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肉是什麼肉?
紅肉和白肉分別指的是什麼肉?
紅肉是一個營養學上的詞,指的是在烹飪前呈現岀紅色的肉,具體來說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很多營養專家都認為其他肉比紅肉要健康,因為紅肉中含有很高的飽和脂肪。伐肉是一個營養學上的詞,廣義上是指肌肉纖維細膩,脂肪含量較低,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肉類。白肉可以包括鳥類(雞、鴨、鵝、火雞等)、魚、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甲殼類動物(蝦蟹等) 或雙殼類動物(牡蠣、蛤蜊)等。雖然三文魚、煮熟的蝦蟹等都是紅色,也不能算作紅肉。
哪些肉屬於紅肉
通常把牛肉、羊肉和豬肉叫做紅肉,而把魚肉、禽肉叫做白肉。紅肉的特點是肌肉纖維粗硬、脂肪含量較高,而白肉肌肉纖維細膩,脂肪含量較低,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紅肉和白肉對人類慢性病的影響也不一樣,最近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吃紅肉的人群患結腸 癌、乳腺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險性增高,而吃白肉可以降低患這些病的危險性,延長壽命。如果說“白肉”的定義的話,會有很多的。 下面細說下:第一個含義:白肉是一個營養學上的詞。狹義上指家禽的肉,特別是雞胸;之所以叫白肉,是因為雞肉是白色的。這個概念在廣義上還能擴展到紅肉之外的肉類。 白肉可以包括鳥類(雞、鴨、鵝、火雞等)、魚、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甲殼類動物(蝦蟹等) 或雙殼類動物(牡蠣、蛤蜊)等。雖然三文魚、煮熟的蝦蟹等都是紅色,也不能算作紅肉。 烹飪好後的食物的顏色不能作為判斷是否為紅肉或白肉的標準,如豬肉雖在烹飪時變為白色,也仍然是紅肉(在美國鋪天蓋地的廣告稱其為白肉,僅是一種市場推廣手法而已)。 第二個含義:非烹調意義上的:人大腿內側的肉。第三個含義:在我國古代,確切說是在宋代,把肉食品叫做“白肉”。第四個含義:專指去油的肉,也泛指熟豬肉。第五個含義:專指人類白淨的肌膚。最後一個含義: 一道滬菜名菜,叫“蒜泥白肉”
什麼是紅肉?
解釋二:紅肉是一個營養學上的詞,指的是在烹飪前呈現岀紅色的肉,具體來說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
原因 紅肉的顏色來自於哺乳動物肉中含有的肌紅蛋白。肌紅蛋白是一種蛋白質,能夠將氧傳送至動物的肌肉中去。
相反的,鳥類(雞、鴨、鵝、火雞等)、魚、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甲殼類動物(蝦蟹等) 或雙殼類動物(牡蠣、蛤蜊等)等非哺乳動物的肉都不是紅肉(可以算作白肉)。儘管如三文魚、煮熟的蝦蟹等都是紅色,也不能算作紅肉。
營養 很多營養專家都認為其他肉比紅肉要健康,因為紅肉中含有很高的飽和脂肪。有一些研究表明紅肉在直腸癌的形成中起了很大作用。
然而紅肉中有豐富的鐵,素食主義者和不進紅肉的人應該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紅肉中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鋅、煙酸、維生素B12、硫胺、核黃素和磷等,紅肉裡的維生素還能促進人的生長髮育,還不會讓人的膽固醇升高。
紅肉指的是烹飪前呈現出紅色的肉,具體來說有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絕大部分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紅肉的顏色源於哺乳動物肉中含有的肌紅蛋白。肌紅蛋白是一種蛋白質,能夠將氧傳送至動物的肌肉中去。
紅肉的特點是肌肉纖維粗硬、脂肪含量較高,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於白肉。其中豬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即使是瘦肉中,脂肪依然有相當含量,例如豬瘦肉的脂肪含量為6.2%,羊瘦肉為3.9%,牛瘦肉為2.3%。
在膳食中,動物的體脂肪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提供能量。能量攝入過多引起肥胖及心血管疾病是目前的主要問題。而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高是導致血膽固醇、血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的最強因子。流行病學研究還發現,吃紅肉的人群患結腸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危險性會增高。
美國最新研究表明,男性吃太多紅肉還會導致的前列腺的各種疾病機率加大。
但金醫生說,這並不意味著人們應完全拒絕吃紅肉。紅肉富含礦物質尤其是鐵元素。紅肉中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12、硫胺素、核黃素和磷等。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是相對的,幾乎所有天然脂肪食品都同時含有兩者。我國營養學會推薦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佔總能量的比例不得超過10%,故適量攝入紅肉是允許的。但問題是烹飪方法一定要科學,儘量用蒸、煮、汆,而少用油煎油炸。
搭配 據美食家介紹,飲用紅酒時,食用紅肉更佳。相應的,搭配白酒的是魚肉等。
侗族紅肉 紅肉又叫紫血肉。有豬胸腔內的餘血(俗稱槽血)拌和已烤熟切片的心、肝、腰、肚及優質瘦肉,加上捶油子等配料精製而成
首先,它的主材料必須是新鮮的豬肉,那樣味道才會特別的鮮美可口。而且還要用到豬的槽血,即是豬腹腔裡的血,這些血的特點是它不會凝固的。除此之外,煮侗家紅肉用到的材料還有豬肉、豬膽、豬肝,還有豬腰。而用到的香料就有生薑、青蔥、辣椒、陳皮,以及當地特產的捶油籽。師傅先將豬肉和內臟切成大片的,然後放進慢火的鍋裡,切成片的豬肉下鍋便熟。兩下手勢,豬肉就可以出鍋了。師傅再將他們通通切成細條,這時豬肉已經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接下來就是香料的調製,侗家師傅把香料逐一放在火上面烤,然後再搗碎,獨特的香味撲鼻而來。而豬膽也要放到爐上面烤,並且把膽汁淋到肉上面。完成以上的工序後,就到了最關鍵的一步了,之前介紹過的槽血現在就要大顯神威了,留意啦,師傅竟然是將整盤生豬血直接倒進已經熟了的肉上面,經過充分的攪拌後侗家紅肉就可以上桌了,真是名副其實的血紅的肉啊。
雖然侗家紅肉的製作過程有點匪夷所思,但它有著特殊的保健功能,因為生豬血中含有高鐵質,具有清肺的功效,而其它的香料則有健胃的功能,所以經常吃紅肉的人很少有胃......
什麼是紅肉和白肉?
通常把牛肉、羊肉和豬肉叫做紅肉,而把魚肉、禽肉叫做白肉。紅肉的特點是肌肉纖維粗硬、脂肪含量較高,而白肉肌肉纖維細膩,脂肪含量較低,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紅肉和白肉對人類慢性病的影響也不一樣,最近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吃紅肉的人群患結腸
癌、乳腺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險性增高,而吃白肉可以降低患這些病的危險性,延長壽命。
1990年,美國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報告表明,消費者中吃紅肉越多的人,結腸癌發病率越高。按紅肉攝入量多少分組,攝入量最高組的結腸癌相對危險性比最低組增加70%。以每週食用5次以上紅肉的男性與每月食用紅肉不足一次者對照,前者的結腸癌相對危險性增加2.57倍。反之,多食乳品、家禽和植物性脂肪的人群,患腸癌的危險性降低。
美國另一項研究表明,與經常吃雞肉、魚肉和蔬菜的婦女相比,常吃紅肉的婦女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更大。1985年至1991年對14291名婦女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吃紅肉多的婦女比吃紅肉少的婦女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顯著增多。
地中海地區希臘的克里特島和意大利南部的薩卡人,60年代的慢性病發病率為世界最低,壽命最長。調查發現,傳統的地中海膳食中的紅肉很少。美國調查發現:克里特島人60年代每週只吃紅肉1-2次,而吃其他動物性食物(奶類、禽肉)比紅肉多。
由此可見,“寧吃天上飛禽四兩,不吃地上走獸半斤”的說法是符合現代營養新觀念的。為了健康,建議您多吃白肉,少吃紅肉。
我們都知道在肉類中有紅肉和白肉的區別,那麼紅肉和白肉的區別究竟標準是什麼?人肉算是什麼肉呢?
紅肉(red meat)和白肉(white meat)的分類至今都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在西方傳統烹飪上,紅肉就是指生時為紅色,熟後為暗色的肉;白肉則是指生時為淺色,熟後亦為淺色的肉。後來發現成年牛的肉、羊肉這些紅肉之所以紅,是因為其中的肌紅蛋白(myoglobin)含量較高。肌紅蛋白含有血紅素分子,所以是紅色的。如果肌紅蛋白又結合了氧氣分子,那更會成為鮮紅色了。因此,也有人試圖通過肌紅蛋白的含量來區分紅、白肉。而按照美國農業部(USDA)的觀點,凡畜類的肉一律是紅肉,因為其中的肌紅蛋白含量都要比禽類為高,這樣,以前認為屬於白肉的豬肉和小牛肉(veal)也算紅肉了。至於人肉算什麼肉,那也要看其中的肌紅蛋白含量是多少。作為典型的白肉,雞肉的肌紅蛋白含量不到0.05%;豬肉和小牛肉為0.1–0.3%;成年牛肉這種典型的紅肉在0.4%以上(老牛肉更可高達1.5–2.0%)。人的肌肉中肌紅蛋白含量在0.1–0.2%左右,與豬肉、小牛肉接近。因此,如果按西方傳統烹飪的分法是白肉,按美國農業部的標準就是紅肉了。
滿意請採納
紅肉和白肉的區別是什麼?哪個對人體更由好處?
所謂紅肉、白肉是研究人員為了分析不同顏色的肉類對健康的影響而分的。這種方法是根據肉類食物在做熟前的顏色來分。那些在做熟前是紅色的肉就屬於“紅肉”,包括我們經常吃的豬、牛、羊肉等哺乳動物的肉;而那些在做熟前是淺顏色的肉類就屬於“白肉”,包括我們平常吃的雞、鴨、鵝、魚、蝦、蟹、牡蠣、蛤蜊等非哺乳動物的肉。
分析吃紅肉多的人得某些疾病的危險性高,這主要是因為,和白肉相比,紅肉中含的脂肪多,並且其中的飽和脂肪酸多。動物脂肪主要是提供能量。能量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和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高是導致血中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最強因素。研究發現十年來一直吃精加工紅肉的人與那些儘可能少吃紅肉的人相比,患結腸癌的風險高出30%,患直腸癌的風險高出40%。研究還發現,高危險人群是每天食用紅肉超過160克的人。那些愛吃禽類和魚類的人同少吃這些食物的人相比患直腸癌的可能性要降低30%。紐約斯特朗癌症防治中心主任丹嫩伯格博士指出,魚肉中的某種脂肪酸能刺激機體解毒機制當中酶的作用。
參考資料:health.sohu.com/20100824/n274360014_5.shtml
豬肉屬於白肉還是紅肉?
豬羊牛是紅肉,魚和禽類是白肉。
白肉指雞肉、魚肉,含蛋白質高,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少;紅肉指豬肉、牛肉、羊肉,含膽固醇及飽和脂肪酸高,容易形成高脂血症,造成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紅、白肉比較
紅肉與白肉相比較,有兩方面明顯的弱點。一是脂肪含量高,尤其是豬肉,脂肪含量很高。每100克豬肉中脂肪含量高達30.3克,而每100克雞肉中脂肪的含量僅10克左右,只是豬肉的1/3。就是瘦豬肉,所含的脂肪還是很高的。二是紅肉的脂肪中多為飽和脂肪(一種壞脂肪),而其不飽和脂肪(一種好脂肪)的含量卻比較低,如牛肉中的不飽和脂肪僅佔脂肪總量的6.5%。在雞肉的脂肪中,不飽和脂肪佔24.7%,好脂肪高於牛肉的近4倍之多。大家知道,脂肪高和飽和脂肪高會影響人體健康,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22個國家的調查表明,凡是脂肪攝入量高的地區,居民的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由此看來,紅肉不如白肉。
在白肉當中,如果把魚和紅肉來比較,那白肉有更明顯的優點。這是因為魚含有豐富的Ω—3脂肪酸,它對於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均有很突出的功效。(這方面的資料已在《魚——人類健康的朋友》一文中做了介紹,在此就省略了)。
紅肉與癌症
食肉會與癌症有關嗎?有,答案是肯定的。一些研究機構和專家指出,多食紅肉將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在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沃爾特·威利特教授主持進行的一項歷時6年的研究發現,每日進食約5盎司(一盎司等於28.3495克)紅肉的女性患結腸癌的風險比每月進食少於1盎司紅肉的女性高150%,並且紅肉攝入量越大,患癌症的風險就越大。
還有類似的報告,英國一項流行病學的調查認為,肉食的攝入確實與乳腺癌的危險性上升有關。熱狗也不要多吃!美國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者發現,每星期至少吃一次熱狗的年輕人,患腦部腫瘤的危險比不吃熱狗的年輕人要高一倍。不少研究結果提示,紅肉及其加工肉食品的大量攝入,是結腸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腎癌的肯定危險因素。
正因為紅肉與癌症的關係,英國有兩項重要報告建議:人們對紅肉或加工後肉食品的攝入應有所減少,至少不應再增加。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報告建議:如果吃紅肉的話,則紅肉所提供的熱量應少於每日攝入食物所提供總熱量的10%,即每日攝入的紅肉量限制在80克以下。
當然,還有一個好辦法,在日常飲食中,儘可能以白肉代替紅肉。
紅肉易導致風溼性關節炎
英國研究人員於2004年12月2日報告說,大量攝食紅肉會提高患風溼性關節炎的風險。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是由人體的免疫細胞錯誤地對健康關節進行攻擊造成的。該病無法治癒,是一種致人殘疾的疾病。
這是一項以生活在歐洲的2.5萬人為對象進行的研究表明,那些常吃紅肉的人患風溼性關節炎的機率是很少吃紅肉的人的2倍。
請您注意紅肉的危害:
紅肉是指牛肉、豬肉、羊肉等,而紅肉加工的肉類包括香腸、漢堡牛肉餅和煙薰、鹽制肉食以及罐頭等。醫學研究資料指出,紅肉中的一些物質與結腸致癌作用有密切關係。多食紅肉將增加患癌症的風險。而少吃紅肉,多吃蔬菜水果可大大降低癌症的風險。
但並不是因此就不讓人們吃肉了。實際上,每天吃肉量小於300克對身體健康有益無損,只有每天吃肉超過500克才容易發生癌症。最好是以白肉(魚肉、雞肉、鴨肉)代替紅肉 。特別愛吃其它薰醃製紅肉食品(如火腿燻肉和香腸)的年輕人,患腦腫瘤的機會要比一般人高出80%。而每週吃2—4次魚肉可使人患結腸癌風險下降50%。另外,在加工烹調中,......
紅肉是什麼肉
你好,紅肉是營養學上的詞,指的是在烹飪前呈現岀紅色的肉。如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
紅肉中含有很高的飽和脂肪。
還有一個詞叫白肉,一般指禽類、魚、蝦等肉。
紅肉的慢肌纖維較多,含有豐富的肌紅蛋白和血紅蛋白,這兩種蛋白呈血紅色。白肉的快肌纖維較多,缺乏肌紅蛋白,糖原的顏色發白,因此呈現白色。
請採納一下
什麼是紅肉?什麼是白肉
所謂紅肉、白肉是研究人員為了分析不同顏色的肉類對健康的影響而分的。這種方法是根據肉類食物在做熟前的顏色來分。那些在做熟前是紅色的肉就屬於“紅肉”,包括我們經常吃的豬、牛、羊肉等哺乳動物的肉;而那些在做熟前是淺顏色的肉類就屬於“白肉”,包括我們平常吃的雞、鴨、鵝、魚、蝦、蟹、牡蠣、蛤蜊等非哺乳動物的肉。
分析吃紅肉多的人得某些疾病的危險性高,這主要是因為,和白肉相比,紅肉中含的脂肪多,並且其中的飽和脂肪酸多。動物脂肪主要是提供能量。能量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和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高是導致血中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的最強因素。研究發現十年來一直吃精加工紅肉的人與那些儘可能少吃紅肉的人相比,患結腸癌的風險高出30%,患直腸癌的風險高出40%。研究還發現,高危險人群是每天食用紅肉超過160克的人。那些愛吃禽類和魚類的人同少吃這些食物的人相比患直腸癌的可能性要降低30%。紐約斯特朗癌症防治中心主任丹嫩伯格博士指出,魚肉中的某種脂肪酸能刺激機體解毒機制當中酶的作用。
紅肉是什麼肉
紅肉是指牛羊肉,豬肉---這類的。 像雞肉魚肉就是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