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的意義和影響?

General 更新 2024-12-29

長城的影響意義

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濟、文化緊緊繫在一起的重任。 秦漢之時,累計投入的兵民有近千萬之眾。秦始皇在修築長城的同時,即著手加強邊境地區的開發建設,揭開了屯田戍邊、開發邊區的序幕。漢代由於修築長城的時間較長,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實邊的建議,這些建議先後被漢政府採納接受並組織實施。移民和戍守長城的軍人一起,開墾荒地進行農耕,不但加速了邊區的經濟開發,節省了政府的大量軍費開支,而且大大減少了長途運輸之苦,並將華夏文化遠播四方。 在文化方面,長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域的爭戰,反而促使了中國古代漢族和十幾個少數民族進行了廣泛的融合。 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南匈奴歸漢,實現了中原農業區的華夏漢族與北方畜牧民族的匯合,這便是中華民族的形成之始。建國以後在內蒙古陰山一帶漢代城堡遺址的考古發現,說明漢與匈奴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軍後,使數十萬降眾居住在邊境長城沿線一帶,設置六個都督府,任命突厥人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漢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進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金元時期,雁門關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種麻”,到後來的“生民何處不桑麻”,正反映了這一歷史的規律。明在長城沿線開放“馬市”,表現了漢蒙互相依存、漸趨融合的密切關係。清政府採取懷柔政策,進一步促進了長城一帶的民族大融合。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這個體系具有戰鬥、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並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禦工程整體。長城所體現出的軍事防禦思想,在軍事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長城的產生和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整個軍事發展同步前進,對於研究古代軍事作戰思想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秦皇漢武,包括明初,無不是在主動出擊、軍事上取得壓倒優勢時修建長城的。這說明,修築長城既是一種積極防禦,又是積蓄力量、繼續進取的謀略。修築長城,是針對西北邊地軍情所採取的積極措施,是化被動為主動事前防禦。需要要強調的是,長城的防禦作用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處在於——入侵者或許能集中力量偶爾攻破一兩個關口、闖入內地,但只要整段長城還駐守有強勁的軍隊,入侵者就始終面臨被阻擊、伏擊而無法回家的危險;尤其是,長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個交通要道,遊牧民族的騎兵縱然破關而入,但只能對內地實施騷擾,而他們的後勤根本無法通過關口輸送進來,故而無法在內地立足、從而動搖中華帝國的根基。癬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這是長城存在的根本意義。 在長城出現的2000多年來,以長城為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流始終沒有停止過。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修建趙長城,號召國人學習“胡服騎射”,進行南北文化交流。秦漢時期,長城南北文化進行了空前的對話與交流,在長城沿線發現的秦權、詔版,內蒙和林格爾漢墓壁畫、單于和親瓦當,還有聞名遐爾的昭君墓等,均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在長城地區的文化帶裡,遺留下來眾多的名勝古蹟,諸如敦煌、雲岡......

中國修建長城的歷史意義是什麼?對近代中國有什麼影響?

長城綜述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 軍事性防禦工程,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 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餘里,遂稱 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有遺蹟殘存。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 上的奇蹟。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於後世,實上大禹治 水等”。

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 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 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到了明代,為了防禦韃靼、瓦刺族的侵擾,從沒間斷過長城的修建,從洪 武至萬曆,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的嘉峪關,東到遼 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牆。(但據報道,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全長的中 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的是6700公里。) 長城有極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開發修復,山海 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臺、慕田峪、嘉峪關等處已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蹬高遠眺,憑古懷幽,古戰場的金戈鐵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長城與埃及的金 字塔,羅馬的鬥獸場,意大利的比薩斜塔等同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是中華民族 古老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結晶,象徵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

長城的用途

長城在軍事上的作用是什麼?

長城不是靜止的單一物體,它是人、牆、物的軍事結合體。長城沿線地段,在軍事地理位置上形成緩衝地帶。長城,從它的雛形烽臺出現之時,就具備瞭望、傳遞信息、召集部隊,反攻作戰的作用。以至於發展到後來成為攻防兼備的軍事實體。據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就用點燃烽火的辦法來召集諸侯,只可惜,幽王把如此嚴肅的烽火制度當作兒戲,僅為了博得愛妃褒姒的一笑,各路諸侯率領兵將,連夜趕來,結果並無敵情,如此這般,導致西周很快滅亡。長城成功防範的一個例子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齊楚兩諸侯國都很強大,但齊國有號令諸侯,代天子討伐其他諸侯國的特權,當齊國率領其它幾個諸侯國來討伐楚國的時侯,到了楚之境地,看到楚國城防(長城)高大堅固,竟未敢作戰。這是有史記載的長城在歷史上第一次起作用的成功範例。從歷代長城的設置及佈局看,長城是由溝壕、烽燧、城堡、關隘等組合而成。長城所經地段多崇山峻嶺,依山築城,斷谷起嶂,擇險置戍,總是在雙方軍事力量的緩衝地帶而建造。修築長城,在軍事方面,可變被動為主動,亦可轉守為攻,攻守自如。譬如烽臺,登之者可居高臨下,來攻者則望之莫及,守者則以逸待勞,不但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殺傷敵人。自古以來,戰爭之目的,旨在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長城也具備此種功能。就緩衝地帶而言,從攻者角度看,能攻則攻,不能攻則退之;守者亦如此,能守則守,不能守亦可退之,以利再戰。如若交戰,長城則成為勇士們廝殺的沙場。不論秦漢時的匈奴帝國,還是明時北方可汗俺答,面對長城,總是一籌莫展,長城在客觀上則迫使其不得不採取自我完善、學習耕作、和平共處、互開貿市等文明舉措,以促進民族和解及社會發展。

相關問題答案
長城的意義和影響?
一學一做的意義和影響?
女權主義的意義與影響?
論持久戰意義和影響?
意義和影響有什麼區別?
攝影的意義和價值?
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勞動的意義和價值?
綠色的意義和代表?
師說而的意義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