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ead1d566624673929?
圓明園被毀的根本原因
應該是兩者兼有。為什麼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不能導致國力虧空。昏庸無能則是中國落後的原因,更我圓明園遭受戕害的原因之一。
歷史要辯證的看問題,呵呵,試卷答案有的時候不一定對的。
為什麼圓明園會被毀壞
圓明園被毀壞的導因是因鴉片戰爭。
10月18日和19日,這夥強盜搶劫了萬壽山、玉泉山和香山等幾處屬園中所藏的珍貴文物,並進行第二次大焚燒,燒燬了上述幾處屬園的殿閣建築。
這時,逃到熱河的咸豐皇帝竟下諭「只可委曲將就,以期保全大局」。奕欣秉承此旨意,全盤接受英、法提出的條件,於10月24日和25日分別與額爾金和葛羅在禮部大堂交換了《天津條約》,並簽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11月14日又同俄國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這些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中國的半殖民地程度進一步加深,也使中國人民的災難更為深重了。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各國強迫清朝政府簽訂了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攫取了賠款、協定關稅、開放五口通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許多特權。英國資產階級以為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傾銷到中國。但事實並非如此,據有關資料記載,1850年英國輸入中國的商品比1844年還少了75萬英鎊。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頑強抵制著外國商品的侵入;二是英國增加鴉片貿易與發展合法貿易存在著矛盾。由於鴉片戰爭後英國等殖民主義者大量對華輸入鴉片,中國的白銀繼續外流,使中國出口茶葉、生絲收入的大半被其抵消,無力再多購買英國的工業品,這當然對英國是很不利的。英國資產階級是既要維護給它帶來巨大利益的鴉片貿易,又要擴大對華的工業品銷售。這樣,它就要迫使清朝政府開放更多的商埠,進一步控制中國海關,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
為了進一步開啟中國大門,英、法、美等西方國家便以修約為名,企圖壓迫清政府給其新的侵略權益。1853年5月,英國首先向中國提出要求修改已訂的《南京條約》的有關條款,美國和法國也接踵而來,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絕。英、美、法等殖民主義者掀起的「修約」交涉未能得逞,就惱羞成怒,決定用發動新的侵華戰爭來實現其無理要求。
1856年10月8日上午,停泊在廣州海珠炮臺附近碼頭的1艘「亞羅」號划艇正作啟航準備。這時,有1艘清軍的巡邏船急駛而來,廣東水師官兵登上划艇,把全船14名水手挨個盤問身份,並把其中12人加以扣留,押到巡邏船上,帶回廣州。
「亞羅」號原是中國人蘇亞成的一艘載重100噸的划艇,後來被海盜搶走,輾轉屬於中國方亞明所有,成了走私船。為了走私的便利,曾在香港當局領過執照,但已過期失效。中國水師搜查走私船,捕走中國水手,純屬中國內政。但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卻藉口該船曾在香港註冊,領有執照,硬說是英國船。他還無中生有的捏造說,中國水師上船後曾扯下船上的英國旗,侮辱了英國。因此,他向兩廣總督葉名琛發出強硬照會,無理要求立即送回被扣的全部人犯,還要向英國道歉和賠償。
10月23日,英國海軍上將西馬糜各里率領英國軍艦突入省河,向廣州進攻,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大敵當前,兩廣總督葉名琛一味妥協,下令不許還擊。10月29日,英軍攻入廣州城,葉名琛慌忙逃命。
1857年春,「亞羅」號事件的訊息傳到倫敦,英國大資產階級掀起戰爭叫囂,英國議會通過了擴大侵華戰爭的提案。3月,英國政府任命前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專使,率領一支陸海軍來中國;同時向法、美、俄等國發出照會,提議聯合出兵,迫使清政府簽訂新的不平等條約。10月,法國拿破崙第三(即路易·波拿巴)也藉口「馬神甫事件」(即「西林教案」)任命葛羅為全權公使,率領一支侵略軍,打著為「保衛聖教而戰」的幌子,繼英軍之後開到中國。美國和俄國也同意英國的提議,積極支援英、法發動新的侵華戰爭。這樣,四個野心勃勃的侵略者,基於共同的利益,暫時結成了聯合侵華陣線,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