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樂的節日習俗是怎樣的 ?
康樂的節日習俗是怎樣的
康樂縣的節日習俗:
康樂縣屬寧夏回族自治州,所以當地的習俗主要與回族有關。
傳統節日:主要有前、後爾德節和聖紀,爾德是阿拉伯文音譯,意為節日,專指開齋節和古爾邦節。另外還有阿術拉、拜拉提、蓋德爾、登霄等節日。
開齋節:亦稱大爾德節。在伊斯蘭教歷十月初一日。教義規定:在開齋節會禮前,每個穆斯林男女拿出三斤小麥(或折價),這些錢(糧)叫“費推勒”,舍散給貧困者,否則全月所閉的齋,被懸掛起來,真主不承領。由於教派門宦和地區差別,舍散數量和承受物件也不盡一致。其中一部分給教主,一部分給阿訇滿拉和少數貧困者。節日前夕,家家戶戶盡力準備開齋食品,煎油香、酥饊、饊子、油果等。節日黎明前男性成員,有的沐浴後持香上墳,“念亥聽”,互道“色倆目”祝賀節日愉快,祈求真主準承齋功,9點左右成年男子都往清真寺參加會禮。結束後去墳院,懷念亡人,祈求真主賜福。在節日期間,親友鄰居,互送香氣,說“色倆目”,祝願問好。
宰牲節: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為宰牲節,又稱古爾邦節(阿拉伯文的音譯,意為獻牲)亦稱後爾德節。這天是每年麥加朝覲活動的最後一天,伊斯蘭教規定此日宰牲,以紀念真主遣天使送羊,以宰羊代替先知易卜拉欣以其子易司馬儀受宰的慈惠。節日期間,互相拜會,饋贈禮品,共同慶賀。沐浴盛裝,參加在清真寺或荒郊舉行的會禮。
聖紀: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為穆聖誕辰紀念日,故謂聖紀。相傳伊斯蘭教歷第十一年(1632年)三月十二日為穆聖逝世日,故又稱該日為“聖忌”。穆斯林習慣將“聖紀”和“聖忌”合併紀念。該日在清真寺集體誦讀《古蘭經》,讚頌穆罕默德,並聆聽阿訇講述穆罕默德的生平和傳教事蹟。
婚姻:伊斯蘭教的婚姻條件是:男女雙方都是穆民;男女雙方都自願;有兩位理智健全的證婚人;有合理的聘金。但還要經過如下的步驟:
1、提親:有男女雙方父母託媒人向女方提婚,徵求女方的意見;
2、相親:有女方父母探視男方人品和家庭情況;
3、定親:女方認為合適,由媒人通知男方備辦禮物、裝飾品、茶葉和其它禮品成四色禮,送給女方,俗稱“送定茶”。
4、迎娶:雙方達到婚齡後,通過媒人,選定日期,由男方備車迎娶。
5、證婚。在證婚前有女方家長代表女方當眾交代“將我的女兒XXX聘給男方XX為妻”,男方必須大聲迴應“我承領了”,然後由當地清真寺教長念證婚詞即“尼卡哈”。《婚姻法》頒佈推行後,在證婚前教長首先要檢查男女雙方由政府頒發的結婚證,否則不予證婚。
6、送親。由女方親人扶新娘上車、馬,女方親屬備車、馬 送親至男方家,男方北盛宴款待。臨行男方給女方叔伯父及送親者放羊錢,給外家 和女客給填箱錢,當晚要鬧洞房,賀“哈來目”。
7、回門。婚後第二日或三日,新郎新娘由父母伴隨,前往岳父家。新娘在孃家兩天或三天以後,又由新娘的父母或兄嫂送回婆家。
民國以前,娶親的男方披紅掛花、騎馬互賽,有的貼對聯,放鞭炮。晚上要鬧洞房喊“哈來目”,給公婆臉上抹鍋墨、打花臉、翻穿皮衣戴圈圈帽,在院裡搖摔逗趣、索要紅棗和核桃;讓新娘和新郎比身材,把新娘用枕頭打、用手掐;把新郎在院裡夯墩。建國後仍有這種喜慶習俗。同時有新的內容。
喪葬:伊斯蘭教的葬禮,人亡就埋,不能超過三天,否則為對亡人行虧。
臨終提念:對病危病人提念清真言,作證詞“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穆聖說:“念著清真言歸回的人,一定進天堂”。此時,得則永得,失則永失。快嚥氣時,要在旁邊提念,不可亂哭亂叫,適求遺囑,恐亂其心。嚥氣後,用布條兜住亡人的下額和兩腮,綁在頭頂,用手抹閉口眼。乘體軟時脫掉衣服,將手足伸直放......
中國有哪些節日?各有什麼意義?
這個很多啊,比如今天就是中元節, 有關中元節的傳說很多,道教最主要的為修行記說中"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啟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 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蓮遵佛旨意,於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其母,其母親終得食物。"這便是臺灣普渡拜"好兄貳"的由來。
中秋節是什麼的節日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 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所以,中秋當然是中國的拉
參考資料:www.a0598.com/lifetool/main/13.htm
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節日具體時間及相應習俗
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主要有八個,按照日期順序,將每個傳統節日的農曆和公曆日期、風俗習慣、相關詩歌名句摘錄如下,供樓主參閱。
1. 除夕——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公曆1月22日)。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描寫除夕的詩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公曆1月23日)。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門神鍾馗)、包餃子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描寫春節的詩句有: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3.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公曆2月6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描寫元宵節的詩句有: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4. 清明節——農曆三月十四(公曆4月4日)。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描寫清明節的詩句有:《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公曆6月23日)。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描寫端午節的詩句有: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公曆8月23日)。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俱、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描寫七夕節的詩句有: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7.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公曆9月30日)。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輕鬆的歡娛。“民間拜月”則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描寫中秋節的詩句有: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8.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公曆10月23日)。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
中秋節的含義是什麼…
中秋節的由來和傳說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根據史籍的記載,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中秋節的傳說也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晒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
藏族的代表節日是什麼
傳統藏族節日
正月
大祈願法會
藏曆年——傳統節日,藏曆正月初一,節期三五天,藏語稱"洛賽"節。
祈願大法會(傳大召)——正月初三,紀念釋迦牟尼在祗園精舍城法會上用無比神奇的幻術和多種神變擊敗了卓切、那賴吉、傑瓦堅、尼吉普、諾堅、扎拉瓦堅等外道六師及其追隨者,大獲全勝,藏語稱"莫朗欽茂"。
擺花節——每年正月十五日舉行,青海,甘肅兩地的藏民居聚地稱為"酥油花燈節"。
二月
送魔節——二月初七日,將化裝成魔鬼模樣的人趕至大夏河對岸,七天內不準返回。
亮寶會——二月初八日,晒大佛像,展示各種寶物。
"充曲"——二月下旬,也稱小祈願法會或傳小召,展示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貴寶物。
三月
世輪金剛節——三月十五日,紀念藏曆第一個饒迥的第一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
四月
薩葛達瓦節——藏曆四月十五日在龍王潭畔舉行,是紀念釋迦牟尼誕生,成佛,圓寂和文成公主進藏的日子。拉卜愣地區僧俗男女不吃,不喝,不說話一天兩夜。
浴佛節——四月八日舉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區的轉山會,祭神祈福拜佛。
五月
"桑吉曼拉"節——五月初五日,傳說這一天藥聖要撒下聖水靈藥,上山採藥遊山。
逛林卡(又稱"贊朗結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傳說為世界神靈降臨之日,十五日這天達到高潮,設帳野餐,盡情歌舞,觀賞自然風光。
"智達得欽"節——五月初十日,蓮花大師的降生日,山南協扎和洛扎卡曲等地舉行慶祝活動,每年舉行一小慶,十二年為一大慶。
雪頓節——馬上射箭
雪頓節——犛牛大賽
六月
"丹伊得欽"(又稱朝山節)——六月四日,是釋迦牟尼口授"四大真經"之日,朝佛,誦經,點燈。
七月
雪頓節——-每年藏曆七月一日舉行,節期四五天,雪頓意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節日,後來演變成以演藏戲為主,所以又稱"藏戲節"。
沐浴節——藏語叫"嘎瑪日吉"(洗澡),在藏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舉行。
八月
望果節——西藏人民渴望豐收的傳統節日,在秋收前擇吉日舉行,歷時一到三天,節日一過,便開始秋收。
九月
降神節——九月二十二日舉行,人們朝佛,行善,誦經。
十月
西藏的“沐浴節”
仙女節——藏語稱"擺拉旦珍",十月十五日舉行,有多種宗教活動。
燃燈節——藏語稱"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舉行,這天是宗喀巴圓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頂上點燈,寺院內舉行宗教儀式。
十二月
驅鬼節——藏語稱之為"古突",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日舉行,這一天各地寺廟舉行盛大的跳神活動,家家戶戶打掃衛生,驅鬼銷災,迎接新年
參考資料:http:/...fr=qrl...
中秋佳節之際是什麼意思
就是正是中秋這個時候的意思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為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 中秋節從2008年起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節日起源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 嫦娥傳說
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中秋節也稱為 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編輯本段中秋月餅
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曆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餘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資訊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1]。 民國年間,南京的月餅市場為廣(幫)式、蘇(幫)式和本地(幫)產“三分天下”,廣式的餡料以火腿、棗泥、椰蓉等為主,廠商以冠生園為首,其次有大三元、康樂園等。它們以聲勢浩大的廣告戰為手段,在報上刊登巨幅廣告,於櫥窗佈置霓虹燈。著名的蘇幫廠商有小蘇州、太平村、稻香村,在廣告製作上頗具海派特色,愛搞噱頭;蘇式月餅質量不遜於廣幫,價格則較之便宜,故而節後盤點,財源滾滾勝於廣幫。廣幫的顧客是達官貴人、豪商巨賈;蘇幫的顧客多為小康人家;而廣大普通市民則樂趨本幫,雖然其餡料不過是葷五仁、素椒鹽兩種,全市100多家本幫點心鋪的店容店貌亦老氣橫秋,既不佈置櫥窗,更不打廣告,但都靠質量和誠信及價廉贏得顧客盈門,市場份額相對廣幫、蘇幫而言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秋月餅
。
編輯本段節日習俗
中秋祭月
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
中國都有哪些節日?
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臘八等等。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團年”。其間談笑風生,其樂融融。然後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當新年來臨時,爆竹煙花將節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我國北方地區在此時有吃餃子的習俗,取“更歲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徵生活步步高。守歲達旦,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另外,各地還有互相登門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始於漢朝。隋唐時發展成盛大的燈市。到宋元時期,京都燈市常常綿延數十里。燈會的時間,漢朝只限於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長到三夜,到明朝規定從正月初八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七。唐朝燈會中出現了雜耍技藝,宋代開始有燈謎。明朝有增加了戲曲表演。燈市所用的彩燈,也演繹出 “橘燈 ”、 “絹燈 ”、 “五彩羊皮燈 ”、 “無骨麥秸燈”、“走馬燈”、“孔明燈”等等。始於南宋的燈謎,生動活潑,饒有風趣。經過歷代發展創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謎格有粉底格、鞦韆格、捲簾格、白頭格、徐妃格、求鳳格等一百餘種,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橫生 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始於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團圓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樂幸福。元宵分實心和帶餡兩種。有香辣甜酸鹹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釀元宵、以肉餡、豆沙、芝麻、桂花、果仁製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蔥、芥、蒜、韭、姜製成的象徵勤勞、長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的前一天稱寒食節。兩節恰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另外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拔河、鬥雞、戴柳、鬥草、打球等傳統活動。使清明成為一個富有詩意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由無數恆星組成的銀河象一條天河橫亙夜空,人們說,它把多情的牛郎和織女隔開了,只有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鵲搭成一座鵲橋,他們才能相見。這個美好的傳說始於漢朝,經過千餘年的代代相傳,深入人心。這一天,民間有向織女乞巧的習俗。一般是比賽穿針引線,看誰更心靈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每到七夕將至,牽牛和織女二星都竟夜經天,直至太陽升起才隱退。因而又被喻為人間離別的夫妻相會。這一夜還有觀天河祈禱五穀豐收的習俗,有些地方還舉辦“青苗會”。 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間,因此稱中秋節。中秋之夜,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旦弧測舊爻攪詫些......
中國有哪些風俗習慣,在每個節日裡都要幹什麼?
北方進入臘月一般都是過些陰曆的日期:臘八喝臘八粥泡臘八蒜(陰曆十二月初八);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就是提前收拾房屋打掃衛生,正月初一過春節--新舊交替走親戚拜大年;大年初五--打坉(預示豐收),元宵節--正月十五鬧花燈猜燈謎;二月初二龍擡頭要剪頭髮也表示新的開始;到了三四月份有清明節也叫寒食節祭祀祖先和已故的親人;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八月十五中秋節又叫團圓節吃月餅;九月初九重陽節又叫老人節登高賞菊敬老人;十月初一鬼節祭祀燒紙錢(民間說法十月一鬼穿衣過幾天便是),各地略有不同北方的大概就是這些,南方的不太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