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禪是什麼意思?
坐禪是什麼意思
佛教講因緣,即內因,外在條件,因此,要想坐禪有成就,對初學者,要有個好的因緣。最要緊的,一要發願堅持修煉,二要持戒---最基本的“不邪淫”一定要遵守。同時戒除一切不良生活習慣。
.
-----------------------------------
如有疑問歡迎追問!
滿意請點擊右上方【選為滿意回答】按鈕
坐禪是什麼意思?
坐禪,意思是閉目端坐,凝志靜修。用心看著頭腦中紛飛的念頭,念頭會慢慢地靜下來,靜下來的頭腦則會出現一片晴朗的天空(比喻)。就像搖動杯子裡渾濁的水,不動杯子,杯子裡的渾濁會沉澱到杯底,水則會清淨無暇。坐禪的功用是能讓坐禪的人,頭腦清晰、思維有序、行動專一。
坐禪入定 什麼意思
這是佛教裡修行的一項,坐禪就是打坐,之後心無雜念進入一種忘我妙不可佳的裝態。
佛家打坐是什麼意思
佛家的打坐
打坐:我國古代一種養生健身法。閉目盤膝而坐,調整氣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
打坐又叫“盤坐”“靜坐”。道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練方式。在佛教中叫“禪坐”或“禪定”,是佛教禪宗必修的。盤坐又分自然盤和雙盤、單盤。打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智增慧。
並不是非要學佛了才可以打坐的,普通人也可以。而且有利於腿部經脈的疏通和血液流通。
習武靜功的修習方法,即閉著眼睛盤足而坐。這也是僧道修行方法的一種。打坐的基本內容有三:不動心,數息,破生死關。這些也是學習正宗武術的三個基本條件,否則,武功再好,亦只能算野狐禪。人之一身,由心主之。心如君王,手足為臣足。君有乾綱獨斷之明,臣民則效指揮如意之勢。儒家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便是這個意思。有些人練習技擊,平時一切本極從容,一旦倉猝應變,立感受氣息上浮,手忙腳亂,雖技擊工深,終難收效於頃刻。此即心動氣散之相。倘能出生入死心不為動,技擊自達神化之境。數息本是道家修養法,佛門亦然。初學技擊者,必先使氣脈沉靜,直達氣海,拋卻萬念,靜聽氣息之出入,默記其數,由一至五、至十,但不可記數太多,以免神昏心亂。比數息進一步的是聽息。一掌既出,好似有氣自肩腋而來,直貫掌緣五指之尖,靜心聽之,臂彎指掌間似有膨脹伸張之意。數息和聽息練到一定火候,則無論如何跳躍,氣亦不致辭喘促,下實則上輕。生死之關,為眾生之大關鍵。武功經絕是與克敵制勝聯繫在一起的,質而言之,即曰“殺人之術”。故而生死之念,不可不先破,如能早早勘破生死關,則臨敵時毫無畏怯,即使敵人筋力勝過自己,也能靜以待之,乘虛而入,如操勝券。
佛家的打坐方法
心地法門
上座時用金剛持的方法,即嘴脣微動持咒,不出聲。因為出聲唸咒傷氣,默唸傷血。我們修法首先要注意身體,不能把身體弄壞,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體保護好。但是坐到種子翻騰、心裡煩亂、坐也坐不住的時候,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亂夢當前時,就要出聲唸咒,把那些混亂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沒有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還是用金剛持的方法持咒。
持咒的快慢是每分鐘10至12次。唸的時候,要心念耳聞,就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從心裡過,不是有口無心地去念,要用耳朵聆聽這從心裡發出來的咒音,聽得清清楚楚,這樣才能將妄念攝住不動而漸漸入定。
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樣亂動慣了,你要它安靜不動不起妄念很難,但不把它攝住不動就不能入定、開智慧成道。因此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唸佛須“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念佛時要至誠懇切地以“阿彌陀佛”這句聖號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叫它不要動,才能安然入定。這六根當中,以意、耳二根為難攝。眼睛閉上不看東西就能攝住眼根;嘴持咒就能攝住舌根(舌頭);鼻子不聞異味就能攝住鼻根;身體不接觸外境就能攝住身根。但是人的耳朵最靈敏,很遠很遠的聲音都能聽見,隔著一座大山的聲音也聽得見,外面噪音會吵得你心煩。至於意根,更難攝住,不要它動,意念會不由自主地從心裡跳出來。為什麼呢?這是多生歷劫的習氣,它動慣了,不動不行。這在佛經中叫做“作意”。也是法相宗所說的五個遍行心所,意、觸、受、想、思的第一個心所,它存在於八識當中,時時刻刻在蠢動,象流水一樣不停地流,所以叫“流注生滅”,微細得很,只是我們平時看不見。
有人說:“我們不修法不打坐沒有念頭,一修法打坐倒有念頭了。是不是修法修壞了,有念頭了?”
不是。這是因為平時心亂,看不見念頭在亂動,等到你心裡稍微靜下來後,就看見念頭在動了。這怎麼辦呢?怎麼將妄念息下來呢?唯一的辦法就是用耳根來攝意根。持咒需要一字一字從心裡......
“打坐”就是“坐禪”嗎?有什麼區別?
打坐是修行“禪那”行、住、坐、臥中的一支,一般上都把這個修行方式稱為“坐禪”。相對“經行”也稱為“行禪”。
坐禪破參是啥意思
坐禪。坐為定,也就是心能專注於一境。禪為觀,觀覺悟的境界。
破參就是破本參。禪宗三關:破本參、破重關、破牢關。
破本參是第一關,就是開悟明心。
開悟明心就是以意識心觸證真心的總相。菩薩要在七住位時開悟明心。
靜若入定,坐禪自悠什麼意思
“靜若入定,坐禪自悠”這句話是有問題的,根本不知什麼是禪定。
外不著相是為禪,內不動心是為定。禪定功夫不是這句話所表現的。如果非要解一下的話,曲解一下,還是有點意思的:如果把靜坐等若是入定,那麼所坐的禪定就是自己忽悠自己。
打坐作禪修行什麼意思?
算是吧 後推尾閭,舌抵上齶,身體中正。入定的目的是清淨心,主要通過心一境性達到,即專注一物放下萬緣,行住坐臥都可專注,所以唸佛法門及其殊勝。 道教氣功專注身體氣感,重視色身轉換,佛教則側重息法,其實也需要一定氣法基礎,重視心的解脫。道教傳睡功,心息相依;佛教有安般守意,都是從呼吸入門,不同粗細的呼吸對應不同心境,越細微越專注,心一境性越易實現,而入定的基礎就越紮實。 氣功重視呼吸的整個過程,息法更重視呼吸間轉換的瞬間狀態。入定的關鍵是息細,時間與息長短有關。息細到一定程度時,粗心住和細心住,會有持身現象,欲界定則會感受身內氣息,未到地會遍身感受氣息。大致如此。 初禪到四禪入定後身心息都會變細,四禪心境是所有修行人有生之年應該爭取的,其效率是最高的,唸佛也好,參禪也罷,比尋常人的散亂心天上地下。但是末法時代,還是有禪有淨土的好,不然十人九蹉跎,即便有所修證也無指導而迷途。大德不好找,一本楞嚴經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