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諸葛亮為什麼要出師北伐
蜀國雖然在三國之中最弱小,但是諸葛亮一直堅持對魏國的主動進攻,這可以從軍政兩方面說。
首先說軍事
當時諸葛亮剛剛平定南方,蜀國軍威大振,一舉掃清了劉備徵吳失敗的陰影,南方又提供了大量的軍需,蜀軍裝備優良,軍卒精銳,正是軍事上接近巔峰的上升期,乘勢北伐拓展領土,是必然的選擇。
從戰略上說,最好的防守是進攻,諸葛亮的策略,用今天的話來說,叫做攻勢防禦。
然後是政治
就個人而言,諸葛亮一直是聯吳抗魏派的領袖,“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也是他一直的口號,所以就他個人而言,北伐是必然的選擇,只是籌備和時機的問題。
就諸葛亮代表的荊州集團而言,劉備原從集團已經基本消亡,蜀國政局成了益州集團和荊州集團並立的局面,由於荊州已經丟失,荊州集團處於失去根基的弱勢,所以作為荊州集團的代表人物,諸葛亮需要靠戰爭來拓展地盤,抓住兵權和軍權,保證荊州集團乃至他自己的地位和權力。
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
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劉備的託孤。更大的是戰略佈局,因為在關羽失荊州後,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完全著了個空。因為蜀國是新生政權。相比魏國,完全就是敵強我弱。因此想要不被魏國擊垮,諸葛亮只能主動進攻,是魏國民生受到衝擊。從而延長蜀國的壽命。雖然失敗了,可以說是一定會失敗的。但是相比不北伐,我想蜀國會亡的更快。
為什麼諸葛亮一定要從岐山北伐
三國演義的影響,實際上諸葛亮5次北伐只從祁山走了2次
1、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揚聲走斜谷道取郿,以趙雲鄧芝疑兵引曹真,自率大軍攻祁山。隴右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由是附蜀。張郃出拒,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漢中。這次是一出祁山。
2、同年(228)冬,諸葛亮出散關,糧盡而還,魏將王雙追之,被斬。
3、建興七年(229)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興八年(230)秋,魏三路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赤阪。時大雨三十餘地,魏軍撤退。同年,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
5、建興九年(231)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亮割麥於上邽,懿追亮至滷城,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五月,與亮交兵,亮使魏延等逆擊魏軍,斬甲首(小軍官)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張郃追至木門,中箭亡。這是二出祁山。
6、建興十二年(234)二月,亮率大軍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司馬懿據守不出。八月,諸葛亮卒於五丈原。楊儀等率軍還,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事。
可以看到,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是防守。
諸葛亮的戰術在古代比較另類,非常喜歡搞發明強化部隊的直接戰鬥力,連弩的使用使得漢兵可以以步卒輕易剋制魏國的騎兵,所以他非常喜歡正面進攻和野戰,而且也確實做到了野戰無敵。後世名將如李靖等都比較推崇諸葛亮的用兵之術。
諸葛亮為什麼要不斷北伐
諸葛亮之所以明知北伐有種種不利因素,而且要在對於蜀國而言北伐並非如此必要的情況下,不斷出兵北伐,根本上是由蜀國的立國精神與統治必要決定的。
關於魏蜀吳三國的立國精神,我們從它們各自的國號就可以窺到一斑。“魏”、“吳”都是地域性符號,這兩個字主要標示各自的地域。曹丕以“魏”為國號,當然主要是由於曹操受封魏王(封地在鄴,屬古魏地)。但我們要看到,以“魏”為國號,意在強調政權的地域性根源,以獲得以魏地為核心地區的北方士人的認同。吳之立國,更是完全體現其作為地域性政權的特點。而蜀之立國,以“漢”為國號,是強調對漢代文化符號的直接繼承。
這裡需要做一點辨析,歷朝國號之確立很多都是以其最初的封地為號的,最早的夏商周情況特殊一點(由部落建國與後來的統一王朝不同),後來的如秦、漢(西漢)、晉(西晉)、隋、唐、宋皆是如此。已封地為國號,首先是為標示政權的宗法地域之源,其次因為這些政權都是由封地地域起家,逐步擴張兼併而建立統一王朝的,開國大臣中多為從原封地地區而來,因此權力基礎方面需要依靠核心區世族勢力的支持(陳寅恪在《唐代政治述論稿》中充分論述了關隴集團在唐政治中的作用),以原封地為國號即有此義。魏、吳國號之確立,即是立足於割據政權的現實,以爭取本地世族的支持為首義。我們可以看到,在此前的歷史中,魏吳從來不是中央政權符號,而只是割據的諸侯國的號。
歷史上也有一些政權,並非以封地為國號。比如農民起義軍因無所謂封地,便不可能以此為號,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的權力基礎不是要爭取地域世族的支持,而是要獲得更廣泛的農民的支持,比如李自成的大順。再如兩個中間篡位的短命王朝——王莽的新和武則天的周,他們採用這樣的國號是為了顯示自己受命于天,或以恢復古制建立新政,新和周都是作為王天下的符號而不是地域符號,同樣因為他們的權力基礎不是要爭取地域世族的支持。更多的情況是由於此前的統一王朝深入人心,新王朝採用原來王朝符號作為國號以標示權力的繼承性,以繼承性來獲得自己政權的合法性,比如東漢、東晉、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和南唐(他們的國號都是唐)。我們這裡要討論的蜀漢政權即是屬於這種情況。
蜀漢選擇繼承性來標示自己政權的合法性是主動的選擇,但也是不得不然。
從條件上說,採用原王朝國號要求統治者與原王朝有血緣繼承性,或至少是同宗。劉備與漢王朝的血緣聯繫並非那麼直接,他為了論證蜀漢政權對漢室的繼承性,不得不把這一血緣聯繫過分渲染與誇大。而劉備之所以無法象曹魏和孫權那樣以地域性符號作為國號,而選擇繼承漢作為自己的國號,除了自己姓劉有這一尚可利用的條件以外,是有下面的苦衷:
一、劉備早期一直是一個流徙性政權,沒有建立自己固定的根據地,也便沒有獲得某一固定地域世族的支持。這意味著他的政權不能也不必要以某一地域符號標示。而長期流徙帶來的有利影響就是使劉備對多個地區的士人有影響,而唯一能對這些不同地區士人起到連接作用的就是“漢”這一原王朝符號。
二、蜀國的統治集團構成與魏吳有很大差異。魏國和吳國的統治層都來源於當地,並已本地作為人才、兵員的來源和儲備庫,其政權基礎也主要來自於本地世族的支持。只有蜀漢的統治層分為“原從”、“荊州”和“蜀地”三部分,結構複雜,並且蜀國本地人一直沒有成為蜀漢最核心的統治勢力,最上層一直是原從和荊州士人佔主導。也就是說,蜀漢政權對蜀國人來說更多是一個外來政權。但蜀漢的兵員構成及人才後備又必須依賴於蜀國本地人,如何使作為兵員及下層統治基礎的本地人心甘情願地接受上層非本地人勢力的統治,對於蜀漢統治者來說,是最重要的問題。
蜀漢要把原來來自不同地域的追隨者集合在一個名號下,......
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北伐?
這是我對諸葛亮的第一個問題。七擒七縱孟獲之後,我覺得怎麼也不宜在那時就急切北伐。敗北東吳,損兵馬不提,五虎上將所剩單單一個趙雲,幼主不明事理,能平了南蠻,使蜀國內部安定下來就很不容易了。更不用提失了荊州,那一塊經濟富庶戰略地位又很重要的地方還沒有收復,這時候緊跟著向北用兵,即使一開始能取得勝利,也肯定無法維持長久。勾踐滅吳那一出裡,吳王夫差放回勾踐的時候,伍子胥就警示過,吳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後,吳其為沼乎。國力相差那麼懸殊,尚且能夠二十年之後徹底反撲,為何諸葛亮不願意等到時機成熟再北圖呢?早在隆中對裡,他就提到,天下三分是大勢所趨,一時間誰也滅不了誰,而保持鼎立的狀態,對蜀是最為有利的。這一觀點也被後來的實際情況無數次證明過了。要採取這麼大的軍事行動,他對歷史時機、彼此實力對比,勝算大小心裡都有一本清楚的賬。凡此種種,都讓我覺得,諸葛亮揮師北上,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與匡扶漢室、完成先王遺願這類冠冕堂皇的名號是沒有關係的。劉備一生演盡了一個人可以演的虛偽,但他的高明之處在於他真的演了一輩子,因此仁義之名廣傳天下。但僕役眼中尚且無英雄,劉備的仁義真的是宅心仁厚還只是為籠絡人心,常伴左右而又明察秋毫的諸葛亮豈能不知?在攻打敵軍的時候,他使過無數次反間君臣的策略,而反間計若要使得成功,則首先必須對君臣彼此心理特點有很好的瞭解,知道面對同一件事情君主的忌諱、臣子的小心各在什麼地方,才能進一步尋找敵軍中可能的罅隙下手離間。而劉備的馭人之術,除了知人善任以外,就是對這種心理巧奪人工的加以利用,使下屬如中吸星大法一般不由自主地甘效犬馬。在這方面,倆人旗鼓相當棋逢對手,一個演仁主,一個扮賢臣,諸葛亮和劉備之間達成了一種君臣之間高層次的默契。劉備自知在兵法謀略上,他不如孔明,很多時候孔明戰前調度,他未必明白是怎麼一回事,這樣的事情是在曹操身上是不可能出現的,楊修猜到了他的真實想法他都心有不悅,何況是臣下的想法他卻猜不透呢。更敏感的是這是涉及身家性命的用兵的想法。而諸葛亮亦知天下沒幾個主子願意手下聰明得太過分,他的忠心即便日月可鑑,主子也難免不設防備。因此,劉備這樣知遇的主子,且在關鍵之處能與他旗鼓相當,他自然也非常珍惜。在長遠計劃上,二人志同道合,因此千百年來也一直被視為明君賢臣的典範。這種君臣之間的默契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諸葛亮出山後劉備的實力是突飛猛進地增長。但不默契的時刻總會到來,舉兵伐吳是其一,白帝城託孤是其二。蜀國的命運也就在這兩個不默契的時刻,走向了盛極而衰。對興兵伐吳一事,《三國演義》裡寫孔明的應對很簡單,他自知“勸不動”了,又要避兄長之嫌,所以只是隱一邊兒不隨軍罷了。但稍加推想,諸葛亮那時的心情一定不怎麼好受。他辛苦拉扯起來的兵馬,積攢的糧草,和努力維持的孫劉聯盟,都因這一個完全出於意氣的決斷而岌岌可危。諸葛亮對劉備究竟有多少領兵才能心裡本就有數,而劉備一向是對諸葛亮的意見幾乎言聽計從,現在諸葛亮的勸諫他都置之不理,臨敵又怎不會一意孤行?連諸葛亮他都可以拋在一邊,當他做出了七百里聯營下寨的錯誤決定,即使那些將領有所疑慮,又怎敢直言提出?本無大才又拒絕納諫,稱帝后的驕狂與喪弟之痛交織一起足夠沖垮理智的防線。縱然大軍七十萬,在這樣一個領導者的手裡,也難以功成班師。料事如神的軍師對此焉能不察?諸葛亮對劉備伐吳的決斷肯定難免失望,對他把自己撇一邊一意孤行的做法難免心存不滿,而對失敗前景的預料,使他一向憂國憂民的心情只會更加強烈。但儘管如此,他仍然可以找到寬慰自己的理由:劉備此舉是出於深厚結拜之情,雖然因小事而亂大謀對君王來說不可原諒,但從常人......
諸葛亮為什麼要急著北伐。是不是為了自己的野心
1,從關羽兵敗被殺,荊州失守開始,已經標誌著隆中對的計劃將無法實現。失去了荊州,丟失了最好的北伐前進基地,將無法威脅中原腹地。從益州北伐,只能在崇山峻嶺中搞武裝大遊行,事倍功半。每一次取得的成果都無法保存,要一次次從頭再來,做無用功。我個人倒是認為,如果當初採納了魏延的建議,走子午谷偷襲,最壞的結果不過是損失幾千人馬。而如果以及成功,則關中和長安早拿下來了。所以說,諸葛一生唯謹慎,搞政治,這可能是優點。但是搞軍事,不敢弄險,就不能致勝。
2,自夷陵打敗後,蜀漢已經是吧老本都折騰光了。國力成為三國中最羸弱的,其實能夠保守已經是勉強。但是諸葛亮確定了以攻為守的策略,想要搞攻勢防禦。把魏國拖在戰場條件極為惡劣的秦嶺,結果倒是把自己給拖垮了。至於姜維為什麼也堅持九伐中原,我個人認為他還是有保全自己的私心在裡面。姜維的個人威望和諸葛亮無法比,長期執掌軍權,必遭猜忌。為了切實掌握軍隊,為了遠離成都朝廷,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
諸葛亮北伐的實際意義何在?
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意義,歷史學家們雖然津津樂道,但至今也沒說出個所以然。有人甚至認為諸葛亮根本就不應該北伐,即使是對北伐持肯定態度的人,也不過是把它作為積極防禦,即戰略上的防守,戰術上的進攻。至於諸葛亮北伐的動機,很多人總是侷限在“漢賊不兩立”方面,而對戰略的實質卻始終無法洞悉。潘太史最近有所心得,願將成果公諸於世,以便引起爭鳴,最終一錘定音。
諸葛亮在《隆中對》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將軍若跨有荊、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矣”。可見,諸葛亮當初的戰略是極其謹慎的,即使具備了兩路夾攻的條件,還須“天下有變”。但是在他主政以後,劉備、關羽等人先後亡故,實力大損;荊州已為孫權所有,雖然還保持著同盟關係,但在協調作戰方面肯定不會十分得心應手,客觀情況要比之《隆中對》所想象的要嚴酷得多。但是諸葛亮卻義無返顧地一再北伐,其原因何在呢?其實,在前後《出師表》中已經說得十分清楚,只不過一直為人所忽略罷了。
請大家先看原文:“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屯將七十餘人,武騎千餘人,此皆數十年所內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所獨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由此可見,諸葛亮已經認識到了四川地險而民怯,如果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擴大疆域,拖到第二代、第三代的話,不要說進取中原,就連守住四川都很成問題,所以他才改變了原先的戰略,變得異常積極主動。大概是想利用尚存的“四方精銳”,先佔領關中,至少也要打下甘、涼二州,得到當地驍勇善戰的兵員,才有將來取得最後勝利的希望。至於是否應該採納魏延的戰法,兵出子午谷,則純屬戰術問題,不在本篇文章的考慮之列。
其實,蜀中地險而民怯的問題,在當時就不算是什麼祕密。例一:公元214年,曹操破張魯。主簿劉曄曰:“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若小緩之,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操不從。居七日,降者說:“蜀中一日數十驚,雖守將斬之而不能安也”。例二:公元263年,或以為鍾會主蜀,必生大亂。晉公司馬昭曰:“夫人心預怯則智勇並竭,蜀以破亡,遺民震恐,不足與共圖事。”
後人的見解則更加深刻,公元925年,諸將皆言蜀地險固,未可長驅。郭崇韜以問翰林學士李愚,對曰:“宜乘其人情崩離,風趨霆擊,彼皆破膽,雖有險阻,誰與守之!兵勢不可緩也”。李紹琛進至綿州。蜀兵斷綿江浮樑,水深,無舟楫可渡。紹琛曰:“吾孤軍深入,利在速戰。乘其破膽之時,但得百餘騎過鹿頭關,彼且迎降不暇,若俟修繕橋樑,必留數日,或教王衍堅壁近關,則勝負未可知矣。”遂乘馬浮渡江,從兵得濟者僅千餘人。蜀主遣使請降,自出師至克蜀凡70日。得兵三萬,鎧仗、錢糧共以千萬計。從歷史上看,割據四川的諸侯好象從未有傳世三代以上的,五代時期的王建、孟知祥都是如此。明朝末年的流寇張獻忠,率領被左良玉擊潰的殘兵敗將,不費吹灰之力就佔據了四川。
由此可見,北伐是諸葛亮當年唯一正確的選擇。雖然進行戰爭的條件並不有利,但是隻有速戰速決,他才有獲勝的希望。相反,任何看來穩妥的戰略,在當時的情況下都無異於坐以待斃。假如他的對手不象司馬懿那樣精通謀略,再假如能多活十年,並不是沒有取勝的可能性。杜甫詩云:“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為什麼要連續不斷北伐
因為諸葛亮想在有生之年為蜀國奠定統一的基礎,他明白自己一死,後面人就很難再勝過吳魏了
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是否正確
於國來說 北伐不是不對 而是該緩緩 參考費禕的舉措。
諸葛亮連年北伐的原因可能是他想在有生之年完成大業,畢竟蜀中無人,他活著尚且無法統一的話等他死了,蜀地偏安一方,被滅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