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形象的特徵有哪些?
簡答題:組織形象的基本特性是什麼?
1、主客觀二重性
2、系統性
3、動態性
4、相對穩定性
組織形象的特徵
組織形象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 組織形象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形象是由組織內部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以一個企業為例,企業形象包括:⑴企業歷史、社會地位、經濟效益、社會貢獻等綜合性因素;⑵員工的思想、文化、技術素質及服務方式、服務態度、服務質量等人員素質因素;⑶產品質量、產品結構、經營方針、經營特色、基礎管理、專業管理、綜合管理等經營管理因素;⑷技術實力、物質設備、地理位置等其他因素。這些不同的因素形成不同的具體形象,但這些具體形象只是構成企業整體的基礎,而完整的企業形象是各個形象要素所構成的具體要素的總和,這才是對組織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寶貴財富。當然,對有些組織而言,可能會因某一方面的形象比較突出,進而掩蓋其他方面的形象,導致組織形象片面性或不完整性。其實這也是正常的,因為組織宣傳有側重點,公眾也不可能全面瞭解組織的所有情況,他們的印象大部分都是源於他們所能接觸到的組織的一個或少數幾個方面的情況,這就要求組織要認真對待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環節,從而在公眾心目中形成良好的總體印象。 形象是一種觀念,是人的主觀意識,但觀念的反映對象卻是客觀的,也就是說,組織形象所賴以形成的物質載體都是客觀的,建築物是實實在在的,產品是實實在在的,組織的員工也是具體的,組織的各種活動也是實實在在的。所以,組織形象作為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能在虛幻的基礎上構築組織形象。我們說組織形象是客觀的,還是基於一種統計規律。組織形象是公眾的意見或看法,這個公眾不是單個的人或少數群體組織,而是一個公眾的集合。個人的意見是主觀的、可變的,但作為一個整體的公眾或大多數公眾的意見則是客觀的。雖大多數人也可能被誤導或因其他原因而產生錯誤看法,但這也正是公關狀態的一種反映。如果不從整體公眾來理解組織形象,便無法形成組織形象。因為做得再完美的企業總有反對者,再蹩腳的公關也會有人拍手叫好。 可分為特殊形象和總體形象特殊形象是某一或少數幾個方面給公眾留下的印象,或者組織在某些特殊公眾心中形成的形象。如企業的良好服務使某些顧客形成了組織“優質服務企業” 的形象,企業的某一次慈善捐款給公眾留下了樂善好施、熱心公益事業的形象。特殊形象對企業很重要,因為公眾是不可能全方位、全面地瞭解組織的。組織在他們心中留下的往往就是這種特殊形象,而且某些公眾就是因為組織在某些方面的獨特形象而支持組織的,如歌迷之於演唱會、球迷之於球星等。因此,特殊形象是組織改善形象的突破口。總體形象就是企業各種形象因素所形成的形象的總和,也是各種特殊形象的總和,但兩者又不是簡單的總和。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某個員工工作敬業、技術一流,人際關係也好,深得領導和同事的讚許;但不喜歡他的人們可能說,他沒有個性或沒有特長云云。對一個組織而言,就應該努力追求總體形象和特殊形象的統一和諧。 可分為真實形象和虛擬形象真實形象是指組織留給公眾的符合組織實際情況的形象,虛擬形象則是組織留給公眾的不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形象。虛擬形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傳播信息過程中的失真,也可能有公眾評價的主觀性、偏向性原因。需要說明的是,真實形象不一定就是好形象,而虛擬形象也未必等於壞形象,如企業經營偽劣產品被曝光在公眾中形成的一個不好形象是真實形象,而一個騙子在被揭穿之前的公眾楷模形象往往是虛擬形象。一些企業也通過虛假統計數據而在上級部門(官員) 那裡形成了一種好形象,但這肯定是虛擬的。對企業來說,當然應追求真實的良好形象,而避免虛假的、不好的形象。 可分為有形形象和無形形象有形形象是指那些可以通過公眾的感覺器官直接感覺到的組織對象,包括產品形象(......
什麼是組織形象的構成要素
現代組織形象的構成要素
組織形象的構成要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組織的總體特徵與風格
組織的總體特徵與風格是指組織最為顯著的、能代表整體情況的一些特點,是社會公眾對組織及其行為概括性認識。組織的總體特徵與風格分為內在總體特徵與風格和外在總體特徵與風格。
組織的內在總體特徵與風格指組織的精神風格、組織的價值觀、組織的凝聚力、辦事效率和組織的實力,如組織的人才、技術、資金、企業等級等。
組織的外在特徵與風格包括組織的建築、設備、環境的美化和保護、員工的儀表、服飾、態度、辦公用品、標誌、廠旗、廠徽、廠歌、特有的色彩等。
組織的內在特徵與風格和組織的外在特徵與風格是一個範疇的兩個方面。內在特徵與風格是外在特徵與風格的支柱和依據,它決定著外在特徵與風格的價值取向比較含蓄。外在特徵與風格是內在特徵與風格的直接表現,很直觀,易造成第一印象,使公眾迅速瞭解組織的特色。因此,塑造組織形象時,二者不可偏廢。
(二)知名度與美譽度
評價組織形象最基本的指標有兩個:知名度和美譽度。知名度是一個組織被公眾知曉、瞭解的程度。這是援價組織“名氣”大小的客觀尺度。但知名度是一箇中性詞,沒有好壞之分。
美譽度是一個組織獲得公眾的信任、攀的程度。這才是評價組織社會影響好壞程度的指標.
知名度和美譽度分別從量和質兩個方面評價組織形象。一個組織的知名度高,其美譽度不一定高;知名度低,其美譽度不一定低。因此,一個組織要想樹立良好形象,就必須同時把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作為追求的目標。
(三)組織形象的定位
組織形象定位是組織在社會公眾中確定自身形象特定位置,這個特定位置通常是特定組織與同類組織相比較而確定的。因此,組織形象定位總是根據組織自身的特點、同類組織的情況和目標公眾的情況三個要素來實施。
組織形象定位是公共關係實務或者公共關係策劃的重要內容之一。一個組織選擇什麼樣的總體特徵與風格,在不同時期的知名度、美譽度要達到多高,都有一個定位才能形成組織形象。組織沒有的統一的組織形象,就無法開發形象資源。而準確的組織形象定位,就為組織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組織形象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現代組織形象的構成要素
組織形象的構成要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組織的總體特徵與風格
組織的總體特徵與風格是指組織最為顯著的、能代表整體情況的一些特點,是社會公眾對組織及其行為概括性認識。組織的總體特徵與風格分為內在總體特徵與風格和外在總體特徵與風格。
組織的內在總體特徵與風格指組織的精神風格、組織的價值觀、組織的凝聚力、辦事效率和組織的實力,如組織的人才、技術、資金、企業等級等。
組織的外在特徵與風格包括組織的建築、設備、環境的美化和保護、員工的儀表、服飾、態度、辦公用品、標誌、廠旗、廠徽、廠歌、特有的色彩等。
組織的內在特徵與風格和組織的外在特徵與風格是一個範疇的兩個方面。內在特徵與風格是外在特徵與風格的支柱和依據,它決定著外在特徵與風格的價值取向比較含蓄。外在特徵與風格是內在特徵與風格的直接表現,很直觀,易造成第一印象,使公眾迅速瞭解組織的特色。因此,塑造組織形象時,二者不可偏廢。
(二)知名度與美譽度
評價組織形象最基本的指標有兩個:知名度和美譽度。知名度是一個組織被公眾知曉、瞭解的程度。這是援價組織“名氣”大小的客觀尺度。但知名度是一箇中性詞,沒有好壞之分。
美譽度是一個組織獲得公眾的信任、攀的程度。這才是評價組織社會影響好壞程度的指標.
知名度和美譽度分別從量和質兩個方面評價組織形象。一個組織的知名度高,其美譽度不一定高;知名度低,其美譽度不一定低。因此,一個組織要想樹立良好形象,就必須同時把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作為追求的目標。
(三)組織形象的定位
組織形象定位是組織在社會公眾中確定自身形象特定位置,這個特定位置通常是特定組織與同類組織相比較而確定的。因此,組織形象定位總是根據組織自身的特點、同類組織的情況和目標公眾的情況三個要素來實施。
組織形象定位是公共關係實務或者公共關係策劃的重要內容之一。一個組織選擇什麼樣的總體特徵與風格,在不同時期的知名度、美譽度要達到多高,都有一個定位才能形成組織形象。組織沒有的統一的組織形象,就無法開發形象資源。而準確的組織形象定位,就為組織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公關有哪些基本特徵?
公關即公共關係,是社會組織同構成其生存環境、影響其生存與發展的那部分公眾的一種社會關係,是一個組織為了達到一種特定目標,在組織內外部員工之間、組織之間建立起一種良好關係的科學。根據愛德華·伯尼斯(Edward Bernays)定義,公共關係是一項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來獲得公眾的諒解和接納。它是一種有意識的管理活動。組織中建立一種良好的公共關係,需要良好的公共關係活動的策劃來實施和實現的。
一、公關的基本特徵:
1、以公眾為對象;
2、以美譽為目的;
3、以互惠為原則;
4、以長遠為方針;
5、以真誠為信條;
6、以溝通為手段。
公關由社會組織、公眾、傳播三個要素構成。公關是社會組織為了生存發展、通過傳播溝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協調關係、優化社會心理環境、影響公眾的科學與藝術。
二、公關主要分類:
1、交際型公共關係:
在人際交往中開展公共關係工作,其方式是進行團體交往和個人交往,應用最多;
2、宣傳型公共關係:
運用大眾傳播媒介和內部溝通方法,開展宣傳工作,樹立良好組織形象.;
3、戰術性公共關係活動類型:
4、社會型公共關係:
組織利用舉辦各種社會性、公益性、贊助性的活動來塑造良好組織形象;.
5、服務型公共關係:
以提供優質服務為主要手段,目的是以實際行動來獲取社會的瞭解和好評,建立自己良好的形象;
6、危機型公共關係公關:
在媒體環境和行業環境的影響下,企業危機不可避免,危機型公共關係旨在幫助企業破解危機公關的難題;
7、徵詢型公共關係:
以採集社會信息為主碼,.以瞭解社會輿論為手段,為組織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諮詢.;
8、建設型公共關係:
特指組織為組織發展所作出的努力;
9、維繫型公共關係:
社會組織在穩定發展之際用來鞏固良好形象;
10、進攻型公共關係:
社會組織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來樹立和維護良好形象;
11、防禦型公共關係:
社會組織為防止自身的公共關係失調而採取的一種公共關係活動方式。.
企業形象的基本特徵都有哪些
企業形象在現代社會條件下,一般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1)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
(2)同質性和多質性的統一;
(3)確定性與可變性的統一;
(4)主動性與被動性的統一;
(5)有形性與無形性的統一;
(6)整合性與單一性的統一。
企業形象包括哪些內容
企業形象品牌視覺整合項目:VI ( Visual Identity )即企業視覺識別,它透過科學的視覺語言充分傳達出企業的精神、行業特徵、及差異性,是塑造企業形象品牌、擴大企業知名度的強力工具,是企業形象和品牌持久穩定發展的傳播載體。 視覺傳播是企業形象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 對外,規範的VI系統設計能夠增加公司的銷售,併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生存環境;增強消費者、商業夥伴、投資者等眾多群體的能見度;提升公司的品牌力量和無形資產。 對內,增強員工的歸屬感、 忠誠度、凝聚力。簡潔和標準化的VI識別系統使溝通變得清晰有效。從而降低內耗,改善員工的工作績效。企業形象是抽象的、理念性的、全面的。 它通過企業標誌、名稱、標準字、標準色、象徵圖形 、辦公用品、服裝、車輛、建築外觀、旗幟、陳列展示、公益事業、廣告活動、公共關係等 VI 項目手段,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用一種統一獨特的符號進行傳播,引起大眾注意,形成直觀的印象,為社會所接受。 它對於眾多服務性企業來說起著直接影響其經營業績的關鍵作用,能夠產生積極的外部影響。 VIS識別系統為公司最終實現自己的商業品牌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VIS識別系統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即企業標誌基礎組合規範和應用識別系統規範。.
簡答題 公共關係的模式有哪些?各有哪些特點
所謂的公共關係模式就是有一定的公共關係目標和任務以及由此所決定的若干技巧和方法所構成的具有某種特定公共關係功能的工作方法系統。
公共關係模式類型:
一、建設型公共關係
建設型公共關係是在社會組織初創時期或新產品、新服務首次推出時期,為開創新局面進行的公共關係活動模式。目的在於提高美譽度,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或使社會公眾對組織及產品有一種新的興趣,形成一種新的感覺,直接推動組織事業的發展。建設型公共關係採用的方法,一般包括開業廣告、開業慶典、新產品試銷、新服務介紹、新產品發佈會、免費試用、免費品嚐、免費招待參觀、開業折價酬賓、贈送宣傳品、主動參加社區活動等。
二、維繫型公共關係
維繫型公共關係是指社會組織在穩定發展期間,用來鞏固良好形象的公共關係活動模式。目的是通過不間斷的、持續的公關活動,鞏固、維持與公眾的良好關係和組織形象,使組織的良好印象始終保留在公眾的記憶中。其做法是通過各種渠道和採用各種方式持續不斷地向社會公眾傳遞組織的各種信息,使公眾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組織的順意公眾。
維繫型公共關係是針對公眾心理特徵而精心設計的,具體可分為“硬維繫”、“軟維繫”兩種形式。“硬維繫”是指那些“維繫目的”明確,主客雙方都能理解意圖的維繫活動,其特點是通過顯露的優惠服務和感情聯絡來維繫同公眾的關係。比如許多西方航空公司明確宣佈,凡乘坐我公司航班多少次以上者或累計飛行里程達多少者,公司可提供免費旅行一次,目的是同顧客建立較長期聯繫。有些國內外廠商還利用一些節日、紀念日,向長期客戶贈送一些小禮品,搞一些聯誼活動,來加強感情聯絡,發展廠商與顧客之間的關係。“硬維繫”一般用於已經建立了購買關係或業務往來的組織和個人。具體方式靈活多樣,可利用各種傳媒進行一般的宣傳,如定期刊發有關組織情況的新聞、播出廣告、提供組織的新聞圖片、實行會員制、提供累計消費折扣等。也可以向常年客戶贈送小禮物,邀請用戶聯誼,定期或不定期發佈提醒性廣告,經常在媒體露面,經常派發企業小型紀念品或禮品。
“軟維繫”是指那些活動目的雖然明確,但表現形式卻比較超脫、隱蔽的公共關係活動,其目的是在不知不覺中讓公眾不忘記組織。一般是對廣泛的公眾開展的公共關係活動,其具體做法可以靈活多樣,但要以低姿態宣傳為主,如定期廣告、組織報道、提供組織的新聞畫片、散發印有組織名稱的交通旅遊圖等等。保持一定的媒體曝光率,使公眾在不知不覺中瞭解組織的情況,加深對組織的印象。比如1986年的聖誕節,北京長城飯店公共關係部請了一批孩子來飯店裝飾聖誕樹,除供應他們一天的吃喝外,臨走時還特地送給每人一份小禮物。這些孩子分別來自各國的駐華使館,他們的父母都是使館的官員。長城飯店是五星級豪華飯店,顧客主要是各國的來華人士,邀請這些孩子來飯店,表面上是為孩子們舉行了一次符合西方習慣的傳統活動,但“醉翁之意”是希望通過孩子來維繫長城飯店與各使館的關係。孩子在飯店呆了一天,長城飯店的豪華設施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的父母也一定會問孩子聖誕節在長城飯店過得是否快樂,還可能看看贈送給孩子的禮品,對長城飯店的好感油然而生。隨之而來的必然是賓客盈門了。
三、防禦型公共關係
防禦型公共關係是指社會組織為防止自身的公共關係失調而採取的一種公共關係活動方式。預防的目的是在組織與公眾之間出現摩擦苗頭的時候,及時調整組織的政策和行為,剷除摩擦苗頭,始終將與公眾的關係控制在期望的軌道上。
防禦型公共關係的特點,在於確切地瞭解自身組織的公共關係現狀,敏銳地發現其失調的預兆和症狀,針對失調採取對策,及時消除隱患,同時進一步促使其向有利於良好的公共關係建議方......
領導者的公共形象具有什麼特徵
領導形象,是指社會公眾對領導者的價值理念、氣質、品德、能力等方面所形成的整體形象和綜合評價。
首先,領導形象是主觀性和客觀性的統一。[1]
領導形象是領導活動、過程、體制和方式等這類客觀的東西在公眾頭腦中的主觀印象和主觀評價。領導者通過自身的主觀意識和自覺行為來刻意塑造領導形象。領導者的形象塑造和公眾的形象感受都是主觀行為。因而,領導形象具有主觀性。同時,領導形象具有客觀性。一方面,領導形象的產生是以領導者的客觀行為、客觀影響力以及作為外在力量的其它經濟、政治、文化的因素為基礎的。另一方面,領導形象的檢驗標準是客觀的,必須將其置於客觀的歷史環境和社會條件中,從其是否對社會進步有促進作用上予以檢驗。因此,領導形象是主觀與客觀的有機結合。
其次,領導形象是個體性和整體性的統一。
對於個體公眾來說,他對領導者的印象是在與政府大量的接觸中,不斷地對積累起來的感受加以綜合、修正、補充以後產生出來的。對於公眾群體來說,作為群體性的領導形象則是將個體關於部分印象加以綜合後形成的群體表象。公眾個體的印象、公眾群體的印象,在更大範圍內進行綜合的結果則最終形成整個社會公眾的集體印象。因此,只有代表人民普遍意志和歷史發展方向的公眾個體意識的總和才能構成公眾的整體意識,也才能形成領導形象。
再次,領導形象是確定性和可變性的統一。
一方面,在特定條件下,公眾心目中的領導形象具有質的相對穩定性,這是因為客觀事物一旦在公眾心目中形成某種印象,就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影響公眾行為和認知,這種認知並不會因時空變化而立即發生變化。另一方面,領導者與公眾都處於動態發展過程之中,領導形象的穩定性是相對的,變化性是絕對的。領導活動要素、結構、功能和權力的運用是不斷變化的,而公眾對領導者的要求、願望也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公眾對領導者的印象,除了有一定的穩定性之外,還具有不斷變化的特徵。
最後,領導形象是主動性和被動性的統一。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形象不是隨意流露或無意顯露的,而是通過形象主體刻意塑造和精心策劃的。歷史發展和組織分化過程表明,商品經濟或文化越發展,領導就越重視自己的社會關係行為,從而就越是將自身形象的塑造作為一個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過程去加以控制。但是,領導形象的最終判斷和評價,要通過自我形象轉化為社會形象才能完成,領導形象塑造過程往往要根據社會公眾的信息反饋來調整。沒有這個反饋過程,領導者難以判斷其自我認知形象是否符合公眾的要求。同時,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並不能夠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有肯定的把握和正確的認識。因此,領導形象應該處在可監可控的反饋調整系統中。