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節是什麼族?
三月三歌節是什麼民族
壯族,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3月3日是什麼民族的節日?
三月三是廣西壯族、侗族、布依族、苗族等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都舉辦規模較大的三月三歌節。又稱為“歌婆節”、“歌圩節”。歌圩節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歌擇配為主要內容;夜歌圩在村子裡,主要唱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
三月三歌節是哪個民族的?
壯族傳統節日。亦稱三月歌圩。
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其中以農曆三月初三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製作五色糯飯,染紅彩蛋,歡度節日,有的持續二三天。各地歌節有特定的聚會場地。一般為峒場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參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老人小孩亦來遊樂助興。在歌圩場四周,攤販雲集,民間貿易活躍。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裡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馬的盤陽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陽的喬業、田東的仰巖、宜山的下澗、柳州的魚峰山等處。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對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演壯戲等娛樂活動。歌節不僅是民族文化的盛會,亦是民族經濟交流的盛會。為弘揚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了“三月三”歌節活動,全廣西各地歌手雲集南寧
,全國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國友人也前來觀光,盛況空前。1985年,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把“三月三”定為文化藝術節。
什麼節是什麼族的節日
1、每年農曆七月十三至十四兩日,是距桂林市 107公里的 資源縣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河燈歌節。每當節日來臨,漢、瑤、苗各族同胞以民風濃烈的傳統習俗來紀念他們的祖先。baike.baidu.com/view/1741196.htm
2、農曆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為最隆重。www.ctrip.com/...765810
我用的默認瀏覽器是360的安全瀏覽器,為什麼現在點擊qq上的qq郵箱總是點不出來呢?
你重新把你的360瀏覽器設置成默認的瀏覽器一次就行了
什麼族有什麼傳統節日
太多了,我就舉一些吧!
布衣族
六月六 農曆六月初六 仡佬節 農曆三月初三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 嘗新節 農曆六、七月
四月八 農曆四月初八 拉祜族
庫扎節 傣歷三月
朝鮮族
元日 農曆正月初一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上元節 農曆正月初五 嘗新節 傣歷十二月
寒食節 農曆四月初五 黎族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
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 僳僳族
收穫節 農曆九月
彝族 火把節 耍火把、摔交、鬥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插花節 插花、對歌 二月初八
彝族賽衣節 歌舞、鮮豔服飾 三月二十八日
彝族虎節 跳虎笙、虎舞 農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族密枝節 祭神儀式
牟定“三月會” 物資交流、民間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族 大理三月街 物資交流、賽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族青姑娘節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族繞三靈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
白族栽秧會 祭祀、栽秧、對歌 芒種節令
白族火把節 樹火把、賽龍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石寶山歌會 廟會、對歌 七月底
白族梨花會 梨園裡野餐 每年梨花盛開時節
白族本主會 祭祀、歌舞、洞經音樂 各村寨不同
傣族 傣族潑水節 賽龍舟、潑水、歌舞 陽曆四月中旬
傣族送龍節 祭祀、歌舞 公曆一月
傣族關門節 琰佛塔、歌舞 陽曆七月中旬
傣族開門節 串寨、放高升、歌舞 陽曆10月中旬
哈尼族 哈尼族阿瑪突 祭祀、歌舞、擺街宴 農曆二月屬龍日
“苦扎扎”(六月年節) 打鞦韆、摔交、歌舞 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裡瑪主”節 歌舞、摔交 陽春三月
哈尼族捉螞蚱節 捉螞蚱來食用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姑娘節 鞦韆、歌舞 農曆二月初四
哈尼族祭龍日/新米節 鋩鑼、牛皮鼓,巴烏、四絃琴 農曆二月二日
哈尼族米索扎節 鞦韆、歌舞
哈尼族苗愛拿節 篝火、歌舞 五月上旬
苗族 苗族花山節 爬花杆、蘆笙、歌舞 正月
僳僳族 僳僳族澡堂會 溫泉沐浴、賽歌 正月初二
僳僳族“盍什”節 吃團圓飯、射弩比賽 正月初一至十五
僳僳族刀杆節 爬刀杆、下火海、丟包、歌舞 二月初八
納西族 納西族米拉會/棒棒會 野炊、賽馬、歌舞、農具交易 二月初八
納西族三多節 祭祀、對歌、鬥牛 六月二十五日
納西族騾馬大會 物質交流、文體表演 農曆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納西族祭天 祭祀 春祭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納西族七月會 物質交流、文體表演 夏曆七月中旬
納西族祭龍節 物資交流、文體表演 正月十五
拉庫族 拉祜族庫扎節(年節) 象腳鼓舞、對歌 傣歷三月底或四月初
拉祜族葫蘆節 篝火、歌舞 農曆的十月初十
拉祜族祭太陽神 祭祀、歌舞 立夏日
佤族 佤族拉木鼓節 祭祀、歌舞 佤歷“格瑞月”/公曆12月
布朗族 布朗族岡永節 祭祀、歌舞 四月和九月
獨龍族 獨龍族卡雀哇(年節) 祭祀、剽牛、歌舞 冬月或正月
景頗族 景頗族目腦縱歌 祭祀、歌舞 農曆正月
怒族 怒族年節 敬祖、祭土、歌舞 十二月至次年正月十日
怒族鮮花節 採集鮮花、歌舞 農曆三月十五日
阿昌族 阿昌族會街 耍白象、跳象腳鼓舞 農曆九月中旬
普米族 普米族“大年”節 盪鞦韆、賽馬、歌舞 臘月初六
普米族轉山會 遊山、歌舞 五月五日
藏族 藏族草地藏民節/藏曆年 賽馬、野餐、跳鍋莊 農曆正月
藏族“花兒”會 對歌 農曆六月十四
藏族跳神法會 祭祀、歌舞 藏曆除夕
藏族賽馬會 賽馬 農曆五月......
哪些民族過什麼節
這個太多了,建議你想找什麼族,用百度搜一下就可以,漢族的節日就很多了,其他少數民族的也不少。潑水節、清明節、端午節等等等等
三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白族主要居住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節是白族盛大的節日或街期。因每年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左右舉行,故名。地點在大理古城西蒼山中和峰東麓。相傳唐永徽年間某年三月十五日觀音菩薩為白族制服了危害百姓的魔王,人們感其功德,年年相聚焚香祭祀,進而發展成為貿易集市。如今每逢"三月節",中外客商雲集,並舉行民間體育活動,規模達百萬人次,儼然成為經濟和文化交流的盛會。
什麼族有什麼節
漢族:“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除夕” 、“重陽節”、“冬至”、“七夕”等 。
彝族:傳統節日以“火把節”最為隆重,此外,還有“密枝節”、“插花節”等 ,服飾多彩多姿,可區別的近百種,典型的是三色裙 葬禮有土葬,火葬等 民間崇拜“萬物有靈”和祖先神靈的原始宗教活動,少數人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 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制,有搶婚的遺俗
白族:“三月街”、“本祖節”、“火把節”等都教為隆重 ,服飾各地不同,男子一般頭纏白色或藍色包頭,身著白色對襟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婦女躲穿白色上衣,外套紅,黑,紫色絲絨領褂,下著白色或藍色寬褲,頭戴繡花,印花 彩色毛巾,胸前掛以“三須”,“五須”等銀飾 婚姻為一夫一妻小家庭制。 葬禮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後改為土葬,葬儀比較隆重
哈尼族:“十月年” ,崇尚黑色,喜用自己織染的青黑色小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 和長褲,以黑布或白布包頭 老年人多戴瓜皮帽。婦女服飾因地而異,較多地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 喜酸,辣食品。 實行一夫一妻制,流行姑表優先婚配習俗。人死實行棺木土葬。 喜愛音樂,能歌善舞,喜隨身帶著樂器。
壯族:“三月三”,服飾上,男子與漢族無太大區別,女子則五花八門,各有特色。多穿無領左衽上衣,下著寬腳褲,束花圍腰。節日有吃五色飯,五色蛋的習俗,婦女愛嚼檳榔。實行棺木土葬,善歌舞。
傣族: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有 “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 。潑水節為傣歷新年,屆時舉行潑水,劃龍船,放高升等活動 。人死後一般實行土葬,少部分實行水葬。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婦女著窄袖短衣和筒裙,喜歡酒和酸辣食品,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普遍愛好歌舞。民歌多由“贊哈”演唱。舞蹈以“孔雀舞”和“象腳鼓舞”著名。 傣族村寨多臨江河建築,竹籬環繞,各戶自成院落。幹欄式建築是傣族住房的特點。傣族基本上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
苗族:“花山節”, 實行一夫一妻小家庭制,部分地區有四代,五代同堂的父系大家庭。有姑舅表優先婚和轉房等習俗。實行棺木土葬。
僳僳族:“刀杆節”、“闊時節” 男子穿短衣,外著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掛箭包;婦女穿繡花上衣,麻布筒裙。喜戴紅白料珠,珊瑚,貝克等飾物 住房多為“千腳落地”的木板房和竹篾笆房。婚姻以一夫一妻的小家庭為主,但仍有姑舅表優先婚制等習俗。 人死後,親友要帶酒肉弔唁並繞屍歌舞,唱“尼莫”歌,實行土葬,在墳前懸掛弩弓,織麻布工具隨葬品。
回族:節日主要有“聖紀節”、“開齋節”、宰牲節”, 信仰伊斯蘭教,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多修建“清真寺”。 主要在本民族內通婚。人死後,要請阿一般早亡午葬,沐浴完畢用白布裹屍,移置木匣內,實行土葬,由阿率親友出殯,妻不送葬
拉祜族:主要節日“擴塔節”, 婦女服裝具有青藏高原婦女服裝的特點,多穿黑布開岔很高的長袍,除衣領和開岔都鑲繡彩色花邊和銀泡,下穿筒裙或長褲。西雙版納有的婦女剔光頭髮,包黑色頭巾,戴大耳環,胸前佩掛“普巴”(大角牌)。男子裹黑頭巾,穿黑色無領大襟衫和長褲,外出時佩刀。 婚姻為一夫一妻制,有刀妻方居住3年的習俗。夫婦不和睦,可請人出證,饒斷絲線,即可離異。 人死後根據性別,年齡和輩份放置屍體,實行火葬,部分地區採用土葬,墓坑方位一般以丟雞蛋占卜選定。信奉原始宗教,崇拜多神
佤族:主要節日“崩南尼” 婚姻為一夫一妻制,有姑表優先婚配習俗。人死後實行土葬。男子常用黑布或紅布包頭,身穿無領短衣,寬大短褲,赤足,身佩長刀,頸戴藤圈,有紋身習俗。婦女穿無領短衣,下著圍裙,小腿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