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冬天和夏天?? ?
為什麼會有冬天和夏天??
秋來夏往,冬去春回,年復一年,四季永遠這樣迴圈著。這種四季冷暖的周而復始是怎樣形成的呢?
我們都有烤火取暖的體驗。當我們正對著爐火時,感覺特別烤人;斜對著時,就不那麼熱了。此外,注意觀察的同學,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朝南的房間,冬天充滿陽光,而夏天陽光卻射不到室內。這說明太陽的高度在變化:冬天低,陽光斜射;夏天高,陽光直射。想想這些現象的道理,與天氣冷暖變化聯絡起來,四季變化形成的原因就不難理解了。
太陽高度週期性的變化,造成周期性的直射和斜射。太陽高度為什麼會有周期性的變化呢?
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地軸始終與軌道面傾斜成66度33分的夾角。由於地軸的傾斜,當地球處在軌道上不同位置時,地球表面不同地點的太陽高度是不同的。太陽高度大的時候,太陽直射,熱量集中,就好像正對著火爐一樣;而且太陽在空中經過的路徑長,日照時間長,晝長夜短,必然氣溫高,這就是夏季。反之,太陽高度小時,陽光斜射地面,熱量分散,相當於斜對著火爐;而且太陽在空中所經路徑短,日照時間短,晝短夜長,氣溫則低;由冬季到夏季,太陽高度由低變高。同樣道理,太陽高度的變化影響著晝夜的長短和溫度的高低,分別形成了秋季和春季。
由於地球永不停歇地側著身子,圍繞太陽這個大火爐運轉,這種冷暖便不停地交替著,從而形成了寒來暑往的四季。
為什麼有冬天夏天?
簡單點說:冬天近;夏天遠! 如何分辨:你可以注意一下,冬天從視窗射進房間的陽光可以到達房間裡很深的位置,而夏天陽光進來的就沒有那麼多! 那為什麼冬天冷,夏天熱:我們國家處於北半球,在冬天,雖然是今日點,但是陽光並不是直射地球的,而有一定的傾角,這樣單位面積上能吸收的太陽能大打折扣!而北方的房屋是尖頂的,很暖和,就是因為這樣的建造可以更好的吸收太陽的熱能!與此相反,夏天地球雖然處於遠日點,但是地面對太陽能的吸收率很高,所以溫度也高!
為什麼有冬天夏天?
為什麼會下雨?由於江、河、湖、海受到太陽照射,水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上升又變作小水滴,最後變成雲。組成雲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受到下邊氣流的頂託,上升的氣流也在不斷把水汽眾下面輸送到雲裡來。雲裡的小水滴、小冰晶在運動中相互碰撞,體積會增大。雲下層的水滴慢慢變大,雲彩上層的冰晶體積增大以後,掉到雲彩層下部的水滴之間,水滴會越來越大。當這些水滴大到上升氣流託不住它們的時候,就會下雨了。為什麼會打雷?高空中有好多股氣流在不斷地運動.這些氣流有的向上跑,有的向下跑,方向不同,速度也不相同,有的快,有的慢.氣流的運動使空氣中的積雲有的向上衝,有的向下降.雲和雲這之間的磨擦使雲帶上不同種的電荷.由於同種電荷相排斥,因此正電荷和負電荷分別聚集到雲的兩端.空氣流動越快,雲層越厚,帶的電就越多.積雲所帶的電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穿過空氣放電,使兩種電荷中和.由於電穿過空氣的時候會發熱,使空氣迅速地膨脹,從而發出巨大的響聲,這就是運輸雷.如果帶電的積雲離地面比較近,也會因靜電感就應使地面帶上和雲的下層不同的電.當帶的電達到一定程度時,積雲就會向地面放電,這就是容易造成災害的落地雷.一般來說,地面哪裡有突出的東西就容易從哪裡放電,所以當我們在曠野上時,不能到高樹下避雨.為什麼會有四季更替?地球上為什麼會有寒暑交替,春去秋來?其中的玄機和奧妙,原來盡在於地球的自轉軸有一個23度27分的傾角。當北半球接受太陽光的直射而處在盛夏時,南半球則面對太陽光的斜照而正值隆冬。北半球的春天又對應著南半球的秋天,兩半球得到了同樣多的陽光。這便是四季的由來。我們把北緯23度27分的緯圈叫北迴歸線,南緯23度27分的緯圈叫南迴歸線,意思是太陽的直射到此為界,然後便開始掉頭轉向,打道返回了。而北極圈、南極圈則會有半年時間照耀著不落的太陽,另外半年陷入漫長的黑夜。由於地球繞日軌道不是一個標準的正圓,因此南半球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更熱,冬天更冷。有研究者認為,以數萬年為週期的地軸變化和日地距離的疊加效應,可能是地球上冰川時期形成的巨集觀原因。我對“為什麼有四季更替”這個問題的一些補充:與所有其他行星一樣,地球有兩種不同的運動:圍繞太陽的運動(公轉)和一天之內的自轉。地球圍繞一個假想的軸自轉,這個軸穿過南極和北極,現在它的延長線指向北極星(其實這個軸的指向也在旋轉,1。2萬年前指向的是織女星,1。4萬年以後再指回北極星,也就是說旋轉週期是2。6萬年)。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這個軌道(不是圓,是橢圓的)所在的平面成為黃道面,其他七顆行星也在這個平面上圍繞太陽轉動(冥王星剛剛被“貶級”為小行星)。地球的赤道面與這個黃道面的夾角是23。5度。現在來解釋為什麼說這個23。5度是形成四季的關鍵。你可以假想這個模型:地球在自轉,同時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如果想象起來有點困難,那麼使著用兩個蘋果比劃一下吧!如果赤道面與黃道面平行,也就是說地球“直著”繞太陽轉,那麼除極點外地球上任意兩點在一年中所收的日照時間相等。可是常識告訴我們夏天晝長夜短冬天晝短夜長。如果地球“側”一下身子就可以產生這種日照的分配不均了。(如何來判斷某地一日內的日照時長?就看這個地點所在的經線被日照所覆蓋的時長)再說說這個23。5度,這可是大有學問的!地球為什麼會如此傾斜有待知曉,現在有一種假說是在太陽系形成時期各行星與小行星強烈碰撞導致行星的自轉軸傾斜。如此說來,也許人類該感謝自然的造化。如果這個23。5度哪怕稍微改變一點點,就會導致現在有些地區夏天更熱而白天更冷!這個碰撞過程大概持續了約4。4億年。而其他行星可就沒這......
為什麼有冬天夏天?
為什麼有春夏秋冬: 地球上為什麼會有寒暑交替,春去秋來?其中的玄機和奧妙,原來盡在於地球的自轉軸有一個23度27分的傾角。當北半球接受太陽光的直射而處在盛夏時,南半球則面對太陽光的斜照而正值隆冬。北半球的春天又對應著南半球的秋天,兩半球得到了同樣多的陽光。這便是四季的由來。我們把北緯23度27分的緯圈叫北迴歸線,南緯23度27分的緯圈叫南迴歸線,意思是太陽的直射到此為界,然後便開始掉頭轉向,打道返回了。而北極圈、南極圈則會有半年時間照耀著不落的太陽,另外半年陷入漫長的黑夜。由於地球繞日軌道不是一個標準的正圓,因此南半球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更熱,冬天更冷。有研究者認為,以數萬年為週期的地軸變化和日地距離的疊加效應,可能是地球上冰川時期形成的巨集觀原因。
為什麼會有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呢?
你問的問題已經有人回答過了,現將其借用過來,內容如下:
我們先來分析地球的運動,地球有兩種基本的運動,一種叫自轉——地球自身的旋轉,另一種叫公轉——繞著太陽的旋轉。
自轉是繞著穿過南北兩極的地軸進行的,方向是自西向東,離兩極越遠的地方轉速越快。與兩極等距的那一圈叫赤道。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為一天,也就是24小時。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速度為每秒30公里,繞太陽一週需要365天5時48分46秒。也就是一年,天文學上稱之為迴歸年。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它的長直徑和短直徑相差不大,可近似為正圓。太陽就在弗個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而焦點是不在橢圓中心的,因此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就有時會近一點,有時會遠一點。一月初,地球離太陽最近,為147,100,000公里,這一點叫做近日點。七月初地球離太陽最遠,為152,100,000公里,這一點叫做遠日點。事實上,當地球在近日點的時候,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在遠日點的時候,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這就說明,四季的變化與近日點和遠日點無關。
那麼四季的變化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與公轉有關,但是決定性的條件是地球必須斜著繞太陽轉;如果地球是垂直的繞太陽旋轉的話,太陽光線將永遠直射在地球的赤道附近,而其他地方的地平面與太陽光線的夾角也永遠不變,地球上將不會有四季的變化。
我們知道,地球上某一平面氣溫高低與太陽光是直射還是斜射該平面有關。那麼這種效果是怎麼產生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假定有一束固定大小的光束,當他直射在某一平面時,他投射在該平面的光斑將是一個正圓,而斜射時,光斑將是一個橢圓,而且越斜橢圓越大,也就是說,斜射時同樣多的光線照在了更大的面積上。我們可以理解為,光束斜射時光斑區的光線稀一些,直射時光斑區的光線濃一些。這就是為什麼太陽光直射的地方氣溫要高一些,而斜射的地方氣溫要低一些。我們知道氣溫是決定季節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們不難理解太陽光直射的地方,將是夏季,而斜射得最厲害的地方將是冬季,這兩者之間的則是春季或秋季。
那麼四季的交替變化又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就與地球的傾斜有關了,正是由於地球是傾斜著繞太陽旋轉的,才使得太陽光的直射以赤道為中心,以南北迴歸線為界限南北掃動,每年一次,迴圈不斷,從而形成了地球上一年四季,順序交替的現象。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當地球公轉到3月21日左右的位置時,陽光直射在赤道上,這時北半球的陽光是斜射的,正是春季,南半球此時正是秋季。當地球轉到6月22日左右的位置時,陽光直射在北迴歸線上,北半球便進入了夏季,而南半球正是冬季。9月23日左右時,陽光又直射到赤道上,北半球進入秋季,南半球轉為春季。當地球轉到12月22日左右的位置時,陽光直射到南迴歸線上,北半球進入冬季,而南半球則進入夏季。接下來就進入了新的一年,新一輪的四季交替又要開始了。
參考資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41524616.html
冬天和夏天溫度為什麼區別那麼大
冬天由於地面接受太陽熱量較少,使夜間散熱超過白天所吸收的熱量,這時地面儲存的熱量已消耗殆盡,由於熱量入不敷出,造成地面溫度逐漸下降,天氣越來越冷。此時如果有冷空氣的影響,天氣就變得嚴寒了。夏天日照時間長,夜間散熱少所以夏天比冬天高很多。
為什麼夏天熱冬天冷?
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四季的成因,地球距太陽遠近,對於氣候冷熱的關係甚微。四季的生成,主要系因赤道與黃道(在地球上所見太陽行經的路)為斜交。地球運轉時,其轉軸在空間的方向不變。冬季時,太陽光線斜射於地面,地面上每單位面積受熱少,加之日間又短,每日受日光的時間短,亦即受熱的時間短,再因地球外圍的大氣層,吸收一部分光熱,光線照射時,經過大氣層愈厚,吸收愈多,因此造成冬季寒冷。夏季則反是,太陽直射地面,晝又長,光線經過大氣層又薄,因此氣候熱。春秋雨季的情形,則居於冬夏之間,故氣候溫和。是因為在冬天,太陽的高度角小了,太陽光是斜著的照耀著大地,太陽能到達地球的能量密度小了,地球從太陽那裡獲得的能量少了,所以冬天冷;而在夏天,太陽的高度角大,太陽光幾乎是直射大地,太陽能到達地球的能量密度很大,地球從太陽那裡獲得的能量多了,所以夏天熱。
為什麼冬天的晚上比夏天時間長?
夏天太陽在北迴歸線,冬天太陽在南迴歸線,春夏在赤道 夏天和冬天的冷熱不是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決定的,因為地球的公轉軌道幾近圓形,主要原因是太陽照射時間的長短決定的. 地球的自傳軸與圍繞太陽公轉軌道平面不是垂直的,有一個66.5度的夾角,這樣,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緯度光照就有一個週期,夏季時,北半球光照時間長,南半球就是冬季,光照時間短,就有了夏至冬至兩個點,只有在春分秋分時,南北兩半球光照時間才一樣長, 具體說,在夏至,北迴歸線就成為了赤道,{北迴歸線是北緯23.5度線,加上自傳軸的66.5度,正好是九十度與軌道平面垂直},反之冬至時,南迴歸線就成了實際上的赤道線.南半球就成為夏季. 至於夏天白天長,冬季白天短,與緯度有直接關係,越靠近兩極就越明顯,在赤道附近並不明顯,這與球面有關,在北極圈,春分開始至秋分,是永晝,沒有黑夜,反之又有半年黑夜,因為夏天太陽照得時間長。
喜歡夏天還是冬天,為什麼???
夏天的時候喜歡冬天,因為天氣這麼熱,要熱死人了,感覺還是冬天好
冬天的時候喜歡夏天,因為天氣這麼冷,出個外面都不想出去,懂得手指頭都痛得,還是夏天暖和
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秋天,比較適中的,天氣好不會太熱也不會冷,出門旅遊也方便,春季雨水太多,都很煩的
到底為什麼會有夏天和冬天?
怎麼能說"冬天中午我們的影子也和夏天一樣"呢?你沒看到夏天你的影子短些,而冬天的長些嗎?這就是直射和斜射的不同了.冬天太陽直射南半球,到我們這就是斜射了.斜射要穿過更多大起層,那太陽的熱量被大氣吸去的就更多,所以冬天我們感覺太陽不暖和.反之你就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