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處於什麼時期?
我國現在處於什麼時期
轉型時期,跨越式發展。
中國當前經濟社會處於什麼時期,有什麼特點
人大會議有提及: 首先 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這是最基本的國情 其次 改革開放進入新時期 新階段 21世紀頭二十年仍是我們 必須必須緊緊抓住的 並且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 機遇與挑戰並存 機遇大於挑戰 改革開放進入深入階段 當前 社會矛盾進一步突出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迫在眉睫 社會貧富差距拉大 這些都是在改革開放深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 加快進行經濟結構調整 發展方式轉變 縮小貧富差距 關心民生 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 黨和國家工作的中心
1839年—1901年我國處於什麼時期
屬於清朝末年。
期間重大事件:
1、農民階級:太平天國運動
清朝後期,由洪秀全(稱號“天王”)所建立的政權,前身為1843年創立之“拜上帝會”.1851年成立太平天國,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曾佔領長江中下游地區.至1864年天京陷落止,計存在13年.太平軍在全盛時期的兵力超過一百萬人(包括女兵十餘萬人).
太平天國是一場千百萬窮苦農民為了生存,為了追求平等公平,以不惜犧牲的精神發起的革命運動,然而由於客觀上的侷限性,其政權制度並沒有能很好地體現這一理想.
有人估計太平天國運動造成約兩千萬人喪生.估計1850年的中國人口大約有4.1億人,經過太平天國、捻軍及境內的穆斯林等起事禍亂後,到1873年人口下降至大約3.5億人,“在吾國全部歷史中,若連內亂外患合計,以破壞性及毀滅力論,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僅亞於現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其前蓋無匹也””.
2、地主階級:洋務運動
1861年(咸豐十年底開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統治階級對如何解決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分裂稱為“洋務派”與“守舊派”,洋務派主張利用取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方式發展新型工業,增強國力,以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
洋務運動在抵制商品輸出、促進思想解放、刺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等方面依然取得了相當的成效,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3、資產階級維新派:戊戌變法
清朝光緒二十四年間(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這次變法主張由光緒皇帝親自領導,進行政治體制的變革,希望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現代化道路.無奈支持新政的光緒推行速度過快,因此變法被相對保守勢力反對,最後演變成為政變,維新派人物被殺,慈禧太后因此獲得實權.
維新運動失敗,使中國損失一批熱心於國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將中國推上革命的道路.由於變法的失敗,中國失去了一批傾向在原有體制內下實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張激烈變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後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國兩千年的帝制亦畫上句號.除此以外,朝庭中本來較為開明有為的大臣在政變後有些被貶,其他亦多被排擠到中央以外;間接亦造成了之後發生的義和團運動.
4、資產階級立憲派: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稱庚子新政、庚子後新政),後繼清朝的中華民國稱遮羞變法,香港稱晚清改革,日本稱光緒改革,是中國清朝末年的一場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運動
清末新政多為清廷在辛丑和約後,因為反清情緒高漲及革命黨開始座大,為了收攬人心的緣故,而推行的敷愆政策.各省諮議局中的精英,連同回國的留學生,及新軍是後來辛亥革命的主要響應者.中國的警察制度是從清末開始發展,民國早年的官僚及國會議員多是清朝已經是各省諮議局中的成員,單靠革命黨單薄之力並不能創見民國早年已略具之政黨政治規模.立憲運動雖然是清廷的緩兵之計,卻普及了民權觀念,推動了民間的自省精神.
公元10世紀時,我國處於什麼朝代
公元907年以前還屬於唐代,907年--960年屬於五代十國,960年以後屬於北宋;938年,契丹改國號為“遼”。
1943年在我國曆史屬於什麼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1945年都屬於抗日戰爭時期
古羅馬帝國時中國處於什麼時期
羅馬帝國奴隸制帝國,中國當時是漢朝的封建制帝揣
羅馬帝國(Roman Empire)(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和中國差不多的時期有: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三國(公元220年-公元280年),西晉時期(公元280--公元316),東晉十六國時期(公元304--公元439),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18世紀末中國處於什麼時期
我覺得如果把當時的中國與世界做一個橫向比較的話更能體現出中國當時的國家地位和社會狀態。
1.18世紀末的中國處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清朝在1644年入關以後先後打敗了大順,南明等政權統一全國。而在清軍入關的4年前——1640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重新召開議會,企圖徵收新稅。遭到了議會的堅決反對,議會的召開標誌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
2.清朝歷史上最著名的康乾盛世在18世紀中期(乾隆早期)達到頂峰(GDP佔世界總量的三分之一)。同時期的歐洲大陸上的主要國家法國,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等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緩和階級矛盾,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開始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在客觀上促進了社會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3.18世紀末中國處於乾隆朝末期和嘉慶統治時期,逐漸出現了衰敗的現象,政治日益腐敗,階級矛盾尖銳,並發展成為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白蓮教起義),康乾時期的繁榮景象早已蕩然無存。在同一時刻,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國也同樣面臨著空前的政治,經濟,社會危機,啟蒙思想家們自由民主平等的觀點早已傳遍了整個歐洲大陸,1789年憤怒的巴黎人民攻陷了象徵著封建專制統治的巴士底獄則預示著一場日後摧毀整個歐洲封建制度的革命——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也是在18世紀末,在英國爆發了一場相對平靜但是同樣對世界影響巨大的另一場革命——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完成使中國再也沒有成為過世界GDP第一。
簡單的來說,在18世紀末的中國正處於下滑的時期,而歐洲無論從政治制度和經濟(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都處於上升的時期並已經反超中國了。
1920年屬於中國什麼時期
一、歷史分期:
1、1912年1月1日——4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時期
2、1912年3月10日——1928年12月29日,北洋政府統治時期
3、1927年4月18日——1949年4月23日,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
二、解答:
1、1920年——1924年,處於直係軍閥控制北京政府時期,主要是曹錕、吳佩孚掌權。軍閥割據,南北不和。
2、1924年——1928年,處於奉系軍閥控制北京政府時期,主要是張作霖掌權。軍閥割據,南北不和。
3、1927年——1949年,處於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主要是蔣介石掌權。北伐戰爭消滅了北洋軍閥的統治,蔣介石在形式上完成全國的統一。1927年——1935年,國內新舊軍閥混戰,中原大戰,五次圍剿南方紅軍,紅軍被迫長征。總的來說,在國民黨統治時期這幾年還是比較好的時期。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十五和十六世紀我國處於什麼朝代
明朝 是 中國歷史 上最後一個由 漢族 建立的封建王朝。完整的明王朝包括:西吳時期(1364年-1368年)明朝時期(1368年-1644年)南明時期(1644年-1662年)明鄭時期(1662年-16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