約翰·斯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後,教師可告訴學生:這是一首讚美春天的圓舞曲,樂......

怎樣上好小學音樂課中的欣賞教學

[摘要]"音樂欣賞課可以說是音樂教育中,設法引起兒童對音樂的愛好,並使這種愛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種力量."它既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能力和音樂記憶力,又能夠豐富學生對音樂的聯想力和想象力,還能增強學生對情感的體驗能力及音樂直覺能力,從而培養學生音樂興趣,開闊音樂視野,豐富情感世界.正如達爾克洛茲說的:"欣賞是藝術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們可以在其中體驗人類創造音樂的共同情感."

[關鍵詞] 低段音樂欣賞 心理把握 領悟 快樂

聽過很多音樂公開課,自己也開過很多課,不謀而合地都刻意避開了音樂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欣賞;或者是對音樂欣賞這一重要的教學內容,採取了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粗粗一聽,簡單一講:"這首歌曲表達的音樂情緒是歡快的","這首樂曲是優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留在小朋友心中,是一片茫然.又由於新教材中的音樂欣賞曲,大都以管絃樂曲為主,獨唱合唱曲為輔,這對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理解是一個很大的難度,更別說去表現它的情感,延伸它的內涵.每個音樂老師心裡都有數,他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並不表示他很認真的在聽,也許他的心早飛到窗外的在唱歌的小鳥上了.我教了兩年的新教材,說句實在話,他們對很多欣賞曲並不是很感興趣.作為對新教材充滿滿腔熱情地我們來說,怎樣引導學生對欣賞曲的情感內涵和音樂表現形式整體把握,去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難題!若想要讓小學生豎起小耳朵,用愉悅的心情學會聽音樂,老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鑽研教材,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看新課程下的音樂欣賞課,統籌安排欣賞曲的教學方法,做好音樂和學生之間的橋樑.就此針對一年的課堂教學實踐和對新課標基本理念的理解,對低段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有此以下看法:

(一)動起來.

音樂欣賞課不一定只坐在那兒聽,可以適當地讓學生動起來.學科綜合是一個讓學生動起來很有效的辦法,包括音樂與美術,音樂與文學語言,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綜合.在實施過程中,綜和應把握好以音樂為教學主線,用其它學科的內容來加強對音樂的感受,體驗,把握好"度"讓它更有效地為音樂欣賞課服務.

1,動起你的筆.

在我給學生欣賞過一段音樂後,學生會用相應的圖示表現出來,有時書中圖示或者線條已經給出,供大家選擇;或者讓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對音樂的理解創造性地畫出適合音樂情感的線條,圖像,色塊等等,別人猛一看還以為是一節美術課呢,可是這種教學方式有其獨特的審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師講述給學生音樂的內涵以及情感更能激發學生對音樂本身的喜愛,也更能說明學生的內心世界對樂曲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學《杜鵑圓舞曲》時,學生初聽時用線條,點和圓圈來表示初次印象.復聽時我給他們講了挪威的森林,圓頂的尖頂的小房子歌唱的杜鵑鳥,清新的空氣……他們的好奇心一下子提了起來,他們的圖紙裡多了旋律流動的波浪,他們告訴我這是聽到的在唱歌的杜鵑;多了很多斜紋,這是感覺到田野上有微風吹過;多了小房子裡面畫了小鳥,天真的認為杜鵑鳥不小心地闖進小房子裡不停地轉圓圈,原來是樂曲在低吟……好美的畫,好豐富地想象.

2,說出你的話

返拿覽,寧靜,學生也用語言描繪了月光下碧波相逐的海面;我再問學生:"歌曲中的海是美麗,平靜的,可大海永遠都是這麼美麗平靜嗎 我們再聽聽這段音樂,大海發生了什麼變化 你的心情怎麼樣 在初聽了《海上風暴》後,七嘴巴舌議論開了……這就是他們對樂曲的理解,海的另一面直接從音響上給...

小學音樂課音樂課開學第一課怎麼上

先教一首兒童歌曲,最好是朗朗上口的

小學音樂課如何開展唱歌教學

唱歌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是獲得良好音樂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唱歌教學是主要的音樂教學內容之一,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音樂表現形式。《音樂課程標準》中對學生歌唱教學的要求是“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演唱,以情帶聲,聲情並茂,重視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演唱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薰陶……” 一、培養自信有感情地歌唱 歌唱中,聲音技巧固然很重要,但對小學生來說,關鍵在於培養他們願意歌唱、喜歡歌唱、熱愛歌唱,從而促使他們“從內心歌唱”。 1、教師生動的範唱 在教學中,傳遞歌曲信息,讓學生真實的體驗與感受歌曲的美,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歌曲的就是教師。教師的範唱可以直接影響學生是否喜歡所學的歌曲。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唱好的歌,自己必須首先唱好。如果教師首先被歌曲打動,並投入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那歌聲一定會使師生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產生心靈上的交流,給學生產生積極的作用,使學生對歌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強烈願望。 2、學會理解、分析、處理歌曲 任何一首歌曲作品,它的特點與音樂風格都是通過音樂要素(節奏、速度、力度、音色等)的運用來達成的。而在唱歌教學中,學生對於歌曲理解得越深刻、越全面,就會唱得越好、越動人。教學中,教會學生在對歌曲的音樂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後,引導學生分析歌曲感情、結構、高潮,學會通過控制聲音的力度、速度、音色等要素來表達感情。 二、進行必要的唱歌基本技能的訓練 小學生唱歌基本技能訓練不同於專業的聲樂訓練,但是無論訓練的深淺,要求的高低,都要以科學的訓練方法為依據。在我們的常規課堂教學中,既要從心理上引導學生自信有激情的歌唱,同時還要注意交給他們必要的唱歌技能。 1、要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歌唱觀念,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 引導學生用良好的歌唱姿勢歌唱。歌唱時身體無論坐或站都要自然、端正,腰要挺,眼平視,頭與頸不要前俯、後仰,不要壓迫頸部,要保證橫膈膜的自由運動。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聯合呼吸。教學中,用聞花、跳皮筋、抽泣、咳嗽、打哈欠、隔河喊人等生動形象的比喻幫助學生體會。逐步糾正學生呼吸方法上的毛病。 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小學低年級著重擴展學生的音域,到中高年級,主要採用訓練頭聲的發聲方法,使其聲音圓潤、清晰、甜美,有利於音樂的表現和增加學生歌唱的興趣。 教會學生清晰的咬字、吐字。歌唱是音樂與語言結合的藝術,準確清晰地表達詞意,依靠正確的咬字吐字,要把自然圓潤的發聲與歌詞的正確讀音融合起來。通過朗誦、教師示範、學生模仿對比等方法加以引導。使學生做到“咬清字頭聲母,引長字腹,收住字尾”,逐步達到字正腔圓、情真意切。 2、及時發現並糾正錯誤的歌唱方法。 喊唱問題。主要原因是學生想表現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和發聲方法不正確。使他們明白優美的歌聲是發自內心的聲音,是根據歌曲的情感與需要用適當的音量、真摯的情感引出內心的表現。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調整好呼吸,口腔自然打開,下齶放鬆,要教給他們控制、調整音量的方法,隨時發現,及時糾正。在聲音訓練與規範的過程中結合實際,採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克服,同時應教會學生自我調劑的方法。 三、採用多種形式發展學生的歌唱表現能力 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獨特的風格特點,每一種表現形式都能帶給人不同的藝術享受。教學中老師要教會學生結合歌曲的特點,使每一首歌曲的學習與表現都成為學生難以忘懷的一個記憶,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參與表現的願望,發展學生的歌唱表現能力。 1、豐富歌曲的演唱形式 如:對唱、輪唱、領唱與齊唱、合唱等。這樣既可以使歌曲演......

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怎樣聽課和評課

一、明確一堂好課的要素與標準

聽課,評課首先必須明確什麼樣的課是好課。著名音樂教育家金亞文先生編著的《音樂教學評價》一書中“音樂課堂教學評價表”從六個指標上全面闡述了一堂好的音樂課的標準。

(一)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明確,能準確體現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的要求及本學科的教學特點。

2、教學目標恰當,切實可行,使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學習能達到要求。

3、教學目標富有科學性、思想性與藝術性,並貫穿音樂教學始終。

(二)教學內容

1、正確分析教材,概念講解清楚,伴奏、範唱運用熟練。

2、內容分量和安排繁簡適當,重點突出。

3、注重學生實際,重視能力培養和理解學習過程。

4、教學內容能保證情感性、思想性和科學性。

(三)教學過程

1、教學各環節能承上啟下,銜接自然,富有音樂特點。

2、教學節奏張馳有序,和諧自然。

3、教學設計符合教學內容、音樂情感、作品風格特點的要求。

4、教學活動能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想象,活動安排自然,恰到好處。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1、教學方法靈活,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2、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教學信息多項交流反饋及時,矯正有效。

4、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恰當,教具運用熟練。

(五)教師基本功

1、教態親切自然,語言規範、生動。

2、範唱準確,能較好把握音樂形象,具有藝術感染力。

3、彈奏規範、流暢,富有激情。

4、善於處理偶發事件,應變、調控課堂能力強。

(六)教學效果

1、音樂教學能感染學生,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培養。

2、學生主體地位得以體現,能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技能。

3、學生積極參與表現,創新思維得到發展。

4、各環節教學任務完成較好,師生合作愉悅、和諧。

總之,一堂好課具有示範作用,教師將自身專業知識、文化知識、道德品質進行轉換,外化為學生能接受的形式,能運用音樂自身的魅力感染、影響學生。這是很重要的。教師不同於學者,不但能自己唱得好,自己學得好,還必須以自身的行為和能力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成為學生效仿、學習的楷模。我們在課餘應該不忘練習唱歌彈琴的基本功,大家都知道琴不離手曲不離口對於音樂老師的重要性。一堂好的音樂課應該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步,教師在學生的愉快中感受童趣,體驗成功,享受音樂。教師與學生共同營造一個和諧、美好的課堂氣氛,情境交融,共同享受課堂教學,享受音樂。

二、關於聽課

(一)聽課類型:研討課、指導課、檢查課、示範觀摩課、業務學習課、競賽比賽課

(二)聽課的形式:獨立聽課、集體聽課、新教師跟指導師聽課

(三)聽課前的準備:學識準備、心理準備、情況準備

聽課前做到掌握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本備課組的聽課要提前寫好教案,以便對比優劣,促己深思、善辨、慎取。這樣聽課就會心中有數,效果也就更好些。

(四)聽課要領:

(1)仔細聽課,記錄教學過程、內容方法,記下自己的思考、感受和評價。

(在聽課中,及時地對本課的某一環節或某一教學方法或對執教者的點評寫下,會有很深的領悟和自己的個人想法。對於這一環節的不同的看法也可寫下,在課後自己進行整合,也是自己的一個思考火花,是一種積累。而且也是評課的重要來源和依據。)

要認真:本著向別人學習的態度去聽課,進入課堂後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認真聽、仔細看、多思考,堅持"三不要";不要漫不經心、東張西望;不要開小差、做與聽課無關的事情;不......

相關問題答案
小學音樂公開課怎麼上?
小學綜合實踐課怎麼上?
小學體育課怎麼上?
小學閱讀課怎麼上?
純音樂用法語怎麼說?
小學讀書卡內容怎麼寫?
小學生考試反思怎麼寫?
小規模稅率開錯怎麼辦?
小學我的成長冊怎麼做?
小學生不足之處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