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是什麼意思?

General 更新 2025-01-03

格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意為窮究事物的道理或糾正人的行為,“格”在這裡有“窮究”的意思。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最早出自於 《禮記‧大學》,後來成稜認識論的重要問題。

格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意為探究事物的道理糾正人的行為,“格”在此有“窮究”之意。《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之理”的學科,後失傳。格物為儒家認識論方法論的重要問題,三綱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格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意為窮究事物的道理或糾正人的行為,“格”在這裡有“窮究”的意思。

格物什麼意思

1、 窮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致知。

2、 糾正人的行為。

3、格物,最直接的解釋就是將“物”放置在一定的框框裡。在佛教裡叫受戒,在社會叫守法,在生活中叫學規矩。------雷生霖。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發行的第五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以下引自知乎:

作者:輕舒猿臂

朱熹是北宋五子的集大成者,也是北宋理學的大成。他十分重視《大學》。按照現代新儒家大宗師牟宗三的說法,北宋以來的理學家們各自秉承經典來做學問,周敦頤秉承《中庸》《易傳》,張載也是。二程兄弟不同,明道宗主《論語》《孟子》,伊川尊崇《中庸》《易傳》《大學》,朱熹是伊川一脈四傳弟子,也是以《大學》為主,後世所說的“程朱理學”,狹義上說的主要就是他們的學問。朱熹很有規模,魄力很大,一生致力於四書,臨死還在修訂,可見他對四書用力之深。他認為《大學》是錯亂了的,順序需要重新調整,並且“格物致知”有斷缺,於是憑著自己的理解,就補充了一段:“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也就是說,要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來認識瞭解萬事萬物,探尋其中的道理,主客觀合一。然後根據已知探求未知,知道得多了,互相關聯,一旦豁然貫通,就好像是漸悟之後的頓悟,豁然開朗,脫胎換骨。這就是格物致知。當然也可以做簡單平實的理解,就是認識事物,探索道理。但題主既然問出這個問題,想必是骨骼驚奇,是萬中無一的練武奇才。那我多說兩句好了。格物致知是中國哲學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論題,出了朱熹,還有王陽明的回答更加別具一格。王陽明是誰我不說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也就有兩個半,他是其一,世稱”真三不朽“。他的格物說是這樣的:“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慢慢來,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他所說的物,指的是念頭,是事情,是事物。孟子說每個人都具有道德的心,是本來善良的,這是生來就有的,不是外邊得來的。這就是”心“,純粹的,至善的,光輝輝的,沒有私慾雜念。心要有所活動,就有了”意“,也就是意識活動,開始有善的念頭,惡的念頭。而這些念頭所投注的事物,也就是”物“,就是自己心裡的念頭。當然也指平時我們遇到的事情,接觸的事物,但王陽明的特色就在這裡,物只要指的是念頭。格物指的就是正自己的念頭,自己有念頭,把不正的歸於正,就是格物,其實就是誠意,就是正心。致知就是獲得本來光明純粹的本心,這個心是良知,也就是致良知。問題回答到這裡就該結束了。但我還是多句嘴好了,有個”淮南格物“說,就是王陽明的弟子王艮提出的,他......

格物尚德的意思是什麼?

格物: 窮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致知

尚德:崇尚道德

格物尚德就是做到以上兩點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格物致知”出自於儒家的經典《大學》。大學被後世儒者認為是儒家的入門篇。但這個“入門”不是從初級到高級的過程,而是說《大學》是儒家學問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學問的基點。 因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對這個問題討論不己。因此,也就產生了多種解釋,有說“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說;有說“格物致知”是客觀唯心主義,方法上是唯物,本體上是唯心;當然也有說,格物致知是唯物主義觀點。其實這些論辯,都涉及到一個根本的問題,“格物致知”的出發點是什麼? 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發點,就得先了解《大學》的宗旨是什麼。縱觀《大學》,它是對儒家的概括,但是,這個概括也是某種角度的概括,《大學》強調的重點,是“仁”的推廣,“大學”就是太學,太學就是“極致”之學的意思,極致什麼呢,是“天道化度於天下”,這就是大學的極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於天下),關健要了解天道的體是明德,所以,講格物致知,它的體是明德,這是《大學》一篇重點。 也就是說,通過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個方法。 到了明儒王明陽那裡,格物致知就不是一個方法了,他經過“格竹子”,認為格外物根本不對,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論斷。說,格物就是了達自心,性德本具。這是他的證悟。此說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為異端。 事實上,二者辯諍是沒有什麼必要的。就本體論而言,二者所說是一事。不過在邏輯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陽明對於“格物”的理解與前人不同。他認為格物是追究具體事物自身的道理,這個觀點就是一切物有自性,這是他思維的起點。按照這樣的理解,當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體來的。所以他最終得出的結論,雖然是以批評朱熹的觀點為依止,而事實上與程朱理學並沒有本質的不同。程朱理學的觀點是通過格物而顯映心體。 因此,王陽明講出的“知行合一”,由於不把“格物致知”作為方法,而作為事實上的本體了,那麼,目之為異端也不為過。因為按照王陽明的邏輯,要明明德於天下,則先要悟道,然後推仁於世。可是如果是這樣,那還格什麼物啊,這豈不是一悟即了嗎?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這種先後順序了。所以王陽明實際是推翻了《大學》的邏輯,也就是說,他的意思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釋解經文是錯誤的。這實際也是他自相矛盾之處。後來講學,經常遇到這個問題,比如說講孝道,過去的儒士認為,要格孝道這法,然後明心,《論語》也說這是君子之本,就是說這裡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陽明的說法,只要“明心見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為解釋道理,他就說人性本善。這裡面的邏輯就不清楚了,有一點硬撐的感覺。......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格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格物致知”出自於儒家的經典《大學》。大學被後世儒者認為是儒家的入門篇。但這個“入門”不是從初級到高級的過程,而是說《大學》是儒家學問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學問的基點。因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對這個問題討論不己。因此,也就產生了多種解釋,有說“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說;有說“格物致知”是客觀唯心主義,方法上是唯物,本體上是唯心;當然也有說,格物致知是唯物主義觀點。其實這些論辯,都涉及到一個根本的問題,“格物致知”的出發點是什麼?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發點,就得先了解《大學》的宗旨是什麼。縱觀《大學》,它是對儒家的概括,但是,這個概括也是某種角度的概括,《大學》強調的重點,是“仁”的推廣,“大學”就是太學,太學就是“極致”之學的意思,極致什麼呢,是“天道化度於天下”,這就是大學的極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於天下),關健要了解天道的體是明德,所以,講格物致知,它的體是明德,這是《大學》一篇重點。也就是說,通過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個方法。到了明儒王明陽那裡,格物致知就不是一個方法了,他經過“格竹子”,認為格外物根本不對,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論斷。說,格物就是了達自心,性德本具。這是他的證悟。此說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為異端。事實上,二者辯諍是沒有什麼必要的。就本體論而言,二者所說是一事。不過在邏輯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陽明對於“格物”的理解與前人不同。他認為格物是追究具體事物自身的道理,這個觀點就是一切物有自性,這是他思維的起點。按照這樣的理解,當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體來的。所以他最終得出的結論,雖然是以批評朱熹的觀點為依止,而事實上與程朱理學並沒有本質的不同。程朱理學的觀點是通過格物而顯映心體。因此,王陽明講出的“知行合一”,由於不把“格物致知”作為方法,而作為事實上的本體了,那麼,目之為異端也不為過。因為按照王陽明的邏輯,要明明德於天下,則先要悟道,然後推仁於世。可是如果是這樣,那還格什麼物啊,這豈不是一悟即了嗎?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這種先後順序了。所以王陽明實際是推翻了《大學》的邏輯,也就是說,他的意思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釋解經文是錯誤的。這實際也是他自相矛盾之處。後來講學,經常遇到這個問題,比如說講孝道,過去的儒士認為,要格孝道這法,然後明心,《論語》也說這是君子之本,就是說這裡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陽明的說法,只要“明心見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為解釋道理,他就說人性本善。這裡面的邏輯就不清楚了,有一點硬撐的感覺。同時,也有人問他,如......

《大學》裡的格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  géwù

1:窮究事物的道理

例:格物致知

2:糾正人的行為

---------------------------------------------------------------

格”,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格,長條兒”,樹木的長枝條,所以,從“木”,“各”聲,由此派生出多義:1)“到”、“至”之意;2)因“到”、“至”而“感通”;3)“糾正”;4)“窮究”,此義即是“格物”之本義,也就是“推就事物的原理”之義。

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個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於 《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當時的“格物致知”與誠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養方法有關。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水平,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從宋代 理學家程頤開始,“格物致知”便作為認識論的重要問題討論。他認為“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窮其理,格物的途徑主要是讀書討論,應事接物之類。做法“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在這個從逐漸積累到豁然貫通的過程中,含有關於人類認識的一些合理觀點。

朱熹在程頤思想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認識論及其方法。他說,知在我,理在物,這我、物之別,就是其“主賓之辨”,認為連結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訓格為至、為盡,至:謂究至事物之理;盡:有窮盡之意。他訓物為事,其範圍極廣,既包括一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亦包括心理現象和道德行為規範,“格物”就是窮盡事物之理。他認為格物的途徑有多端,上至無極、太極,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蟲,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窮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廣。由格物到致知,有一個從積累有漸到豁然貫通的過程。朱熹認為,“要貫通,必須花工夫,格一物、理會一事都要窮盡,由近及遠,由淺而深,由粗到精。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節次第,重重而入,層層而進”,“窮理須窮究得盡,得其皮膚是表也,見得深奧是裡也”。人們必須經過這樣由表及裡的認識過程,才能達到對理的體認

相關問題答案
儒家的格物是什麼意思?
格物是什麼意思?
刷禮物是什麼意思?
道路網格線是什麼意思?
你是個人物是什麼意思?
夢見打動物是什麼意思?
叫別人格子是什麼意思?
作文寫物是什麼意思?
價格戰是什麼意思?
八項藥物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