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起源於什麼時候?

General 更新 2024-11-25

元宵節起源於哪個朝代?

元宵節的起源

--------------------------------------------------------------------------------

02/10/2006/09:33 華夏經緯網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由來

傳說一: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 後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常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把這 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 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 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掛起紅燈籠、點爆竹、 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 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 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的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 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 ,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 。而在國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 而為人所知。各式各樣的燈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這一節日的發展史中,燈到隋朝(五八一─ ~ 六一九)才出現 ,算 是晚出的節目內容之一 ,而要到唐以後燈才成為元宵的主要標幟。一般認為元宵以漢武帝在正月上辛祠太一而開其端 。不 過祭拜太一不一定在正月而且並非年年舉行。所以元宵的起源恐怕不能說在漢武帝之時。其他以元宵源自道教的上元節或佛 教的燃燈法會的說法也都沒有充分的證據可以支持。如下文「習 俗」一節所述,元宵大約是從三世紀開始 ,慢慢形成的一種節慶 , 在南北朝發展成一固定的節日 , 但成為後世元宵主要節日的花燈和百戲要到隋煬帝才開其端,煬帝也是一個把元宵慶典官式化的皇帝。

元宵節吃元宵起源於什麼時候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遊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同時,還要吃些應節食物:南北朝時代元宵節吃伴和肉與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種叫“面繭”的麵食和焦飠追(即烤餅),到宋代有鹽豉湯印綠豆粉做的科斗羹,並出現了“圓子”,此後元宵節南北方均以吃元宵為習。

元宵燈節期間,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成了中國的“情人節”。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節放花燈起源於什麼時候?元宵節起源於什麼時候?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

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

、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

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

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 “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

,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

,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

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

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

,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種類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制的形象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製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為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也有叫“神燈”、“人燈”、“鬼燈”之說。十四日夜為“神燈”,放於家中神位、

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燈”,放在門窗、床第、几案等處,用來避除蠍蟲;十六日夜為“鬼燈”,放在丘墓、原野,為了遊魂得到可以脫離鬼域。

上祈天意,下護蒼生,神人鬼畜,無所遺漏.

元宵的起源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元宵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在漢文帝時期,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都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末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凱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後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元宵節起源於哪個朝代?它的由來是什麼?

宵節也稱上元節或燈節,這是一個吃湯圓賞燈的節日,據民間風俗史書上記載,元宵始於隋朝末年,相傳是在公元610年正月十五,隋煬帝揚廣為粉飾太平,炫耀民富國強,下令在洛陽城裡搭起座座高臺戲棚,調來全國各路高手戲班,從十五之夜開始,夜夜花燈高招,歌舞生平,絃歌不絕。一時間,看燈的,聽戲的,做小生意的,人山人海,使的個洛陽城沸沸騰騰起來。據說,這時有個小吃店鋪的老闆別出心裁,把糯米碾成粉,包以糖餡做成糰子,然後一煮,又飽肚子,又暖身子,很受歡迎。因為古時稱正月十五為上元節,稱夜晚為宵,所以元宵由此得名。

北方叫元宵,在南方呢習慣叫湯圓。還有呢元宵是這樣滾出來的,而湯圓是一個個手工包出來的。

湯圓是用糯米細面,再配以白糖等各種餡,通過灑水工藝滾成的一種風味食品。北方習慣稱之為元宵,而南方則稱之為湯圓,它最大的區別是南方湯圓是逐一手工作成的,餡料是軟的,而北方元宵餡料預先制好,晾乾並切成小四方塊,然後置於機器中滾上面粉即成。無論是哪一種都是細粉餡精。

還有啊這元宵的吃法也是有講究的,煮:一次不要太多,水要多放些,因為天冷元宵的溫度低,放多了不易開鍋,浸泡時間一長麵粉就會脫落,造成混湯,水開後再點兩次冷水,有兩三分鐘就能起鍋了,煮好的元宵應是蓬鬆如棉絮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據資料記載,元宵節大約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到了明清時期便與春節、中秋節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元宵是湯圓的別稱。舊俗元宵節要吃湯圓,故稱“吃元宵”。昔時民間在正月十五用糯米磨漿吸乾成面,做成球形有餡食品煮吃,城鎮居民多在市場購買。吃元宵習俗流傳至今。

吃元宵,這是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古時候人們把元宵這種食品叫湯圓、湯糰或糰子,只因在正月十五這天食用,所以便把這一天叫成了元宵節。為什麼元宵節要吃元宵呢?因為元宵節這天定在正月十五,是陰曆年的第一個月圓的日子,元宵的形狀是圓形,又含著一個“圓”字的同音字,象徵著團圓、美滿、吉祥、和睦的家庭,所以人們多取其意,要吃元宵。那為什麼又有“鬧元宵”之說呢?“鬧”就是指熱熱鬧鬧地歡樂一天的意思。因為我國是以農業生產為主,一年中比較清閒的是“冬仨月”,元宵節過後,氣溫逐漸變暖,萬物復甦,冬閒已經過去,就要備好耕作的事宜,不能稍有休閒了,所以元宵節這天歡樂一番,既是一種“放鬆式”的休閒活動,更是表現人們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用歡樂的笑聲和喜慶的鑼鼓聲,在吉祥的氣氛中,迎接豐收一年的來到。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 ,,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

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

元宵又叫湯圓,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 “面繭、粉果、元寶、湯 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鹹、葷、素皆有,尤以寧波湯......

元宵節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哪個朝代

東漢。

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來歷是什麼?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關於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骸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

元宵節起源於中國哪個朝代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什麼時候元宵節

明天

相關問題答案
元宵節起源於什麼時候?
吃湯圓起源於什麼時候?
占卜術起源於什麼時期?
端午節究竟起源於什麼?
技術起源於什麼?
七夕最早起源於什麼?
徵信業起源於什麼世紀?
京劇起源於什麼地方?
奧運會起源於什麼?
元宵節可以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