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現在在哪?
匈奴是現在的哪個省
匈奴誕生之初,主要在漠南黃河河套地區(指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賀蘭山以東、狼山和大青山南、黃河沿岸的地區,統稱河套)和陰山(內蒙古狼山、大青山等)一帶。據《漢書》“匈奴傳”記載,這裡“草木茂盛,多禽獸”,可見這樣的地理條件,無論對於畜牧或狩獵,都是十分有利的。匈奴人正是利用了這些自然條件,發展了遊牧經濟。他們“逐水草遷徙”,“食畜肉,飲種酪,衣皮革,被氈裘,住穹廬”,《漢書》(匈奴傳)中的這種描述,正是當時匈奴人遊牧生活的真實寫照。
匈奴的第一個單于是頭曼單于。當時匈奴部落聯盟的中心所在地是頭曼城(在今五原縣固陽一帶,在內蒙古包頭市東)。匈奴奴隸主貴族乘戰國末年,中原戰亂之際,奪取了河套以南的“河南地”(今內蒙古伊克昭盟一帶),致使當時秦、燕、趙三國的邊境不得安寧。公元前二六五年,趙大將李牧大破匈奴十餘萬騎。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公元前二一五年,派大將蒙恬領兵三十萬抗擊匈奴,收復了“河南地”。第二年,奪取了匈奴控制的高闕(今內蒙古臨河西北)、陽山(今內蒙古臨河市西北的狼山)等地。匈奴不得不向北退卻七百餘里。秦朝就在匈奴突出的地方設置郡縣,同時把原先秦、趙、燕所築的長城重新整修並連接起來,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沿黃河北至河套,傍陰山至遼東(今遼寧遼陽市),綿延近萬里,以防止匈奴的再次入侵。公元前二零七年,秦朝被推翻,楚漢相爭,中原大亂。匈奴乘機越過長城,重新佔據河套地區和陰山一帶。
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雲中(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等郡,東漢末分為五部。
北匈奴遠走歐洲,一部分在高加索,一部分在中伏爾加河地區(今天的俄羅斯韃靼自治共和國),一部分在下多瑙河(今天的保加利亞),一部分在中多瑙河(今天的匈牙利)。中亞匈奴,一部分與圖蘭低地民族融合(中亞兩河地區),一部分在阿富汗山區,一部分在印度旁遮普邦。 在3世紀末,這個幾乎消失了的民族突然又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內,東征西討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匈奴人於350年左右進入了歐洲.
szhangjun.bokee.com/5131176.html
匈奴民族的歷史和去向,匈奴是現在的哪裡
匈奴後裔多生活在今天的廣東、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和福建等地。如位於江蘇蘇州的金氏,位於福建福安市賽岐鎮宅裡村的金氏,位於河南省鶴壁市的赫連氏,位於安徽省皖南東至縣南溪古寨金氏,甘肅省蘭州市榆中金崖鎮金氏,浙江省浦江縣鄭宅鎮後路金村金氏,山東省文登市叢氏-傳說皆為匈奴金日磾的後裔。
匈奴是個歷史悠久的北方遊牧民族,祖居在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地區,他們披髮左衽,由古北亞人種和原始印歐人種的混合。中國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漢時稱雄中原以北的強大遊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歷經東漢時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內附,北匈奴則西遷進入歐洲,對歐洲羅馬帝國等中世紀曆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中間經歷了約三百年。匈奴影響了當時的中國和歐亞大陸的歷史進程,《史記》、《漢書》和歐洲的中世紀史書均留有些記載。東漢,三國時期的鮮卑,柔然,丁零高車,隋唐突厥為其後裔。來說說匈奴族最後結局及去向。
在秦漢時期稱雄中原以北的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歷經東漢時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內附,北匈奴從漠北西遷,中間經歷了約三百年。中國古代的匈奴和歐洲的匈人(匈奴)沒有血緣關係,不是同一民族。近年來使用DNA等測試手段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匈奴人是夏朝的遺民。《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還有一說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
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系統的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
真正與匈奴進行大規模戰鬥是在漢朝。漢初前201年,韓王劉信投降匈奴。次年,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征討,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被匈奴冒頓單于30餘萬騎兵圍困七晝夜。後用計逃脫,之後開始與匈奴和親。其後的文、景諸帝也是沿用和親政策以休養生息。前57年匈奴分裂,郅支單于獲勝據漠北,呼韓邪單于前51年南下投靠漢朝。前33年呼韓邪單于娶王昭君與漢修好。
48年,東漢初年,匈奴分裂為兩部,呼韓邪單于之孫日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為南匈奴,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89年到91年南匈奴與漢聯合夾擊北匈奴,先後敗之於漠北和阿爾泰山,迫使其西遷,從此北匈奴就從中國古書中消失。
187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195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東漢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擄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蔡文姬歸漢。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
4世紀初,匈奴族的五部大都督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為將。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劉淵起兵佔領了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自稱漢王,311年劉淵子劉聰攻佔洛陽,316年攻佔長安,滅西晉。史稱前趙或漢趙。
匈奴與鮮卑的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劉勃勃被鮮卑拓跋氏擊敗後投奔羌人的後秦。後自認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連,在河套地區創立夏國,史稱胡夏。425年赫連勃勃卒,子赫連昌繼位。428年北魏俘赫連昌。赫連昌弟赫連定在平涼自稱夏皇帝。431年北魏俘赫連定,夏亡。夏國的國都統萬城是作為遊牧民族的匈奴在東亞留下的唯一的遺蹟。
匈奴融入靠近高麗的鮮卑的宇文氏部落,進入朝鮮半島。後來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權,後被......
古代匈奴是今天的哪個國家或地理位置哪裡?
差不多是現在甘肅、寧夏北部,內蒙西、中部和外蒙中南部,差不多這個位置
匈奴人是現在的哪裡人
地盤大著呢,北亞,中亞,東歐部分,好像匈牙利是匈奴後裔
歷史上匈奴,契丹等等現在是什麼地方
女真,現在的滿人,建立了後金與金國。 契丹,為女真所滅,後歸附蒙古,跟隨蒙古軍隊四處征戰,民族漸漸融入駐地的民族,例如雲南就有人稱自己為遼人的後裔,東北的尚存一支,人數很少。部分融入漢人,現在姓肖及耶、耶律的多半與契丹人有些關聯。
鮮卑,被漢人同化,唐王朝的建立者都有些鮮卑背景,李世民就是漢族與鮮卑的混血。
匈奴,大部分融入漢族,以劉性最多,分佈於中國北方。其餘向西方發展,與西方的馬爾扎人部落融合,成為上帝之鞭的匈奴人,縱橫歐洲,相傳為現在匈牙利人祖先一支。
突厥,這是西起土耳其,東至中國西北廣泛區域遊牧民族的總稱。中國特指唐朝時的突厥汗國,為唐所滅,民族融入漢族,其餘西遷,融入中東及中亞民族。
吐蕃,現在藏族的祖先,一直佔據青藏高原。
回紇,原在蒙古草原,後被突厥驅除至現在的新疆,為我國維吾爾人祖先。
匈奴去哪兒了?
匈奴人是最初在蒙古高原活動的一個遊牧民族,我國從有記載的編年史開始就一直有他們的蹤跡,殷商時期,他們被稱為鬼方、犬戎等等。從春秋時期開始,匈奴人不斷南下騷擾。西漢武帝時期對匈奴進行了強有力的打擊,匈奴元氣大傷。西漢晚期,匈奴發生分裂,呼韓邪單于率部歸順漢朝,流竄到中亞與漢朝為敵的郅支單于也被漢朝消滅,漢匈關係從此走向和解。
被漢軍打敗,逃到歐洲
東漢初年,匈奴貴族中的反漢勢力重新擡頭,導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歸順漢朝,北匈奴則堅持與漢為敵,經常發動對南匈奴和漢人的掠奪。東漢明帝、和帝時期,漢軍數次攻打北匈奴,直至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北匈奴大敗,只得向西逃竄。
北匈奴戰敗後,殘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國,在此立足後,又出沒於天山南北進行掠奪。公元2世紀初,為了對付西域的北匈奴,東漢朝廷任命班勇為西域長史,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魯番一帶)。班勇於公元124年、126年兩次擊敗北匈奴,西域的局勢開始穩定。在班勇離職後,北匈奴勢力又重新擡頭,漢將斐岑於137年率軍擊斃北匈奴呼衍王於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公元151年,漢將司馬達率漢軍出擊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擊敗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拉開了第二次西逃的序幕。
160年左右,北匈奴的一部分又開始西遷,來到了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最終在歐洲邊緣阿蘭人居住的土地上停留下來。阿蘭人屬突厥系遊牧民族,在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建立了強大的王國。4世紀下半葉(約360年),匈奴的勢力逐漸強大起來,他們殺死阿蘭國王,徹底征服了阿蘭國。
迫使日耳曼人向西遷移
在阿蘭國休整後,北匈奴恢復了元氣,暫時居住在頓河草原一帶。在匈奴人西面,居住著兩個日耳曼人部落聯盟:一個是第聶伯河以西至德涅斯特河以東的東哥特人聯盟,另一個是德涅斯特河以西至喀爾巴阡山之間的西哥特人聯盟。西哥特人聯盟的西南方,就是羅馬帝國的領土。當時的日耳曼人住在森林裡,他們基本上以打獵為生,衣獸皮,食獸肉,住草棚,沒有文字,沒有禮儀。他們從來不洗浴,羅馬人避之惟恐不及。
匈奴人對頓河以西東哥特人控制的草原垂涎不已。公元374年,匈奴人向東哥特人發動進攻。在匈奴人排山倒海般的打擊下,東哥特王自殺,一部分東哥特人逃到了西哥特人那裡。匈奴隨後追擊,西哥特人慘敗,只得向西逃竄至多瑙河流域。匈奴人的這次進攻幾乎把所有的日耳曼部落都驅動起來,紛紛向西逃竄,到羅馬帝國境內尋求庇護。
東西哥特人得到羅馬皇帝瓦倫斯的允許,越過多瑙河進入帝國境內的色雷斯地方避難,人多得無法計數。但羅馬帝國官吏對這些流民也進行殘酷壓迫,導致哥特人紛紛起義。378年,瓦倫斯調集大軍欲在阿德里亞堡一舉消滅反抗的哥特人。但在哥特人的重裝騎兵面前,羅馬方陣步兵潰不成軍,瓦倫斯和四萬禁衛軍全數戰死。這一戰動搖了羅馬的根基,羅馬帝國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僅僅幾十年內,一些日耳曼人王國相繼在羅馬帝國境內建立。在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征戰過程中,匈奴人很少參與,他們大部分輾轉停留在多瑙河沿岸一帶。不久,在烏爾丁大單于率領下,匈奴人佔據了南俄羅斯大草原。烏爾丁非常有野心,他曾對東羅馬帝國色雷斯省總督說過,凡是太陽能照射到的地方,只要他願意,都能征服。400年,匈奴在烏爾丁領導下,又開始向西大規模入侵,一舉奪得了整個多瑙河盆地,並一度攻入了意大利,迫使多瑙河流域的各部族向西羅馬腹地轉移。
到了奧克塔爾大單于時期,匈奴人以大匈牙利平原(當時稱潘諾尼亞)一帶為中心,在中歐地區建立了匈奴帝國,都城建於今天匈牙利的......
匈奴原在什麼地方
匈奴是中國北方的一支古老民族,繁衍在河套地帶,遊牧於大漠南北。相傳匈奴人是夏人的後代。商代甲骨文稱其為"鬼 方",同代的詩集中又稱其為 "薰粥。、"獫允",春秋戰國時則稱其為"狄"、"戎"或"胡人"。匈奴之名始見於秦漢。
匈奴在我國北方活躍了幾百年,同中原王朝連年爭戰,對中國歷史產生過重要影響。公元1世紀後,匈奴分為南北兩支,南匈奴人居內地,後來逐漸和漢民族融合。北匈奴在漢武帝大規模進擊之下,兵敗西遁,但他們究竟逃往何處,是個長期不為人知的問題。
大約過了近三百年,歐洲東部突然出現了一文強大的騎兵隊伍,自稱匈人。6世紀,匈人在匈牙利平原上建立了匈牙利國。這支震撼歐洲的匈人騎兵,與中國西逃的北匈奴有無淵源關係?這是中外學者都感興趣的問題。史學界不少學者認為歐洲匈人即匈奴。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是法國學者德摟尼。後來,英國曆史學家吉本、學者伯克、德國學者夏德都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了這一觀點。中國許多著名學者也贊同這一觀點。章太炎認為,"今之匈牙利即匈奴音轉"。學者何震亞認為,匈牙利的"匈"為種族名,"牙利"為地名,匈牙利即"匈人住地"。
人們還從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方面 進行了考察·發現歐洲匈人在祭祖天地鬼神、崇拜日月、獻血為盟、脫帽致謝等方面與匈奴人非常相似。1907年。匈牙利探險家斯坦因在中國新疆烏魯木齊以東50公里處 發現了一處古墓群。最近,匈牙利的考古學家在重新分析研究這處古墓群的墓內陪葬品時,意外地發現這些陪葬品與9世紀、10 世紀的匈牙利國內墓群的陪葬品十分相似。
此外,他們還在古墓群附近碰到一個少數民族群體烏戈爾人。烏戈爾人與當地的維吾爾人截然不同,人數僅9000人,能歌善舞,他們的民歌中有73首與匈牙利的五聲音階完全合拍。我國音樂學院的一位教師還發現匈牙利民歌中,有不少曲調和我國西北少數民族裕固族民歌極為相似,像是一首歌曲的不同變奏。其中裕固族的《催眠曲》和匈牙利的《搖籃曲》不僅曲調致,而且專用“壩哩”的發音也一模一樣。西漢時裕固族曾在匈奴長期統治之下,因此裕固族民歌保留匈奴民歌的風格是很自然的。遙遠的匈牙利也有和裕固族一樣風格的民歌,說明北匈奴西遷到匈牙利後把他們的音樂也帶到了那裡。匈牙利文學家基塞裡·伊什特萬曾多次來中國,他也發現了這一情況。他還發現裕固族對有些名稱的叫法和匈牙利人完全相同,如蘋果都叫"奧爾莫",綠色都叫"凱克",媽媽都叫"奧尼奧"。他說匈牙利和裕固人有"親戚關係"。越來越多的發現證明,今日歐洲的匈牙利人很可能與中國古代的匈奴人存在淵源關係。
漢朝以後分為南北2支匈奴。北匈奴在西遷中,300年後改變了整個歐洲歷史,他們開始遷徙時有50~60萬人留下,自願加入鮮卑族。南匈奴的大單于劉淵在晉末造反。建立了[成漢]。從此掀起了五胡十六國。後來,匈奴的[羯人部]篡[成漢]建立[前趙]後被[氐人]的 前秦所滅。 匈奴[月氏人部]建立北涼,後被鮮卑拓拔部所滅。匈奴[鐵弗人部]投奔羌人的後秦。建立胡夏。後被鮮卑拓拔部的北魏所滅。最後一直匈奴人。融入高麗附近的鮮卑族宇文部。建立北周。後被漢族楊堅所篡。楊堅立隋朝。
從此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國中逐漸融入中國各個民族。但在陝北仍然留有遺民,在餘下的幾千年的長河中逐漸同化,融合,消失。北匈奴,300年後西......
匈奴是現在的哪裡?
好
匈奴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匈奴是古代的少數民族名稱,生活在長城以北的地區,包括現在內蒙、甘肅、陝西、山西、寧夏一部分以及外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