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禁慾嗎?為什麼? ?

General 更新 2025-01-04

佛教禁慾嗎?為什麼?

謝邀,很抱歉拖了這麼久。1、從早期佛教,到現在的南傳和漢傳,比丘、比丘尼需要禁慾。2、居士所守五戒(殺盜淫妄酒)或十戒,其中的淫是指“邪淫”,是指不合法的兩性關係,不包括夫妻正常的行為。3、沙彌/沙彌尼所守十戒,因為他們不能有婚姻,所以沒有合法的兩性關係,因此要完全禁慾。4、日本本來遵循漢傳傳統,好像是明治維新時,為了增加社會人口,強制僧人廢除了禁慾&不婚的傳統,從此成為日本佛教的傳統。5、我看早期密宗(唐密、東密、真言宗)的資料,似乎沒有雙修的法門,可能也是禁慾的。6、現有藏密傳承,雖然我們俗稱為喇嘛教,服裝也很接近。但其實好像很多人不知道(包括一些修密的師兄)在幾派之中,有的不是比丘的傳承,而是居士傳承,他們的法王/活佛/仁波切本來也不是受比丘戒的比丘(他們受菩薩戒和密戒),因此就算不禁慾,就算結婚生子(他們的妻子也被弟子尊為佛母,一般也是修行者,但密行法門對男女似乎是不對等的),也不能說犯戒。7、現有藏密雙修法門,嚴格的說,是不禁慾的。我不修密,所以這方面我沒刻意去了解過,從記憶中片段看來的資料來說,似乎是這樣一個過程:- 弟子確認上師,接受各種指導和灌頂,逐步修行,一直到上師認為你可以修行無上瑜伽法門。- 此時弟子似乎可以選擇(或者按照上師的指導?)是否實體化雙修。- 弟子去找合適的未婚的女子(看起來應該是農奴階層),爭取家屬的同意,可能還需要送上禮金。然後可以與之同修,對此類女子似乎有一個特殊的稱呼,但名字我忘了。- 此後一般看起來,大家之間也不一定有必然的有更深入的關係,例如婚姻(對於居士)。女子還是可以嫁人,而且從當時(民國早期)來看,在藏區文化中,這並不構成此女子的缺陷,反而他們似乎認為幫助大修行者是一種功德。8、自古以來,雙修弊端不是一般的明顯。現在看起來,現代藏傳佛教應該也與時俱進了,尤其是一些受過教育的活佛,好像正經的活佛都不太再很強調這些東西了,時代和社會的主流文化畢竟已經完全不同了。早期佛教的一些戒律都是剋制慾望的,例如:1、本來沒有酒戒,因為佛陀觀察到一個比丘接受酒的供養後無法自制,從而有失比丘威儀,因此制定酒戒。2、有的比丘為了給自己一個更穩固舒適的住處,用火烤泥巴做的房子,因此制定戒律,不能用火烤房子。3、還有,乞討時不能要多餘的食物,如果實在有剩餘的也不能儲存,應該施捨給螻蟻等蟲類。4、如果在外雲遊,不能在同一棵樹下過夜超過三天,以免有留戀之心。@HEMA,白骨觀和不淨觀是佛教早期禪法的一部分,《大念注經》有記,就我瞭解,主要是觀我空的修法(厭離我身,觀我身不實),似乎不是主要針對剋制淫慾。但有些佛經裡面說過,當面對一些境界時,可以做一些特定的觀想來剋制,其中好像有和不淨觀相似或相同的內容。

為什麼佛教要求禁慾?

佛教對慾望所持的看法是什麼呢?佛教認為慾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說,慾望包括了善、惡、無記三種。

我們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種利己利人的慾望是善法欲。雖然發願是理性的,由意志構成,但也需要慾望的推動。有了明確的願望後,我們的行為就有了針對性,我們要離苦得樂,要了脫生死,要成佛作菩薩去度化有情,這些慾望就是菩提心,就是成佛的資糧!

第三思潮的代表人物馬斯洛提出了“自我實現”學說,所謂自我實現,就是慾望的最高實現。當人基本的生存慾望滿足後,應當有更崇高的精神追求,進而造福於社會,造福於人類,這也是屬於善的慾望。

也有的人為了滿足一己私利不擇手段,無視他人乃至社會的利益,這樣的慾望就屬於惡的範疇。戰爭就是由慾望的極端擴張而引起,為了侵佔更多的土地,為了侵佔更多的資源,國與國之間戰火不熄,使得生靈塗炭,人民流離失所。

所謂無記,是指非善非惡的慾望,如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覺,包括在家信徒正當的家庭生活,都屬於無記之列。

由此可見,慾望並非都是壞事,也無須視如洪水猛獸,關鍵是如何通過正常的渠道,合理的方法去實現自己的慾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佛陀在《善生經》中,就為在家眾開示了賺錢及合理支配財富的方法,鼓勵在家眾通過正當謀生技能去獲取財富。

佛教對慾望的態度

佛教對慾望所持的態度是什麼呢?同樣是遵循中道法門。

佛陀不主張偏離中道的禁慾。他通過六年苦行,體會到一味禁慾對修道並無意義。盲目的自苦,既沒有理論根據,也沒有實際作用,就好比砂中榨油,不會有任何結果。

但佛陀也反對放縱慾望生活。他在經典中時時提醒我們要“少欲知足”,要我們奉行簡樸的生活原則。因為慾望是煩惱的根源,而煩惱能遮蔽我們的佛性和智慧。唯有降低了物慾的需求,才能精勤於道業的修持。

1、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

慾望是無限的,而現實卻難以滿足人類的所有慾望。面對有限的資源,競爭、對抗和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每個人都自私自利,為了獲得多於其他人的利益而互相攻擊,就會使世界危機四伏。如果能夠將我們的慾望有所收斂,那麼,因慾望而導致的衝突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實,人類維生所需要的物質條件並不多,如果生活得簡樸些,就可以有更多的閒暇享受人生,而不必為慾望的滿足操勞一生。屬於生活必需之外的奢侈品,固然為我們提供了方便和享樂,但若是耗費一生光陰為其服務,反而成了一種奴役。兩千年前,哲學家蘇格拉底就曾面對繁華的集市發出驚歎:“這市場有多少我不需要的東西呵!”

而今天,隨著人類慾望的不斷升級,整個社會都陷入了物慾橫流的泥淖中。生產力的發展,不但沒有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輕鬆,相反,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繁忙的工作幾乎使人類的承受能力達到極限,甚至沒有時間靜下心來想一想:究竟為什麼如此奔忙?我們所付出的努力,也許僅僅換來了一些本可以不需要的東西。

所幸的是,已經有更多的人意識到盲目追求慾望所帶來的弊病。在西方社會,人們也已開始摒棄豪華的生活方式,簡樸正逐漸成為最新的時尚潮流。因為簡樸的生活無需太多的時間和勞動就可以獲得,從而使人們從激烈的生存競爭中解放出來,呼吸到更自由的空氣,體味到更從容的人生。

2、少欲知足是保護環境的手段

少欲知足還具有保護自然的意義。人類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向自然盲目地索取,大量森林和耕地遭到破壞,使得水土流失,天災人禍頻頻發生。所以,當今的有識之士都在為環保而積極呼籲,因為保護地球就是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這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就我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言,過高的物質要求,也在不知不覺中破壞著地球環境。

其中,人類的飲食方式所造成的汙染就是......

佛教為什麼要禁慾

大可放心好了,在娑婆世界再怎麼佛法興盛也還是不聽或聽不到佛教導的人多。這也是悲哀啊,五逆濁世行正道的人少。

三界輪迴淫為本,

六道往返愛為基. 這句話確是如斯啊。凡夫從欲卻不知道是作繭自縛。《四十二章經》中有云:“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水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慾丹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慾。愛慾垢盡,道可見矣!”

佛教為什麼禁慾

佛教並沒有禁慾,只是在廟裡的和尚才有五戒。

佛祖釋迦摩尼在創立佛教之前,隨當時印度普遍流行的宗教,做過幾年的苦行憎--禁慾,後來放棄的時候,他的隨從都鄙視他,他就解釋說,做苦行憎也解決不了人類的苦難,說他要另尋真理·····

後來他創造的佛教中並沒有禁慾的思想,只是 他的弟子在傳教的時候加進去的,因為在當時的印度絕大部分的宗教都提倡禁慾

佛教裡對禁慾的說法是怎樣的

淨空法師:邪淫的罪過很重

2011/6/11 9:47:00 熱度:11016

在家信眾,佛沒有禁止不淫慾,只是講不邪淫,但是不邪淫裡面含的意義很深很廣。凡是一切事情過分,都稱之為淫。由此可知,“邪淫”這個含義很深很廣。

給諸位說,不邪淫的人有福,他得的是健康長壽、色身端莊的果報。夫婦不邪淫,得家庭和睦、眷屬和睦的果報。你要真正肯修因,你就能得殊勝果報。

現在的社會,我們仔細觀察,一般家確確實實不像家!為什麼夫婦不能好合?為什麼常常有人鬧離婚?我們曉得,這是邪淫的果報。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告訴我們,邪淫的果報是“抱柱地獄”。“抱柱地獄”,這就是炮烙,鐵柱燒得紅紅的讓罪人去抱,這個地獄是非常非常地殘酷!佛在經上講,世間愚痴眾生染愛邪淫,墮這個地獄。諸位要曉得,地獄裡頭的刑罰,絕對不是閻羅王設定的,而是由自己的罪業自自然然變現出來的。世間人哪裡曉得這個事情?你跟他講,他搖頭,他不相信。到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他後悔莫及!

佛經上講得很清楚,邪淫的罪過很重!你貪圖的,只是片刻之歡,可是你後頭要受無量劫的罪報。你如果把這個帳算一算,你就不會幹這個事情!

佛在經上常說:“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由此可知,六道皆以淫慾而正性命。人怎麼會到六道來投胎?就是淫慾沒有斷掉。

所以,我們要想出六道輪迴,就要離開淫慾;不但淫慾的行為不可有,最重要地,要把淫慾的念頭斷掉!

電腦上掃描,微信中長按二維碼,新增無量光慈善公眾號

0

學佛網首頁 :法師開示

佛教為什麼要禁人性慾

淫慾,又稱為不淨行。因為每個人的本性都是清淨的、無汙染的,由於愛慾煩惱而汙染了本有的清淨戒體,故稱不淨,進而導致做男女之間的不淨行為,叫做不淨行。佛教禁止淫慾的目的,是因為淫慾是生死的根本,一念妄動,即投胎受生,輪轉六道,萬劫不復。所以佛製出家人和在家受八戒者,正淫、邪淫齊斷。對於要了脫生死的人來說,不要說去做淫慾的事,就是起一個淫慾的念頭,都沒辦法出離三界,可見淫慾障道之深,損害之大,再沒有超過它的了。

佛教入門:佛教為什麼要求禁慾

佛教最根本的一個思想,就是人生極苦。苦些什麼?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前四苦是人生自然的定律,由不得人做主,後四苦則是人的愛、憎、欲、望造成。所以佛教基本的道理就是要以戒律和刻苦的生活來消除人的慾望,讓人能夠脫離痛苦的人生。

佛教要求修行者守戒律,消慾望,不是對“慾望”有些什麼負面看法,也不是因為什麼“神聖的禁忌”,而是實事求是地看到人生就是因為慾望而痛苦,所以最直接的道理,就是沒有慾望就沒有苦。

當然,佛教對慾望煩惱有更深刻的看法。大乘佛法“唯識宗”就有“轉染成淨、轉識成智”的思想。認為人生來的慾望煩惱,各種生理侷限,都是為了讓人能夠將其轉化為菩提智慧。所以有“轉染成淨為涅槃,轉識成智為菩提”的說法。

中國佛教禪宗的寶典《六祖壇經》也有“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的說法。認為人的慾望煩惱正是人能夠成佛的依據。

佛法禁慾的原因

出家的弟子

,因為為了修持。在家的弟子沒有

,因為還需要延續人類。建立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以下是聖嚴師父開示:

學佛是否必須放棄現有生活的享受?

不一定,要看情形。無目的的享受,應該放棄;有理由的享受,必須維持。

佛要金裝,是裝給眾生看的;人要衣裝,是裝給一定的社會層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場。在需要威儀、禮節的場合和環境,如物質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享受是一種禮貌、隆重的表示。可是在物質條件貧乏、自己經濟能力薄弱、社會環境惡劣的情況下,縱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當捨去所有的享受和大眾共度難關,例如近代的印度

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會,為了禮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場合、某些環境或者會見某一些人,必須衣冠整齊,必須乘用私家汽車;日間有日間的禮服,晚間有晚間的禮服,在日本及歐美地區,參加

有一定形式和顏色的禮服,參加婚禮以及各種正式的集會,也不得穿著

、睡服和居家的便服,這些都不該算是享受。

佛法重視因果,今生的福報是由於過去世的佈施而來。享受福報,猶如向銀行提用存款,提用越多,存款越少,終有提空之時;今生享受越多,福報所剩越少,終有用畢之日。應該一方面繼續修福,同時也要惜福,才能達到福德圓滿的程度;否則,縱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因此,從原始的佛教開始,就主張要

∶一則是為戒貪,二則是為惜福,三則是為減少對身體的執著;出家眾固然如此,在家眾亦復如此。

出家

就要遵守不著

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戴首飾,不蓄銀錢、寶物等

。在家眾如果能夠做得到,除了銀錢必須使用之外,其它也應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個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謂

,來比照出家的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於惜福而放棄享受。此所謂享受的內容,應該包括吃的、用的、住的、坐的、睡的、身上戴的和各種娛樂設施。這便是節流更重於開源,佈施是為福報開源,放棄享受是為福報節流。

可是,

的身相,就有三十二種大人相,是一種福德、莊嚴、智慧相。傳說

也接受金縷

的佈施供養,也受給孤獨長者以黃

地,買下了只園精舍而供養

。當時的福德長者們供佛齋僧時,都用上好美味的飲食,並且莊嚴、修飾精舍和供佛齋僧的場所;許多有名的說法之處,後來都成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園和花園。

從佛經裡面所見到的佛國淨土,例如∶西方的彌陀淨土以及《

》的

樓閣和

五十三參所見的諸大菩薩的宮殿,都是

,極莊嚴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者,福德與他們的生活同在,而以他們財富表現出來;好像貧賤的人身相醜陋、

,富貴的人身相莊嚴、面板潤滑,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福報,與放棄享受或貪圖享受無關。

我們所說的享受,應該是指貪圖個人的口腹之慾,飲食

等稀有食品,不為請客,也不為禮節,只為了表現一己的富有;或為使得他人羨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妝、穿著,以滿足自己的虛榮;或者為了

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

、妓院等

的所謂遊藝場所,縱情放逸、揮金如土,這些行為當然是學佛者應該放棄的。

可以有

嗎?

所謂感情,是指男女之間、親子之間和朋友之間的關係,亦即愛情、親情和友情。

仍是凡夫,不可能沒有父母,也不可能沒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

也應有個人的配偶。佛把眾生稱為「有情」,也就是說脫離以上三種情,就不是眾生。而且,學佛是由眾生來學的,是由凡夫開始的,任何人之間的接觸交往,都必須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講離欲,則無法使一般人進入

;如果佛的教化沒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難教化眾生。

佛法所稱的「慈悲」,似乎跟感情不同,但是慈悲的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佛教是禁慾主義嗎?

答:佛教不是禁慾主義。這裡所指的欲,主要是淫慾。佛陀歷來主張中道,反對兩個極端:即極端苦行與極端沉醉於五欲的享受。傾於欲樂的生活,對修道無益,當然要避免,但是熱衷於苦行的生活,也沒有多大的必要,因為修行是為了得到解脫,而苦行非目的。佛教主張的是中道的生活。只要按八正道(八種正確的修行方法)去生活,就能獲得解脫。在佛教裡面,人乘的佛教講究節慾,聲聞、緣覺乘講究離欲,大乘菩薩不是離欲,也不是節慾,而是對五欲——財、色、名、食、睡,加以化導,叫做化欲。一般人總認為必須吃苦才算有修行,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佛陀對修行的態度是主張“不苦不樂”的中道。因為“苦”容易使人心生煩惱,“樂”又容易使人散亂放逸,心力不集中,所以偏苦或偏樂的修行都不順於佛道,難得解脫。尤其某些外道修無意義的苦行(如食牛糞、食草、烤火等),或極力主張欲樂,這都是無助於解脫道的邪見。修行人的生活是精神重於物質,所以採取少欲知足的生活態度,來減少外緣,磨練心志,是不同於極端苦行的對於出家眾來說,絕對斷除淫慾有三種原因:(1)、佛陀對出家人說絕對的禁慾,是因為佛陀的根本思想是,愛慾為生死之根本,它是人間最大的束縛,所以必須遠離;(3)、出家人禁慾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研究經典,靜坐習觀,成為信眾的修行導師。儘管佛教主張出家人完全斷淫,但對佔大多數的在家信徒來說,佛陀則主張他們應當過正常的夫妻生活,杜絕邪淫。在芸芸眾生中,有的人喜歡獨身梵行的生活,覺得很自在,這部分人就成為長期出家修道者。當然,適合修梵行斷淫的人自古以來便只佔少數,所以,能出家的人數不可能多。如:大陸總人口是十三億,佛教出家人不過二十餘萬人另外,出家人對愛慾也並非採取壓抑的手段來處理,而是通過學習佛法、修習禪定後,使他們深深地體會到禪悅為食、法喜充滿,遠遠勝過世間五欲之樂。正因為如此,出家人能正確對待世間的五欲之樂,對待愛慾像大禹治水那樣,疏導它,使它昇華並轉化成有用的能量,為修習禪定和利益眾生服務。佛法的妙用即在於此。

佛教為什麼會歧視女性,我感覺佛教特別特別壓抑,歧視女性,禁慾,男

女人業重,所以感得女身,很多麻煩事(月經、懷孕等)。而且女人重感情,色慾重,妒忌心重。 《華嚴經》雲【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過去不善心多,自然感得女身,不自在,勇氣不足……

禁慾是為了出輪迴。 而且男女之慾,真心本性沒有這個東西,我們五濁惡世的眾生,習慣了男女之事而已。 而實在的,天有28層,也是高素質的人民。越是高的天,慾望越是低。 我們看不到慾望的壞處而已。 愛慾是輪迴之根本。 《大佛頂首楞嚴經》雲【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人有感情,但是人的感情很多情況下都摻雜了慾望,摻雜了執著,摻雜了妄想,所以很難很好地控制感情。 佛教並沒有讓人斷感情,佛教是讓我們提升感情,昇華感情。讓執著的感情,變成慈悲,變成對所有眾生的、平等的慈悲。

嗔心,感召的是地獄果報。 而且多嗔之人,身體毒素多,以後面貌醜陋,人間不喜。朋友遠離…… 後果非常不好。

至於您提到的被打、被罵要忍。這的確是佛教的獨特之處。 《金剛經》裡面有提到佛陀的前世,做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卻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嗔恨心。 這是佛陀的教法,六波羅蜜之一,忍辱波羅蜜。 別人怎樣對我們,都是我們過去的業力。結了惡緣,自然他會恨您,傷害您。這個時候,如果不是忍辱,而是恨,報仇。

那雙方又是接了惡緣,以後投胎相遇,又是互相傷害。 如此輪迴不息,不斷地經歷痛苦。 而忍辱波羅蜜,才能究竟斷除這樣的煩惱,而且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而且自我的觀念,也是假的。 真心本性沒有這個東西。 我執,我見,我相,是虛妄的產物。所以必須斷除我執。 《金剛經》雲【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自種善因自得善果,自種惡因自得惡果。 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不會出錯)。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業報差別經》《善惡因果經》《分別善惡報應經》《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百業經》《諸德福田經》《賢愚因緣經》《鬼問目連經》

相關問題答案
佛教禁慾嗎?為什麼? ?
世界上有第一克隆人嗎?為什麼禁止克隆? ?
聽人說東京食屍鬼被禁播了,是真的嗎?為什麼? ?
佛教日加阿是什麼字?
佛教裡超度是什麼意思?
佛教的本跡是什麼意思?
佛教中受戒是什麼意思?
美國禁酒令為什麼失敗?
佛教中迴響是什麼意思?
佛教四道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