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以人為本的含義?

General 更新 2024-12-26

以人為本的含義?

所謂以人為本,其基本含義簡要說就是:它是一種對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與地位的肯定,強調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與目的地位;它是一種價值取向,強調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為了人;它是一種思維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決一切問題時,既要堅持歷史的尺度,也要堅持人的尺度。

我們需要圍繞這種基本含義,進一步從哲學上深入挖掘以人為本的具體內涵。以人為本是一個關係概念。人主要處在四層基本關係中: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組織的關係。我們可以從這四個層面的關係中具體解讀以人為本的完整內涵。

第一,在人和自然的關係上,以人為本就是不斷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即保持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具有良性的循環能力。

對同時代的人來講,當代中國發展的目的在於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使人在優美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雖然由於客觀條件及文化的差異,各地區的人在發展目標的追求上不盡相同,但一些基本要求還是共同的,如優美的生態環境、心情舒暢的工作、健康的身心、享有有效的人權民主平等、具有受教育的機會等。只有在上述要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人們才算達到了較高的生活質量。

對代際之間來講,應保持生態環境具有良性的循環能力,主要包括:(1)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這要求我們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公眾參與環境決策的能力與質量,促進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2)建立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生活方式。正如有的學者所說的,要建立有效的能源和資源消費模式,要認識到我們觀念上的誤區及其根源,改進舊的傳統觀念和消費模式,特別是要創造一種將人類與自然界融合在一起的視野,確立一種新的生態環境觀念,落實到行動上,就要通過綠色消費行動,使消費者有意識地選擇對環境保護有益的商品,來引導企業提供這樣的商品。

第二,在人和社會的關係上,以人為本就是既使社會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又積極為勞動者提供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

人是一切活動的最終目的。因此,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作為社會歷史發展的目的,使社會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在物質財富極端匱乏的年代,注重物質財富的積累是必然的、合理的。然而,當人們的生存問題基本解決而人的發展問題凸顯出來之後,如果“只見物不見人”,不去解決人的發展問題,就會付出沉重代價。這就需要從以物為本的發展逐步走向以人為本的發展,為人們的聰明才智和創新能力的充分發揮提供物質基礎。在當代中國,提出以人為本是相對以物為本而言的,是對過去只追求經濟增長這種見物不見人的發展方式的超越。

人又是一切活動的手段。因而,以人為本又要求我們的發展必須依靠人,要求人在享受社會發展成果的同時首先要創造成果,人要憑其能力為社會多做貢獻。為此,就必須為勞動者創造能力的發揮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又反對不勞而獲和坐享其成。

第三,在人和人的關係上,就是強調公正,不斷實現人們之間的和諧發展,既要尊重貧困群體的基本需求、合法權益和獨立人格;也要尊重精英群體的能力和貢獻,為他們進一步創業提供良好的人際環境。

以人為本蘊涵的社會公正原則,在當前特別要求尊重貧困群體的基本需求、合法權益和獨立人格。由此,它要求公正合理地解決社會上存在的貧困群體和精英群體之間的貧富差距問題,更要尊重他們的人權,增強他們的發展能力,為他們提供平等競爭的機會和條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大多數人在社會轉型中喪失利益且得不到有效幫助,改革不僅難以繼續下去,......

如何理解“以人為本”的基本內涵和意義

一,人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與核心目標

“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其哲學理論依據就是肯定人是社會發展主體,肯定人是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以人為本”這個基本原則,貫穿在科學發展觀的各個方面,它的內涵首先就是要明確,人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核心目標.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不是為生產而生產.歸根到底,經濟與社會發展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利益,願望和訴求.僅以人的需要來說,它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人不僅有自然需要,還有社會需要.不僅有個體需要,還有群體與總體需要.每個個體不僅有自身需要,還有相互交往需要.不僅有物質需要,還有精神需要、政治需要等等.所有這一切的逐步滿足,都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

還要看到,原來的需要滿足了,新的需要又出現了.人的需要隨著社會進步,它的層次從低到高,從滿足生存需要,到滿足發展需要,到滿足享受需要.例如,改革開放以來,就全國而言,最初是滿足吃飽穿暖與有房住,接著,就要吃好,穿好,住好,過小康生活.現在擺在大家面前是全面小康,不僅物質生活要富裕,要有現代物質文明,還要有豐富多采的文化生活,要民主自由,要實現自已的政治權利,即要有現代精神文明與政治文明,還要有綠色家園,要有生態文明等等.

顯然,僅僅發展經濟,並不能滿足人的多種需要.還要發展文化,政治與其它社會事業,以社會全面發展,來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要,貫串在整個歷史過程,它只能逐步實現.在不同國家,不同階段,有其不同的目標模式.總之,生產發展,經濟增長本身,不是根本目的,只有不斷地滿足人的各方面的需要,才是根本目的.

因此,確立科學發展觀,就要求黨和政府在制定全國與地方發展的規劃時,要注意全面性與系統性,注意滿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如果說經濟的發展是基礎,那麼,社會的全面進步,以求滿足人的各種需要,就是發展的本質與內核.人是社會的人,它生活在一定的社會形式與社會關係中,人的各種需要往往表現為利益關係,從經濟利益到政治利益到精神利益等等.因此,不斷滿足人的需要又與逐步滿足其合理利益密切聯繫著,它們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至於人的願望與訴求,不過是其需要與利益的表達而已.

二,人是社會發展的價值導向與價值尺度.

“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還要求,在經濟與社會發展過程要,以人的價值為導向與尺度,注重提高人的素質,注重提高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潛能,最大限度地開闢每個人的個性自由發揮的天地.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要為人自身的發展與完善創造條件,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

馬克思主義還認為,“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理念,凸現了經濟與社會發展新的價值觀念及其價值尺度.這就是說,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要充分尊重人,關心人,關懷人,關愛人.“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毛澤東語)要逐步實現人自身的價值,不斷提高人自身的價值,這是一切發展的出發點,歸宿點,也是對發展質量的優劣與發展水平的高低的評價尺度.例如在解決溫飽之後,即基本的生存權實現了,就要千方百計保證實現人的受教育權及其它發展權.在保證各種經濟權利的同時,必須充分保證人的政治權利,保證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權利.十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確認了人權,確認保護合法私人財產權等等,都突出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

應該強調,人是自然與社會發展的產物.然而有了人之後,不但社會是屬人的社會,自然也不斷演化為屬人的自然.可見,人是屬人的社會與屬人的自然的主人和中心.人通過社會實踐,不斷與社會、自然以及人自身發生相互作用,不斷推進社會全面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推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實現生態平衡,實......

什麼叫以人為本的發展?其本質含義是什麼?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過去的發展觀認為,發展就是經濟的快速運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GDP)的高速增長,它忽視甚至損害人民群眾的需要和利益。這種發展觀“見物不見人”,其實質是一種“以物為本”的思想,它和以人為本所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發展觀。

學校教育如何體現以人為本

教育以為人本,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人之“本”。筆者認為,人之“本”的含義應包括三點:第一,人對客觀事物的基本認識。人通過讀書學習、接受教育和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獲得對客觀世界的基本認識,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的基本的、核心的理念,將直接支配其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行動。第二,人的根本需要。人的需要,表現為人的主觀的一種欲求,表現為主觀性。然而,人的需要又都是歷史的、客觀的。不同的人、人在不同的階段,其主導需要及其特點是不斷髮生變化的。有了需要便會產生動機,就會使人為實現有關目標而付出努力。人的根本需要是“人本”的核心內容。第三,人的發展的基本規律。人的發展要受到內部與外部多種因素的相互影響,並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只有尊重規律,嚴格按規律辦事,才能夠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持續發展。

教育以人為本,就是要圍繞人之“本”,努力實現人的發展,滿足人的根本需求。其要求也有三點:第一,幫助提高人對客觀事物認識的正確程度。教育是促進人的成長的重要因素。教學始終具有教育性,而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為學生奠定科學世界觀的基礎。科學世界觀的形成,需要建立在科學知識的基礎之上。只有建立在科學知識基礎上的世界觀,才能正確、合理、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學生掌握了各種學科所傳授的基礎知識,也就為自己奠定了科學世界觀的基礎。第二,創設滿足人的需要的條件。人的需要得以滿足,是要具備一定的條件的,有時甚至是複雜多樣的條件。如果不具備相應的客觀條件,人的需要就不能得到實現。提供實現人的合理需要的條件,是服務於人的基本內容和前提性要求。第三,遵循人的發展和事物發展的規律。教育作為人發展的決定性的條件,影響著人的身心發展過程和方向,人身心發展的趨勢、速度和水平,都受到教育的影響。沒有適當的教育就無法實現人的發展。概括地說,一切教育活動只有按照教育規律和人身心發展規律,才能獲得成功;一切實踐活動只有順應事物發展的規律,才能達到目的。

教育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主體地位,激發其內在熱情,依靠人的內在力量實現主動發展,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個體自身去做、去努力,從而實現奮鬥目標。具體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要引導人自覺提升其認識能力和水平。每個人都應該保持自己的求知慾、好奇心,不斷讀書學習,更新思想觀念,完善知識結構,形成知識體系,提高分析判斷能力。第二,要鼓勵人主動投身各項有益的實踐活動。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一個人要改變現有狀態,追求理想目標,體現自身價值,滿足自我需要,實現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變,關鍵還是在於“做”。第三,要啟迪人做有思想的行動者,勇於和善於認識、利用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客觀規律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但人們可以掌握、利用客觀規律,可以改變條件,如果創造了規律起作用的條件,客觀規律就會發生作用。

學校教育實現以人為本,就應該準確把握學校發展的現狀,遵循教和學的客觀規律,理清發展思路,制訂發展規劃和落實措施,充分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創造師生的發展條件,實現師生的和諧發展。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是什麼意思 15分

我想應該就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為出發點,設計出更實用舒適的東西

如何理解以人為本的“人”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黨的重要價值理念,是新時期黨的宗旨的昇華。中央黨校高新民教授認為,以人為本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理解:一是相對於物,人是第一位的;二是在公共權力與公民之間,不是以權力為本位而是以公民為本位;三是在尊重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的同時,尊重公民個體合理合法的利益。

一、以人為本的“人”,包括黨政官員,起著中樞神經的作用。 毛澤東同志有過一句留言:政治路線確定後,幹部是決定的因素。鄧小平同志也曾經說過,“政治路線確立了,要由人來具體地貫徹執行。由什麼樣的人來執行,是由贊成黨的政治路線的人,還是由不贊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間態度的人來執行,結果不一樣”。各級各部門的黨政官員是黨的方針、路線和政策的制定者,是全社會各項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推動者。黨政官員的狀況如何,黨政官員能否發揮出適時到位的應有作用,對於能否卓有成效地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卓有成效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卓有成效地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進程,至關重要。因而以人為本理當以黨政官員為本,這裡的人本內涵是由其極為重要的功能作用所決定的。

二、以人為本的“人”, 包括精英分子,起著軀幹骨架的作用。 在社會主義的中國,不分民族、地區、性別、年齡、財產多寡及宗教信仰,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沒有高貴貧賤之分。但每個人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起的的作用委實是有所區別、各不相同的。中國的國情、中國的奮鬥目標,決定了要辦好中國的事情,絕對困難很多、斷非容易簡單。民族的團結、人類的文明、事業的成功、社會的進步,不能不有賴於各個領域、各個層面的精英分子的榜樣示範和帶頭引領。一如從事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陳景潤,一如從事雜交水稻研究的袁隆平,因精英分子而產生的對社會的巨大推動作用,絕對不能低估。這裡的以人為本的 “人”,是由精英分子特別的價值、巨大的貢獻所決定的。

三、以人為本的“人”, 包括普通群眾,起著細胞和血液的作用。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主人。以人為本的“人”,理應無條件地包括最廣大、最普通的人民群眾。在當代中國,就是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勞動者為主體,包括社會各階層人民在內的中國最廣大人民。如果缺失了這一群體,即便中樞神經、精英分子都優秀卓著、工作到位,也斷然無法保證社會構架的系統完整、各項工作的有序運作與歷史使命的完成。因此,以人為本的“人”,應當是、必須是包括最廣大、最普通的人民群眾的“人”。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始終堅持人民群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科學發展觀的以人為本的“本”,歸根結底指的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發點、落腳點,就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最鮮明的政治立場。以人民為本、以普通群眾為本,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是卓有成效地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題中之義。

“以人為本”中的“本”是什麼意思?

“本”在哲學上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世界的“本原”,一種是事物的“根本”。以人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與“末”相對。以人為本,是哲學價值論概念,不是哲學本體論概念。提出以人為本,不是要回答什麼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間,誰產生誰,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而是要回答在攻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什麼最重要、什麼最根本、什麼最值得我們關注。以人為本,就是說,與神、與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捨本逐末。

相關問題答案
教學中以人為本的含義?
教育以人為本的含義?
私人資本的含義?
課文以橋為題的含義?
以人為本設計的意義?
以人為鑑的鑑什麼意思?
以人為本上一句是什麼?
以人為本下一句是什麼?
物以稀為貴的近義詞?
以德為鄰的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