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由什麼決定?

General 更新 2024-06-29

價格是由什麼決定的?

要知道價格由什麼決定,就得先知道什麼是價格。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價格是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了,知道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搞清楚價格的決定因素了。 那麼是什麼決定著價格的高低呢?現在普遍的觀點認為是商品的成本或商品的價值決定了商品的價格,我則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是商品的供求關係決定了商品的價格,價格和成本、和價值沒有絲毫關係。 何謂供求關係? 商品交換中,每個商品生產者都是“供”方,都向別人提供自己的產品,而每個商品生產者又都是“求”方,都需求別人的產品。作為“供”方,每個生產者都向別的生產者提供一定數量的產品,而作為“求”方,每個生產者都需求別的生產者一定數量的產品,這就是供求關係。這個供求關係就決定了各種產品的交換比例,即決定了價格。 如果只有供,沒有求,就沒有交換,也就沒有價格。比方說農民向外供糧食,可是大家都吃飽了,一時不需要,那麼農民的糧食就一時賣不出去。如果只有求,沒有供,也沒有交換,也就沒有價格。比方說,災荒歲月,一個財主拿很多錢到處買糧食都買不到,這時糧食就沒有價格。如果需求某種商品的一方是窮人,那麼這種商品就不可能賣高價。比方說,你是個賣自行車的,有錢人家裡都有自行車了,他們不需求了,只有我沒有自行車,而我又非常窮,不能向你“供”很多錢,那麼你的自行車要賣給我,價格就不能高,除非你不賣,只要你賣,價格就必然很低,低到我能接受的程度。 上面只是大概地說說價格的決定因素,下面再定量地說價格的高低為什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分幾種情況說明: 一 在絕對壟斷的情況下: 我們從最簡單的情況開始分析。假設世界上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農民,一個是裁縫。農民生產糧食,裁縫做衣服,這時沒有第二個生產糧食的,也沒有第二個做衣服的,這就是絕對壟斷狀態。而且這個時候,整個世界只有糧食和衣服這兩種商品,是最簡單的情況。 假設農民經過半年下來生產大米500斤,自己吃掉200斤,還剩餘300斤;假設裁縫在半年內共做了3件衣服,自己穿了1件,還剩餘2件,而且還假設裁縫是邊種地邊幹裁縫的,沒有完全分工出來,否則他這半年就沒什麼吃了。半年後的情況是:農民手裡有300斤大米可用於交換,裁縫手裡有2件衣服可用於交換,但是他們誰也不知道對方的底細。下面他們要進行交換了,交換的時候自然要討價還價。 可是,不管他們怎樣討價還價,裁縫要想拿1件衣服換400斤大米是不可能的,因為農民最多隻能提供300斤;而農民呢,最多隻能換2件衣服,因為裁縫最多隻能提供2件衣服,所以這時兩種商品的最高價格都受到了對方產量的限制。簡單捷說,假設他們商討到最後,以1件衣服換200斤大米成交(當然你也可以假設是其他的比例,不過這無所謂),這時1件衣服的價格就是200斤大米,200斤大米的價格就是1件衣服。 這個就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因為這時農民可以向裁縫提供200斤大米,求1件衣服,而裁縫也足可以向農民提供1件衣服,求200斤大米。 假設裁縫換了200斤大米後,他看這200斤大米足夠他吃半年的了,他很滿意,就乾脆不種地了,專門做衣服。假設半年後又做了5件,而且這時200斤大米也基本吃光了,這時他就急於和農民交換糧食。而農民呢,經過半年勞動,又節餘了300斤糧食。當裁縫拿衣服來換糧食時,裁縫當然還想依照老價錢,1件衣服換200斤,可是這時的情況已經與上次不一樣了,因為農民的那件衣服還沒有穿壞,他不再需求衣服了,這就是西方經濟學常說的邊際效用遞減,所以裁縫的衣服就換不出去了(當然,這種情況下,農民也會把衣服的價格壓到很低,不過這種情況就不討論了),這時衣服就沒有價格了,糧食也沒......

商品的價格由哪些因數決定?

馬政認為商品的價格由其價值決定,西經的觀點是價格由供求決定.這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說了同一個問題,回答都是正確的.因為前者是從生產的角度說的,商品作為價值的體現物,在交換時的價格只能由它的價值決定;後者是從流通的角度說的,處在流通領域的商品,它的價格是多少,這隻能由該商品的供求關係決定,舍此無法決定.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1995年第12期刊登了石先華同志《淺談“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一文。文章認為,“‘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的觀點與長期以來‘商品的價格由價值來決定’的觀點發生了矛盾,‘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的觀點不僅是正確的,而且在提法上更科學、更符合客觀實際”。這就否定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價值決定價格的基本觀點。對此,我們有不同的看法,特與石先華同志商榷,並就教於各位專家學者。

一、“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實際上是指市場形成商品的價格

首先,“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是針對以往“商品由國家統一定價”而言的,不是針對“價值決定價格”而言的。石先華同志注意到了高一《思想政治》教材第五課中有關“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的提法,但卻誤解了這一提法的本來含義。教材第五課的“引言”中寫道:“在1979年以前,我國的商品基本上實行單一的計劃價格形式,數以十萬百萬計的商品的定價權,集中在中央機關和地方各級行政機關手中。我國商品定價權的變化,反映了我國經濟體制正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在講資源配置方式時,教材寫道:過去,我們“在否認社會主義經濟是商品經濟,忽視價值規律和市場作用的同時,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國家定價的範圍太大,而且價格一旦確定,很少調整。技術發展了,勞動生產率提高了,或產品用料消耗變了,供應情況不同了,價格卻往往不變。這就使得不少商品的價格既不反映價值,也不反映供求關係,違背了價值規律的要求。……實踐告訴我們,這種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必須進行改革。”在講價格改革的重要性時,教材寫道:“價格改革是發展市場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應當根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採取調放結合、以放為主的辦法,積極加以推進,儘快取消價格‘雙軌制’……”由此可見,教材雖然在好幾處提到“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但都是針對舊經濟體制下商品由國家統一定價而言的,沒有一處是相對“價值決定價格”的觀點而言的,“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與“商品的價格由價值來決定”並不矛盾。

其次,教材一再強調商品交換要按照等價原則來進行,要遵循價值規律。教材寫道:“為了維護企業各自的物質利益,客觀上要求各個全民所有制企業成為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在互相轉讓產品時實行等價交換。”“這些非公有制經濟同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之間,在互相轉讓產品時,也必須實行等價交換。”“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具有商品經濟的共同屬性:凡是商品都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的價值量都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凡是商品經濟存在的地方,價值規律都要起作用。”“黨的十四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係的變化。’”“計劃的實施也要自覺遵循價值規律……”從這些論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教材關於“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的提法非但沒有否定價值決定價格,反而是以價值決定價格為基礎的。我們認為,“商品的價格由價值來決定”是從商品價格的根本決定因素和商品總價格與總價值的關係上講的,“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則是從商品的市場價格要反映供求關係等因......

股票的價格由什麼決定的

所有的價格升降都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

股票說到底是一種商品,一種以貨幣標價的特殊商品,所以股票市場的升跌和買賣雙方有關,也和市場貨幣供應量有關。

從買賣雙方來看,當買方力量大於賣方,也就是覺得股市未來值得投資的人大於看淡後市的人就會出現需求大於供給,多數人願意出比現價更高的價格買股票,個股價格就會上升帶動股市指數上升,出現牛市。反之當看淡後市的人大於看好後市的人,就有人低價拋售股票,個股價格下降帶動股市指數下降。一般買賣雙方力量變化和宏觀經濟走勢有關,宏觀經濟趨緩,投資者預計對未來經濟走勢悲觀就會拋售股票,反之則持有股票。所以股票市場可以預先反映經濟走勢,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從貨幣供應量來看,如果國家出於刺激經濟增長的需要降低銀行利率,投資於銀行得到的收益就會下降,部分資金就會從銀行儲蓄流出去尋找更高的投資回報,市場貨幣供應量增加,其中一部分就會被投資於有價證券主要是投資股票市場。舉個例子:原來有100億資金來買100億股,現在多了100億流入證券市場但股票數量不變,股票價格肯定會上升。所以市場貨幣供應量增加會刺激股市上漲。反之如果貨幣供應量減少,股票價格必然下降。

單股價格由什麼決定?

1.股票發行定價的基本原理 (l)股票的價值 股票的價值就是它的資本價值,也就是股票的含金量,或者說,是股票的資本含量。但是,這只是股票的靜態價值,由於股票是一種生息資本所有權的代表,因而它還有動態價值。這個動態價值就是股票的資本化價值和收益化價值。 所謂資本化價值,就是股票的資本所獲得的利潤再轉化為資本價值;而收益化價值,就是股票能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流量。這兩者可能只存在於一種,也可能兩種形式並存。 然而,確定股票動態價值是一個操作難題。從理論上看,其動態化價值具有無窮大,因為股票的生命存續期在理論上是永恆的;但在實踐中,卻又是不可行的。因為任何企業,都有其衰亡的過程。 因此,確定股票價值的基本原則,是以某一段未來時期為限,也就是說,以股票的價值的完全再生為原則。 (2)供求關係的影響 供求關係如何影響股票呢?這實際上取決於金融市場各金融品種的收益與風險的比較。從整個市場來看,一方面,市場利率較高,需求較小,因而相應價格較低;另一方面,股票供給本身也影響價格,如在一定時期內股票供給過多,價格就會下降,供給量少,價格就會上升。 2.影響股票發行價格的主要因素 (1)本體因素 本體因素就是發行人內部經營管理對發行價格制定的影響因素。 一般而言,發行價格隨發行人的實質經營狀況而定。這些因素包括公司現在的盈利水平及未來的盈利前景、財務狀況、生產技術水平、成本控制、員工素質、管理水平等,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利潤水平。在正常狀況下,發行價格是盈利水平的線性函數,承銷商在確定發行價格時,應以利潤為核心,並從主營業務入手對利潤進行分析和預測。主營業務的利潤及其增長率,是反映企業的實際盈利狀況及其對投資者提供報酬水平的基礎,利潤水平與投資意願有著正相關的關係,而發行價格則與投資意願有著負相關的關係。在其他條件既定時,利潤水平越高,發行價格越高,而此時投資者也有較強的投資購買慾望。當然,未來的利潤增長預期也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為買股票就是買未來。因此,為了制定合理的價格,必須對未來的盈利能力做出合理預期。在制定發行價格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利潤進行理性估測。 ①發行人主營業務發展前景。 這是能否給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報酬的基礎,也是未來利潤增長的直接決定因素。 ②產品價格有無上升的潛在空間。 這決定了發行人未來的利潤水平,因為利潤水平與價格直接相關。在成本條件不變時,價格的上升空間將直接決定利潤的增長速度。 ③管理費用與經濟規模性。 這是利潤的內含性增長因素。對此要有切實客觀的分析。 ④投資項目的投產預期和盈利預期。 投資項目是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很多情況下,未來利潤的大幅度增加取決於投資項目的盈利能力。 除了利潤這一至關重要的決定因素外,發行人本身的知名度,產品的品牌,是次股票的發行規模也是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重要因素。發行人的知名度高,品牌具有良好的公眾基礎,就會對投資者產生較大的響應度,產生較大的市場購買需求,因而發行價格可以適度提升;反之,則相反。股票發行規模較大,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股票的銷售,增加發行風險,因而可以適度調低價格。當然,若規模較小,在其他條件較優時,則價格也可以適度提升。 (2)環境因素 ①股票流通市場的狀況及變化趨勢。 股票流通市場直接關係到一級市場的發行價格。 在結合發行市場來考慮發行價格時,主要應考慮:第一,制定的發行價格要使股票上市後價格有一定的上升空間。第二,在股市處於通常所說的牛市階段時,發行價格可以適當偏高,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一般有資本利得,價格若低的話,就會降......

市場價格是怎麼決定的

一、“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實際上是指市場形成商品的價格

首先,“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是針對以往“商品由國家統一定價”而言的,不是針對“價值決定價格”而言的。我國商品定價權的變化,反映了我國經濟體制正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商品的價格由價值來決定,是從商品價格的根本決定因素和商品總價格與總價值的關係上講的,“商品的價格由市場來決定”則是從商品的市場價格要反映供求關係等因素的影響的角度講的。考察問題的角度和層次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不同。

二、商品的價值量只能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掌握了商品的價值對象性。商品的價值不僅有質的規定性,也有量的規定性。商品的價值量即商品價值的大小,是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人類勞動量決定的,而衡量勞動量的天然尺度是勞動時間。眾所周知,決定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時間不可能是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而只能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三、商品的價格歸根結底是由價值決定的.市場供求關係會對商品的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需求大於供給,價格趨於上升;需求小於供給,價格趨於下降。但是,供求對價格的影響是有條件的。如果某一種商品的價格在長時間內居高不下,該種商品就會被大量地生產出來,從而迫使該種商品價格降低;如果某一種商品的價格在長時間內只降不升,該種商品的生產者就會縮減生產,減少供給,從而迫使該種商品價格回升。

四、價值決定價格是指商品交換過程中的一種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總趨勢,價值規律告訴我們,價值決定價格是從商品交換的總體上講的,是指價值決定價格變化的總趨勢,並不是指每一次具體交換價格一定要與價值相等。

市場價格由供給價格決定還是需求價格決定

總供給與總需求是用來分析GDP與價格變動關係的兩個重要的宏觀概念,是宏觀經濟學的重要分析工具,依據總供給和總需求的變動可以對宏觀經濟作出基本判斷。(關於GDP在筆記十二中討論過)  總供給(AggregateSupply)記為AS,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國企業所願意生產和出售的物品和勞務的總量;它取決於價格水平、經濟的生產能力和成本水平。各種相關因素,既影響長期(潛在)總供給又影響短期總供給。但有些因素,尤其是資源、技術對長期(潛在)總供給的影響更大一些;有些因素,如氣候、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的構成對短期總供給影響更大一些。僅僅影響短期總供給的是投入品價格(工資率、原料價格等)。討論長短期的問題。又回到了潛在GDP這個概念,我們只需理解對生產投入要素以及科學技術是否發生了實質變化來區分長短期,涉及一個生產能力和實際產出的問題。  總需求(AggregateDemand)記為AD,指的是一定時期內一個經濟中各部門所願意支出的總量,是消費者、企業和政府支出的總和,它既取決於價格水平,也取決於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和其他因素。根據總需求和總供給可以得到供求的均衡,產出和價格水平在這一點達到平衡,相應地決定就業水平。  簡單形象的分析的工具就是總供給曲線和總需求曲線;類似於微觀經濟學中的市場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分析,來幫助理解政策工具和技術進步是如何影響總供給和總需求,從而決定總產出和總價格的的均衡水平。  橫軸Q表示總產出(GDP),縱軸P代表價格總水平(CPI),總需求曲線AD表示假定在其他影響總需求的因素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消費者、企業、政府和外國人在不同的價格水平上將要購買的數量;它是向下傾斜的曲線;總供給曲線AS所表示的是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上企業所願意生產與出售的物品和勞務的數量(假定其他影響總供給的因素保持不變)。總供給曲線顯示了總價格水平和總供給量之間的關係。在長期中,總供給量並不取決於物價總水平,而是取決於經濟體的資本、勞動以及用來把投入變為產出的生產技術,因此總供給曲線為垂直線。在短期中,當物價水平背離了人們的預期時,由於錯覺、粘性工資或粘性價格的作用,供給量就背離了由各類生產要素所決定的自然水平。當物價高於預期水平時,供給量就高於其自然率,當物價水平低於預期水平時,供給量就低於其自然率,因此,短期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AD和AS曲線的形狀與微觀經濟學中的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相似,但含義絕對不同,AD和AS曲線體現的是總產出水平和總價格水平的決定,其前提是貨幣供應量、財政政策以及資本存量這類因素保持不變。現代經濟學中討論的函數關係都在類似的假定下;而微觀經濟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指的是單個的商品的數量和價格,其前提是假定國民收入、其他商品的價格等因素保持不變。AS和AD交叉在一起,就可以發現價格和產量的均衡值,所謂宏觀經濟均衡是指總產量和總價格水平這樣一種組合,此時,買者和賣者都不再願意改變他們的購買量、銷售量或價格水平。  短期宏觀經濟均衡可能出現三種狀態:  1、充分就業均衡,當總需求曲線與短期總供給曲線相交時的產量恰好處在長期總供給曲線上時,我們稱這時的宏觀經濟均衡為充分就業均衡。這時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失業率處於自然失業率的水平上,這是宏觀經濟的理想狀態。2、低於充分就業的均衡(失業均衡),這就是宏觀經濟均衡時決定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小於充分就業時的國內生產總值,從而企業開工不足,失業率高於自然失業率。  3、通貨膨脹均衡,這就是宏觀經濟均衡時決定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大於充分就業時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實際產出超過了潛在GDP的水平,......

商品價格由什麼決定?

馬政認為商品的價格由其價值決定,西經的觀點是價格由供求決定.這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說了同一個問題,回答都是正確的.因為前者是從生產的角度說的,商品作為價值的體現物,在交換時的價格只能由它的價值決定;後者是從流通的角度說的,處在流通領域的商品,它的價格是多少,這隻能由該商品的供求關係決定,舍此無法決定.

藝術品的價格是由什麼決定的

這是當下一個兩個行業的人們相互指責,最後好像兩個教派的教徒

可以講這麼一個故事

藝術家:我畫了一幅畫

經濟學家:哦,這是一副不錯的畫。

藝術家:你能欣賞我很高興。

然後開始興奮的談論他所做的線條,它苦苦思索尋中找到的顏色組合,還有整幅畫的結構還有力度,等等。。。。

經濟學家:看樣子這畫真的是不錯的,我想要這幅畫你能給我嗎?我會返還你顏料和畫紙的錢,然後再額外多給你一些,好讓你可以花更多的。

藝術家:好吧。聽起來不錯。

(自由市場,如果把藝術品視作一個產品,不管它是什麼樣的,不管它開了多高的價錢,只要有人願意買有人願意賣交易就成立了。)

一個星期後藝術家又畫了三幅畫,來找他的經濟學家朋友了。

經濟學家:你的這些畫真不錯,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你的話,這樣能讓除了我以外同樣喜歡這畫的人一起來支持你。

藝術家:這個想法似乎聽起來也挺不錯,可是我除了畫畫別的什麼都不知道,不如交給你來辦吧。

經濟學家轉身就把畫賣了10倍於顏料加上畫紙的錢,並把其中一半的買了顏料和畫布,交給藝術家好讓他繼續做畫。

(這裡完成了一個最原始的資本生產關係,從生產到銷售。)

但是很快這個關係又決裂了有一天藝術家又找到經濟學家

藝術家:我覺得我已經知道自己的畫能通過買出錢,然後再夠買顏料繼續做畫的道理了了。我要靠自己畫畫,自己賣畫,繼續畫畫。

(勞動生產方開始對資本主義不滿,就算畫布和顏料是經濟學家給的,但他們明白了畫是通過自己勞動生產的,應該有自己統治。俗稱無產階級革命。)

於是藝術家擺了個地攤開始一邊畫一邊賣,經歷了半年,藝術家一直在畫畫,起初賣的不錯,但是畫的價格不斷變低,但是顏料和畫紙卻越來越貴,直到最後連顏料和畫布的錢都折不回來了。

(通貨膨脹下,一些產品的生產鏈很難跟上生產原料的增長,瀕臨淘汰。)

有一天經濟學家在路上偶遇到了藝術家。

經濟學家:天啊我的老朋友你在幹嘛呢?

藝術家:畫畫啊。。。。

經濟學家:你看你怎麼連飯都吃不飽,身上的味道是多久沒有洗澡了,憑你的才華不值得落到如此境地!

藝術家:哦不,朋友不要用以往的層面來評判我,這半年我無時不刻,日以繼夜地作畫。你看,我的技藝已經登峰造極。我還發現了我做的話,不再只是畫,還是有觀念,有想法,有靈魂,我的每一幅畫都有一個我活在其中。。。。

經濟學家心裡想,這不還是顏料塗在畫紙上麼,以前還有個人樣,現在人樣都看不出了反而更難看了啊。

經濟學家:您說的我聽不太懂,要不你把畫先給我,我問問我的朋友。

藝術家想這是好久不見的老朋友了,乾脆送了他吧,反正賣了也折不回這個價錢。

經濟學家拿了畫找到了另一個畫家。另一個畫家看了這畫後就瞪目結舌,“天啊,他的技藝已經登峰造極,一定是經歷了日以繼夜的不斷練習才能到達的境界。”

這時經濟學家心裡才有了底,回頭把同樣的話轉述給藝術家,然後說:“不如我們再次合作吧?我們要讓所有人知道你的技藝登峰造極,你的畫應該賣更高的價錢,我們來一起合作創造價值。

(尋找價值賦予,在產品本身價值之上賦予新的價值。)

藝術家:我只要能夠維持生計,繼續做畫就好了,如果有人欣賞,也願意和我交流那就再好也沒有了。

(完成市場中所有角色任務分配,博弈過程中逐漸找到雙贏的最大值)

經濟學家:我們要賣出,最好的畫,因為好看漂亮的畫才符合市場需求,要有

藝術家:我不知道你怎麼定義好和壞,在我的畫裡都是花精力去製作的,都是力求做到最好。看我的畫,光影層次分明,在這智商我可是花了無數時間的練習。還有為了做好結構,我打了草稿但是巧妙的添置結構遮蓋掉了草稿還有一些失誤的不足之處。還有你看

經濟學家:我明白了......

期貨價格漲跌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一分鐘內的變化)

豆粕0909在這時的交易中

在賣出價位2925處掛單是117手,

同時在買入價位2924掛單量是202手。

在2925處的117手賣單成交了。價格自然跳動到2926位。如果2926位的賣單也全部成交,價格會跳到2927。反之這也是這樣。

這樣你就明白了什麼原因導致價格上漲1個點。這時買,賣的成交是一樣多的。但是買家是主動的地位。因為買家一直在吃賣家的掛單。從而推動價格上漲。當11廠手的賣單成交後。202手的買單掛單沒有成交。這時的現手位是117手。

股票市場價格由什麼決定

股票發行價格將由市場決定 股票溢價發行將無需再經國務院證券監管機構批准,股票發行價格應主要通過市場機制形成。為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23日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的公司法修正案草案和證券法修正案草案,分別刪去了關於股票溢價發行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管機構批准的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安建就這兩個修正案草案作說明時說,公司法和證券法都規定,股票採用溢價發行的,須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經與有關部門研究認為,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股票的發行價格應主要通過市場機制形成。由證券監管機構審批股票發行價格,不能反映股票市場價格的真實走向,還會不適當地加大證券監管機構對股票價格趨勢承擔的責任。 安建說,經過研究認為,公司在發行債券時,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已經依照公司法的規定進行過審批;已批准發行的公司債券上市交易,可直接由證券交易所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核准,不必再由證券監管機構審批。據此,證券法修正案草案對證券法有關條款進行了修改。

相關問題答案
價格由什麼決定?
資產的價值由什麼決定?
貨幣的價值由什麼決定?
商品價值量由什麼決定?
人的性格是由什麼決定?
鍵的長度由什麼決定?
音色是由什麼決定的?
音高由什麼決定?
認知水平由什麼決定?
國家利益由什麼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