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京杭大運河是誰建造的呢? ?

General 更新 2024-12-19

知道京杭大運河是誰建造的呢?

開鑿京杭大運河的是一個暴君,就是著名的——隋煬帝~楊廣(他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大體上是位積極、有進取心的人。對於國政,他也有恢巨集的抱負,並且戮力付諸實現。主政後,他巡視邊塞拓、開通西域、推動大建設。然而最終因人民負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窮兵黷武,遂以殘暴鄲名於世。有人拿商紂王、秦始皇等與他相比,並稱暴君。他對人民奴役征斂十分苛重,使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在人民大起義的打擊下,部下宇文化及等發動兵變,將他縊死於江都(今江蘇揚州)。

京杭大運河建於哪個朝代

隋。

隋煬帝時建的。

京杭運河是誰主持修的?

2400多年前的吳國世界上開鑿最早、 水道最長的水利工程。又稱大運河。北起中國北京市,南抵浙江省杭州市,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千米。

開鑿歷史 京杭運河的開鑿經歷了3個大階段:①公元前5世紀,由吳國開鑿的邗溝 , 從今揚州附近的邗溝引長江水向北流,經高郵、寶應、淮安入淮河,溝通了長江和淮河。②7世紀初,隋朝定都洛陽,605年開通濟渠,把洛水東引入黃河,再從黃河引水至今河南滎陽北,經鄭州、開封折向東南直到江蘇清江(淮陰)與邗溝相通,長約1000多千米。後又於 608 年鑿永濟渠,從洛陽向東北,經武陟、新鄉、汲縣到山東臨清,北上到天津 、河北涿郡, 全長約1000千米。610年,又從江蘇鎮江經丹陽直達浙江杭州 ,開鑿了一條長約400千米的江南運河 。至此 ,從北京繞洛陽南達杭州的京杭運河全部開挖完成,全程長2700多千米。③元代全國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後,為了縮短從北京到杭州繞道洛陽的航線,1283~1293年,先後挖通了北京到通縣的通惠河、山東臨清到東平的會通河、東平到濟寧的濟州河。把運河改成直線後,比隋代京杭運河縮短了900多千米。

明、清兩代在維持元代運河的基礎上,進行了疏浚、黃運分離、湖漕分離等工程。

運河分段 京杭運河是不同時期利用許多天然河道、湖泊分段開挖連線而成的,全程共分 7 段,從北到南依次為:①通惠河(北京椡ㄏ兀?S晌掠芎印?贅∪?⒗ッ骱?桶×河挖接而成,長220千米。②北運河(通縣椞旖潁 。利用潮白河下游開挖而成,長186千米。③南運河(天津椓僨)。利用衛河下游的一段天然河道開挖而成,長約 400千米。④魯運河(臨清椞ǘ???@?勉腖?豌羲?乃?矗?贗揪-南陽、獨山、昭陽、微山湖等水面,長約480千米。⑤ 中運河(臺兒莊椈匆醯?@?勉羲?掠蔚囊歡翁烊緩擁潰????而成,長186千米。⑥裡運河(淮陰椦鎦藎??190千米。⑦江南運河(鎮江椇賈藎┏330千米。

綜合效益 京杭運河是中國南北水運的大動脈,從春秋戰國時代起,在過去不同歷史階段中,對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從19世紀起,由於南北海運的興起,以及後來津浦鐵路的通車,其作用逐漸降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隨著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對運河的許多河段進行了疏浚、加深或裁彎取直,並建立了不少新式船閘,還妥善解決了水源等工程問題。改造後,北起山東境內的樑濟運河,南止浙江境內的江南運河,全線約 980 千米均能通航,同時借用運河,發揮了灌溉、排洪、排澇、發電及旅遊等多方面的效益。正在興建中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已確定利用運河為輸水路線,引長江水由運河輸送到華北缺水地區,以緩解該地區缺水問題。

距今已有2480多年曆史的京杭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流程最長的人工河流,對我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

解放前,京杭運河已破敗不堪,多處河段淤塞,不能通航,運量甚微。解放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對運河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渠化了運河航道,建設了設施完善的通航船閘,使千年的古運河,煥發了勃勃生機,成為世界上運量最大,最繁忙的人工運河。目前,京杭運河通航河段883公里,其中山東段173公里,江蘇段612公里,浙江段100公里,全線共有梯級17個,通航船閘35座。它承擔著北煤南運和礦建材運往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運輸任務。2004年,京杭運河的年貨運量達2億噸。

京杭運河巨大的輸送能力,不僅對山東、江蘇、浙江、......

京杭大運河是誰建的?

那麼隋朝大運河是京杭大運河嗎?

京杭運河是什麼時候修建的

京杭運河共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邗溝最初修建時間為春秋時期吳國),其餘三段修建和全部聯通為隋朝完成。

京杭大運河是哪三個人修建的

歷史老師告訴你

今天的京杭大運河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有一小段雛形,隋煬帝楊廣時期的隋運河基本成行,到了元代在隋運河基礎上改道,有了今天運河的走向模樣。

京杭大運河是什麼時間修建的(最早)?

早在2400多年前,吳國為北伐齊國爭霸中原,在江蘇揚州附近開鑿了一條引長江水入淮的運河(稱邗溝),以後在這基礎上不斷向北向南發展、延長尤其經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規模的擴充套件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運河的規模。京杭運河的許多河段是利用原來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開挖的,運河水流主要從溝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補給。 到隋煬帝(楊廣)時,據說煬帝為了到揚州看瑤花,也為了南糧北運,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000多公里。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區稱通惠河,長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臺兒莊到淮陰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陰到瓜洲稱裡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揚州是裡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藉漕運之利,富甲江南,為中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京杭運河一向為歷代漕運要道,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紀海運興起,以後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逐漸減小。黃河遷徙後,山東境內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淺,南北斷航,淤成平地。水量較大、通航條件較好的江蘇省境內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運河的荒廢、蕭條,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寫照。解放後部分河段已進行拓寬加深,裁彎取直,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航運條件有所改善。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江蘇邳縣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噸的船隊可以暢通無阻。古老的京杭運河將來還要成為南水北調的輸水通道。

京杭大運河是哪三個人修建的

如果是幾個人修的話那得從宇宙大爆炸的時候修起,京杭大運河最早是在春秋時期吳國修築,就是現在的邗溝的雛形,後世均有修建,只是一直到隋煬帝時真正算是修完了大運河,後世的唐宋元明清也都有修建完善,畢竟是對國家有利的的嘛

京杭大運河是什麼時候建的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餘杭),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786年的歷史。京杭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並稱為我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與演變大致分為3期:

①第1期運河。運河的萌芽時期。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開鑿邗溝,以通江淮。至戰國時代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省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溝通起來。

②第2期運河。主要指隋代的運河系統。以東部洛陽為中心,於大業元年(605)開鑿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三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連同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形成多枝形運河系統。

到隋煬帝(楊廣)時,據說煬帝為了到揚州看瓊花,也為了南糧北運,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000多公里。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按地理位置分為七段:北京到通州區稱通惠河,長82公里;通州區到天津稱北運河,長186公里;天津到臨清稱南運河,長400公里;臨清到臺兒莊稱魯運河,長約500公里;臺兒莊到淮陰稱中運河,長186公里;淮陰到瓜洲稱裡運河,長約180公里;鎮江到杭州稱江南運河,長約330公里。揚州是裡運河的名邑,隋煬帝時在城內開鑿運河,從此揚州便成為南北交通樞紐,藉漕運之利,富甲江南,為中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

隋朝時分為四段: (1)永濟渠 (2)通濟渠 (3)邗溝 (4)江南河

③第3期運河。主要指元、明、清階段。元代開鑿的重點段一是山東境內泗水至衛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公元十八年(1281)開濟州河,從任城(濟寧市)至須城(東平縣)安山,長75公里;公元二十六年(1289)開會通河,從安山西南開渠,由壽張西北至臨清,長125公里;公元二十九年(1292)開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諸水入大都城,東出至通州入白河,長25公里;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運河全線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成為今京杭運河的前身。

元朝時全程可分為七段:

(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裡運河;(7)江南運河。

明、清兩代維持元運河的基礎,明時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廢的山東境內河段,從明中葉到清前期,在山東微山湖的夏鎮(今微山縣)至清江浦(今淮陰)間,進行了黃運分離的開泇口運河、通濟新河、中河等運河工程,並在江淮之間開挖月河,進行了湖漕分離的工程。

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

目前,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佈在黃河以南的山東、江蘇和浙江三省。

杭州大運河同上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和浙江六省市,全長一千七百六十四公里,比蘇伊士運河長十倍,比巴拿馬運河長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開鑿的運河.

終點,入錢塘江。

京杭大運河流經北京市通州區,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滄州市、衡水地區、邢臺地區,山......

京杭大運河的建造有什麼歷史意義

京杭大運河的意義

經濟

元代會通河和通惠河開通後,京杭運河完成,明代進行了大規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運管理制度,600年間,運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運繁盛,運河兩岸興起數十座商業城鎮,對古代經濟的貢獻無法估量。

元代開通海運,但是每年幾百萬石的漕糧、東南的貢賦和官吏商民每年不下億萬件的消費品都要過長江渡淮河,經會通河北運,海外運來的商品過境之後也是經運河到燕京,會通河得名會通,就是因為“江淮之漕,浮汶泗經達臨清,而商旅貿遷,遊宦往來往暨閩粵、交廣、邛 、川蜀,航海諸番貢 之入莫不由是而達”。

由明而清,每年400萬石(1石約今天27市斤,400萬石大約有5萬4千多噸)的漕糧由運河北上,此外,每年數十萬匹蘇杭織造絲織品運抵京城,江寧、蘇州、杭州三個織造局,專辦御用官用的綢、緞、紗、羅、布匹。湖廣川黔等地的竹木浮江而下,入運河北上,到北京修宮殿,建宗廟。

物產交流和經濟交流極大豐富起來,明代北方棉花種植很普遍,發達的紡織業在江南,結果自然是棉花南運,布匹北運,太湖流域號稱衣被天下,棉布和絲織品幾百年來一直是運河上的主要貨物。

杭州、蘇州、揚州、淮安、濟寧、臨清、天津,這些運河邊上的城市,因此成為商品集散地,商業盛衰與運河始終。乾隆年間,蘇州胥門、閭門外的運河碼頭“各省都會客貨聚集,無物不有,自古稱為天下第一碼頭”。邵伯鎮以棉、夏、葛、標、黃草等布及米、豆、竹、木為主要貨物,被稱作“御長十里,客貨雲集,江北第一大鎮”。

《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他沿京杭大運河南行,輾轉於蘇杭,最終抵達刺桐港(福建泉州)。運河每一個城鎮都能從他的遊記中找到讚美:將陵(德州)運河上南北運輸商品極多,最多的是絲、香料。濟寧商業手工業很發達,“船隻多得令人難以相信”。徐州、邳州、清口、淮安商工農業都極發達,淮安的貨運可以通到40多個城市。寶應、高郵、揚州都是商業手工業為主的城市,很繁華。真州(儀徵)是運河通江口岸之一。長江上每年有20萬艘船航行,每船載重約50萬-150萬斤。真州是鹽、木料、麻等商品集散地。瓜州以工商業為主,產絲織品和農產品。蘇州是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杭州最繁華,“商人如此之多和如此之富,難以言語形容。”

明永樂之後,官運之外,運河上商運逐漸增加,運河上開始設關收船稅,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左右,戶部從全國所收定額稅銀400萬兩,其中近1/3收自運河上往來的商船。

北京的什剎海、後海一帶,包括積水潭,正是當年行船漕運的終點,千帆競泊,熱鬧繁華。積水潭的碼頭應該不止一個,環繞積水潭兩岸都可停泊,《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了元大都的繁華盛景。“比較大的碼頭、最熱鬧的景象應集中在離鼓樓最近的銀錠橋、菸袋斜街一帶,最盛時,積水潭舳艫蔽水,盛況空前。”

當時的文人雅士彙集在積水潭邊賞酒作文,食肆、勾欄等迅速發展起來。“元代最著名的大都雜劇主要活躍在積水潭周圍,一批著名雜劇家聚集於此。”歷史學家們說,當時元大都的社會經濟文化幾乎全集中在積水潭。

北運河和南運河在天津會合,進海河最後流入渤海,漕運鼎盛時,天津到通州的北運河上,來往的漕船每年有2萬多艘、官兵12萬人次,商船3萬艘,運河的開通使一個小小的直沽寨成了遠近聞名的天津衛。

明代漕運使運河通州碼頭盛極一時。明代運河漕船每年有12143只,共分十幫,由124處衛所12萬多軍士負責運輸,因路途遠近而規定各幫至通日期,有序不亂,大多漕船在通州空倉回航。各幫船於通州只許停留十天,最後一批船幫限定十月一日必須返歸。伴隨三月一日首幫漕船至通,亦有大批商船。開漕......

相關問題答案
知道京杭大運河是誰建造的呢? ?
京杭大運河是誰修建的?
京杭大運河銀光閃閃像什麼 ?
異次元殺陣是誰建造的?
趙州橋是誰建造的 ?
國家大劇院是誰設計的?
小篆是誰創造的?
人是誰創造的?
西晉是誰建立的?
吳國是誰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