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進口的措施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12-22

鼓勵出口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出口鼓勵政策一般包括財政政策、信貸政策、傾銷政策、資本政策、組織政策等等。

鼓勵出口的財政政策主要是指各種類型的出口補貼(ExportSubsidies)。出口補貼又稱出口津貼,是指一國政府為了降低本國的出口商品價格,加強其在國外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在出口某種商品時給予出口廠商的現金補貼或財政上的優惠待遇。出口補貼又包括直接補貼和間接補貼兩種方式。

出口信貸是指一個國家的銀行為了鼓勵本國商品的出口,加強本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對本國的出口廠商、外國的進口廠商或進口方銀行提供的貸款。出口信貸通常是在出口成套設備、船舶、飛機等商品時由出口方銀行提供的,因這類商品價格昂貴,進口方難以馬上支付,而若得不到貨款,出口商又無法正常進行資金週轉,這就需要有關銀行對進口方或出口方提供資金融通,促成生意,擴大本國商品出口。

出口信貸國家擔保制是指國家為了鼓勵商品出口,對於本國出口廠商或商業銀行向外國進口廠商或銀行提供的貸款,由國家設立的專門機構出面擔保,當外國債務人拒絕付款時,這個國家機構即按照承保的數額予以補償的一種制度。

商品傾銷就是指出口商以低於國內市場價格,甚至低於商品生產成本的價格,集中或持續地大量向國外市場拋售商品的行為。

資本政策是指出口國政府通過資本輸出來帶動本國出口貿易的發展。資本輸出包括生產資本輸出即對外直接投資(FDI)和借貸資本輸出即對外間接投資(包括有價證券投資和直接對外貸款)

設立專門的促進出口的組織機構等。

限制進口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關稅與進口配額作為主要的進口限制政策措施,被認為是調節國際收支逆差的重要手段。其效果如下:

(1)當進口限制開始實施,就會立即影響進口,使進口量下降,從而改善國際收支的逆差狀況,而且逆差越大時,進口限制的效果就越明顯。由於進口限制調節國際收支幾乎不存“時滯”,因而具有較大的“時效性”。

(2)進口限制在一定條件下可對國內經濟產生間接影響,由於進口產品受限,即國內市場上的總產品減少。使國內市場價格上升,最終影響國內生產和消費,如果在實行進口限制的時期,能使國內需求延滯和能以國內供應迅速替代國外供應,那麼進口限制才不致對該國經濟產生不良影響。

中央對符合《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的目錄(2014年版)》的企業有什麼優惠政策? 5分

我是上海通冉稅務師事務所的,我們公司就代理這個政策的申報,所以很清楚。

政策名稱:進口貼息

對於符合這個目錄的技術或產品,國家會按照企業進口設備或技術的金額補貼3%左右。

但前提是進口的技術或設備符合目錄,且海關報關單上的收貨單位是企業擡頭

2014年以前是次年的2-3月份左右出臺文件,申報上一年度的設備或技術

2014年變更為,半年申報一次,今年是在7月份的時候出臺的文件,規定申報14年上半年進來的技術或設備。

如果進口的是技術,是關聯企業進口的技術,不能申報補貼(也是新規定)

中國為了鼓勵出口採取了哪些措施

一、出口信貸

是一國的銀行為了鼓勵商品出口,加強商品的競爭力,對本國出口商或外國進口商提供的貸款。

分為買方和賣方信貸兩種形式。

二、出口信貸國家擔保制

國家為了擴大出口,對於本國出口商或商業銀行向國外進口商或銀行提供的貸款,由國家設立的專門機構出面擔保。

三、出口補貼

是一國政府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價格,增強其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在出口某商品時給予出口商的現金補貼或財政上的優惠待遇。

分為直接補貼和間接補貼兩種。

四、商品傾銷

是指商品以明顯低於公平價格的價格,在國外市場上大量拋售,以打擊競爭對手,佔領或鞏固國外市場。

分為偶然性、間歇性、持續性傾銷三種

五、外匯傾銷

是指降低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匯價,使本幣貶值,達到提高出口商品競爭力和擴大出口的目的。

六、促進出口的組織措施

具體有:成立專門機構,研究與制定出口戰略;建立商業情報網;建立貿易中心;組織貿易代表團出訪或接待來訪;組織出口商的評獎活動。

對外貿易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目前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環境管理的主要措施有:推行ISO14000,開展環境標誌認證,推廣清潔生產工藝,開發綠色產品,建立綠色包裝體系,對進口商品進行檢驗和檢疫等等 我國政府面對環境貿易措施應採取的相應措施

1、政府應積極開展“環境外交”,積極參與國際環境公約和國家多邊協定中環境條款的談判。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發達國家的環保標準及要求往往超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我們應利用多邊貿易體制,充分發揮貿易大國的作用,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協調與合作,制定一些有利於發展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能承受的國際環保標準,或者在一些國際標準中附加保護髮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免受發達國家歧視的保障條款。

2、政府的職能部門和相關行業機構應加強與國際組織、其他國家的認證機構的合作,積極推進我國的環保立法、健全環保標準。我們應密切關注國際環保標準的變化,及時掌握信息,進行可行性研究,通過立法程序將國際標準化為國家標準。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國家電產品的環保標準,另一方面可以將對我國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的國外產品擋在國門之外。

3、制定扶持綠色產品的產業政策。政府在投資、信貸優惠、稅收優惠、出口退稅等方面對綠色環保技術、產品的創新、開發、生產和使用給予一定的鼓勵和傾斜。

4、加強基礎性科學研究,加大對檢測技術設備和相應的檢測技術人員隊伍建設的投資,儘快建立我國自己的綠色貿易壁壘技術指標體系。同時加強與周邊國家環境標準制定合作,使我國環境技術指標體系在適合國情的基礎上,努力與國際接軌,高起點,高要求。

5、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對綠色貿易壁壘的緊迫感,把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們帶來的挑戰和機遇變成全社會的動力,使全社會的每一分子都認識到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挑戰,既是我國經濟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是進入世界經濟大家庭參與競爭的需要,自覺地以實際行動來回應這一挑戰。

我國企業面對環境貿易措施應採取的應對措施

(一)建立與WTO規則相適應的新型的現代企業制度

首先,企業的環境管理體制要從傳統的環境管理依賴型轉變為自覺嚴格依法辦事的環境管理法治型。改變以往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積極推動環保經濟的市場化,推行環境成本內在化,其核心思想是把資源的生產、運輸、使用、回收以及購買“排汙權”的費用納入成本,使企業被動的接受環境管理為依法自覺約束。

其次,改變高消耗、低產出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依靠科技,加強管理,實施集約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加快改變我國工業化過程中高速度低效益、高投入低產出、高汙染低質量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減少向環境中排放的汙染物數量,減輕環境壓力。

第三,當前要以環境汙染治理集約化經營為突破口,變“誰汙染誰治理”為“誰汙染誰付費”,建立一批規模較大的汙染處理設施運行專業公司。用市場化來運作,把汙染處理企業改造成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依靠市場來推進企業的技術投入和規模調整,改變政府包攬的傳統做法。

(二)大力推廣清潔生產製度

《中國21世紀議程》對清潔生產作出的定義是:清潔生產是指既可滿足人們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並保護環境的生產方法和措施,其實質是一種物料和能源消費最小的人類活動的規劃和管理,將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或消滅於生產過程之中。清潔生產包括清潔的生產過程和清潔的產品兩方面的內容,對生產過程而言,清潔生產包括節約原材料,並在全部排放物離開生產過程以前就減少它們的數量,實現生產過程的無汙染或少汙染;對產品而言,清潔生產則是採用生命週期分析,使得從原料獲得直至產品最終處置的一系列過程中,都儘可能對......

國家最新出臺外貿穩增長措施有哪些

2016年5月9日,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財稅金融支持、鞏固外貿傳統競爭優勢、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著力優化外貿結構、進一步改善外貿環境等5個方面推出14條政策措施。可以說,《意見》是前幾年促進外貿穩定增長政策的延續,但是又有創新點。

1. 外資外貿政策配合相得益彰

《意見》提出,要穩定外商投資規模和速度,提高引進外資質量,積極引導外資投向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鼓勵具備實力的企業加大對外投資力度。

2. 進口出口政策結合相互促進

《意見》提出,要實行積極的進口政策,完善進口貼息政策,重點支持先進設備、先進技術進口,鼓勵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

3. 傳統與新興貿促方式同時並舉

在培育外貿新優勢方面,《意見》明確提出,要支持企業建立國際營銷網絡體系,建設一批境外展示中心、分撥中心、批發市場和零售網點等,鼓勵企業建立境外服務保障體系;加快培育外貿自主品牌,對外貿企業收購境外品牌、營銷體系等加大信貸支持;要培育一批重點行業專業性境外品牌展。

國際貿易-如何正確看待出口鼓勵與進口限制措施?

出口鼓勵與進口限制,就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在每一個國家或多或少的存在。

一國為了扶持本國的某一產業,(比如有戰略意義的新型產業,對就業影響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通常採用出口鼓勵政策,主要在退稅,金融等政策上予以扶持;

進口限制也是為了保護本國相關產業,在進口關稅,技術壁壘等政策上予以嚴控,防止大量進口而損害本國產業。

作為WTO成員國,出口鼓勵和進口限制,都有適度而嚴格的容許。

進口當局可以採取哪些反補貼救濟措施

中國應避免對外國進行傾銷,以公平的價格和方式進入國外市場,減少對國外市場同內產業完成損害或構成損害威脅。出口產品的補貼不能對國外產品造成實質損害或者發生損害威脅。不能因為出口產品數量的增加對國外產品或產業造成威脅。  對外貿易救濟措施是指對進口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這三種措施都是因進口產品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是由主管當局採取的進口限制。  反傾銷(Anti-Dumping)指對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傾銷所採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對傾銷的外國商品除徵收一般進口稅外,再增收附加稅,使其不能廉價出售,此種附加稅稱為“反傾銷稅”。  如美國政府規定:外國商品剛到岸價低於出廠價格時被認為商品傾銷,立即採取反傾銷措施。雖然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中對反傾銷問題做了明確規定,但實際上各國各行其是,仍把反傾銷做為貿易戰的主要手段之一。

論述國家實施貿易政策的措施有哪些

對外貿易政策有自由與保護之分,縱觀各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歷史,基本上都經歷了由保護到自由再到保護的過程。中國外貿政策的發展演變過程也始自保護貿易政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中國對外貿易政策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存在不同的特點,理論依據也在不斷地更新,具體的貿易措施在不斷改進和完善,對外貿易的國別和區域政策開始逐漸得到重視。

根據經濟發展階段以及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的不同,中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劃分為四個階段:(1)1949-1978年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家統制型的封閉式保護貿易政策;(2)1978-1992年改革開放後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下的國家統制型的開放式保護貿易政策;(3)1992-2001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入世前具有貿易自由化傾向的保護貿易政策;(4)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後的逐漸與wto規則相適應的規範的公平與保護並存的貿易政策。

一、建國後改革開放之前的國家統制型的封閉式保護貿易政策(1949-1978年)

1949年9月通過的政協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是“實行對外貿易的管制,並採用保護貿易政策”,明確指出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保護傾向。同時,由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經濟封鎖和禁運政策,使得自力更生和自給自足成為中國發展經濟的指導思想。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選擇了在資金短缺的經濟中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戰略,使對外貿易成為調劑餘缺的手段,對外貿易政策的目標就是換取進口必要機器設備所必須的外匯,基本上忽略了對外貿易的效率原則。

在這個階段,中國執行的是國家統制型的封閉式保護貿易政策。具體而言,在對外貿易體制上建立了傳統的“高度集中、獨家經營、政企合一”的形式,完全由政府來取代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在政府的對外貿易管理手段上,基本以行政計劃為主,主要靠計劃和數量限制來直接干預進出口,不參與世界性的貿易組織,很少進行雙邊經濟貿易合作(除了早期與蘇東國家之間的經濟來往);同時對外貿易的目的主要是創匯,為滿足必須的進口對外匯的需求,而採取人民幣幣值高估以及外匯管制的匯率政策(從中國對外貿易的數據來分析,人民幣幣值高估實際上鼓勵了進口,抑制了出口,導致建國後20年中出現進口贏利,出口虧損的局面)。

在對外貿易戰略方面,中國此時基本上採取的是“進口替代”戰略。在1960年之前選擇的進口替代行業基本上是重工業,這與中國當時的工業化戰略是相輔相成的,隨後才開始有計劃地引進部分基礎工業。但是,與拉美國家的經歷相同,完全的進口替代政策也導致國際收支狀況日益惡化,外匯收不抵支;引進的技術和設備消化吸收不良;企業缺乏發展的動力,即使是先進技術設備的引進,一段時間後,又成為落後。

在此階段,政府也採取進行進出口管制、徵收關稅、海關監管和商品檢驗等具體的貿易措施。制訂關稅政策的目的是“保護國家生產”和增加財政收入,保護國家生產就是用較高的關稅稅率加重進口商品的成本,以保護中國已有一定基礎的手工業和輕工業產品以及其它新興工業產品的正常生產和發展,不致遭受外來商品的競爭。

二、改革開放後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下的國家統制型的開放式保護貿易政策(1978-1992年)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對外貿易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指導思想。由於經濟體制從嚴格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商品經濟體制,使得中國對外貿易政策開始變化。這一階段對外貿易政策的主要標誌有兩個,一是1982年1月黨中央書記處會議,它為對外經濟工作確定了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二是1986年“七五”計劃的公開發表,為對外貿易戰略設計了明確的藍圖。此外,中國在1......

一般說來,一國鼓勵出口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一、出口信貸

是一國的銀行為了鼓勵商品出口,加強商品的競爭力,對本國出口商或外國進口商提供的貸款。

分為買方和賣方信貸兩種形式。

二、出口信貸國家擔保制

國家為了擴大出口,對於本國出口商或商業銀行向國外進口商或銀行提供的貸款,由國家設立的專門機構出面擔保。

三、出口補貼

是一國政府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價格,增強其在國外市場的競爭力,在出口某商品時給予出口商的現金補貼或財政上的優惠待遇。

分為直接補貼和間接補貼兩種。

四、商品傾銷

是指商品以明顯低於公平價格的價格,在國外市場上大量拋售,以打擊競爭對手,佔領或鞏固國外市場。

分為偶然性、間歇性、持續性傾銷三種

五、外匯傾銷

是指降低本國貨幣對外國貨幣的匯價,使本幣貶值,達到提高出口商品競爭力和擴大出口的目的。

六、促進出口的組織措施

具體有:成立專門機構,研究與制定出口戰略;建立商業情報網;建立貿易中心;組織貿易代表團出訪或接待來訪;組織出口商的評獎活動。

相關問題答案
鼓勵進口的措施有哪些?
限制出口的措施有哪些?
預防麻疹的措施有哪些?
避免遺忘的措施有哪些?
環保的措施有哪些?
關愛員工的措施有哪些?
牆體的加固措施有哪些?
管仲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混凝土離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
質量保證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