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的意思 ?
陋室銘的意思
“銘”本是古代刻於金屬器具和碑文上用以
敘述生平事蹟的一些讚頌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於歌功頌德與昭申鑑戒。後來逐漸發展演變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由於這種文體獨特的歷史淵源,使這種文體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簡約、寓意深刻等特點。 根據古文體的分類, “銘”是應用文。明白了銘的意思,也就明白題意,即對陋室進行歌頌,內接內容,即對陋室內的人的高尚品德進行歌頌。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託物言志,以此闡明作者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這一點與《愛蓮說》頗為相似。
原文及解釋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dú)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註釋
山不在(1)高,有仙則名(2),水不在深,有龍則靈(3)。斯(4)是陋室,惟(5)吾德馨(6)。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7)。談笑有鴻儒(8),往來無白丁(9)。可以調素琴(10),閱金經(11)。無絲竹(12)之(13)亂耳(14),無案牘(15)之勞形(16)。南陽(17)諸葛廬(18),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9)?
斷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註解
(1) 在:在於,動詞。 (2) 名:名詞作動詞,出名。 (3) 靈:形容詞作動詞,靈異,神奇,也有靈氣的意思。 (4) 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詞,這。是:判斷動詞。陋室:簡陋的屋子。 (5) 惟:只有,只要。 (6)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在屋中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德馨:品德高尚。馨,香氣,古代常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吾:我,這裡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眼簾。說明來拜訪劉禹錫的人少。草色入簾青,庭草不除,反映了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態,渲染了恬靜的氣氛。 (8) 鴻儒:即大儒,此指博學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9) 白丁:平民。這裡指沒有什麼學問的人。 (10)調(tiáo)素琴:調,調弄,這裡指彈琴;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11)金經:古代用泥金書寫而成的佛經,泛指佛經。 (12)絲竹:琴、瑟、簫戶笛等樂器的總稱,“絲”指絃樂器,“竹”指管樂器。這裡指奏樂的聲音。 (13)之:助詞,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義。 (14)亂耳:使耳朵擾亂(使動用法)。亂:使……擾亂 (15)案牘(dú):官府的公文。牘,①古代寫字用的木簡。②檔案;書信。 (16)勞形:使身體勞累(使動用法)。勞:使……勞累。形,形體、身體。 (17)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西。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陽臥龍崗中隱居躬耕。 (18)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這兩句是說,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
《陋室銘》“陋室”是————的名字,意思是——————
簡陋的屋子,在古代主要指茅草或者竹子造成的屋子,在詩中作者意指不夠華麗舒適的房子
陋室銘的銘是什麼意思?
鑄、刻或寫在器物上記述生平、事蹟或警誡自己的文字
後來成為一種文體
陋室銘 的寓意是什麼?
主題:
從主題看,《陋室銘》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銘》一文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和汙,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流露出作者消極循世、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立意:
從立意看,《陋室銘》以襯托手法託物言志。並以反向立意的方式,隻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寫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為"德馨",從而自然地達到了抒懷的目的。
陋室銘的“銘”是什麼意思
銘是古代一種刻於金石上的押韻文體,多用於歌功頌德與警戒自己。
明白了銘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題意,作者託物言志,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一中心,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表達出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銘”本是古代刻於器具和碑文上用於警戒自己或陳述自己的功德的文字,多用於歌功頌德、祭奠祖先與昭申鑑戒。後來逐漸發展演變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由於這種文體獨特的歷史淵源,使這種文體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簡約、寓意深刻等特點。根據古文體的分類, “銘”是應用文。明白了銘的意思,也就明白題意,即對陋室描述,通過陋室對論語進行歌頌。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破迷開悟,引人入勝,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託物言志,以此闡明作者的隱居生活態度是安貧樂道和人生觀的價值。此處陋室是劉禹錫於長慶四年任和州刺史時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