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怎麼滅亡的 ?
秦朝怎麼滅亡的
世人皆曰秦亡於暴政,正所謂秦王無道,天下俱反。本公子頗不以為然。其一,秦朝的焚書墾儒比起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來說,是小無見大無。而且燒幾本書,就能亡國,真是笑話。其二,秦非無道。秦只以苛律著稱,並加以嚴格的連坐。體現了以法治國,法律無情。秦國的律法是狠,但就是在這樣的律法背景下,秦能從西北的一個西戎諸侯,掃六合,並天下,氣吞山河。誠然此法可能水土不服,到了六國故土,當地百姓不能適應具有秦國特色的律令。但秦朝有一支所向披靡的百萬雄師,這支軍隊,曾經讓人聞風喪膽,談之色變。根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戰場上的秦軍各個赤膊上陣,掖下夾俘虜,手提敵軍首級(這跟秦國的軍事獎勵制度有關,秦軍領賞以腦袋為憑,因此腦袋是最重要的),勇猛無比。而且當時秦軍的軍事經驗是最高的。秦國兵器的製作工藝也是最好的,已經實施了流水線式的生產程式,為此,秦國仍沿用以青銅器來製作工藝,不使用鐵兵器(因為當時青銅器的製作工藝比鐵器要成熟的多,完善的多)。試想一支如此強大的軍隊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土崩瓦解了呢!!為什麼一支能橫掃六國的軍隊被剛剛武裝起來的農民起義軍給消滅了呢?為什麼一支能在長平與趙國四十五萬鐵騎鏖戰數月並全殲敵軍被3萬破釜沉舟的項軍給全殲了呢?最後這支軍隊連關(函古關)內都守不住了,把老巢都給丟了。試想當年蘇秦掌持六國相印,率百萬之師都不能攻下。而劉邦和項羽都只有幾萬軍隊就這樣把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給送終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本公子竊以為是秦王朝內部的耗鬥才成全了劉邦這小子。秦始皇一身的敗筆就在他沒有立長子扶蘇為太子(這是個千古之迷)和用人不當,特別是信任李斯這小人,便有了沙丘陰謀。導致後來扶蘇和蒙恬將軍被殺害。江山落到胡亥這廝手上,沒幾年太監趙高殺胡亥,立扶蘇之子子嬰為帝,後子嬰殺趙高。這一切的一切導致秦王朝內部的四分五裂,迅速喪失了政治上的優勢和軍事上的優勢。更為嚴重的是當起義烽煙四起之時,遠在北方抗擊匈奴的二十萬秦軍和在百越(今指越南)的三十萬秦軍卻按兵不動,這不是很奇怪麼!甚至到最後,秦朝靠囚犯來守衛都城咸陽。現在歷史的真相已經清楚了,秦非亡於暴政,也非亡於六國遺民的共同抗秦,而是亡於自己的後院。15年,從最強大到被滅亡只有用了15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值得深思!!!!
秦之所以滅亡,根源在兩個人身上,一個是李斯,一個是趙高。
為什麼要說李斯?在《過秦論》裡說是因為不變法,看過很多書之後我認為不是,如果說是因為秦法太嚴,那在大亂的時侯秦國人怎麼不造反,不一呼百應呢?外面是沸沸揚揚,關中以外非秦所有,關中卻安安靜靜,項羽坑殺了二十萬,都是秦人。所以,原因不在法上,而是因為那時的關東人和秦人不是一家人,也就是說,秦人是秦人,是現在的陝西人,而隨便拉個省的,比如河北人,你就不能說人家是秦人,但你說他是漢人,他一定不會反對。所以,當時的反秦事業搞的那麼轟轟烈烈,最重要是因為當是大家都不認為自己是秦人,也就是說,對秦王朝,心目中沒有那種正統管念,還會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想法。我們知道,中國人的正統觀念是很重的,王莽篡漢,大家還幫他恢復。而造成這個原因,最重要的是因為秦朝沒有實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壞處大家可能都知道,但他之所以存在過,也是有他的價值的,在馬氏的《君主論》裡提到過,當王國征服一個地區後,有兩種方法可以永久的佔領他,一是駐大批的軍隊,這個頂用,但是不經濟。二就是君主直接住在新佔的地方。但君主只有一個。而分封制實際上就是起君主替身的作用。很多事情都不是光有害沒有利或光有利而沒有害,重要的是權衡而已。而當秦王朝考......
秦朝最後是怎樣滅亡的?
秦始皇死後,趙高勾結胡亥與李斯,偽造遺詔立胡亥為帝,並賜秦始皇長子扶蘇死。秦二世胡亥昏庸,沒有秦始皇對各地反抗力量的駕馭力。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勝、吳廣因可判死罪的失職而領導民工起義。反秦鬥爭隨後由項羽與劉邦分別領導,西入關中攻秦。這時趙高殺丞相李斯,殺二世,立始皇孫子嬰為秦王。公元前207年,項羽大破秦軍,鉅鹿一戰,秦軍被殲滅殆盡。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關,子嬰出城降,秦朝滅亡。
趙高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寵信的宦官。一般認為他直接導致了秦朝的覆滅。他最後被秦三世殺死。
關於他的身世,有很多種說法:
司馬遷在《史記·蒙恬列傳》中說:“趙高者,諸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秦王聞高強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
趙翼在《陔餘叢考》卷四十一《趙高志在復仇》條雲:“高本趙諸公子,痛其國為秦所滅,誓欲報仇……卒至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則高以勾踐事吳之心,為張良報韓之舉,此又世論所及者也。”
秦二世嬴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在位時間前209年—前207年),也稱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二十六子(最小的兒子)、太子嬴扶蘇的弟弟。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途中時,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害哥哥扶蘇當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後,宦官趙高掌實權,並逼死李斯。在埋葬秦始皇時把全部工匠封死在了陵墓裡。秦朝的暴政激起了前209年的陳勝、吳廣起義。前207年被趙高逼自殺,時年24歲。以平民之禮葬。
李斯(前280年?~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人,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在諸子百家中,李斯是荀子的學生,後成為法家學說的代表人物,他輔佐了嬴政一統天下建立秦朝。李斯和趙高合謀擁護秦二世上位之後,趙高處死李斯。
李斯主張以小篆為標準書體。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傳為由李斯書寫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
扶蘇(出生年月不明,逝世於前210年)是秦始皇的長子,母親是鄭妃。
扶蘇的政治見解與秦始皇不同,因此多次直接上柬反對始皇的做法,被始皇外派到上郡(今天陝西北部黃河西岸)督軍。始皇死後,趙高等想立胡亥為皇帝,但怕扶蘇舉兵反抗,因此將始皇之死祕而不宣,假造始皇令命扶蘇自殺。
秦三世(? - 前206年),嬴姓,名子嬰。秦始皇孫子,扶蘇之子。
秦始皇崩,二世胡亥即位,趙高又殺二世,立秦王子嬰;子嬰不滿趙高專權,在用計除掉宦官趙高之後,向先入關的一支秦末起義軍首領劉邦投降,被後入關的另一支起義軍首領項羽殺死。只當了46天皇帝。
在秦朝的歷史上,子嬰其人有一定的歷史地位,但他的身世卻一直沒有弄清。最早記載子嬰事蹟的《史記》,對子嬰其人,就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是"二世之兄子"說,《秦始皇本紀》:“立二世之兄子子嬰。子嬰立,刺殺高,夷三族。”二是"始皇弟"說,《李斯列傳》:“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子嬰即位,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三是"二世兄"說。這三說當中,"二世兄子"一說較為流行。從東漢班固一直到近現代,多采用這一說法。就連近幾年修訂出版的《辭海》和《辭源》這兩部著名的大辭書,也都一致認為子嬰是二世兄子,並指出是扶蘇之子。
鉅鹿之戰是秦朝末年,項羽率軍和秦軍在鉅鹿(古縣名,在現在河北平鄉西南)展開的一場決戰,最後項羽獲勝,這是秦末戰爭中消滅秦軍主力的一次決定性戰役,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攻秦救趙,先入關......
秦朝為什麼會滅亡??
天下初定,人心思安,秦始皇過於急功近利過度使用民力
修馳道,修長城,修陵寢,蓋阿房宮,求長生要斥巨資支援徐福東渡等等都在短短几十年間發生
即使這其中很多是於國於民有利的,有好處的,但是他忽略了予民休息,戰亂後休養生息的道理
加之秦國嚴刑峻法,最終使得嚴重的徭役逼的人民苦不堪言,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再就是秦始皇死後趙高扶植的秦二世殘暴不仁,更是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因此漢朝開國後劉邦吸取了前朝的教訓,之後幾代皇帝都是勤儉,修養生息的國策來治國,才有了文景之治和武帝的開疆擴土
秦朝的滅亡過程秦朝是怎樣滅亡的
歷史的人很容易注意到秦朝和隋朝歷史的相似性:都是長期分裂後第一個統一的王朝,其開國皇帝都殘暴和好戰,都異乎尋常的喜歡濫用民力,王朝的延續時間都很短。為什麼有這樣的相似性,大家卻僅僅歸咎於統治者經驗的缺乏和性格的缺點。其實我覺得這兩個王朝面對問題時的類似解決思路應該加以考慮。
最近看了一個資料是關於秦朝法令的考古資料(之所以不說法律,是我認為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法律,),即睡虎地秦簡。裡面明確談到關於服勞役者沒有按時到達的處罰。按情節的輕重處以幾天到幾十天的監禁,並非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死刑。這顯然是可以接受的。何以歷史的記載和考古資料如此不吻合?
秦朝從哪年開始---什麼時間滅亡?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是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統一大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帝國。秦朝從建立到滅亡,只有十五年。
秦
首都 咸陽
君主
-開國君主
秦始皇
-滅亡君主 共3位
贏子嬰
成立 (掃滅六國完畢)
(恭221年)
滅亡 (陳勝、吳廣起義)
(前206)
秦國是怎麼滅亡的?
秦朝之所以滅亡,主要是因為施暴政,不得民心。當時六國一統,結束了長期混亂、百姓流離失所的局面,人心思定,渴望君王施行仁政,恢復生產,可秦卻違功這一潮流,加大暴政的力度,百姓忍受不了,自然揭竿而起,由陳勝、武廣首先發難,之後起義隊伍呈星火燎原之勢,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反抗的隊伍中。劉邦建立漢朝後,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提倡“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
秦朝為什麼滅亡的那麼快?
漫談秦代滅亡的因素1. 秦始皇好大喜功,大興土木,役民無度, 造成國力消耗太大,將國家置於了崩潰的邊緣。自秦朝統一之後,又是修長城,又是鋪直道,還要支援幾十萬軍隊北驅匈奴,南擴疆土。還要幾十萬人修墳塋,這些負擔無疑最後都落在人民身上使人民苦不堪言。另一方面,秦朝律法嚴苛,加劇了統治者與人民的矛盾。總之,秦始皇的好大喜功,像大躍進似的建設與攻伐,是滅亡的首要基礎因素。無論歷史還是現實,從來都是經濟基礎決定一切。2. 世人皆曰秦亡於暴政,所謂秦王無道,天下俱反。其實不然。其一,秦朝的焚書坑儒比起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來說,是小巫見大巫。跟當代的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只講某某主義的文化專制也是相形見絀。而且燒幾本書坑幾個儒,就能亡國,是天大的笑話,話說文革無辜而死的數以萬計,國何曾亡?。其二,秦非無道。秦只以苛律著稱,並加以嚴格的連坐。體現了以法治國,法律無情。秦國的律法是狠,但就是在這樣的律法背景下,秦能從西北的一個西戎諸侯,掃六合,並天下,氣吞山河。誠然此法可能水土不服,到了六國故土,當地百姓不能適應具有秦國的律令。然而更關鍵是秦沒有及時推行對人民的思想控制和毒化,使人民承認秦的正統地位。這是秦被推翻的第二要素。3 . 秦始皇死後留下的政治真空導致統治階級內部分裂。著名史學家郭沫若認為,胡亥為了篡位害死了秦始皇。秦始皇在巡遊途中復發了癲癇病,頭部受撞,引發結核性腦膜炎,但這種病絕不會在幾天之內就致人死命,而可以維持二三週時間,這段時間足可以回到咸陽。郭沫若認為,秦始皇是被他小兒子胡亥害死的。郭沫若分析,當時秦始皇雖然病重,但意識很清楚,為穩定秦王朝,親筆寫下了傳位長子扶蘇的木簡遺詔,讓趙高派人送給遠在上郡的扶蘇;而趙高卻與李斯密謀傳位給胡亥,並將遺詔改為 "賜死扶蘇、蒙恬",但當時他們還怕秦始皇再次醒來,所以,沒有敢立即將篡改的遺詔送出去。可當他們第二天去看秦始皇時,發現秦始皇己死去多時,右耳流著黑血,身子都硬了。郭沫若認為,這是胡亥害怕夜長夢多,擔心趙高、李斯發生動搖而下的毒手,很可能是將一根長3寸的鐵釘從秦始皇的右耳釘人腦顱,致其死亡。這事李斯和趙高事先也不知道。秦朝有一支所向披靡的百萬雄師,這支軍隊,曾經讓人聞風喪膽,談之色變。根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戰場上的秦軍各個赤膊上陣,掖下夾俘虜,手提敵軍首級(這跟秦國的軍事獎勵制度有關,秦軍領賞以腦袋為憑,因此腦袋是最重要的),勇猛無比。而且當時秦軍的軍事經驗是最高的。秦國兵器的製作工藝也是最好的,已經實施了流水線式的生產程式,為此,秦國仍沿用以青銅器來製作工藝,不使用鐵兵器(因為當時青銅器的製作工藝比鐵器要成熟的多,完善的多)。試想一支如此強大的軍隊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土崩瓦解了呢?為什麼一支能橫掃六國的軍隊被剛剛武裝起來的農民起義軍給消滅了呢?為什麼一支能在長平與趙國四十五萬鐵騎鏖戰數月並全殲敵軍被3萬破釜沉舟的項軍給全殲了呢?最後這支軍隊連關(函古關)內都守不住了,把老巢都給丟了。試想當年蘇秦掌持六國相印,率百萬之師都不能攻下。而劉邦和項羽都只有幾萬軍隊就這樣把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給送終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竊以為是秦王朝內耗才成全了劉邦這小子。秦始皇一生的敗筆就在他沒有及時立長子扶蘇為太子並且寵信奸臣,特別是信任李斯這小人,便有了沙丘陰謀。導致後來扶蘇和蒙恬將軍被殺害。江山落到胡亥手上,沒幾年太監趙高殺胡亥,立扶蘇之子子嬰為帝,後子嬰殺趙高。這一切的一切導致秦王朝內部的四分五裂,迅速喪失了政治上的優勢和軍事上的優勢。更為嚴重的是當起義烽煙......
秦朝是怎麼滅亡的?
1.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執掌秦國政權,公元前221年統一秦王朝建立。
準確地說:秦始皇共執政達36年,其中執撐秦國政權25年執撐秦朝政權達11年。
2.秦始皇用10年時間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存在15年
3.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遊南方迴歸山東至河北道上病死.丞相趙高與李斯結謀殺害了太子扶蘇,另立其弟胡亥繼位,即秦二世.二世昏庸暴政,二世元年(前209)七月,終於爆發了以戍卒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各地反秦力量都來參加.後趙高殺丞相李斯,又殺二世,立始皇孫子嬰為秦王.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關,至咸陽城外壩上,子嬰出城降,秦亡。
4.秦亡後,歷史進入了以項羽為首的「楚王」和以劉邦為首的「漢王」的「楚漢戰爭」階段。前202年,項羽敗死,劉邦即漢朝皇帝位。
秦朝滅亡時為什麼沒有強大的軍事
誰告訴你沒有的?在南方百越有50萬精銳部隊,北方有30萬精銳部隊在和匈奴作戰。打敗陳勝吳廣主力部隊是在修墳的奴隸部隊。後來參加鉅鹿之戰的秦軍據說有部分是北方軍團的部隊,但是南方50萬軍隊是一個都沒動的。
秦朝滅亡是因為秦國的自虐政策,原秦國人拋棄了秦朝。因為秦朝統一之後,原來秦國的人沒有得到好處,反而還要像以前一樣四處征戰,待遇還沒有原來六國的人好(他們只服勞役),主體民族拋棄的國家當然就瞬間土崩瓦解了。跟現代的前蘇聯一樣,壓制主體民族俄羅斯族,結果蘇聯解體的時候俄羅斯人只是看戲,如果中國以後出了問題,那麼肯定是漢族人對國家絕望了。
秦朝那麼強大是怎麼滅亡的
秦朝滅亡的原因,歷代文人多有論述,下面,我也談談秦朝滅亡的原因。 談及亡國,首先說到亡國之君——秦二世(胡亥)。胡亥乃一貪圖享受,胸無大志之人,德行操守遠不及扶蘇,他又憑藉什麼登上寶座呢? 此事要追溯到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為了穩定政局,秦始皇於公元前211年,進行第五次出巡。途經武關,南郡,湘山,衡山,會稽,又北上至沙丘。在沙丘,秦始皇病情加重,最終死在路上。趙高和李斯密不報喪,並篡改詔書,將本應繼位的扶蘇賜死,併除掉了大將蒙恬,使胡亥繼位。 由此可見,胡亥繼位,上不順天,下不應民,亡國之日,指日可待。 國家的滅亡,不會是一人所致,對於秦的滅亡,秦始皇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統一六國後,他明令禁止民間收藏武器,銷燬沒收得來的武器,鑄造12個金人。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始皇三十一年下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只要向政府申報土地數額,交納賦稅。使農民苦不堪言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為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為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燬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使文人墨客心聲怨氣隨後因求仙藥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咸陽。 由此可知秦滅亡之種,早在統一全國時就種下了。他以刑罰天下,民怨載道,人心惶惶。使本來就動盪不定的局勢更加混亂。 秦始皇以刑罰天下的方針,毫釐不差地指向了滅亡之路。 又由於秦始皇貪慕榮華,更加速了秦朝的滅亡。他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在名山勝地刻石紀功,炫耀聲威。加深了人民的苦難,終至秦二世胡亥即位後不久,官逼民反,即爆發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秦朝滅亡。 綜上種種,秦之滅是自作孽不可活。由於它治國的方針偏激,註定了它會滅亡,又由於統治者和上層政治力量注重各己私利,更加速了秦的滅亡。15年的壽命便不顯得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