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有什麼營養價值?

General 更新 2024-06-29

竹筍有什麼營養價值

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具有清熱消痰、利膈爽胃、消渴益氣等養生功效。用鮮竹筍與鯽魚共燒為湯,不僅味道鮮美,還具有開胃清瀝的作用,趁熱給出麻疹、風疹及水痘的小兒喝,有輔助治療作用,對發熱口乾、小便不利患者亦有清熱利尿作用。用鮮竹筍煮白米粥食之,可治療久瀉久痢等症。用竹筍與菖蒲、冬瓜皮水煎喝湯,對因腎炎、心臟病、肝臟病、晚期血吸蟲病引起的水腫、腹水,有明顯的消除作用。以毛竹筍燒豬肉、雞肉,是春夏滋補佳品。 現代科學分析證明,竹筍的營養價值相當高。以冬筍為例,每百克中約含蛋白質4.1克,脂肪0.1克,糖類5.7克,鈣22毫克,磷56毫克,鐵0.1毫克,還含有胡蘿蔔素和多種維生素等。 竹筍中的蛋白質組成比較好,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穀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另外,竹筍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食用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祕,而且是肥胖者的減肥佳品。 據《醫藥養生保健報》報道,竹筍脆嫩鮮美、營養豐富,是高纖維素、高維生素、低脂肪、低糖蔬菜,具有消渴、利尿、化痰、減肥、助消化等功效。單純性肥胖、糖尿病患者、浮腫的人都適合吃竹筍。但竹筍是寒涼性食品,含有較豐富的粗纖維,容易使胃腸蠕動過快,因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活動期和胃出血的人不宜吃竹筍。 同時,肝硬化者也不宜吃竹筍。曾有報道稱有肝硬化的人一次進食較多竹筍,導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而送醫院急救。此外患泌尿繫結石者不宜常吃竹筍,其中的草酸鹽易與其他食物中的鈣結合形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從而加重病情。 另外,由於竹筍性屬寒涼,又含較多的粗纖維和難溶性草酸鈣,所以嚴重胃潰瘍、胃出血、腎炎、尿結石、肝硬化、慢性腸炎患者應當慎食。由於竹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兒童正在長身體階段不宜多食,有尿路結石者也不宜食用。有些人對竹筍過敏,則應忌吃。 相關閱讀:食用竹筍注意禁忌

竹筍的營養價值 吃竹筍有什麼好處

介紹  竹筍為禾本科植物毛竹等多種竹的幼苗,去竹籜可食部分。主要生長於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   竹的種類很多,毛竹是其中之一。它的地下莖稱為竹鞭,粗壯橫行於土中,鞭有節,節側生芽即為竹筍。   筍體肥壯,呈圓筒狀寶塔形,上尖下圓,中間有節;筍外殼的脈線和殼毛為黃色;筍肉色白或淡黃,質細嫩,味清鮮,   鮮筍有冬筍和春筍之分,冬筍是在冬天筍尚未出土時挖掘的,質量最好;春筍則是在春天筍已出土時挖掘的,質量較次。   竹筍的品質要求:以新鮮質嫩,肉厚節間短,肉質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無黴爛、無病蟲害者為佳。   營養價值   1. 開胃健脾:   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症;   2. 寬胸利膈、通腸排便:   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於治療便祕, 預防腸癌;  3. 開膈消痰: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瘀滯, 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4. 增強機體免疫力:   一般都將竹筍視為刮油去脂之品,殊不如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食用效果   竹筍味甘、性微寒,歸胃、肺經;   具有滋陰涼血、和中潤腸、清熱化痰、解渴除煩、清熱益氣、利隔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養肝明目、消食的功效 ,還可開胃健脾,寬腸利膈,通腸排便,開膈豁痰,消油膩,解酒毒;   主治食慾不振、胃口不開、脘痞胸悶、大便祕結、痰涎壅滯、形體肥胖、酒醉噁心等病症。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肥胖和習慣性便祕的人尤為適合;   2. 患有胃潰瘍、胃出血、腎炎、肝硬化、腸炎者、尿路結石者、低鈣、骨質疏鬆、佝僂病人不宜多吃。

筍的營養價值有什麼?

筍類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冬筍又有“素食第一品”之說,不僅是蔬菜,還是良藥。中醫記載,冬筍味甘性寒,具有“利七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等功能。現代醫學認為,竹筍具有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助消化和促進排洩等作用,所以吃竹筍具有減肥作用。《隨息居飲食譜》:“舒鬱、降濁升清、開膈消痰。”

這個是百度來的!我最近迷上吃手剝筍,你可以淘寶查查,或者去超市先買代嚐嚐,很爽!

吃竹筍有什麼好處 竹筍的營養價值

竹筍,在中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在營養上,過去有不少人認為,竹筍味道雖然鮮美,但是沒有什麼營養,有的甚至認為“吃一餐筍要刮三天油”。這種認識是不準確的。其實,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每100g鮮竹筍含幹物質9. 79g、蛋白質3. 28g、碳水化合物4. 47g、纖維素0. 9g、脂肪0. 13g、鈣22mg、磷56mg、鐵0. 1mg,多種維生素和胡蘿蔔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穀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為優良的保健蔬菜。

竹筍中含有的澱粉和脂肪的含量比較少,是一種低脂肪、低糖、低熱量的食材,而且竹筍中還含有非常豐富的“刮油”作用的纖維素,這種物質能夠起到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助消化和促進排洩等功效,很多MM都把它當做是減肥的好食物哦。

吃竹筍的好處

1、竹筍是低糖低脂肪高纖維食物,它含的粗纖維較多,有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解便祕之效,所以又被稱為“刮油菜”,是一種有效的減肥保健佳蔬。

2、竹筍性味甘涼,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綱目拾遺》)的作用。

3、常食可清熱化痰、利膈下氣、促發痘疹。可治浮腫、急性腎炎、糖尿病、二便不利等症。

幹竹筍有什麼營養價值

幹竹筍也有營養,和新鮮竹筍的營養成分差不多!

1、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每100g鮮竹筍含幹物質9.79g、蛋白質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纖維素0.9g、脂肪0.13g、鈣22mg、磷56mg、鐵0.1mg,多種維生素和胡蘿蔔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

2、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穀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為優良的保健蔬菜。

3、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筍還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食用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祕,並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竹筍含脂肪、澱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熱量食品,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

4、為有效之利尿藥,適用於浮腫、腹水、腳氣足腫、急性腎炎浮腫、喘咳,糖尿病、消渴煩熱等,嫩竹葉、竹茹、竹瀝均作藥用。

5、鮮筍含水量高,毛竹春筍含水量為90%,冬筍為85%,屬鮮嫩食品,不耐貯藏和長途運輸。作為蔬菜,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其味清香鮮美,而被視為菜中珍品。竹筍不能生吃,單獨烹調時有苦澀味,味道不好,但將竹筍與肉同炒則味道特別鮮美。竹筍可做湯,也可燒菜,能做出許多美味佳餚。如竹筍鯽魚湯,竹筍燒豬肉,竹筍煮白粥,現在還把竹筍製作成筍乾、玉蘭片及罐頭等。

竹筍的食療價值

1. 開胃健脾: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症;

2. 寬胸利膈、通腸排便: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於治療便祕,預防腸癌;

3. 開膈消痰: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瘀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4. 增強機體免疫力:一般都將竹筍視為“刮油去脂”之品,殊不如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吃竹筍有營養嗎?

筍乾有什麼營養?那些人不宜吃?

筍乾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甘寒,還具有解暑熱、清臟腑、消積食、生津開胃、滋陰益血、化痰、去煩、利尿等功能。

筍乾的營養價值: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筍乾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纖維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發胖的人吃筍之後,也可促進消化,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

中醫認為,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適宜肺熱、咳嗽、胃熱者食之。現代醫學證實,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等特點,常食有吸附脂肪、促進腸蠕動、幫助消化、防止便祕的功能,對預防腸癌及單純性肥胖有一定的益處。但吃筍時,以下5點必須注意:

1.筍含難溶性的草酸,草酸很容易和鈣結合成為草酸鈣,草酸鈣對尿道系統和腎結石患者很不利。所以,患有尿道結石和腎結石的人不宜多吃。

2.筍性味甘寒,又含較多的粗纖維素,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患者,忌食寒性、難消化之物,所以不宜吃筍,以免吃後加重病情。

3.筍系寒、澀之品,凡脾胃虛弱者或婦女產後以及因吃筍會誘發、復發哮喘的人,不直吃筍。此外,筍還能助發瘡毒,故凡癰瘡患者,也應忌吃筍。

4.處於發育期的兒童,骨骼發育尚未成熟。因筍中含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和鋅的吸收和利用,如吃筍過多,會使兒童缺鈣易患軟骨病,缺鋅會造成生長髮育緩慢。所以,15歲尤應注意不宜多吃筍。

5.由於筍中含大量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為防其弊,在食用筍時,應將它燒熟煮透,若用筍片、筍丁炒菜,也要先把筍用開水燙5-10分鐘,然後再配其它食物炒食。這樣既可因高溫分解大部分草酸減少其弊,又能使菜餚無澀感,味道更鮮美。

吃竹筍有什麼功效?

竹筍脆嫩鮮美,不僅是菜中珍品,而且具有一定的藥用功效。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竹筍的功效為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尤其是江浙民間以蟲蛀之筍供藥用,名“蟲筍”,為有效之利尿藥,適用於浮腫、腹水、腳氣足腫、急性腎炎浮腫、喘咳,糖尿病、消渴煩熱等,嫩竹葉、竹茹、竹瀝均作藥用。 古代人對竹筍的藥用功效早有認識。《本草綱目》概括竹筍諸功能為:消渴,利水道,益氣,化熱,消痰,爽胃。如治療腎炎、心臟病等的浮腫腹水,可用竹筍、陳蒲瓜各100克,或加冬瓜皮50克,水煎服;治療久瀉、久痢及脫肛等症,可用鮮竹筍;對防治咳喘、糖尿病、高血壓、煩渴、失眠等症,也有較好的療效。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竹筍還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食用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祕,並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竹筍含脂肪、澱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熱量食品,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養生學家認為,竹林叢生之地的人們多長壽,且極少患高血壓,這與經常吃竹筍有一定關係。 竹筍就是體內垃圾的“清道夫”。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儲存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黏度,使糞便變軟有利排出,有利於治療便祕,預防腸癌。 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它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 竹筍低糖、低脂,富含膳食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瘀滯,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治療有益,且對消化道腫瘤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具有清熱消痰、消渴益氣等功效,對防治咳喘、糖尿病、高血壓、煩渴、失眠等症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竹筍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因為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於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春筍有何營養價值,哪些人不宜吃春筍

導讀:立春後踩挖的筍,以其筍體肥大、潔白如玉、肉質鮮嫩、美味爽口被譽為菜王。又被稱為山八珍。因其種類較多,如毛竹、早竹、石竹、淡竹、刺竹、綠竹、剛竹、麻竹等,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各異。  一、春筍營養分析  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祕的功能。所以春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春筍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功效,現代醫學證實,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小兒患麻疹的時候,可喝嫩筍尖做的湯,使麻疹出透,縮短病期;用春筍熬粥,還對久瀉形成的脫肛有很好的療效。現代醫學則認為,竹筍具有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有助消化和排洩作用,是減肥者最理想的食物之一。  二、春筍營養雖豐富,但這五類人應少吃  ①胃潰瘍等胃腸道功能紊亂者平時一吃生、冷、油膩的食物就容易拉肚子、胃痛、肚子痛的,要少吃,每次嚐嚐鮮就可以了;肝硬化者,尤其是食道靜脈曲張者,春筍中的大量粗纖維很容易擦傷腹壁或消化道,引起患者大出血。  ②大病初癒者這類人消化功能較弱。昨天上午,主任中醫師門診就遇到一位肝膿腫剛好的病人,因吃春筍引起胃痛、胃脹、拉肚子。  ③過敏體質者如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等,不宜多吃。省中醫院湯軍主任門診中的一位哮喘老病人,經過積極治療,病情已經穩定,卻因一根春筍導致舊病復發,出現氣急、咳嗽等症狀。春筍屬於發物,是過敏體質者的禁忌,一吃有反應的,應馬上停止,但如果吃了沒有反應,可以適當少吃一點。  ④4歲以下小孩、剛生完孩子的產婦、老人他們的腸胃功能相對較弱。市級名中醫、市中醫院兒科主任黃金城教授說:4歲以下的孩子最好就不要吃了,他們消化吸收能力、咀嚼能力都較弱,很可能會直接吞下去。4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適當吃一些,但要比大人吃得少一點。  ⑤結石病人春筍中的草酸容易和體內的鈣形成草酸鈣,加重結石患者病情。

竹筍的營養成分是什麼?

竹筍

竹筍,古時稱之為“竹萌”、“竹胎”。竹筍的種類繁多,概略地分,可分為冬筍、春筍、鞭筍三類。冬筍為毛竹冬季生於地下的嫩莖,色潔白,質細嫩,味清新;春筍為斑竹、百家竹春季生長的嫩筍,白色,質嫩,味美;鞭筍為毛竹夏季生長在泥土中的嫩杈頭,狀如馬鞭,色白,質脆,味微苦而鮮。

竹筍,自古被視為“菜中珍品”,清代文人李笠翁把竹筍譽為“蔬菜中第一品”,認為肥羊嫩豕也比不上它。

據分析,每百克冬筍含蛋白質4.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5.7克,鈣22毫克,磷56毫克,鐵0.1毫克,並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胡蘿蔔素等多種維生素。竹筍中所含的蛋白質比較優越,人體所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穀氨酸、胱氨酸等,都有一定含量。另外,竹筍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纖維素等特點,食用竹筍,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促進排便,是理想的減肥佳蔬。

竹筍不僅脆嫩鮮美,而且對人體大有益處。古代人對此早有認識。《本草綱目》概括竹筍諸功能為:消渴,利水道,益氣,化熱,消痰,爽胃。如治療腎炎、心臟病、肝病等的浮腫腹水,可用竹筍、陳蒲瓜各100克,或加冬瓜皮50克,水煎服;治療久瀉、久痢及脫肛等症,可用鮮竹筍煮白米粥食之。以毛竹筍燒豬肉、雞肉,是春夏的滋補佳品。此外,竹筍對防治咳喘、糖尿病、高血壓、煩渴、失眠等症,也有較好的療效。

竹筍既為“山珍”,在吃法上也不同於一般蔬菜。古人有訓:“食筍譬如治藥,得法則益人,反是則有損”。因此,竹筍從採收到烹調都有講究。首先,採筍時應避風日,以防其本變堅,肉變硬。加工時儘量不用刀削,因竹筍肉一遇鐵往往會變硬,發死。存放時不宜去殼,以防失去清香的風味。另外,竹筍性屬寒涼,又含較多的粗纖維和難溶性草酸鈣,所以患有胃潰瘍、胃出血、腎炎、尿結石、肝硬變或慢性腸炎的人,應慎食.

相關問題答案
竹筍有什麼營養價值?
凍鱈魚有什麼營養價值?
角瓜有什麼營養價值?
深海魚有什麼營養價值?
花菜有什麼營養價值?
生蠔有什麼營養價值?
幹魷魚有什麼營養價值?
羊奶有什麼營養價值?
紅色菜有什麼營養價值?
護心肉有什麼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